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刊·刊名·隐喻文化——由《西溪源》引发的思考
1
作者 陈永华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4年第4期1-1,共1页
也许是编辑做久了形成的职业习惯使然,每每接到为学校新刊撰写发刊词的邀请时,总会对刊名琢磨再三,希望能揣摩背后的深意。确实,综观不少刊名的起法,要么是直白表述,要么是用一种隐喻的方式表达办刊人的深切期许。学校内刊能够传递和表... 也许是编辑做久了形成的职业习惯使然,每每接到为学校新刊撰写发刊词的邀请时,总会对刊名琢磨再三,希望能揣摩背后的深意。确实,综观不少刊名的起法,要么是直白表述,要么是用一种隐喻的方式表达办刊人的深切期许。学校内刊能够传递和表现校园文化,它的使命是为文化建设服务。在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学校内刊发挥着独一无二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精神文化建设 隐喻文化 办刊人 内刊 刊名 校刊 文化建设服务
下载PDF
隐喻文化学学科建设的意义及其构想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维森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8-170,共3页
隐喻的跨文化研究是当代隐喻学最具有价值和前景意义的研究领域,因此有必要在隐喻学的学科地位业已确立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隐喻文化学的问题。隐喻文化学的建立不仅有当代隐喻学的雄厚的理论基础,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可资利... 隐喻的跨文化研究是当代隐喻学最具有价值和前景意义的研究领域,因此有必要在隐喻学的学科地位业已确立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隐喻文化学的问题。隐喻文化学的建立不仅有当代隐喻学的雄厚的理论基础,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可资利用、整合的研究资源。隐喻文化学的建立,不仅可以为考察研究人类的不同文化形态提供一种更具本源性的理论视角和一扇更为宽阔的理论窗口,而且有助于理解人类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同时,众多文化研究领域遇到的瓶颈问题,借助隐喻学的理论视角才有可能得以最终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隐喻 隐喻文化 学科建设
下载PDF
隐喻文化学学科建设的构想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维森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0-14,共5页
隐喻的跨文化研究是当代隐喻学最具有价值和前景意义的研究领域,因此有必要在隐喻学的学科地位业已确立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隐喻文化学的问题。隐喻文化学的建立不仅具有当代隐喻学的雄厚的理论基础,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可资... 隐喻的跨文化研究是当代隐喻学最具有价值和前景意义的研究领域,因此有必要在隐喻学的学科地位业已确立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隐喻文化学的问题。隐喻文化学的建立不仅具有当代隐喻学的雄厚的理论基础,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可资利用、整合的研究资源。隐喻文化学的建立,不仅可以为考察研究人类的不同文化形态提供一种更具本源性的理论视角和一扇更为宽阔的理论窗口,而且有助于理解人类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隐喻 隐喻文化 学科建设
下载PDF
英汉隐喻文化比较
4
作者 周霞 郭金秀 《科技资讯》 2010年第4期220-220,共1页
本文从隐喻文化认知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揭示了英汉隐喻文化认知的异同,对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隐喻文化
下载PDF
搓梭人植物暗语及其隐喻文化研究
5
作者 白碧波 陈丽云 许鲜明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4-60,共7页
搓梭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他们曾使用过400余种植物传递信息,可将其界定为"植物暗语"。搓梭人的植物暗语有谐音双关、概念隐喻、交融互补3种编码方式,通过一种或几种植物组合传达特定的意思。植物暗语扎根于搓梭人的文... 搓梭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他们曾使用过400余种植物传递信息,可将其界定为"植物暗语"。搓梭人的植物暗语有谐音双关、概念隐喻、交融互补3种编码方式,通过一种或几种植物组合传达特定的意思。植物暗语扎根于搓梭人的文化背景,形成独特的隐喻文化,是搓梭人语言和文化的重要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搓梭人 植物暗语 隐喻文化
下载PDF
社交媒体中青年表情包的文化隐喻探析
6
作者 马莲 赵英臣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80,共12页
当前,数字化已成为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的新表征。在“数字化生存”时代,表情包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符号,因其多样性、时效性和互动性等特征获得青年青睐,是视觉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一道重要的青年亚文化景观。表情包是青年... 当前,数字化已成为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的新表征。在“数字化生存”时代,表情包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符号,因其多样性、时效性和互动性等特征获得青年青睐,是视觉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一道重要的青年亚文化景观。表情包是青年交流互动的重要媒介,具有文化认同、情感表达、社会批判等多重文化隐喻。表情包流行背后的文化隐喻动力在于青年社交的心理需求、文化的演化和媒介环境的塑造。运用辩证思维客观评价青年表情包文化,需要释放表情包的优势效能:引导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引导青年在拥抱社交媒介的同时链接生活世界;引导青年在网络社交中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和情感共鸣,建构高质量的社交网络;把握青年表情包的情感需求,构建青年交往的情感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表情包 文化隐喻 青年亚文化 高质量社交
