-
题名随笔作家伍立杨
- 1
-
-
作者
张叹凤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6-47,共2页
-
文摘
北京有个长于Essay的伍立杨。立杨其实是我们四川的人。他中山大学毕业,分到北京工作,编辑一种市场报刊。市场的气息,似乎于他无干,不过,作品之多,以致全国刊物“遍地开花”,到处“立杨”,则似是市场独予他的厚启。
-
关键词
随笔作家
余光中
林黛玉
现代文学
《影梅庵忆语》
中西文化
“五四”文化
《红楼梦》
大学毕业
随笔散文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后鲁迅风”作家的基督教精神资源诉求
- 2
-
-
作者
古大勇
-
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45-48,共4页
-
文摘
在1990年代中国掀起的一股杂文随笔旋风中,有不少作家是在鲁迅的直接影响下进行创作的,但鲁迅却无法给他们提供宗教信仰的资源,他们不约而同地寻找新的精神资源——基督教精神资源。他们寻找宗教精神资源绝非孤立或偶然产生的文化现象,而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和现实原因。他们的理想追求对于中国现实来说无疑是崇高而必要的,但又是路途迢遥而坎坷的。
-
关键词
随笔作家
后鲁迅风
鲁迅影响
基督教精神资源
多重原因
-
Keywords
essayist
post-Lu Xun writing
influence of Lu Xun
Christian spiritual resources
multiple reasons
-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英国随笔简论——《英国散文选》前言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炳善
-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5期76-82,共7页
-
文摘
这本小书,以随笔为主,选录了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十五位英国作家的部分散文作品。译事既竟,谨将英国随笔的发展概貌以及其他有关问题作一说明。 (一) 随笔(The Essay,过去曾用译名“小品文”),是散文(Prose)的一种。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散文的发展常常是在诗歌之后,而随笔在各类散文中更要晚出。
-
关键词
随笔作家
英国随笔
英国散文
幽默作家
随笔散文
十八世纪
斯威夫特
文体
伍尔芙
十七世纪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当代随笔的品位与个性
- 4
-
-
作者
贺鸿凤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4-36,共3页
-
文摘
当代随笔的品位与个性贺鸿凤随笔在当代文坛上很走俏,至今仍显方兴未艾之势,这不仅为文学的繁荣增添了活力和色彩,同时也为随笔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拓展了领域。本文旨在对当代随笔的品位与个性作些探讨,这对于随笔文体的认识当是有益的。随笔在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关键词
现代随笔
《随想录》
张中行
金克木
《文化苦旅》
品位
余秋雨
理性精神
天一阁
随笔作家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观察伍立杨随笔的三种方式
- 5
-
-
作者
冉云飞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37,共3页
-
文摘
作为古典随笔一脉的修习者,伍立杨固然没有和古人打交道的世俗经验,但这并不妨碍他借助文字的津筏渡过现实与古代之间的重重关隘,与他们一起伤心悲苦,纵情玩乐,探得古人的精神和消息,这在以为只要现代了,就可以解决一切疑难顽症的时代,尤其少有。细细想来,物质上的现代化,只能医治人类的皮毛而已,对人的心神并不起什么太大的救赎作用。所以书生固然百无一用,但就是书生开出的这味并不是力挽狂澜的药,却起到了搜寻和关怀人情悲苦的妙用,具有难得的药石之功。用立杨的话来说就是,“发挥了一碗苦药里面甘草的作用”。当然,这样的作用也是有前提条件的,书生的言论必须要有金针度人的绝妙好辞,非泛泛之识所能望其项背,而立杨的文字无疑是具备此种功效的。
-
关键词
随笔作家
“回归自然”
小品文
山林气
世俗经验
中国文化
金针度人
鉴赏艺术
文言文
林语堂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英国散文概观
被引量:4
- 6
-
-
作者
姚春树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41-49,共9页
-
文摘
英国散文是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国文学的光荣和骄傲,就其对世界文学的重大影响而论,其重要性并不在那被称为英国王冠上的宝石——莎士比亚的戏剧——之下。英国散文生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16世纪末。由于时代的需要,英国散文家在本民族语言——英语——的基础上,汲取古希腊、罗马散文、希伯来的哲学和文学经典——《圣经》和法国蒙田的随笔等的营养创造出来。英国散文一旦生成之后,就朝气蓬勃向前发展,到了18世纪,英国散文就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圆熟、作者队伍强大、名家名作众多,以及深受读者青睐等诸多综合因素而凌驾于欧洲其他文明国家散文之上,对欧洲各国散文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随着世界性的文化交流浪潮的汹涌澎湃,英国散文对异国散文的影响更向全世界范围扩展开去。特别是英语日渐成为国际性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英语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第一外语,作为英文典范之作的英国散文名家名篇,也就成了这许多国家大中学生学习英语时经常朗读背诵的篇章了。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中国,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约翰·密尔的《群己权界论》(今译《自由论》——笔者),亚当·
-
关键词
英国散文
英语散文
英国文学史
18世纪
艾迪生
散文家
随笔作家
资产阶级
随笔散文
约翰逊
-
分类号
I561.07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世相语”“若者语”荟萃
- 7
-
-
作者
刘薇
张红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
