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词隐含因果性和重读对代词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申敏 杨玉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7-506,共10页
采用听觉动窗法和跨通道探测技术,设计3个实验考察了汉语口语句子理解中,动词隐含因果性和重读对代词加工的影响及其时间进程。实验1中自变量为动词类型和韵律特征;实验2、3中增加探测词类型变量。结果发现:动词隐含因果性影响代词的指... 采用听觉动窗法和跨通道探测技术,设计3个实验考察了汉语口语句子理解中,动词隐含因果性和重读对代词加工的影响及其时间进程。实验1中自变量为动词类型和韵律特征;实验2、3中增加探测词类型变量。结果发现:动词隐含因果性影响代词的指认方向;当代词不重读时,动词隐含因果性在遇到代词后立即影响代词可能先行词的激活水平。代词重读影响“因为”分句的阅读时间,且在代词后立即影响主语型动词语句中代词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句子理解 动词隐含因果性 重读 代词解决
下载PDF
汉语动词的隐含因果性对代词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焦建亭 张必隐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82-1085,1107,共5页
本文用四个实验探讨了汉语句子理解中动词的隐含因果性特征对代词加工的影响。实验采用2×2被试内设计,方法为探测词法。结果表明,有些汉语动词的语义中存在着隐含因果性特征,它影响了主语和宾语的相对通达性。同时发现,汉语中的宾... 本文用四个实验探讨了汉语句子理解中动词的隐含因果性特征对代词加工的影响。实验采用2×2被试内设计,方法为探测词法。结果表明,有些汉语动词的语义中存在着隐含因果性特征,它影响了主语和宾语的相对通达性。同时发现,汉语中的宾语引发动词的隐含因果性倾向比主语引发动词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隐含因果性 代词加工 汉语动词 因果性 隐含 加工 代词 句子理解 动词 通达性
下载PDF
隐含因果动词对第三人称回指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35,共8页
关于回指,前人文献多提出隐含因果动词可能会影响第三人称回指倾向。本文通过离线心理学实验发现,在汉语语篇中隐含因果动词的影响必须和相关的语境(如因果连词"因为")相配合才会对回指产生影响。可见,整体语境才是影响第三... 关于回指,前人文献多提出隐含因果动词可能会影响第三人称回指倾向。本文通过离线心理学实验发现,在汉语语篇中隐含因果动词的影响必须和相关的语境(如因果连词"因为")相配合才会对回指产生影响。可见,整体语境才是影响第三人称回指倾向的主要原因,局部语境的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因果动词 第三人称回指 整体语境
下载PDF
动词隐含因果语义对5~7岁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代词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文勃 王菡 梁丹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7-583,共7页
个体在利用动词隐含因果语义线索确定代词所指的过程中会结合动词语义特征和语境两个方面的信息,已有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加工过程中无法有效利用语境信息,本研究采用句子理解任务,考察有无语境支持和不同动词类型(主语隐含型和宾... 个体在利用动词隐含因果语义线索确定代词所指的过程中会结合动词语义特征和语境两个方面的信息,已有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加工过程中无法有效利用语境信息,本研究采用句子理解任务,考察有无语境支持和不同动词类型(主语隐含型和宾语隐含型)四种条件下,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利用动词隐含因果语义信息加工代词的能力。结果显示,(1)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代词加工表现显著差于典型发展儿童;(2)语境信息可以帮助被试确定代词所指,且对两组被试成绩的提高程度相当。以上结果表明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之所以无法利用动词的隐含因果语义线索确定代词所指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对该类动词的语义表征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高功能自闭症 动词隐含因果语义 代词加工 语境信息
下载PDF
动词语义与话题结构对汉语主从句间回指的影响
5
作者 张林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103,共8页
