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语隐性否定动词考查
被引量:
4
1
作者
宋定宇
黄威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38-144,共7页
汉语隐性否定动词含有潜在的否定算子,能够带否定极项,其隐性否定意义能够通过其后接补充成分显性释放。在句子的产出过程中,施话人通过解码分析将隐性否定显性化,通过句子音重转移关注焦点,实现否定转移。隐性否定动词能够构成否定协合...
汉语隐性否定动词含有潜在的否定算子,能够带否定极项,其隐性否定意义能够通过其后接补充成分显性释放。在句子的产出过程中,施话人通过解码分析将隐性否定显性化,通过句子音重转移关注焦点,实现否定转移。隐性否定动词能够构成否定协合,即形式上的双重否定等同形式上的单一否定。隐性否定显性化受到语境制约,相对隐性否定动词肯定补充成分来说,否定补充成分偏少,施话人倾向于使用肯定形式的补充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
否定
动词
显性释放
解码分析
否定转移
语境制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语用的现代汉语隐性否定动词与事件的互动研究
2
作者
干薇
《国际汉语学报》
2017年第2期40-51,共12页
隐性否定动词的否定是谓语层(V)动词的否定性和动词后事件(B)相互作用的结果,事件B以事件对子的形式呈现,这些事件对子包括:已然事件和未然事件,批评事件和褒奖事件,反预期事件和预期事件。隐性否定动词与事件互动并根据这些事件对子进...
隐性否定动词的否定是谓语层(V)动词的否定性和动词后事件(B)相互作用的结果,事件B以事件对子的形式呈现,这些事件对子包括:已然事件和未然事件,批评事件和褒奖事件,反预期事件和预期事件。隐性否定动词与事件互动并根据这些事件对子进行语用取舍,同时激活语用层面隐性否定的完成。由隐性否定动词和事件的互动激活的语用框架,代表着隐性否定动词主体的心理,这种心理通过否定算子对事件B和-B进行隐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
否定
动词
事件对子
互动
“
隐性
”连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隐性否定动词的羡余否定现象研究
3
作者
邱莹
《海外华文教育》
2018年第2期20-28,共9页
本文系统考察了隐性否定动词的强式羡余否定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维度特征,并对其基本组织原则做出认知解释。文章首先根据使用频率、固化程度和是否歧义将隐性否定动词的羡余否定式分为强式羡余否定式和弱式羡余否定式,本文主要讨...
本文系统考察了隐性否定动词的强式羡余否定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维度特征,并对其基本组织原则做出认知解释。文章首先根据使用频率、固化程度和是否歧义将隐性否定动词的羡余否定式分为强式羡余否定式和弱式羡余否定式,本文主要讨论强式羡余否定式的句法语义特征:句法上,隐性否定动词的宾语必须是动词性的谓词性宾语,给羡余否定标记提供句法位置,并详细分析了"后悔/埋怨不该VP"和"就只差没VP"的句法限制;语义上,谓词性宾语表具体动作,具有非正面评价性和可控性。强式羡余否定式的语用效果主要表现为强调主要信息、凸显主观情感和增强否定语气等三个方面。最后还尝试从语言组织相关心理原则、叠加和强化原则、主观性等认知因素去分析形成羡余否定式的机制和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
否定
动词
羡余否定
句法语义特征
语用效果
语言组织心理原则
叠加和强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里非动词谓语句及其英译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健
陈周云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9-101,106,共4页
在汉语句子中,除了动词以外,形容词、名词、数量词和象声词都可以充当谓语,这类句子称为非动词谓语句。研究表明,非动词谓语句中实际上存在着隐性动词。将其翻译成相应的英语时,其中的谓语动词必不可少,这与汉语的隐性特征和英语的显性...
在汉语句子中,除了动词以外,形容词、名词、数量词和象声词都可以充当谓语,这类句子称为非动词谓语句。研究表明,非动词谓语句中实际上存在着隐性动词。将其翻译成相应的英语时,其中的谓语动词必不可少,这与汉语的隐性特征和英语的显性特征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非
动词
谓语句
英汉翻译
隐性动词
隐性
特征
显性特征
形容词性谓语句
名词性谓语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日“防止”类隐性否定动词对比研究——以汉语“防止”和日语「防止する」「防ぐ」为例
5
作者
郭蓉菲
蒋昕禾
《高等日语教育》
2023年第1期135-147,174,共14页
本文以汉日“防止”类隐性否定动词中的“防止”和「防止する」「防ぐ」为例,从语义和句法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语义上,两者均内隐“使某不良事态不发生”的否定义,汉语所接宾语多为“社会”类,且呈现出与社会民生关联紧密的语义特...
