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英汉语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中的语法化现象
被引量:
14
1
作者
吴静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5,共4页
本文对英汉语中部分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过程中经历的语法化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表现出以下的相同点:①它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人体到物体的隐喻阶段;从物体部位名词到代替物体部位的方位词的借喻阶段;空间关系语法化.②内...
本文对英汉语中部分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过程中经历的语法化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表现出以下的相同点:①它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人体到物体的隐喻阶段;从物体部位名词到代替物体部位的方位词的借喻阶段;空间关系语法化.②内部的语义条件:含有部分和相邻主体的构造关系,空间意义突显.③外部触发条件:人体名词隐喻意义的蜕化和对语言发展的制约.不同之处:①汉语语法化的人体名词集中在人体的头部,体现了"上"概念在汉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英语的side是构造空间标示词的活跃词素;②汉语中语法化的形式是词性的直接转换;英语的语法化除了词性转换,主要借助词汇化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人体名词
隐喻空间关系
语法化现象
物体部位名词
方位词
借喻
构造
关系
空间
意义
词性
词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隐喻空间关系的构建
2
作者
苗茜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92-94,共3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借助“隐喻”进行思维,常常用“空间”概念系统去认知与解释抽象事物,是因为语言中最常见的“容器隐喻”(containermetaphor)在起作用,这样便形成了不存在于现实世界而仅仅存在于人们意识思维中的各色“隐喻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借助“隐喻”进行思维,常常用“空间”概念系统去认知与解释抽象事物,是因为语言中最常见的“容器隐喻”(containermetaphor)在起作用,这样便形成了不存在于现实世界而仅仅存在于人们意识思维中的各色“隐喻空间”。从认知的角度,借鉴当代隐喻理论,探讨在现代汉语中人们如何把抽象的概念放在“空间位置”与“空间里的物体”这两个领域里去构建各种“隐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的
空间
关系
真实的
空间
关系
空间
主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的主体性及其与现实和语言的互动性——以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克定
张晓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6,145,共10页
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是描述人所识解出的隐喻性空间关系的形-义配对体。这种构式表明,在人、现实和语言三者中,人是主体,现实是客体,语言是工具;但是,人的主体性、现实的客体性和语言的工具性都是相对的。人虽为主体,也不能随意地感知、...
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是描述人所识解出的隐喻性空间关系的形-义配对体。这种构式表明,在人、现实和语言三者中,人是主体,现实是客体,语言是工具;但是,人的主体性、现实的客体性和语言的工具性都是相对的。人虽为主体,也不能随意地感知、体验和识解现实,也不能随意地使用语言来表达现实;现实虽为客体,也会因其自身的特性而反作用于人这一主体,对人的体验和识解产生一定的制约和限制;语言虽为工具,同样也会因其自身的结构特性和规律而反作用于人这一主体,对人的表达产生一定的制约和限制。因此,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所体现的就是:现实、人和语言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性
空间
关系
构式
识解
主体性
客体性
工具性
互动性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英汉语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中的语法化现象
被引量:
14
1
作者
吴静
机构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苏州
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5,共4页
文摘
本文对英汉语中部分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过程中经历的语法化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表现出以下的相同点:①它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人体到物体的隐喻阶段;从物体部位名词到代替物体部位的方位词的借喻阶段;空间关系语法化.②内部的语义条件:含有部分和相邻主体的构造关系,空间意义突显.③外部触发条件:人体名词隐喻意义的蜕化和对语言发展的制约.不同之处:①汉语语法化的人体名词集中在人体的头部,体现了"上"概念在汉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英语的side是构造空间标示词的活跃词素;②汉语中语法化的形式是词性的直接转换;英语的语法化除了词性转换,主要借助词汇化的手段.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人体名词
隐喻空间关系
语法化现象
物体部位名词
方位词
借喻
构造
关系
空间
意义
词性
词汇化
Keywords
body-part noun, metaphor, configurational relationship, grammaticalization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H1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隐喻空间关系的构建
2
作者
苗茜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
出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92-94,共3页
文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借助“隐喻”进行思维,常常用“空间”概念系统去认知与解释抽象事物,是因为语言中最常见的“容器隐喻”(containermetaphor)在起作用,这样便形成了不存在于现实世界而仅仅存在于人们意识思维中的各色“隐喻空间”。从认知的角度,借鉴当代隐喻理论,探讨在现代汉语中人们如何把抽象的概念放在“空间位置”与“空间里的物体”这两个领域里去构建各种“隐喻空间”。
关键词
隐喻
的
空间
关系
真实的
空间
关系
空间
主体
分类号
H136.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的主体性及其与现实和语言的互动性——以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克定
张晓
机构
河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卡塔尔大学
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6,145,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6BYY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是描述人所识解出的隐喻性空间关系的形-义配对体。这种构式表明,在人、现实和语言三者中,人是主体,现实是客体,语言是工具;但是,人的主体性、现实的客体性和语言的工具性都是相对的。人虽为主体,也不能随意地感知、体验和识解现实,也不能随意地使用语言来表达现实;现实虽为客体,也会因其自身的特性而反作用于人这一主体,对人的体验和识解产生一定的制约和限制;语言虽为工具,同样也会因其自身的结构特性和规律而反作用于人这一主体,对人的表达产生一定的制约和限制。因此,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所体现的就是:现实、人和语言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隐喻
性
空间
关系
构式
识解
主体性
客体性
工具性
互动性
Keywords
metaphorical spatial-relation construction
construal
subjectivity
objectivity
instrument
interactivity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英汉语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中的语法化现象
吴静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隐喻空间关系的构建
苗茜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的主体性及其与现实和语言的互动性——以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为例
张克定
张晓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