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的隐居方式
1
作者 刘晓峰 刘晓峰 +1 位作者 刘晓峰 刘晓峰 《语文知识》 2003年第8期4-4,共1页
古代的隐士,有“大隐”与“小隐”之分。王康琚《反招隐诗》云:“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陵薮”即山泽,“朝市”即朝廷和集市,泛指公众聚集的地方。一个人淡泊名利,甘居山泽,容易做到,而处身公众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在朝廷为官,面对... 古代的隐士,有“大隐”与“小隐”之分。王康琚《反招隐诗》云:“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陵薮”即山泽,“朝市”即朝廷和集市,泛指公众聚集的地方。一个人淡泊名利,甘居山泽,容易做到,而处身公众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在朝廷为官,面对滚滚红尘和横流的物欲能够坚守隐者的高尚操守就难能可贵了,故前者为“小隐”,后者为“大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隐居方式 “朝隐” “市隐” “吏隐” “中隐”
下载PDF
《论语》“鸟兽不可同群”新解
2
作者 蒋波 冯艳秋 《济宁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3-35,共3页
孔子曾有"鸟兽不可同群"之语,它并不表明孔子仍积极干政、反对归隐,进而批判隐逸行为。联系这句话的上下文,并结合儒家的隐逸观,可知它是孔子在天下无道背景下做出的"避人"选择,即,不仕无道者,也不做山林隐士,而是... 孔子曾有"鸟兽不可同群"之语,它并不表明孔子仍积极干政、反对归隐,进而批判隐逸行为。联系这句话的上下文,并结合儒家的隐逸观,可知它是孔子在天下无道背景下做出的"避人"选择,即,不仕无道者,也不做山林隐士,而是归家教授、著述。这种主动不仕的"避人"方式,就是儒家所说的"无道则隐"。"鸟兽不可同群"反映了孔子对隐居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隐士 “鸟兽不可同群” 隐居方式
下载PDF
两晋南朝隐逸之风的流变
3
作者 谢宝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西晋隐士多为避乱避害而被迫隐居,东晋南朝隐士多受美隐时尚的影响而自觉归隐。与之相应,两类隐士在隐居方式上也有显著的不同,即由西晋的原始荒野之隐转变为东晋南朝的田园村舍之隐。
关键词 隐士 美隐时尚 隐居方式
下载PDF
“田园”、“山水”,异趣别情——浅谈陶渊明、谢灵运的归隐和诗作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同方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78-79,共2页
陶渊明和谢灵运都是晋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都有着类似的仕而隐、隐而仕,最终又复隐的人生经历。但是,陶、谢二人归隐的目的、方式、角色以及他们的诗作则迥然不同。
关键词 归隐 隐居方式 隐居角色 陶渊明 谢灵运 文学研究 诗歌 艺术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