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的隐性线秩序形态 被引量:1
1
作者 牟晓梅 孙清军 《华中建筑》 2015年第3期7-10,共4页
建筑线秩序形态与其内在规律,乃自成一体。外在线秩序形态有其内在规律,且内在规律具有明晰的线性机制特征。这些线性机制为形态的内核与机理,控制并转化为建筑线秩序形态;线秩序形态又是线性机制的逻辑物化表达,是其本体的外显与图解... 建筑线秩序形态与其内在规律,乃自成一体。外在线秩序形态有其内在规律,且内在规律具有明晰的线性机制特征。这些线性机制为形态的内核与机理,控制并转化为建筑线秩序形态;线秩序形态又是线性机制的逻辑物化表达,是其本体的外显与图解。该文是基于建筑线秩序形态与线性机制间的逻辑关系的研究,可以成为建筑本体与表现相契合的一种途径,对如何运用线秩序方法构思出符合内在线性机制的建筑线秩序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 线秩序形态 显性线 隐性线 线性机制
下载PDF
踝关节X线隐性骨折的MRI诊断价值评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牛学明 王付启 张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9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踝关节X线隐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4例X线平片显示为阴性的可疑为X线隐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和MRI(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MRI临床检查对X线隐性骨折检出率。结果经MRI检查,有61例显示为... 目的探讨MRI在踝关节X线隐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4例X线平片显示为阴性的可疑为X线隐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和MRI(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MRI临床检查对X线隐性骨折检出率。结果经MRI检查,有61例显示为骨损伤阳性,占95.31%。结论对于临床可疑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应用MRI检查,能检出X线未检出的隐匿性骨折,并对骨折涉及范围及关节软骨、韧带软组织等的附加损伤情况的诊断较为准确,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X线隐性骨折 MRI 诊断
下载PDF
隐性循经感传线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党风鸣 白立榜 《上海针灸杂志》 1995年第5期212-213,共2页
隐性循经感传线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祝总骧教授在显性感传的基础上所发现Ⅲ,人群中的绝大多数都可以用一种简便而重复性强的方法,查出一种特异性的信息传导轨迹,称为隐性循经感传线(LPSC)。这些感传线不仅和经典十二经脉循行符合... 隐性循经感传线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祝总骧教授在显性感传的基础上所发现Ⅲ,人群中的绝大多数都可以用一种简便而重复性强的方法,查出一种特异性的信息传导轨迹,称为隐性循经感传线(LPSC)。这些感传线不仅和经典十二经脉循行符合,而且具有精确的定位。所以给临床治疗准确地在经络线上取穴提供了科学依据。今将在隐性循经感传线上行针刺,治疗乳腺增生住院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98例均系女性住院病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3岁,30~45岁中年妇女占68%;病程最短6天,最长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隐性循经感传线 针刺疗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X线隐性肺癌的诊治──六例分析
4
作者 孙卫丽 薛昭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83-384,共2页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在临床上通常以症状及胸部X线表现和痰细胞学检查作为诊断依据。但是当胸部X线无明显块影者,而痰内有癌细胞出现,并且需作纤维支气管镜或支气管造影方能肯定肿瘤部位的X线隐性肺癌[1],临床上较易漏诊。笔者...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在临床上通常以症状及胸部X线表现和痰细胞学检查作为诊断依据。但是当胸部X线无明显块影者,而痰内有癌细胞出现,并且需作纤维支气管镜或支气管造影方能肯定肿瘤部位的X线隐性肺癌[1],临床上较易漏诊。笔者自1994年至1998年共诊治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X线隐性肺癌 治疗
下载PDF
可吸收线隐性减张缝合修复皮肤缺损的临床实验及护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商海琴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6期140-140,共1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隐性减张缝合修复皮肤缺损的临床实验及护理,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对100例皮肤缺损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通过可吸收线隐性减张缝合修复技...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隐性减张缝合修复皮肤缺损的临床实验及护理,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对100例皮肤缺损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通过可吸收线隐性减张缝合修复技术进行实验及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间断缝合技术及常规的护理。实验后观察患者的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愈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可吸收线隐性减张缝合修复皮肤缺损的临床实验及护理对皮肤缺损患者有很好的修复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线隐性减张缝合 普通间断缝合 皮肤缺损 临床实验 愈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