出处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9年第7期16-18,共3页
-
-
关键词
世相
高中学生
不规范语言
日本经济
社会因素
日本年轻人
公共场所
随笔作家
第二青春
经济复苏
-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
-
题名英国散文概观(续)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姚春树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39-43,共5页
-
文摘
20世纪的英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动。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帝国解体,英国从19世纪的世界超级大国衰落为20世纪的二等帝国了。但它毕竟是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飞速发展,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相当繁盛。英国散文保有传统优点之外,又有新的素质、新的演变和拓展。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了。兰姆式的语带双关、弯来绕去、欲说还休、必须过细揣摩品味才能领会其幽默隽永的过于优雅的随笔,不会拥有多少读者,也没有人再写了。20世纪较著名的随笔作家如卢卜斯、林德、切斯透顿、贝洛克、比尔博姆、普里斯特、奥威尔、奥·赫胥黎等人,绝大多数是记者和编辑,是多才多艺的学者和作家,他们不可能象兰姆那样精雕细刻,他们写得很快很多,有的一人要在报纸上负责一个专栏或两个专栏,或在电台、电视台上主持专题节目,其中如切斯特顿一人在两家报纸上负责两个专栏,他的有些随笔甚至是在电话上口述由报馆的人笔录的,是匆促间急就之章。他们有的人写有十几本甚而几十本随笔。这样,在他们的随笔数量和质量之间就出现了不平衡。对此,弗吉尼·吴尔夫同她的丈夫都有过尖锐的批评。但似乎也不能一概而论。较之兰姆等的精致优雅随笔,它们显得粗放,但毕竟提供了更多的时代生活信息,更能适应高节奏生活中读者口味,?
-
关键词
英国散文
散文创作
20世纪
随笔作家
英国随笔
随笔小品
英国小品文
英国文学史
杂文
林语堂
-
分类号
I561.07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刘德鑫散文的美学品格
- 9
-
-
作者
李志能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58,共3页
-
文摘
第一次读到刘德鑫先生的散文,是在十余年前的《散文》杂志上,我坐在灯下,盘膝正襟,神情十分专注。往后的日子,我对他的散文便十分关注,凡是他的作品,只要我能搜集到,就都读了,久而久之,便有了印象。我后来改商从文,对他的作品读得更细,因而对其作品的思想内容、文化底蕴、艺术风格,便有了一定的认识。待看了他的散文集《带血丝的军号》、《送你一个月亮》、《追赶那片云彩》等等之后,心里的话多了,真是不吐不快,故尔写成此文。
-
关键词
散文的美
散文创作
艺术意境
随笔作家
美学品格
作品
心灵感悟
深层思考
诗意的建构
内向化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世纪之交:中国散文的风景
- 10
-
-
作者
傅德岷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39,共4页
-
文摘
在这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刻,中国正面临着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由官本位下的“文以载道”的文化,到“文以启人”、“文以悦人”的民本文化的转型。散文,作为侧重表现散文家内心体验和情感的文学样式,也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自古以来,中国散文同诗歌一样并列为文学的正宗,它曾有过先秦诸子散文的灿烂,有过唐宋八大家散文的辉煌,
-
关键词
世纪之交
女性散文
学者散文
中国散文
淡墨散文
“雅”
随笔作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散文家
文明批评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呼吸英雄的气息
- 11
-
-
作者
罗曼.罗兰
-
出处
《人民论坛》
1996年第1期1-1,共1页
-
文摘
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
关键词
罗曼·罗兰
物质主义
受难者
人的行动
英国自治领
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文学
普罗米修斯
随笔作家
底标记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傅山的萧瑟
- 12
-
-
作者
李国涛
-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00年第8期60-61,共2页
-
-
关键词
清政府
《霜红龛集》
鲁迅日记
“陌生化”
学术成就
随笔作家
清代史学
博学鸿词
明末清初
现代手法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放松心情 走进双语吧(五)
- 13
-
-
作者
杨思晴
-
机构
主持人
-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3年第12期28-29,共2页
-
-
关键词
史蒂文森
补习学校
心情
钟声
随笔作家
表达方式
小学生
小说家
反义词
重要性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自留地”里好种田
- 14
-
-
作者
王乾荣
-
出处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8-28,共1页
-
文摘
专版编辑往往被教导说:“编好你的专版就行了。”负责编辑的版面上一出现编辑自己的稿子,也会听到这样的议论:“他把版面当成了自留地。” 我对于这样的理论有不同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编好专版就行了”并没有普遍性。光明日报理论版编辑李瑞英,几乎每期都要在她所编版的“学者访谈录”栏里发一篇颇富特色的访问记。阅读范围广的读者也可能注意到,凡办得有生气,有特色的报纸都不乏类似现象。所以“编好专版就行了”之说,怕有点偏颇。 其次,编辑的责任固然在编。
-
关键词
自留地
理论版
电视节目策划
访问记
访谈录
阅读范围
普遍性
不同意见
随笔作家
光明日报
-
分类号
G213
[文化科学—新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