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及规避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兰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7-49,共3页
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因素是相对于直接的、明显的和短期性的心理伤害因素而言的,具有间接性、隐蔽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因素主要来自于学校管理层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和同学、朋辈层面。据此提出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 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因素是相对于直接的、明显的和短期性的心理伤害因素而言的,具有间接性、隐蔽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因素主要来自于学校管理层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和同学、朋辈层面。据此提出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促进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个方面的消除隐性心理伤害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隐性心理伤害 策略
下载PDF
论教师对学生的隐性心理伤害 被引量:7
2
作者 戴斌荣 刘正萍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5年第2期48-52,共5页
学生的隐性心理伤害是指在学校教育中由于教师不当管理行为给学生造成的精神性伤害。主要是由侮辱性语言、公开揭露"隐私"、张榜公布成绩、动辄发出禁止令、不公平对待、变相体罚、处处怀疑学生等教师的不良言行导致的。它不... 学生的隐性心理伤害是指在学校教育中由于教师不当管理行为给学生造成的精神性伤害。主要是由侮辱性语言、公开揭露"隐私"、张榜公布成绩、动辄发出禁止令、不公平对待、变相体罚、处处怀疑学生等教师的不良言行导致的。它不仅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破坏了正常的师生关系,而且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它的发生与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职业道德素养低下、教育艺术缺乏等因素有关。因此,强化教师的法律意识、提高职业道德和教师素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等是预防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隐性心理伤害 教师
下载PDF
师源性隐性心理伤害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曾灿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70-173,共4页
师源性隐性心理伤害是指由于教师的有意或无意的非暴力行为导致学生的心理、情感方面受到伤害。相对显性伤害,它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不确定性、伤害的延迟表现性等特征。伤害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是教师的原因。
关键词 学生 师源性 隐性心理伤害
下载PDF
“期盼受老师重视”给学生带来的隐性心理伤害
4
作者 胡林逸 华钰 《心事》 2014年第20期140-140,共1页
受年龄和知识的影响,中小学生对老师的崇敬爱戴之情远远大于高中生和大学生。作为等价交换,中小学生要求受老师关注的愿望也比高中生和大学生强,并以此来衡量受老师重视的程度。长此以往,这一对矛盾统一体恰恰是造成学生隐性心理伤... 受年龄和知识的影响,中小学生对老师的崇敬爱戴之情远远大于高中生和大学生。作为等价交换,中小学生要求受老师关注的愿望也比高中生和大学生强,并以此来衡量受老师重视的程度。长此以往,这一对矛盾统一体恰恰是造成学生隐性心理伤害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师重视 学生 隐性心理伤害
下载PDF
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及规避策略
5
作者 周嵘 程明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3期204-206,共3页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学习中,隐性心理伤害和显性心理伤害是学生们受到的主要心理伤害。因为显性心理伤害主要是人身伤害、欺凌等暴力行为,会对学生们造成明显的外在伤害,所以很容易被旁人所发现,只要被发现后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并可以为...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学习中,隐性心理伤害和显性心理伤害是学生们受到的主要心理伤害。因为显性心理伤害主要是人身伤害、欺凌等暴力行为,会对学生们造成明显的外在伤害,所以很容易被旁人所发现,只要被发现后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并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但是就隐性心理伤害来看,因为其所造成的伤害很难被人所发现,所以会产生对学生的更为严重的伤害,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此,在高职院校中,学校和教师都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伤害的研究,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规避策略,以此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心理伤害 规避策略 学生
下载PDF
大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及其规避策略
6
作者 黄存良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142,共2页
大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因素是相对于直接的、明显的和短期性的心理伤害因素而言的,其具有间接性、隐蔽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高校内大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因素主要来自于高校管理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同学、朋辈。规避策略有:加强高校管理... 大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因素是相对于直接的、明显的和短期性的心理伤害因素而言的,其具有间接性、隐蔽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高校内大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因素主要来自于高校管理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同学、朋辈。规避策略有:加强高校管理工作,提升辅导员素质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提升辅导员素质,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隐性心理伤害 规避策略
原文传递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规避大学生隐性心理伤害路径探析
7
作者 张易 《才智》 2017年第23期104-104,共1页
大学生正处于向成年人转变的重要阶段,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显性教育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隐性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以高校辅导员创设隐性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为主线,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向成年人转变的重要阶段,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显性教育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隐性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以高校辅导员创设隐性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为主线,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为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视角 辅导员 大学生 隐性心理伤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