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献血者HBV分子生物学特性及追踪研究
1
作者 肖晨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了解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输血传播风险。方法对2020年至2023年山东省两地市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和1种核酸试剂进行检测,对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标本进行乙肝... 目的了解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输血传播风险。方法对2020年至2023年山东省两地市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和1种核酸试剂进行检测,对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标本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电话调查献血者乙肝疫苗接种史及家庭成员感染HBV情况,并询问其参与随访的意愿,对配合随访的献血者采血检测HBV DNA和乙肝五项,观察HBV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786000例献血者中,共检出285例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标本。285例标本中,HBsAg-/HBcAb+标本有237例,占83.16%(237/285)。36例配合随访的献血者中,32例献血者初步判定为OBI,2例献血者为HBsAg检测窗口期,2例献血者为NAT初次检测假反应性。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有效降低了乙肝感染率,HBV DNA检测可缩短HBsAg检测“窗口期”,并有效检出OBI,降低输血感染风险,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核酸检测 乙肝疫苗接种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献血者血清学特征及分子机制研究
2
作者 余薇 王芳 刘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264-1270,共7页
目的分析献血者中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学特征,探讨HBV S区基因突变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免疫逃逸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的175583名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ELISA/NAT检测,再结合HBV血清学标志... 目的分析献血者中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学特征,探讨HBV S区基因突变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免疫逃逸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的175583名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ELISA/NAT检测,再结合HBV血清学标志物试验确认OBI标本,运用巢式PCR扩增HBV S区并进行测序,使用MEGA 7.0软件进行比对研究。结果共检出82份OBI标本,检出率为0.046%(82/175583)。不同性别献血者标本的OBI检出率无差异(P>0,05),45~54岁年龄段献血者标本的OBI占比(39.02%)最高。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为HBcAb阳性率最高(52.44%)。对12份OBI标本HBV DNA测序分析发现B基因型2份,C基因型10份。对12份标本HBV S区进行巢式PCR发现氨基酸存在T47K、I126S、P127H等基因突变。结论NAT可减少甚至避免OBI引起的输血风险。OBI献血者C基因型中T47K、Q101R高频氨基酸突变可能造成免疫逃逸,致HBsAg检测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献血者 乙型肝炎病毒 S区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浙江省农村自然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情况及进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姚晴青 董晓莲 +5 位作者 王学才 徐海涛 王晓丽 陈胜玉 唐智峰 郑英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4-540,共7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德清县农村一般人群隐匿性及实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及病毒株S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在取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集调查表信息并采血。采用Epidata 3.2软... 目的了解浙江省德清县农村一般人群隐匿性及实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及病毒株S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在取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集调查表信息并采血。采用Epidata 3.2软件录入调查表信息,双录入并核对;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所有样品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ELISA检测及病毒载量real-time PCR测定,并对HBsAg检测阳性或病毒载量测定阳性的标本进行后续HBV S基因PCR扩增和测序;采用MEGA 5.0软件对测得序列进行进化分析。结果共调查对象1 720例,调查人群中HBsAg阳性者共162例,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者共4例,实际HBV感染率为9.65%(166/1 720),OBI感染率为2.57‰(4/1 558)。显性和隐匿性病毒株病毒载量中位数及四分位数范围分别为866(425,12 500)IU/mL和314(216,677.5)IU/mL,前者显著高于后者。HBsAg阳性血清样本扩增得到71株显性病毒株S基因序列,HBsAg阴性血清样本扩增得到4株OBI病毒株S基因序列。OBI病毒株均为C基因型,adrq+血清型。显性HBV病毒株54株为B基因型,其中有2例标本为adw3血清型,其余52例均为adw2血清型;余17株为C基因型,adrq+血清型。OBI病毒株中C基因型的比例显著高于显性HBV病毒株中C基因型的比例。B基因型显性病毒株发生I104F、L109V、I110L、S113T、T126I、P127T、Q129R、M133L、F134L、P135A、T140A、K141I、T143M/S、V159A、Y161F、A166G和R169P突变,C基因型显性病毒株发生I126S、I126T及F158S突变。OBI病毒株发生Q129R、I126T、M133T及F161Y突变。结论浙江省德清县一般人群存在一定比例的OBI感染,OBI感染病毒载量较低,OBI病毒株存在氨基酸突变,C基因型为其可能的优势基因型,需重视OBI预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 农村人群 分子进化