动词隐含因果关系作为影响指称加工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一直被语言学家与心理学家所重视。本文基于语料库,考察了当汉语外显因果不同时动词语义与句法结构对主从句间回指产生的影响。通过考察因果与转折主从句中,从句谓语为隐含结果... 动词隐含因果关系作为影响指称加工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一直被语言学家与心理学家所重视。本文基于语料库,考察了当汉语外显因果不同时动词语义与句法结构对主从句间回指产生的影响。通过考察因果与转折主从句中,从句谓语为隐含结果性动词时主从句间的回指,得到了以下结论:1.隐含结果性动词对回指的影响受外显因果关系的干扰,当外显因果关系较强时,不存在话题结构优先回指,动词语义指向对回指的影响大于话题结构;当外显因果关系较弱时,主从句话题总被优先回指;2.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动词语义同样会影响人们对表达结构的选择,当从句谓语为主语偏向型动词时,人们优先选择话题结构进行表述,而当从句谓语为宾语偏向型动词时,人们优先选择非话题结构进行表述,即人们倾向于选择最能表现动词语义所指实体的结构进行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语义 隐含结果性动词 话题 回指
下载PDF
二语动词的隐含因果性对代词先行语指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明军 吴迪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46,共8页
本文报道两个实验,考察二语动词的隐含因果性是否影响代词的先行语指派。实验1采用完成句子任务:NP1+V+NP2 because pronoun...;实验2采用自定步速阅读任务,阅读句子Alice won the money from Helen because she was a skillful player... 本文报道两个实验,考察二语动词的隐含因果性是否影响代词的先行语指派。实验1采用完成句子任务:NP1+V+NP2 because pronoun...;实验2采用自定步速阅读任务,阅读句子Alice won the money from Helen because she was a skillful player,并选择代词的先行语。结果发现,在产出任务中,二语学习者在接续句子时,代词更多地指向动词偏指的人名,动词分为偏向NP2动词、偏向NP1动词和无偏向动词等3类。在理解任务中,如果有性别线索,动词隐含因果性无显著作用;如果没有性别线索,动词隐含因果性作用显著,存在'一致性效应':和不一致条件相比,一致条件的共指判断正确率更高,句子阅读速度更快。这表明二语歧义代词句子理解以小句为单位,采用序列加工模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隐含因果性 先行语指派 一致性 序列加工模式 性别线索
原文传递
动词隐含因果性和语篇话题性对回指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伟英 谢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3-146,共14页
动词隐含因果性和语篇话题性是制约回指选择的重要因素,但两者对回指选择的影响机制及交互作用仍不明确。语篇生成续写实验表明,动词隐含因果性确实会影响到后续指称对象的选择,并在原因类联结关系中得到加强;当动词语义倾向回指的对象... 动词隐含因果性和语篇话题性是制约回指选择的重要因素,但两者对回指选择的影响机制及交互作用仍不明确。语篇生成续写实验表明,动词隐含因果性确实会影响到后续指称对象的选择,并在原因类联结关系中得到加强;当动词语义倾向回指的对象为新引入的实体而非语篇话题时,其回指倾向最显著。这说明基于给定语境生成语篇的过程遵循省力原则,但与语篇话题性相比,动词隐含因果性对回指倾向的制约更具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隐含因果性 语篇话题性 回指选择 联结类型 省力原则
原文传递
动量名结构蕴含句的生成机制及语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岳中奇 《汉语学报》 2006年第4期2-13,共12页
动量名结构蕴含句,其动量名结构中表动量的数量短语无法修饰限定其名词性词语,两者之间没有句法关系可言。这种句子既不是移位所生成的,也不是倒装所产生的,而是动量名结构中的谓核动词因受其数量补语和宾语的影响与制约、又受句子谓语... 动量名结构蕴含句,其动量名结构中表动量的数量短语无法修饰限定其名词性词语,两者之间没有句法关系可言。这种句子既不是移位所生成的,也不是倒装所产生的,而是动量名结构中的谓核动词因受其数量补语和宾语的影响与制约、又受句子谓语动词的控制而被隐含的结果。这种句子,随着具体结构形式的不同,它所表述的语义也有所不同,其中的动量名结构也有着不同的语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名结构 生成机制 移位 倒装 动词隐含 语义功能
下载PDF
作格动词的性质和作格结构的构造 被引量:32
9
作者 沈阳 Rint Sybesma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6-321,共16页