本文以汉日“防止”类隐性否定动词中的“防止”和「防止する」「防ぐ」为例,从语义和句法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语义上,两者均内隐“使某不良事态不发生”的否定义,汉语所接宾语多为“社会”类,且呈现出与社会民生关联紧密的语义特征;日语则多为“变动”类,语义可概括为“阻止某不良趋向的产生”。在与显性否定标记的共现方面,汉日均呈现出肯否不对称的特征,且均可允准羡余否定的共现。在极项允准功能方面,汉语“防止”内隐的否定义具备必要的否定语境,可以允准代词性否定极项词“什么”的共现,与此相对,日语「防止する」「防ぐ」的否定语义较弱,无法允准否定极项词的共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止”类
隐性
否定
动词
语义特征
句法特征
汉日对比
原文传递
“来”的系谱学——谈汉语隐性轻动词结构的言内之意
被引量:
3
6
作者
蔡维天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50,共10页
本文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切入,主张汉语动词"来"的二元用法只是表象,其施事、存有及使事等结构均由动词提升所形成。推而广之,"来"其实只有非宾格动词的一元用法,其余的都配合上位的隐性外轻动词如DO、EXIST、CAUSE衍...
本文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切入,主张汉语动词"来"的二元用法只是表象,其施事、存有及使事等结构均由动词提升所形成。推而广之,"来"其实只有非宾格动词的一元用法,其余的都配合上位的隐性外轻动词如DO、EXIST、CAUSE衍生而来,也因此才有了所谓的"言内之意"。文中也深入探讨了轻动词作为隐性范畴所衍生的种种议题(如证伪性、多样性及能产性等等),希望能为这条思路开创一个新的格局,并打通语言内延(intensional)和外延(extensional)这两个向度的任督二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
隐性
轻
动词
汉语语法
动词
移位
轻
动词
句法
原文传递
羡余否定:词义驱动还是语用驱动?
7
作者
李明
《世界汉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74,共15页
本文在李明(2023)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造成羡余否定现象的原因。确实存在纯粹由隐性否定动词的词义驱动的羡余否定,这类羡余否定多是由词义只引发■p(p代表补足语小句所表述的命题)而导致的偶发的口误。羡余否定关键是p和■p的冲突。一...
本文在李明(2023)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造成羡余否定现象的原因。确实存在纯粹由隐性否定动词的词义驱动的羡余否定,这类羡余否定多是由词义只引发■p(p代表补足语小句所表述的命题)而导致的偶发的口误。羡余否定关键是p和■p的冲突。一般来说,如果不是隐性否定动词,则■p不能引发出来,更谈不上p和■p构成冲突。所以,动词有隐性否定义,通常是羡余否定的必要条件。而p和■p构成冲突,大多是语用因素引发的;语用上有p和■p的冲突,是羡余否定的最关键要素。本文还提及了句法的调节作用,它可以使羡余否定变为真正的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羡余否定
词义驱动
语用驱动
隐性
否定
动词
原文传递
羡余否定出现的条件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明
《当代语言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共28页
羡余否定现象有很多争议。人们很容易认为词义是羡余否定的根本要素,羡余否定词不过是隐性否定动词的否定义的上浮。但实际上羡余否定不能完全归结为词汇现象,因为羡余否定不仅需要引发■p,同时还需要引发p。语用上造成p和■p的冲突才...