下载PDF
核心抗体阳性合格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分子生物学特性及追踪结果的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叶贤林 李彤 +7 位作者 孙淑君 许晓绚 杜鹏 曾劲峰 朱为刚 杨宝成 黎诚耀 Jean-Pierre Allain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90-894,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核心抗体阳性合格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情况,分析血清学和分子生物性特征。方法对HBs Ag(-)、NAT检测无反应性的合格献血者血浆,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和anti-HBs定量检测,对核心抗体阳性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和BCP... 目的了解我国核心抗体阳性合格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情况,分析血清学和分子生物性特征。方法对HBs Ag(-)、NAT检测无反应性的合格献血者血浆,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和anti-HBs定量检测,对核心抗体阳性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和BCP/PC区及S区巢式PCR扩增,对扩增结果阳性产物纯化后进行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同时进行QPCR定量检测。对HBV DNA阳性的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和分析。结果在1 033名合格献血者中,抗-HBc(+)占47.4%,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01),30岁以下年龄组为32.6%而到50岁以上年龄组为为69.8%。777/1033为抗-HBs(+),占75.2%。在抗-HBc(+)人群中共检出14例HBV DNA(+),其中7例抗-HBs滴度在100 IU/L以上,在抗-HBc(+)合格献血者中OBI阳性率为2.86%。8/14例OBI为B型,1例为C型。7/14能追踪的标本中,1例发现抗-HBe血清转换为阳性。所有追踪标本的病毒均变成检不出。5例BCP/PC区序列发生突变,3例S区氨基酸变异。结论经HBs Ag及NAT检测合格的抗-HBc(+)献血者,其血液中仍有一定几率含有HBV DNA,存在经输血传播病毒的威胁,提示在乙肝高流行地区需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必要时可增加抗-HBc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HBV DNA
下载PDF
深圳市18~25岁抗-HBc阳性合格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叶贤林 杜鹏 +2 位作者 冯旭 郑欣 许晓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2-1116,共5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18~25岁抗-HBc阳性合格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血清学和分子生物性特征。方法对HBs Ag(-)、NAT检测无反应性的18~25岁合格献血者血浆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和抗-HBs定量检测,对抗-HBc阳性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提... 目的了解深圳市18~25岁抗-HBc阳性合格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血清学和分子生物性特征。方法对HBs Ag(-)、NAT检测无反应性的18~25岁合格献血者血浆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和抗-HBs定量检测,对抗-HBc阳性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和BCP/PC区及S区巢式PCR扩增,对扩增结果阳性产物纯化后进行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同时进行QPCR定量检测。结果在889名18~25岁HBs Ag(-)、NAT检测无反应性的合格献血者中,抗-HBc(+)共231名,占总人数25.98%(231/889),其中18~21岁组70名,占该组19.72%(70/355),22~25岁组161名,占该组30.15%(160/534);抗-HBs(+)共568名,占总人数63.89%(568/889),其中18~21岁组218名,占该组61.41%(218/355),22~25岁组350名,占该组65.54%(350/534);对197例抗-HBc(+)标本利用巢式PCR对HBV S区及BCP/PC区扩增,2例S区阳性,占1.02%(2/197),5例BCP区阳性,占2.54%(5/197),且均属于22~25岁组。对S区阳性PCR产物测序,发现2例均为B型,DNA序列与野生型相比,1例在532号位点由T变异为G,即T532G,氨基酸序列未发生变异。另1例氨基酸序列发生E44U变异。结论经HBs Ag及NAT检测合格的抗-HBc(+)献血者,其血液中仍有一定几率含有HBV DNA,需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HBV DNA
下载PDF
蚌埠地区无偿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情况分析
6
作者 王成辉 《医药前沿》 2024年第9期132-134,共3页
目的:调查蚌埠地区献血人群隐匿性HBV感染(OBI)的情况,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者OBI的人群特征,为制定招募低危献血者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内查询2021年1月—2023年3月蚌埠地区101101人次献血者的总体信息和45名OBI献血者... 目的:调查蚌埠地区献血人群隐匿性HBV感染(OBI)的情况,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者OBI的人群特征,为制定招募低危献血者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内查询2021年1月—2023年3月蚌埠地区101101人次献血者的总体信息和45名OBI献血者基础信息,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2021年1月—2023年3月,蚌埠地区无偿献血者的平均OBI率为0.45‰(45/101101)。