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英汉语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中的语法化现象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静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5,共4页
本文对英汉语中部分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过程中经历的语法化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表现出以下的相同点:①它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人体到物体的隐喻阶段;从物体部位名词到代替物体部位的方位词的借喻阶段;空间关系语法化.②内... 本文对英汉语中部分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过程中经历的语法化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表现出以下的相同点:①它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人体到物体的隐喻阶段;从物体部位名词到代替物体部位的方位词的借喻阶段;空间关系语法化.②内部的语义条件:含有部分和相邻主体的构造关系,空间意义突显.③外部触发条件:人体名词隐喻意义的蜕化和对语言发展的制约.不同之处:①汉语语法化的人体名词集中在人体的头部,体现了"上"概念在汉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英语的side是构造空间标示词的活跃词素;②汉语中语法化的形式是词性的直接转换;英语的语法化除了词性转换,主要借助词汇化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人体名词 隐喻空间关系 语法化现象 物体部位名词 方位词 借喻 构造关系 空间意义 词性 词汇化
下载PDF
隐喻空间关系的构建
2
作者 苗茜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92-94,共3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借助“隐喻”进行思维,常常用“空间”概念系统去认知与解释抽象事物,是因为语言中最常见的“容器隐喻”(containermetaphor)在起作用,这样便形成了不存在于现实世界而仅仅存在于人们意识思维中的各色“隐喻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借助“隐喻”进行思维,常常用“空间”概念系统去认知与解释抽象事物,是因为语言中最常见的“容器隐喻”(containermetaphor)在起作用,这样便形成了不存在于现实世界而仅仅存在于人们意识思维中的各色“隐喻空间”。从认知的角度,借鉴当代隐喻理论,探讨在现代汉语中人们如何把抽象的概念放在“空间位置”与“空间里的物体”这两个领域里去构建各种“隐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空间关系 真实的空间关系 空间主体
下载PDF
人的主体性及其与现实和语言的互动性——以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克定 张晓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6,145,共10页
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是描述人所识解出的隐喻性空间关系的形-义配对体。这种构式表明,在人、现实和语言三者中,人是主体,现实是客体,语言是工具;但是,人的主体性、现实的客体性和语言的工具性都是相对的。人虽为主体,也不能随意地感知、... 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是描述人所识解出的隐喻性空间关系的形-义配对体。这种构式表明,在人、现实和语言三者中,人是主体,现实是客体,语言是工具;但是,人的主体性、现实的客体性和语言的工具性都是相对的。人虽为主体,也不能随意地感知、体验和识解现实,也不能随意地使用语言来表达现实;现实虽为客体,也会因其自身的特性而反作用于人这一主体,对人的体验和识解产生一定的制约和限制;语言虽为工具,同样也会因其自身的结构特性和规律而反作用于人这一主体,对人的表达产生一定的制约和限制。因此,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所体现的就是:现实、人和语言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空间关系构式 识解 主体性 客体性 工具性 互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