羡余否定现象有很多争议。人们很容易认为词义是羡余否定的根本要素,羡余否定词不过是隐性否定动词的否定义的上浮。但实际上羡余否定不能完全归结为词汇现象,因为羡余否定不仅需要引发■p,同时还需要引发p。语用上造成p和■p的冲突才是最关键的。只引发■p,要么难以形成羡余否定,比如“禁止、反对”等;要么只能产生偶发的羡余否定,比如“忘、拒绝”等。归根结底,最关键的因素是语用而非词义。羡余否定词仍有意义;更确切地说,羡余否定一般是强调主体的态度。相应地,羡余否定句式都是糅合句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羡余否定
隐性
否定
动词
p和-■p的冲
突态度标记
原文传递
题名
汉语隐性否定动词考查
被引量:
4
1
作者
宋定宇
黄威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
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38-144,共7页
文摘
汉语隐性否定动词含有潜在的否定算子,能够带否定极项,其隐性否定意义能够通过其后接补充成分显性释放。在句子的产出过程中,施话人通过解码分析将隐性否定显性化,通过句子音重转移关注焦点,实现否定转移。隐性否定动词能够构成否定协合,即形式上的双重否定等同形式上的单一否定。隐性否定显性化受到语境制约,相对隐性否定动词肯定补充成分来说,否定补充成分偏少,施话人倾向于使用肯定形式的补充成分。
关键词
隐性
否定
动词
显性释放
解码分析
否定转移
语境制约
Keywords
Verbs of Implicit Negation
Externalization
Cryptanalysis
Negation Transfer
Contextdependence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语用的现代汉语隐性否定动词与事件的互动研究
2
作者
干薇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国际汉语学报》
2017年第2期40-51,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项目《现代汉语及方言中的否定问题研究》(批准号:12AYY001)的资助
文摘
隐性否定动词的否定是谓语层(V)动词的否定性和动词后事件(B)相互作用的结果,事件B以事件对子的形式呈现,这些事件对子包括:已然事件和未然事件,批评事件和褒奖事件,反预期事件和预期事件。隐性否定动词与事件互动并根据这些事件对子进行语用取舍,同时激活语用层面隐性否定的完成。由隐性否定动词和事件的互动激活的语用框架,代表着隐性否定动词主体的心理,这种心理通过否定算子对事件B和-B进行隐性关联。
关键词
隐性
否定
动词
事件对子
互动
“
隐性
”连接
Keywords
implicit verb
event pairs
interaction
implicit connection
分类号
H319.3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隐性否定动词的羡余否定现象研究
3
作者
邱莹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出处
《海外华文教育》
2018年第2期20-2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YY00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175)
+1 种基金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
项目批准号:17YCX117)的支持
文摘
本文系统考察了隐性否定动词的强式羡余否定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维度特征,并对其基本组织原则做出认知解释。文章首先根据使用频率、固化程度和是否歧义将隐性否定动词的羡余否定式分为强式羡余否定式和弱式羡余否定式,本文主要讨论强式羡余否定式的句法语义特征:句法上,隐性否定动词的宾语必须是动词性的谓词性宾语,给羡余否定标记提供句法位置,并详细分析了"后悔/埋怨不该VP"和"就只差没VP"的句法限制;语义上,谓词性宾语表具体动作,具有非正面评价性和可控性。强式羡余否定式的语用效果主要表现为强调主要信息、凸显主观情感和增强否定语气等三个方面。最后还尝试从语言组织相关心理原则、叠加和强化原则、主观性等认知因素去分析形成羡余否定式的机制和动因。
关键词
隐性
否定
动词
羡余否定
句法语义特征
语用效果
语言组织心理原则
叠加和强化
Keywords
implicit verbs
redundant negation structur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pragmatic effects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 of language organization
superposition and reinforcement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里非动词谓语句及其英译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健
陈周云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
出处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9-101,106,共4页
文摘
在汉语句子中,除了动词以外,形容词、名词、数量词和象声词都可以充当谓语,这类句子称为非动词谓语句。研究表明,非动词谓语句中实际上存在着隐性动词。将其翻译成相应的英语时,其中的谓语动词必不可少,这与汉语的隐性特征和英语的显性特征是一致的。
关键词
汉语
非
动词
谓语句
英汉翻译
隐性动词
隐性
特征
显性特征
形容词性谓语句
名词性谓语句
Keywords
non-verb predicate sentence
implicitness
explicitness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日“防止”类隐性否定动词对比研究——以汉语“防止”和日语「防止する」「防ぐ」为例