女性OBI率(0.23‰,11/47396)低于男性OBI率(0.63‰,34/53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及以上OBI率(0.21‰,9/43297)低于普高及以下OBI率(0.62‰,36/5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采血点OBI率(0.31‰,16/51677)低于固定采血点OBI率(0.59‰,29/49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献血OBI率(0.50‰,20/40076)与再次献血OBI率(0.41‰,25/610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OBI率(0.44‰,42/95372)低于单采血小板OBI率(0.52‰,3/57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阶段蚌埠地区无偿献血者的OBI率处于较低的流行水平,OBI献血者在献血次数和献血形式中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但是本地区女性、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在流动采血点的无偿献血者宜作为重点招募对象。血站通过定期统计和分析献血人群OBI情况,有助于持续优化和动态调整低危献血者的招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埠地区 无偿献血者 隐匿性HBV感染 obi
下载PDF
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秀丽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2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能力。方法方便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到献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8 000名人员,对其分别选择Procleix Ultrio以及nested-PCR两种自动核算检测系统对其血浆标本予以HBN核... 目的分析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能力。方法方便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到献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8 000名人员,对其分别选择Procleix Ultrio以及nested-PCR两种自动核算检测系统对其血浆标本予以HBN核酸检测,同时序列分析核酸阳性标本。结果通过研究后可知,40名献血者HBs Ag检测结果为阳性,比例经计算后为0.50%,420名献血者抗-HBc结果为阳性,比例经计算后为5.25%,25例献血者经过Procleix Ultrio以及nested-PCR能力相当,表现为阳性结果。结论献血人员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比例较高,而核酸检测方法的差异性致使检测能力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献血者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下载PDF
乙肝病毒隐性感染≠隐匿性感染
8
作者 蔡皓东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12年第6期21-21,共1页
一位母亲的来信:我是一位刚刚生完宝宝的乙肝妈妈。我的宝宝3个月了,已经接种了两次乙肝疫苗,但这个月抽血检查。还没有产生抗体。我在网上查到,乙肝疫苗注射后不产生抗体有时可能是乙肝病毒隐性感染,而这种隐性感染查不到乙肝病... 一位母亲的来信:我是一位刚刚生完宝宝的乙肝妈妈。我的宝宝3个月了,已经接种了两次乙肝疫苗,但这个月抽血检查。还没有产生抗体。我在网上查到,乙肝疫苗注射后不产生抗体有时可能是乙肝病毒隐性感染,而这种隐性感染查不到乙肝病毒的抗原,只能依靠检测乙肝病毒的基因才能诊断。我非常担心孩子是这种乙肝病毒的隐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隐性感染 隐匿性感染 乙肝疫苗 注射后 抗体
下载PDF
免疫接种后儿童乙肝隐匿性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诸葛姝芮 赵耀 崔玉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5期153-156,共4页
本文就乙肝隐匿性感染(OBI)的定义、检测及免疫接种后儿童OBI的发生率、相关的危险因素、儿童OBI的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关键词 隐匿性感染 接种后 儿童 乙肝 免疫 危险因素 发生率
下载PDF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葛聪聪 赵耀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49-52,共4页
乙型病毒性肝炎现已成为全球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有将近3.5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等,其流行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乙肝高发地区,乙型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现已成为全球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有将近3.5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等,其流行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乙肝高发地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是预防HBV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降低乙肝危害的基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 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感染 公共卫生问题 原发性肝癌 地域差异
下载PDF
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倪宏英 欧山海 +2 位作者 谢金镇 林永财 陈长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并比较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能力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nested-PCR和Procleix Ultrio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无偿献血者血浆标本进行HBV核酸检测,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HBV ...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并比较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能力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nested-PCR和Procleix Ultrio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无偿献血者血浆标本进行HBV核酸检测,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HBV DNA序列分析。