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初隐士群体的政治取向与道德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恩俊 《青海社会科学》 200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隐士现象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士阶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明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为背景 ,对隐士群体的政治取向、道德实践进行了考察 ,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士阶层其他成员对隐士群体的评价。文章进一步认为明初隐士与社会联系相... 隐士现象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士阶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明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为背景 ,对隐士群体的政治取向、道德实践进行了考察 ,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士阶层其他成员对隐士群体的评价。文章进一步认为明初隐士与社会联系相对密切 ,较少傲诞狂放之习 ,社会离心倾向亦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隐士群体 政治取向 道德实践 中国
下载PDF
元末隐士群体的同题集咏与诗风变迁
2
作者 李文胜 《励耘学刊》 2020年第1期125-140,共16页
同题集咏在元末非常盛行,诗、文、书、图、印共存的同题集咏成为群体间隐逸人格构建的主要模式,深化了历代以来隐逸文化的内涵。元末诗坛在多次大型的同题集咏中追慕魏晋,形成"平淡""尚清""雅逸""率... 同题集咏在元末非常盛行,诗、文、书、图、印共存的同题集咏成为群体间隐逸人格构建的主要模式,深化了历代以来隐逸文化的内涵。元末诗坛在多次大型的同题集咏中追慕魏晋,形成"平淡""尚清""雅逸""率真""重情"的诗风,完成了对元中期雅正盛世诗风的转变。隐逸文化的盛行,引发了同题集咏的流行,也使元末诗风在精神上直接超越盛唐而与魏晋对接。同题集咏确立了元末诗风的品格,对我们重新认识元诗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题集咏 元末 隐士群体 诗风
下载PDF
隐士:我国古代士大夫中的一个群体 被引量:3
3
作者 梅斌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8期95-96,99,共3页
在我国古代社会,士大夫的出路除了出仕以外,就只有归隐一途了,由于他们生存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根本无法实现,但他们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人格和天然自适的性格,既不愿流于世俗,也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 在我国古代社会,士大夫的出路除了出仕以外,就只有归隐一途了,由于他们生存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根本无法实现,但他们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人格和天然自适的性格,既不愿流于世俗,也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因而他们只能选择归隐。任何事物都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时代的隐逸被不同际遇的士大夫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从而产生了真、假两种隐士。但无论他们采取何种归隐方式,这些士大夫们都是想通过归隐来达成各自的心愿,借隐来抒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大夫 隐逸 隐士 隐士群体
下载PDF
江州隐逸文化与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展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136,共5页
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与会稽士族文学的消歇、江州隐士文学的崛起有很大关系。江州隐逸文化以庐山僧团、贫寒隐士等隐逸群体为代表,思想上儒释道交融,形成了遗世弃荣的隐逸文化心态,此种文化心态对文学创作颇有影响。以清俊脱俗、安贫乐... 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与会稽士族文学的消歇、江州隐士文学的崛起有很大关系。江州隐逸文化以庐山僧团、贫寒隐士等隐逸群体为代表,思想上儒释道交融,形成了遗世弃荣的隐逸文化心态,此种文化心态对文学创作颇有影响。以清俊脱俗、安贫乐道为基调的江州遁世文学,打破了东晋中期会稽士族文学的玄虚简淡之风,在创作主体、文学主题及文学风貌等方面,对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产生了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州 隐士群体 隐逸文化 遁世文学 晋宋文风演变
下载PDF
道家老子思想的历史背景初探
5
作者 姜超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3-15,共3页
先秦时期的道家文献《老子》字数不多、字义晦涩、篇章之间存在脱节,无法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思想体系,所以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老子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困难。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先秦道家学派开山鼻祖老子的思想... 先秦时期的道家文献《老子》字数不多、字义晦涩、篇章之间存在脱节,无法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思想体系,所以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老子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困难。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先秦道家学派开山鼻祖老子的思想也不例外。理解了老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就有利于准确地把握《老子》一书所要表达的意涵。有必要从三个方面来考察老子所处的历史背景: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隐士群体的兴起以及老子作为史官的特殊身份,以期通过这种考察使人们在解读《老子》时所作出的判断和分析更贴近老子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 春秋社会 隐士群体 史官
下载PDF
晋宋江州移民与隐逸诗派
6
作者 王建国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118,共7页
晋宋时期,江州的经济文化相对于荆楚和吴越地区,发展明显滞后,移居这里的士人多为出身次等士族或庶族的中下层文士。由于移民的参与和引领,江州的文化生态是儒学、佛教和隐逸三派并存。他们疏离于上层社会,耿介孤傲,归隐山林,追求回归... 晋宋时期,江州的经济文化相对于荆楚和吴越地区,发展明显滞后,移居这里的士人多为出身次等士族或庶族的中下层文士。由于移民的参与和引领,江州的文化生态是儒学、佛教和隐逸三派并存。他们疏离于上层社会,耿介孤傲,归隐山林,追求回归自然的生活情趣,由此形成江州地区的隐逸诗派,而南阳籍隐士群体对江州隐逸文化的形成影响尤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州移民 庶族文士 南阳隐士群体 隐逸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