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拱手作揖概念的呈现方式的演变
1
作者 谢美荣 《今古文创》 2024年第5期134-136,共3页
拱手作揖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行礼方式,从古延续至今。历史上“,拱手作揖”概念的词汇形式从“拱(共)”到“拱手”,经历了从单音节到双音节,受事对象从隐含到呈现。“拱手”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六朝至唐代发展缓慢,宋代至元明时... 拱手作揖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行礼方式,从古延续至今。历史上“,拱手作揖”概念的词汇形式从“拱(共)”到“拱手”,经历了从单音节到双音节,受事对象从隐含到呈现。“拱手”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六朝至唐代发展缓慢,宋代至元明时期使用频率增加,清代完成复音化。众多学者关注到这类现象,总结出“拱手”一词呈现出来的原因有三:一是分化字用字影响;二是语义关联;三是复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手 隐含到呈现
下载PDF
试谈语用推理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52,96,共11页
本文讨论语用推理在语义演变中的作用。从认知来看,语用推理可以是转喻,也可以是隐喻。很多情况下,基于转喻的语用推理可以判断出新义信息量增大,因此可以确定是基于"不过量原则"。但是,有的转喻,新旧义在概念或其他方面并没... 本文讨论语用推理在语义演变中的作用。从认知来看,语用推理可以是转喻,也可以是隐喻。很多情况下,基于转喻的语用推理可以判断出新义信息量增大,因此可以确定是基于"不过量原则"。但是,有的转喻,新旧义在概念或其他方面并没有明显的量级上的大小对比,这时,区分"足量原则"或"不过量原则"没有意义,只能笼统地认为新旧义"相关"。有一种特殊的语境吸收,是句式义寄居在词义上,与语用推理无关。语用推理也可以在定名学中得到体现,比如在所谓的"从隐含到呈现"这种现象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推理 转喻 隐喻 “从隐含到呈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