结果在总计9 209例次标本的检测中,共有9 159例为HBsAg(-);HBsAg(-)标本中nested-PCR方法检出18例HBV DNA阳性(0.19%,18/9 159),而Procleix Ultrio检出7例(0.076%,7/9 159),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序结果显示隐匿性HBV感染者中C基因型所占的比例(64.7%,11/17)明显高于HBsAg阳性的HBV感染者(23.1%,6/23,P<0.01)。结论闽南地区无偿献血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能力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闽南地区 核酸检测 血液筛查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下载PDF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剂量与免疫相关因子及隐匿性乙肝感染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江红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7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究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剂量与免疫相关因子及隐匿性乙肝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的80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接种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10 g,2针组)、B组(10 g,3针组)、C组(20 g,2针组)及D... 目的:探究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剂量与免疫相关因子及隐匿性乙肝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的80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接种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10 g,2针组)、B组(10 g,3针组)、C组(20 g,2针组)及D组(20 g,3针组),每组20例。比较四组的抗HBs阳转率、有效保护率及平均几何滴度、相关细胞因子(IL-10、IFN-γ及IL-12)及隐匿性乙肝感染率。结果:C组及D组的抗HBs阳转率、有效保护率及平均几何滴度、相关细胞因子(IL-10、IFN-γ及IL-12)均高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D组、A组与B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隐匿性乙肝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 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较好,对免疫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更好,但对隐匿性乙肝感染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剂量 免疫相关因子 隐匿性乙肝感染
下载PDF
国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暨血液安全研讨会会议通知
13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00-800,共1页
为促进我国输血医学的发展,由南方医科大学和广州血液中心共同承办的"国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暨血液安全研讨会"将于2014年10月9日-12日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召开,
关键词 “国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暨血液安全研讨会” 会议通知 血液 输血
下载PDF
上饶市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
14
作者 杨丽华 王振峰 吴雅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4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上饶市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状况,并分析其血清学指标与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8月上饶市居民体检血液标本72 584例,对所有血液样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对HBsAg阴性的标本进行乙肝病毒(HBV)DNA检测... 目的:探讨上饶市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状况,并分析其血清学指标与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8月上饶市居民体检血液标本72 584例,对所有血液样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对HBsAg阴性的标本进行乙肝病毒(HBV)DNA检测。对OBI样本检测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水平,以及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同时对OBI样本进行HBV基因分型与S区氨基酸做突变检测。结果:72 584例血液标本中HBsAg阴性且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0.11%(81/72 584),OBI检出率为0.10%(74/72 584)。74例OBI患者中单独HBcAb阳性占比最高(37.84%),不同血清学特征OBI患者间ALT和AS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4例OBI患者实时荧光PCR检测中,74例OBI样本中有19例呈阳性,检出率为25.68%。19例HBV DNA阳性患者中有15例样本扩增出S区序列,其中HBV基因分型B型13例,C型2例,且均发生S区氨基酸发生突变,其中14例HBsAg抗原决定簇基因及周边主要亲水区域(MHR)检测出氨基酸突变。结论:上饶市居民中OBI感染率较高,其中HBcAb阳性占比最高,HBV基因分型以B型居多,S区及MHR氨基酸突变可能与OBI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血清学指标 HBV基因分型 上饶市
下载PDF
