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6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南地区宋墓出土陶瓷随葬品研究
1
作者 华琼佳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6期84-86,共3页
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到达了全新的高峰,其手工业发展迅速,制瓷业更是繁荣。在宋代厚葬的风气下,陶瓷成为大多阶层陪葬的选择。文章从江南地区宋墓切入,以墓葬出土的随葬品为对象,讨论该地区宋人选择的日用瓷和明器特点,同时也探讨了火葬在... 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到达了全新的高峰,其手工业发展迅速,制瓷业更是繁荣。在宋代厚葬的风气下,陶瓷成为大多阶层陪葬的选择。文章从江南地区宋墓切入,以墓葬出土的随葬品为对象,讨论该地区宋人选择的日用瓷和明器特点,同时也探讨了火葬在宋代江南民间地区流行的现象,旨在结合土葬与火葬分析该地区的丧葬观念的外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随葬品 宋墓 火葬墓 江南地区 丧葬观念
下载PDF
从随葬品看呼伦贝尔地区早期拓跋鲜卑中华文化认同
2
作者 胡雪艳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19,共6页
拓跋鲜卑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支,它起源于大兴安岭北段,约在汉末南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各地。嘎仙洞遗址和呼伦贝尔境内拓跋鲜卑墓葬能清晰体现早期拓跋鲜卑从起源到不断发展壮大过程及与周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中华文化认同因... 拓跋鲜卑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支,它起源于大兴安岭北段,约在汉末南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各地。嘎仙洞遗址和呼伦贝尔境内拓跋鲜卑墓葬能清晰体现早期拓跋鲜卑从起源到不断发展壮大过程及与周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中华文化认同因素。从考察呼伦贝尔地区拓跋鲜卑墓葬随葬品特征入手,分类研究呼伦贝尔地区拓跋鲜卑墓葬出土随葬品中的轮制陶器、铜镜铜钱、丝织品、漆器等遗存,探索其中蕴涵的中原汉文化因素,探讨早期拓跋鲜卑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互动和认同,对考察古代北方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地区 拓跋鲜卑 随葬品 中华文化认同
下载PDF
朝阳袁台子西汉墓葬随葬品摆放位置研究
3
作者 刘恒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4期102-105,共4页
文章对朝阳袁台子遗址西汉墓葬随葬品位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将随葬品根据用途分为六种类型,观察其在各时期的演进变化,并与同为县治的唐县高昌同时期墓葬进行对比,进一步总结随葬品位置摆放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发现袁台子遗址西汉墓葬室... 文章对朝阳袁台子遗址西汉墓葬随葬品位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将随葬品根据用途分为六种类型,观察其在各时期的演进变化,并与同为县治的唐县高昌同时期墓葬进行对比,进一步总结随葬品位置摆放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发现袁台子遗址西汉墓葬室墓至西汉晚期才萌芽,室墓是墓葬宅第化的前提,该遗址西汉墓葬宅第化趋势较为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阳袁台子 随葬品 西汉墓葬
下载PDF
甲骨文与随葬品中的商代王后妇好 王后·母亲·女将? 被引量:3
4
作者 朱乃诚 《大众考古》 2016年第5期45-49,共5页
1976年五六月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安阳小屯村北发掘的殷墟小屯5号墓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未被盗掘的商代王室墓葬。墓室上建有宗庙性质的建筑——"母辛宗"。
关键词 商代 随葬品 甲骨文 王后 中国社会科学院 母亲 中国科学院 研究所
下载PDF
从墓葬形制、随葬品、葬具看中国古代墓葬的演进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皓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古代墓葬在历史阶段中各具特点,但又显示了一定的演进趋势。墓葬形制跟从于地上建筑的发展而变化,随葬品的设置逐渐向人们的生活情趣靠拢,葬具的变化表现了古人灵魂信仰的松驰。
关键词 墓葬形制 随葬品 葬具 墓葬演进
下载PDF
安徽尉迟寺大汶口文化土坑墓随葬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被引量:2
6
作者 马艳 《四川文物》 2005年第5期22-29,共8页
