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转喻-隐喻连续体角度看汉语名词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振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72-75,共4页
文章利用转喻-隐喻连续体的理论视角,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分析汉语名词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名词非范畴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转喻与隐喻分别作用于这一过程始末。具体来说,非范畴化的起始阶段涉及转喻"视角化"下语义的动态突... 文章利用转喻-隐喻连续体的理论视角,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分析汉语名词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名词非范畴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转喻与隐喻分别作用于这一过程始末。具体来说,非范畴化的起始阶段涉及转喻"视角化"下语义的动态突显与选择;非范畴化完成后,宏观角度来说,范畴隐喻使得突显的语义成分可以实现跨域映射,从而使名词从功能上充当形容词、副词或者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非范畴化 转喻-隐喻连续
下载PDF
从转喻—隐喻连续体理论诠释英语时态系统的范畴化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凤娟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5-20,共6页
基本上所有的范畴都具有转喻结构,英语时态范畴也不例外。和隐喻一样,转喻出现在时态范畴的概念、形式和语义等各个层面。时态系统的范畴化涉及转喻和隐喻两种基本机制,两者构成一个连续体。共同的经验基础、语用含义、范畴结构和文化... 基本上所有的范畴都具有转喻结构,英语时态范畴也不例外。和隐喻一样,转喻出现在时态范畴的概念、形式和语义等各个层面。时态系统的范畴化涉及转喻和隐喻两种基本机制,两者构成一个连续体。共同的经验基础、语用含义、范畴结构和文化模式为隐喻的转喻基础提供认知来源。时态系统范畴化是转喻和隐喻两种机制互动的结果。作为激发机制的转喻本身不能提供概念结构,必须由隐喻提供概念潜势,才能建立丰富、具体的时态范畴概念结构,这是由转喻的本源性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隐喻连续 英语时态范畴 范畴化机制
下载PDF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英汉表量的认知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勇忠 尹利鹏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0-144,共5页
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将英汉表量系统中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个体量词是汉语独特认知观的体现,"数"的范畴标记是英语表量系统的一大特色,英汉表量系统的繁简之间存在辩证关系。通过举例验证英汉表量系统的认知构建机制:转喻... 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将英汉表量系统中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个体量词是汉语独特认知观的体现,"数"的范畴标记是英语表量系统的一大特色,英汉表量系统的繁简之间存在辩证关系。通过举例验证英汉表量系统的认知构建机制:转喻—隐喻连续体的互动机制和具身认知机制,旨在为研究表量系统的构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型学 英汉表量系统 转喻-隐喻连续 具身认知
下载PDF
关于隐喻理论最新发展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4
4
作者 张松松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7,148-149,共8页
隐喻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课题之一,为识解语言和认知互动关系提供了心理透镜。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隐喻理论仍有争议和受到批评。本文通过综述和分析过往研究,尝试系统地论述隐喻理论最新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1)概念... 隐喻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课题之一,为识解语言和认知互动关系提供了心理透镜。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隐喻理论仍有争议和受到批评。本文通过综述和分析过往研究,尝试系统地论述隐喻理论最新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1)概念隐喻理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2)涉身体验命题和意象图式理论、恒定性原则和基本隐喻理论是概念隐喻理论进化的三动因;3)隐喻有四个维度的分类标准;4)隐喻和转喻在互动中形成隐喻-转喻连续体;5)隐喻和句法的关系是双向互动关系。隐喻-转喻连续体以及概念语法隐喻的具体模型是后续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转喻连续体 概念语法隐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