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天山地区活动逆断裂-褶皱带构造与潜在震源区估计
被引量:
40
1
作者
杨晓平
邓起东
+3 位作者
张培震
徐锡伟
于贵华
冯先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3-200,共8页
北天山山前逆断裂-褶皱带是典型的大陆内部活动挤压构造,该地区的地表活动构造、隐伏活动构造及活动背斜都受地下深处近水平滑脱断层控制。对1906年玛纳斯地震(M7.7)的发震构造、地表变形与破裂特征和山前活动逆断裂带上古...
北天山山前逆断裂-褶皱带是典型的大陆内部活动挤压构造,该地区的地表活动构造、隐伏活动构造及活动背斜都受地下深处近水平滑脱断层控制。对1906年玛纳斯地震(M7.7)的发震构造、地表变形与破裂特征和山前活动逆断裂带上古地震的研究表明,北天山山前隐伏活动深断坡具备大地震发生的构造条件,大致以金钩河为界分为东西两段,相应地构成两个大地震潜在震源(M8)。山前第2条玛纳斯逆断裂-褶皱带和第3条独山子逆断裂-褶皱带中的各个活动背斜,以及西湖隆起等可能是8个中强地震的潜在震源(M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逆
断
层
褶皱带
隐伏断坡
震源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天山地区活动逆断裂-褶皱带构造与潜在震源区估计
被引量:
40
1
作者
杨晓平
邓起东
张培震
徐锡伟
于贵华
冯先岳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3-200,共8页
基金
国家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
文摘
北天山山前逆断裂-褶皱带是典型的大陆内部活动挤压构造,该地区的地表活动构造、隐伏活动构造及活动背斜都受地下深处近水平滑脱断层控制。对1906年玛纳斯地震(M7.7)的发震构造、地表变形与破裂特征和山前活动逆断裂带上古地震的研究表明,北天山山前隐伏活动深断坡具备大地震发生的构造条件,大致以金钩河为界分为东西两段,相应地构成两个大地震潜在震源(M8)。山前第2条玛纳斯逆断裂-褶皱带和第3条独山子逆断裂-褶皱带中的各个活动背斜,以及西湖隆起等可能是8个中强地震的潜在震源(M6)。
关键词
天山
逆
断
层
褶皱带
隐伏断坡
震源区
Keywords
Tianshan,Reverse fault,Fold zone, Blind ramp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天山地区活动逆断裂-褶皱带构造与潜在震源区估计
杨晓平
邓起东
张培震
徐锡伟
于贵华
冯先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
4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