本文对尉迟寺大汶口文化土坑墓的分期进行了探讨,并从性别、年龄、种类等角度对分期后墓葬的随葬品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探讨其反映的社会现象。
关键词 尉迟寺 大汶口文化 随葬品 墓葬
下载PDF
古墓发掘中为何少见珍珠随葬品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汉琴 杨剑平 《文物春秋》 1996年第2期80-80,共1页
古墓发掘中为何少见珍珠随葬品郑汉琴,杨剑平古代人们常以"珍珠、玛瑙"显示其富贵,珍珠的利用要推算到远古时期。当人类在海岸寻找食物时就发现了具有彩色晕光的洁白珍珠。由于它不用外加工,便可展现它的璀璨。所以人类很早以前就... 古墓发掘中为何少见珍珠随葬品郑汉琴,杨剑平古代人们常以"珍珠、玛瑙"显示其富贵,珍珠的利用要推算到远古时期。当人类在海岸寻找食物时就发现了具有彩色晕光的洁白珍珠。由于它不用外加工,便可展现它的璀璨。所以人类很早以前就使用珍珠作装饰品了。由于天然珍珠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葬品 古墓 考古工作 化学成份 外套膜 碳酸钙 石晶体 博物馆展示 有机物 细小异物
下载PDF
汉代墓室建筑装饰与随葬品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杨爱国 《四川文物》 2001年第4期14-16,共3页
汉代墓室建筑装饰 ,有着丰富的内容。但汉代人在使用这些题材内容时 ,是有选择的 ,与墓葬随葬品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汉代人墓室建筑装饰题材内容的倾向性选择 ,认为墓室建筑装饰丰富了墓室的内容 。
关键词 汉代墓室 建筑装饰 倾向性选择 随葬品
下载PDF
赫章可乐乙类墓主人身份试析——以随葬品摆放位置为切入 被引量:1
9
作者 夏保国 仇敏华 +1 位作者 杨林洁 曾小芳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99-107,共9页
位于贵州西北部的赫章可乐,经过多次发掘,乙类墓中出现的特殊葬式"套头葬"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及研究,但在随葬品摆放位置的相关问题上还未有相关论述。以随葬品摆放位置为切入点,在与同地发掘的汉式墓对比研究后发现,乙类墓中... 位于贵州西北部的赫章可乐,经过多次发掘,乙类墓中出现的特殊葬式"套头葬"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及研究,但在随葬品摆放位置的相关问题上还未有相关论述。以随葬品摆放位置为切入点,在与同地发掘的汉式墓对比研究后发现,乙类墓中铜(铁)容器多位于死者头部,加上与兵器共出状况来判断,该类墓葬的墓主人身份应有别于仅出土兵器的墓主人身份,而属于有一定军阶者或指挥者墓葬;铁质农具多放置于死者上半身,基本不与兵器伴出,说明当时已有明确的兵农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章可乐 随葬品 摆放位置 墓主身份
下载PDF
邰城汉墓M132随葬品位置分析——兼论墓葬文化因素区位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艺蓬 陈钢 《文博》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本文在简要介绍邰城西汉墓地及墓葬M132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头箱和壁龛两处位置随葬品的不同,并探讨这种不同所形成的原因及背后表明的现象,进而判断M132墓主的族属来源。通过对M132所产生的特殊随葬现象的分析,认识到文化因素区位分析方... 本文在简要介绍邰城西汉墓地及墓葬M132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头箱和壁龛两处位置随葬品的不同,并探讨这种不同所形成的原因及背后表明的现象,进而判断M132墓主的族属来源。通过对M132所产生的特殊随葬现象的分析,认识到文化因素区位分析方法及其重要性,以期对今后的文化因素分析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邰城 M132 随葬品位置 文化因素
下载PDF
洛阳地区魏晋墓中随葬品变化研究
11
作者 黄腾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84-85,102,共3页
洛阳地区魏晋墓中的随葬品,曹魏至西晋早期,其种类、风格多继承东汉末期的特点,如保留了大量的动物俑;西晋中期以后,种类增多,开始出现武士俑,风格上吸收了周边文化的影响;西晋晚期,随葬品制作粗糙,种类减少。而透过随葬品的变化,有助... 洛阳地区魏晋墓中的随葬品,曹魏至西晋早期,其种类、风格多继承东汉末期的特点,如保留了大量的动物俑;西晋中期以后,种类增多,开始出现武士俑,风格上吸收了周边文化的影响;西晋晚期,随葬品制作粗糙,种类减少。而透过随葬品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全面了解当时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时期 随葬品 变化 社会状况
下载PDF
禹州汉墓随葬品与汉代人的世俗生活观
12
作者 罗操 《地方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8-14,32,共8页