"作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和"作格结构"是汉语语法学界很重视也有很多研究的动词和动词性结构。本文试图证明,"双动词"形式才是典型作格动词形式,"谓语动词+补语小句"结构才是典型的作格... "作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和"作格结构"是汉语语法学界很重视也有很多研究的动词和动词性结构。本文试图证明,"双动词"形式才是典型作格动词形式,"谓语动词+补语小句"结构才是典型的作格结构。根据这种假设不但可解释以往作格动词结构研究中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也可建立以作格结构为核心层的"双动词结构(CAUSE)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格动词 作格结构 补语小句 动词虚化和隐含 动词结构系统
原文传递
中动词的性质与中动结构的构造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永忠 《当代外语研究》 2015年第12期19-24,37,共7页
中动词和中动结构是语言学界备受关注的研究话题。文章在对中动词的性质与特征进行了一番梳理之后提出:中动结构由两个动词构成,其中,前一个动词作为谓语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动词相当于补语小句,表示终点结果,二者合起来表示一个... 中动词和中动结构是语言学界备受关注的研究话题。文章在对中动词的性质与特征进行了一番梳理之后提出:中动结构由两个动词构成,其中,前一个动词作为谓语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动词相当于补语小句,表示终点结果,二者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事件,在结构上呈现一种"双动词"格局。这种假设可以对以往中动结构研究中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中动结构 补语小句 动词虚化和隐含 动词结构系统
原文传递
汉语三音节名名复合词的物性结构探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韧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80,共11页
本文以生成词库论中的物性结构体系为理论背景,对现代汉语中的三音节偏正名名复合词进行了内部的语义分析。本文认为,复合词内部物性结构与其整体韵律模式有重要关联,在1+2式的名名复合词中,定语名词充当了中心名词的构成角色或形式角色... 本文以生成词库论中的物性结构体系为理论背景,对现代汉语中的三音节偏正名名复合词进行了内部的语义分析。本文认为,复合词内部物性结构与其整体韵律模式有重要关联,在1+2式的名名复合词中,定语名词充当了中心名词的构成角色或形式角色;而在2+1式名名复合词的大多数例子中,定语名词和中心名词之间存在隐含动词,而这个隐含动词为中心名词的功用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音节 名名复合词 韵律模式 物性结构 隐含动词
原文传递
动结式中动作V1和结果V2隐现的句法和语义条件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阳 魏航 《对外汉语研究》 2011年第1期1-14,共14页
动结式作为汉语双动词(CAUSE系统)结构的基础VP结构,必须在语义上包含两个事件(致使+结果),在句法上包含两个动词(动作V1+结果V2),而且都可以添加"给、把"等双动词结构的句法结构标记。本文试图证明,有些单动词结构实际上是... 动结式作为汉语双动词(CAUSE系统)结构的基础VP结构,必须在语义上包含两个事件(致使+结果),在句法上包含两个动词(动作V1+结果V2),而且都可以添加"给、把"等双动词结构的句法结构标记。本文试图证明,有些单动词结构实际上是隐含了一个动词的动结式的变体结构,而且这种动词隐含只能发生于结果V2,不会发生于动作V1。本文还对有关动结式中可能省略动作V1的一些解释提出了质疑和分析,并认为只有在汉语史上曾有使动用法和表达使动意义的动词,才有可能在现代汉语中构成看似省略动作V1的单动词动结式。本文的研究不但有利于对汉语双动词系统结构的认识和分析,对作格结构(动结式)、中动结构("给"字句)、致使结构("把"字句)等汉语的双动词系统结构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CAUSE系统)结构 动结式 补语动词(结果V2)隐含
原文传递
“准定语”偏正短语的成因考察
13
作者 徐阳春 周佳乐 《华夏文化论坛》 2022年第1期187-194,共8页
“准定语”现象引起了汉学界的极大兴趣,有关讨论文章时常出现,争论较多。本文从动词隐含、动态组合、原型范畴等角度阐述“准定语”偏正短语的成因,认为“N_(1)+的+N_(2)”偏正短语是动词隐含短语:如果其中所隐含的动词不明确,则该短... “准定语”现象引起了汉学界的极大兴趣,有关讨论文章时常出现,争论较多。本文从动词隐含、动态组合、原型范畴等角度阐述“准定语”偏正短语的成因,认为“N_(1)+的+N_(2)”偏正短语是动词隐含短语:如果其中所隐含的动词不明确,则该短语不能成立;静态不能成立的,进入动态组合如果能激活特定动词,则能成立;静态成立的,如果该短语在特定组合中激活出新的动词,其内部语义关系则会发生变化。“N_(1)+的+N_(2)”偏正短语作为一个语法范畴,也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准定语”偏正短语是非典型成员,“准”可以解读为“非典型”。“准定语”现象其实很普遍,各类范畴都有“准”的现象,或许不必专为非典型偏正短语的定语增添“准”或“伪”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定语 动词隐含 动态 原型范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