下载PDF
造园筑心:清代小说“造园”叙述的时代新变及文化隐喻
7
作者 葛永海 潘巨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30,共13页
古代文学中的“造园”叙述随着造园技艺的迭代发展不断演进,至于清代,随着古典造园艺术之臻于极致,清代小说中的“造园”叙述亦空前丰富,“士人之隐逸”与“富贵之豫乐”成为此消彼长、影响深远的二重“造园”叙述模式。除了对于传统之... 古代文学中的“造园”叙述随着造园技艺的迭代发展不断演进,至于清代,随着古典造园艺术之臻于极致,清代小说中的“造园”叙述亦空前丰富,“士人之隐逸”与“富贵之豫乐”成为此消彼长、影响深远的二重“造园”叙述模式。除了对于传统之承继,清代小说“造园”叙述表现更为明显的是应和着时代趋势的多重新变,具体表现于造园之结构、器物和境界三端,首先是从“随势赋形”到“规整布局”的结构之变,其次是从“习尚江南”到“推崇西艺”的器物之变,最后是从“悦己之境”到“济世之界”的境界之变。清代小说“造园”叙述的“三变”意味着从传统向近代的重大转型,具有重要的表征和隐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小说 “造园”叙述 时代新变 文化隐喻
下载PDF
跨文化背景下动画电影《青春变形记》的共情叙事与文化隐喻
8
作者 黄少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37-141,共5页
跨文化背景下动画电影借助潜移默化的传播形式,推进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皮克斯旗下动画电影《青春变形记》(Turning Red)为例,分析跨文化背景下动画电影的叙事主题,阐释动画电影在聚焦微观家庭空间、聚焦女性自我觉醒、聚焦多... 跨文化背景下动画电影借助潜移默化的传播形式,推进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皮克斯旗下动画电影《青春变形记》(Turning Red)为例,分析跨文化背景下动画电影的叙事主题,阐释动画电影在聚焦微观家庭空间、聚焦女性自我觉醒、聚焦多元文化交融等方面的共情表达方式,并通过文化隐喻的隐含方式,实现跨文化背景下动画电影在价值传递和文化传播方面的共同诉求,从而更好地引起跨文化受众的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共情叙事 文化隐喻 《青春变形记》
下载PDF
寻找和救赎:冯北仲小说的文化隐喻与精神象征——以《去往迪拜的路上》为中心
9
作者 邓琪 苏涛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冯北仲的小说聚焦高校知识分子的爱情、生活、事业和价值追求的现实诠释,透过生命的表层直入人类精神的深层进行反思和追问。以小说《去往迪拜的路上》为中心分析冯北仲小说的内容和人物,可以逐层揭示其创作的深刻内涵和独有品格。首先... 冯北仲的小说聚焦高校知识分子的爱情、生活、事业和价值追求的现实诠释,透过生命的表层直入人类精神的深层进行反思和追问。以小说《去往迪拜的路上》为中心分析冯北仲小说的内容和人物,可以逐层揭示其创作的深刻内涵和独有品格。首先,以物象隐喻文化的反思以及人物的复杂性格和精神困顿。其次,以人物的内心冲突增进隐喻的文化内涵并揭示人性暗流与精神困境。再者,运用多重物象的文化隐喻加强人物心理的矛盾冲突及精神出路的找寻。最后,以多维叙事视角展现人物灵魂的觉醒以及精神救赎。在小说《去往迪拜的路上》中,作家通过对隐喻和象征两种艺术手法的熟练运用,在巧妙的结构设计和时空转换中,完成了繁复曲折的小说叙事,揭示了主人公云雀特殊性格的成因与具有普适性的人生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北仲 文化隐喻 精神象征 心理冲突 救赎
下载PDF
多模态文化隐喻框架下文明互鉴理念的视像化构建及其软传播研究——以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为例
10
作者 宋鸿立 宋雨倩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7-48,共12页
多模态文化隐喻作为一种多感官修辞符号,其恰当运用将对“文明互鉴”等抽象概念的传播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中意两国团队联合制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涉及大量多模态文化隐喻经典案例,强调传播过程中... 多模态文化隐喻作为一种多感官修辞符号,其恰当运用将对“文明互鉴”等抽象概念的传播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中意两国团队联合制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涉及大量多模态文化隐喻经典案例,强调传播过程中的情感共鸣、价值共享和互动参与,是对软传播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高度浓缩。通过自建《穿越丝路双城记》图文数据库,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结合该纪录片的图像构图特点,发现该纪录片中多用道路隐喻、建筑隐喻和文化负载词隐喻来表征文化话语;这些多模态隐喻发挥不同模态符号的协同作用,共同完成表义过程,用目标受众听得懂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软传播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从而建构了“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中国国家人文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文化隐喻 概念整合 文明互鉴 软传播
下载PDF
电影《一出好戏》的文化隐喻解读
11
作者 王宜宁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85-188,共4页