禹州汉墓的形制大致有土洞墓、砖室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四大类,出土的随葬品主要有陶器、石器、铁器、铜器、铜钱、骨器、玉器七大类。禹州汉墓中出土的器物如陶灶、井、圈厕、熏炉、石磨、臼、砚台、铁犁铧、锛、铜钱、铜镜等随葬... 禹州汉墓的形制大致有土洞墓、砖室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四大类,出土的随葬品主要有陶器、石器、铁器、铜器、铜钱、骨器、玉器七大类。禹州汉墓中出土的器物如陶灶、井、圈厕、熏炉、石磨、臼、砚台、铁犁铧、锛、铜钱、铜镜等随葬品背后是两汉时期活人日常生活用品的投影,共同承载着汉代人们的居家炊煮、饮水、养殖、净化空气、碾舂、书写、农耕、经济、信仰等等日常居家生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墓 随葬品 日常生活理念
下载PDF
河南三门峡发现西周虢国邦墓 出土随葬品上千件
13
作者 新华网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5期17-17,共1页
礼器、车马器、兵器……一处虢国邦墓日前在河南三门峡市义马市上石河村被发现,百座墓葬出土随葬品2000余件,穿越千年时空,向世人讲述这一中国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的过往兴衰。“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的墓葬形制、器物组合及纹饰等与三门... 礼器、车马器、兵器……一处虢国邦墓日前在河南三门峡市义马市上石河村被发现,百座墓葬出土随葬品2000余件,穿越千年时空,向世人讲述这一中国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的过往兴衰。“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的墓葬形制、器物组合及纹饰等与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相似,结合出土铜鼎铭文‘虢季氏子虎父作鼎’和史料记载,它可能是虢国东逃的贵族及家眷和护卫随从的邦族墓地。”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郑立超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虢国墓地 三门峡市 西周时期 随葬品 出土 河南 文物考古研究所 墓葬形制
下载PDF
从李家坝墓地随葬品看“楚灭巴”
14
作者 邹靖才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36期29-33,共5页
一、巴国灭国问题的讨论在传世文献中关于巴国的灭亡,有秦灭巴和楚灭巴两种记载,学者也为此争论不休,现在主要有3种说法。1.秦灭巴。秦灭巴的说法较为常见。《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苴侯奔巴。巴为求... 一、巴国灭国问题的讨论在传世文献中关于巴国的灭亡,有秦灭巴和楚灭巴两种记载,学者也为此争论不休,现在主要有3种说法。1.秦灭巴。秦灭巴的说法较为常见。《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苴侯奔巴。巴为求救于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阳国志 蜀王 巴国 随葬品 传世文献 李家坝 灭亡
下载PDF
南陵铁拐宋墓随葬品及葬俗内涵探析
15
作者 张梦花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第12期39-43,共5页
2014年,安徽省南陵县戈江镇溪滩村铁拐组在基建过程中发现宋代墓葬,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南陵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两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灌浆墓,发掘者将其称为“铁拐宋墓”。铁拐宋墓出土随葬品丰富且保... 2014年,安徽省南陵县戈江镇溪滩村铁拐组在基建过程中发现宋代墓葬,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南陵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两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灌浆墓,发掘者将其称为“铁拐宋墓”。铁拐宋墓出土随葬品丰富且保存完好,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性发掘 宋墓 发掘者 文物管理所 宋代墓葬 葬俗 安徽省南陵县 随葬品
下载PDF
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墓地特殊葬式探析--兼论随葬品内涵与墓地性质
16
作者 丁逸宁 刘俊男(指导)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第30期14-18,共5页
仁胜村墓葬群位于三星堆遗址西面Dg区,距离三星堆西段城墙约550米,于1997年冬在当地砖厂取土时被发现。1998年上半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该次发掘的29座墓葬中,有8座破坏严重或无任何遗迹现象,剩余21座墓葬... 仁胜村墓葬群位于三星堆遗址西面Dg区,距离三星堆西段城墙约550米,于1997年冬在当地砖厂取土时被发现。1998年上半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该次发掘的29座墓葬中,有8座破坏严重或无任何遗迹现象,剩余21座墓葬中,墓坑底部均经过夯打,尤其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连墓壁也经过了拍打,墓壁下段及墓底的夯面清晰、光滑,可见油腻状的黑色或蓝黑色有机物腐殖质,人骨仅存模糊的朽痕,未见完整人骨,发掘者推测人骨在埋人的过程中可能经反复砸击、夯打,腐殖质应是人骨被砸击腐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性发掘 三星堆遗址 发掘者 葬式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墓葬群 人骨 随葬品