深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杜鹏 郑欣 +5 位作者 许晓绚 王镇 曾劲峰 王文敬 黎诚耀 叶贤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9-484,共6页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BI)感染情况,分析无偿献血者中OBI的BCP/PC区和S区变异特征。方法应用ELISA和NAT方法筛查深圳地区84865(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对HBsAg-/HBVDNA+标本做BCP/PC、S区及...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BI)感染情况,分析无偿献血者中OBI的BCP/PC区和S区变异特征。方法应用ELISA和NAT方法筛查深圳地区84865(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对HBsAg-/HBVDNA+标本做BCP/PC、S区及全基因序列巢武-PCR扩增以及病毒载量的测定,对检测的病毒序列做基因分型和与HBV野毒株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HBVDNA+检测率为1:2652(32/84865),这类标本的ALT均正常(〈40);其中OBI检出率为1:3031(28/84865),28例OBI中22例为B基因型、4例为C基因型、2例未能确定基因型。OBI血清型分类中21例为adw、4例为adr、1例为ayr、2例未确定。所有OBI标本的病毒载量为〈10~1701(中位数116)IU/mL。BCP/PC区有35.7%(10/28)的标本出现G1896A突变,B型标本在MHR第1个袢状结构区(aa124-aa137)氨基酸的置换频繁。结论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中存在着相对较高的OBI;其OBI标本中BCP/PC区的碱基突变以及B型的主要亲水区(MHR)氨基酸的置换可能是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血清型 基因型 乙型肝炎病毒 无偿献血者 深圳
下载PDF
大连地区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pre-S/S区基因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东 邓雪莲 +4 位作者 周璐 方琳琳 宋浏伟 袁权 安万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无偿献血者隐匿性肝炎乙型病毒感染(OBI)的情况和pre-S/S区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对大连市血液中心2010年12月2日-2013年5月31日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常规ELISA(HBs Ag、抗-HCV、抗-HIV和抗-TP)和HIV/HBV/HCV联合NA...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无偿献血者隐匿性肝炎乙型病毒感染(OBI)的情况和pre-S/S区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对大连市血液中心2010年12月2日-2013年5月31日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常规ELISA(HBs Ag、抗-HCV、抗-HIV和抗-TP)和HIV/HBV/HCV联合NAT筛查,对于单独核酸检测反应性的献血者加以跟踪或回溯,结合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试验、鉴别试验、病毒定量试验和半巢式PCR来确定OBI,同时对OBI的pre-S/S区基因序列与对照组(HBs Ag+序列,Genbank)做比对分析。结果共筛查158 232份血液标本,确定了其中的69份OBI,流行率为1∶2 293(69/158 232)。41例OBI获得pre-S/S区基因序列:B型6例、C型34例、D型1例;与对照组相比,OBI在S区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异明显(PB=0.013;PC=0.003),主要变异位点为B型的V14G/A、Y161F/S、V168A、P217L和C型的E2G/A/V、T118R/K/A/M、P127T/L/H/S、E164D/G、L175S、S174N。结论大连地区献血者OBI在HBV基因组S区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多个位点的变异,这些变异与OBI的产生存在某种关系,且这种关系受基因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pre-S/S区基因 氨基酸序列变异 乙型肝炎病毒 无偿献血者 大连
下载PDF
华东地区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S区变异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蒋菲菲 吕蓉 +3 位作者 李敏 赵阳 林洪铿 钱榕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2-766,共5页
目的了解安徽、福建、江西三地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BI)感染情况,探讨HBV基因分型特征及S区氨基酸变异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5月安徽省血液中心、2013年6月-2013年11月、2014年3月-2014年12月福建省血液中心、... 目的了解安徽、福建、江西三地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BI)感染情况,探讨HBV基因分型特征及S区氨基酸变异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5月安徽省血液中心、2013年6月-2013年11月、2014年3月-2014年12月福建省血液中心、2013年6月-2013年9月江西省血液中心乙肝表面抗原酶联免疫法检测阴性(HBs Ag-)、核酸HBV鉴别试验阳性(NAT+)的102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Bc检测,同时应用巢式PCR方法对这些标本进行HBV S区扩增并测序,采用MEGA 6软件进行HBV基因分型及S区氨基酸突变分析。结果在安徽省血液中心123 046例无偿献血者中筛查出21例HBs Ag-NAT+无偿献血者标本,OBI感染率为0.017%(21/123 046),其中76.2%(16/21)为抗-HBc阳性,这21例标本中,15例扩增出HBV S区片段,8例B型,7例C型;福建省血液中心HBs Ag-NAT+无偿献血者标本共51例,76.5%(39/51)为抗-HBc阳性,其中16例扩增出HBV S区片段,14例B型,2例C型;江西省血液中心HBs Ag-NAT+献血者标本共30例,80%(24/30)为抗-HBc阳性,其中4例扩增出HBV S区片段,1例B型,3例C型。35例扩增产物的OBI标本中,74.3%(26/35)出现HBV S基因MHR区氨基酸置换突变,主要集中在乙型肝炎病毒"α"决定簇区域。结论安徽地区无偿献血者OBI感染率为0.017%,福建及江西地区也有一定OBI感染;成功扩增HBV S区的OBI标本中,抗-HBc阳性率为安徽73.3%、福建93.8%、江西100%;B型为主要HBV基因型;HBV S基因MHR区变异,尤其是HBs Ag"α"决定簇区置换突变,可能是OBI形成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S区 变异
下载PDF