电影《一出好戏》叙述了一群因意外而流落荒岛的当代人的生存故事,通过对荒岛生存过程中求生与逃离的特定场景的展示,表现人性的复杂。影片塑造了一群去掉社会赋予的各种头衔和标签之后的人的生存百态,借此讽喻社会各种名号的虚假性。... 电影《一出好戏》叙述了一群因意外而流落荒岛的当代人的生存故事,通过对荒岛生存过程中求生与逃离的特定场景的展示,表现人性的复杂。影片塑造了一群去掉社会赋予的各种头衔和标签之后的人的生存百态,借此讽喻社会各种名号的虚假性。本文从人类重返原始状态的文化隐喻、欢乐场景的文化隐喻、疯子形象的文化隐喻三个方面对影片进行文化隐喻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出好戏》 文化隐喻 乐景哀情 人格结构
下载PDF
致病与治病: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疾病”的想象与文化隐喻
12
作者 陈世昀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7期63-72,95,96,共12页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对致病的记述,有政治失序、鬼神妖物魅精怪、善恶因果报应和未知怪异等,治病的方法则有卜筮符咒、悔过念佛、上章忏悔解罪、草药医方和民间俗信等,不仅是编作者的搜奇好异,更有其深层次的文化隐喻。疾病本来是医学问...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对致病的记述,有政治失序、鬼神妖物魅精怪、善恶因果报应和未知怪异等,治病的方法则有卜筮符咒、悔过念佛、上章忏悔解罪、草药医方和民间俗信等,不仅是编作者的搜奇好异,更有其深层次的文化隐喻。疾病本来是医学问题,志怪小说中的疾病叙述却成了映射出社会文化生活的记录。疾病的叙述,由人体反常状态,隐喻整个政治社会文化的败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疾病 文化隐喻
下载PDF
文化隐喻在建筑中的建构
13
作者 曹莉娜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建筑的文化隐喻不仅依赖于施喻者、受喻者的认知思维,还需要建筑担当媒介来满足二者思维互动的条件。在文化隐喻解读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筑背后的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进行分析。这是研究建筑文化、群体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在建筑创... 建筑的文化隐喻不仅依赖于施喻者、受喻者的认知思维,还需要建筑担当媒介来满足二者思维互动的条件。在文化隐喻解读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筑背后的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进行分析。这是研究建筑文化、群体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在建筑创造活动中赋予建筑文化内涵的有效方法。立足于建筑与文化的关系、隐喻的推理机制,试图建构出文化隐喻在建筑领域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向,为建筑欣赏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参考依据,也试图为创造具有文化意义的建筑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隐喻 建筑隐喻 价值观
下载PDF
浪漫叙事下的文化隐喻:《雅歌》对沈从文苗族传奇的影响探析
14
作者 陈路昀 《文教资料》 2024年第2期25-29,共5页
沈从文在其一系列以苗族历史上部族男女为主角的作品中,不仅引用了《圣经》中《雅歌》的词语、句法,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的借鉴,构筑了人性复归隐喻之下的传奇故事模式。沈从文对《雅歌》的文学接受既是出自学习写... 沈从文在其一系列以苗族历史上部族男女为主角的作品中,不仅引用了《圣经》中《雅歌》的词语、句法,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的借鉴,构筑了人性复归隐喻之下的传奇故事模式。沈从文对《雅歌》的文学接受既是出自学习写作的自觉,又包含着对苗族历史和自身身份认同的需要,展现出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审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歌》 沈从文 苗族传奇 文化隐喻
下载PDF
论《红楼梦》芒种叙事的物候文化隐喻功能
15
作者 张雨芩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7期4-6,共3页
芒种节气作为《红楼梦》中一系列重要事件的背景,具有极其丰富深厚的隐喻意义。从芒种三大物候(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出发,参考《礼记》《逸周书》等典籍中对物候的描述解释以及反常物候的相关内容,探讨芒种物候文化在贾府兴衰、... 芒种节气作为《红楼梦》中一系列重要事件的背景,具有极其丰富深厚的隐喻意义。从芒种三大物候(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出发,参考《礼记》《逸周书》等典籍中对物候的描述解释以及反常物候的相关内容,探讨芒种物候文化在贾府兴衰、宝黛爱情、群芳夜宴、贾敬之死、尤二姐之死等情节设计方面的隐喻作用,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芒种节气和相关物候的理解,以及对女性主题和天人合一思想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芒种叙事 文化隐喻
下载PDF
“国风美学”品牌设计的文化隐喻与实践探索
16
作者 闵洁 《上海视觉》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以“国风美学”兴起为本土品牌设计注入新活力的角度出发,探讨文化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与视觉表征,对“国风美学”品牌形象塑造的深层内涵价值与实践应用。通过界定“国风美学”品牌的内涵,阐述文化隐喻对品牌的作用及其特征,结合实践... 以“国风美学”兴起为本土品牌设计注入新活力的角度出发,探讨文化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与视觉表征,对“国风美学”品牌形象塑造的深层内涵价值与实践应用。通过界定“国风美学”品牌的内涵,阐述文化隐喻对品牌的作用及其特征,结合实践案例分析文化隐喻赋能“国风美学”品牌设计的应用方法,包括文化隐喻的相似性默契、文化隐喻的时空性转换和文化隐喻的多元性延伸。“国风美学”品牌设计中的文化隐喻不仅为激发本土品牌的原创设计提供了创意空间,而且将文化隐喻融入当代性表达,塑造了品牌独特的文化个性,促成“国风美学”品牌与新时代消费者之间的心理链接与互动,并形成新的文化趋向,以期为推动本土品牌的文化形象提升带来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美学 文化隐喻 品牌设计 文化形象