下载PDF
西汉随葬品标识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田天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5,共13页
随葬品标识是战国至西汉墓葬随葬品容器上附的说明文字,随烹制食物的大量随葬得到广泛使用,西汉的随葬品标识可分为封缄标识与器身标识两类。封缄标识在西汉中前期常与册书式遣策同出,二者内容对应;西汉中期以后则与衣物疏同出,但内容... 随葬品标识是战国至西汉墓葬随葬品容器上附的说明文字,随烹制食物的大量随葬得到广泛使用,西汉的随葬品标识可分为封缄标识与器身标识两类。封缄标识在西汉中前期常与册书式遣策同出,二者内容对应;西汉中期以后则与衣物疏同出,但内容不再重合。器身标识流行于西汉中后期,与此同时,未经烹制的谷物逐渐成为随葬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反映出时人生死观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遣策 随葬品标识 签牌 随葬食物
原文传递
物与像:元墓壁面装饰与随葬品共同营造的墓室空间 被引量:15
18
作者 袁泉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4-71,159,共18页
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与墓室壁面的装饰图像往往存在彼此对应、互相补充的关系,"物"与"像"共同营造了一个由墓主形象、仆从器用和家具模型组成的特定场景空间。本文以蒙元时期的墓葬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墓室中的&qu... 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与墓室壁面的装饰图像往往存在彼此对应、互相补充的关系,"物"与"像"共同营造了一个由墓主形象、仆从器用和家具模型组成的特定场景空间。本文以蒙元时期的墓葬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墓室中的"物"与"像"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力图勾勒出蒙元乃至整个宋元阶段墓室营建的普遍模式,尽可能复原一个相对完整的场景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元时期 墓室空间 壁面装饰 随葬品
原文传递
随葬品摆放规则初步研究——以海岱地区东周墓葬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毕经纬 杨欢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60,共8页
随葬品的摆放规则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形成,至春秋时期仍然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通过对海岱地区东周墓葬随葬品摆放规则的考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随葬品在墓葬中的重要性依时代的更迭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关键词 海岱地区 东周时期 随葬品 摆放规则
原文传递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器物提取中新理念、新方法的探索
20
作者 孙锋(文/图) 尚海啸(文/图) 《大众考古》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石家墓地于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2016年首次发掘,截至202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清理东周时期墓葬195座。出土随葬品丰富,因材质及埋葬环境的不同,其保存状况干差万别。这里主要对脆弱无机质文物、有机质文物、成形不成器文物及不成... 石家墓地于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2016年首次发掘,截至202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清理东周时期墓葬195座。出土随葬品丰富,因材质及埋葬环境的不同,其保存状况干差万别。这里主要对脆弱无机质文物、有机质文物、成形不成器文物及不成形不成器文物的提取方法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东周时期墓葬文物科学提取有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时期 无机质 保存状况 墓地 随葬品 文物 墓葬 新理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