5
作者
郭蓉菲
蒋昕禾
机构
中南大学
出处
《高等日语教育》
2023年第1期135-147,174,共14页
文摘
本文以汉日“防止”类隐性否定动词中的“防止”和「防止する」「防ぐ」为例,从语义和句法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语义上,两者均内隐“使某不良事态不发生”的否定义,汉语所接宾语多为“社会”类,且呈现出与社会民生关联紧密的语义特征;日语则多为“变动”类,语义可概括为“阻止某不良趋向的产生”。在与显性否定标记的共现方面,汉日均呈现出肯否不对称的特征,且均可允准羡余否定的共现。在极项允准功能方面,汉语“防止”内隐的否定义具备必要的否定语境,可以允准代词性否定极项词“什么”的共现,与此相对,日语「防止する」「防ぐ」的否定语义较弱,无法允准否定极项词的共现。
关键词
“防止”类
隐性
否定
动词
语义特征
句法特征
汉日对比
Keywords
“fangzhi”type of implicit negative verbs
semantic feature
syntactic feature
contrast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来”的系谱学——谈汉语隐性轻动词结构的言内之意
被引量:
3
6
作者
蔡维天
机构
台湾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50,共10页
基金
台湾国科会计划“模态词与模态性的跨语言研究”(NSC98-2411-H-007-051-MY3)的资助。
文摘
本文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切入,主张汉语动词"来"的二元用法只是表象,其施事、存有及使事等结构均由动词提升所形成。推而广之,"来"其实只有非宾格动词的一元用法,其余的都配合上位的隐性外轻动词如DO、EXIST、CAUSE衍生而来,也因此才有了所谓的"言内之意"。文中也深入探讨了轻动词作为隐性范畴所衍生的种种议题(如证伪性、多样性及能产性等等),希望能为这条思路开创一个新的格局,并打通语言内延(intensional)和外延(extensional)这两个向度的任督二脉。
关键词
“来”
隐性
轻
动词
汉语语法
动词
移位
轻
动词
句法
Keywords
"lai"(来)
implicit light verbs
Chinese grammar
verb movement
light verb syntax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羡余否定:词义驱动还是语用驱动?
7
作者
李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74,共15页
文摘
本文在李明(2023)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造成羡余否定现象的原因。确实存在纯粹由隐性否定动词的词义驱动的羡余否定,这类羡余否定多是由词义只引发■p(p代表补足语小句所表述的命题)而导致的偶发的口误。羡余否定关键是p和■p的冲突。一般来说,如果不是隐性否定动词,则■p不能引发出来,更谈不上p和■p构成冲突。所以,动词有隐性否定义,通常是羡余否定的必要条件。而p和■p构成冲突,大多是语用因素引发的;语用上有p和■p的冲突,是羡余否定的最关键要素。本文还提及了句法的调节作用,它可以使羡余否定变为真正的否定。
关键词
羡余否定
词义驱动
语用驱动
隐性
否定
动词
Keywords
expletive negation
lexically motivated
pragmatically motivated
covertly negative verbs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羡余否定出现的条件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出处
《当代语言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共28页
文摘
羡余否定现象有很多争议。人们很容易认为词义是羡余否定的根本要素,羡余否定词不过是隐性否定动词的否定义的上浮。但实际上羡余否定不能完全归结为词汇现象,因为羡余否定不仅需要引发■p,同时还需要引发p。语用上造成p和■p的冲突才是最关键的。只引发■p,要么难以形成羡余否定,比如“禁止、反对”等;要么只能产生偶发的羡余否定,比如“忘、拒绝”等。归根结底,最关键的因素是语用而非词义。羡余否定词仍有意义;更确切地说,羡余否定一般是强调主体的态度。相应地,羡余否定句式都是糅合句式。
关键词
羡余否定
隐性
否定
动词
p和-■p的冲
突态度标记
Keywords
pleonastic negation
covertly negative verb
contradiction between p and■p
attitudemarker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语隐性否定动词考查
宋定宇
黄威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语用的现代汉语隐性否定动词与事件的互动研究
干薇
《国际汉语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隐性否定动词的羡余否定现象研究
邱莹
《海外华文教育》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语里非动词谓语句及其英译
王健
陈周云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汉日“防止”类隐性否定动词对比研究——以汉语“防止”和日语「防止する」「防ぐ」为例
郭蓉菲
蒋昕禾
《高等日语教育》
2023
0
原文传递
6
“来”的系谱学——谈汉语隐性轻动词结构的言内之意
蔡维天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7
羡余否定:词义驱动还是语用驱动?
李明
《世界汉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8
羡余否定出现的条件
李明
《当代语言学》
北大核心
2023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