下载PDF
语言学视角下的文化隐喻研究
17
作者 张佳丽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1期37-39,共3页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交流方式,其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的交际场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当然,文化交流已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开展合作、共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交流方式,其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的交际场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当然,文化交流已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开展合作、共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体系的不同,使得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障碍。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系统地考察汉语和英语学习者对隐喻的理解,探讨汉语和英语学习者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隐喻,从而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隐喻 文化交际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文化隐喻翻译的视域融合——中央文献中的文化隐喻英译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项成东 韩思华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5-55,111,共12页
视域融合是研究中央文献翻译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翻译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央文献常常利用文化隐喻来讲述国家的发展与成果、传达中国主张、展示国家形象,所以广受国内外人士的关注、解读并获得高度评价。为实现国家话语的有效传播,中央... 视域融合是研究中央文献翻译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翻译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央文献常常利用文化隐喻来讲述国家的发展与成果、传达中国主张、展示国家形象,所以广受国内外人士的关注、解读并获得高度评价。为实现国家话语的有效传播,中央文献翻译中的文化隐喻翻译备受关注。论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研究语料,从文化概念化视角出发,阐释了文化隐喻翻译的三种视域融合形式,重点分析了文化隐喻翻译的视域融合路径,并提出应当遵循的翻译原则,旨在分析译本如何以视域融合为最终目的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以期为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对外翻译与传播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域融合 文化隐喻翻译 中央文献翻译 文化概念化
下载PDF
“她题材”青年电影的情感话语与文化隐喻
19
作者 李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14-117,共4页
随着“她经济”“她文化”“她时代”等概念逐渐流行,“她题材”青年电影的创作便也有了逻辑上的合法性。在“她”字的性别文化透镜下,可以看到新生女性在绚烂荧屏中的情感话语传递与自我意识诉说,觉知女性同主流话语相抗衡的艰难。尽... 随着“她经济”“她文化”“她时代”等概念逐渐流行,“她题材”青年电影的创作便也有了逻辑上的合法性。在“她”字的性别文化透镜下,可以看到新生女性在绚烂荧屏中的情感话语传递与自我意识诉说,觉知女性同主流话语相抗衡的艰难。尽管“她题材”青年电影已经构成对现有父权秩序的挑战,但从文化隐喻的角度看,其仍与来势汹汹的数字资本主义存在本质上的同构关系。基于这一点,“她题材”遭到意识形态的叨扰在所难免,大众场域也因此形成了对“她题材”影视门类的侧目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她题材” 青年电影 情感话语 文化隐喻
下载PDF
以歌代言:壮族布傣传统婚俗礼仪歌及其文化隐喻
20
作者 张灿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19,共9页
“官郎”是壮族布傣人对传统婚礼“仪式专家”的尊称,一般由精通古壮字诗词、能说善唱、有德望且谙熟传统婚俗仪式的男性担任。“官郎”在传统婚礼仪式中所唱的歌曲俗称“官郎歌”,其旋律流畅优美、婉转动听,歌词内容丰富,涵盖历史神话... “官郎”是壮族布傣人对传统婚礼“仪式专家”的尊称,一般由精通古壮字诗词、能说善唱、有德望且谙熟传统婚俗仪式的男性担任。“官郎”在传统婚礼仪式中所唱的歌曲俗称“官郎歌”,其旋律流畅优美、婉转动听,歌词内容丰富,涵盖历史神话、忠孝礼仪、生产生活等,既营造了庄重、喜庆、热闹的氛围,又传递了婚俗礼仪过程中所需的各类知识,集仪式性、程序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成为壮族婚俗礼仪中“以歌代言”的一种特殊歌唱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布傣 婚俗礼仪 “官郎歌” 形态分析 文化隐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