HBsAb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 PreS-S区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燕 蔡斌 +4 位作者 段勇 景媛媛 白珉 现红斌 巩晗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16-20,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HBsAb阳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 PreS-S区基因变异,初步探讨该特殊感染模式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陕西省血液中心保存的38份HBsAb阳性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血清样本进行HBVPreS-... 目的分析血清HBsAb阳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 PreS-S区基因变异,初步探讨该特殊感染模式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陕西省血液中心保存的38份HBsAb阳性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血清样本进行HBVPreS-S基因片段扩增并测序,确定基因型和血清型,并与对应基因型HBsAg阳性野毒株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38份HBsAb阳性OBI血清样本中,11份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其中8份测序成功。C基因型5份,其中1份为血清型adw,4份为血清型adr;B基因型3份,全部为血清型adw。OBI毒株PreS-S区,PreS-S免疫反应区以及亲水区(MHR)氨基酸变异率均显著高于对应野毒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vs 0.8%,X^2=40.23,3.2%vs0.3%,X^2=52.13;3.6%vs 0.6%,X^2=10.25,均P<0.01),"α"抗原决定簇检测到I126T,Q129R,M133T,F134I,D1.44E,G145K突变。C基因型PreS-S区氨基酸变异率高于B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vs 1.2%,X^2=15.98,P<0.01);而其MHR,"α"抗原决定簇以及PreS-S免疫反应区氨基酸突变率虽均高于B基因型,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是4.7%vs 1.7%,X^2=2.96;3.6%vs 2.9%,X^2=0.25;4.1%vs 2.3%,X^2=3.59,均P>0.05)。结论 OBI毒株PreS-S区,尤其是PreS-S免疫反应区氨基酸发生较多变异,可能改变了病毒的免疫原性,造成免疫逃逸,从而导致HBsAbP阳性OBI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HBVPreS—S区 基因变异
下载PDF
隐匿性乙肝献血者中TGF-β1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锦 景媛媛 郭燕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TGF-β1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健康对照组40例、HBV组38例以及OBI组78例的血清TGF-β1值,并分析其与ALT、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OBI组血清TGF-β1... 目的探讨TGF-β1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健康对照组40例、HBV组38例以及OBI组78例的血清TGF-β1值,并分析其与ALT、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OBI组血清TGF-β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F=4.311,P<0.05),而HBV组较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F=2.242,P>0.05);OBI组血清中TGF-β1水平在ALT≤20 U/L和20 U/L<ALT≤40 U/L 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2.266,P>0.05);OBI组血清中TGF-β1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血清中TGF-β1表达水平与OBI持续感染存在一定联系,其含量变化与肝脏炎症程度、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苏州地区抗-HBc阳性合格青年献血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1期2990-2992,共3页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合格的青年献血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生物学及血清学特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核酸检测(NAT)有反应性的青年献血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乙型肝...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合格的青年献血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生物学及血清学特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核酸检测(NAT)有反应性的青年献血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检测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对抗-HBc阳性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和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区)/前C区(PC区)及S区巢式PCR扩增,对扩增结果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 120例献血者中,抗-HBc(+)31例,其中22~25岁组25例,18~21岁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89例,其中22~25岁组16例,18~21岁组73例。利用巢式PCR扩增法对抗-HBc(+)标本进行PCR扩增,其中1例BCP区阳性,2例S区阳性,均属于22~25岁组。S区阳性标本的分型和测序结果显示:2例均为B型HBV,与野生型DNA序列相比,其中1例存在氨基酸序列E44U变异,1例存在T532G变异。结论对于HBsAg检测合格的抗-HBc(+)青年献血者,并不能保证其血液中一定不含有HBV DNA。为降低HBV经输血传播的风险,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乙肝高流行地区核酸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DNA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献血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