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南瓜果皮和果肉颜色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12
1
作者 葛宇 李雪 +3 位作者 杨晓霞 徐文龙 崔崇士 屈淑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24-1529,共6页
以印度南瓜‘98-2-351’与‘06820-1’杂交构建F2群体,对亲本及各世代群体成熟果实果皮和果肉颜色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2群体中果皮桔红色和灰色的分离比呈3∶1,说明果皮灰色是由单隐性基因控制;F2群体中果肉黄色和白色的分... 以印度南瓜‘98-2-351’与‘06820-1’杂交构建F2群体,对亲本及各世代群体成熟果实果皮和果肉颜色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2群体中果皮桔红色和灰色的分离比呈3∶1,说明果皮灰色是由单隐性基因控制;F2群体中果肉黄色和白色的分离比呈3∶1,说明果肉白色也是由单隐性基因控制。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结合隐性群体分析法,采用SSR分子标记,找到了2个与控制灰色果皮基因位点CmRc紧密连锁的SSR标记(PU078072和PU013839),其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5.9cM和14.5cM;同时找到了1个与控制白色果肉基因位点CmFc紧密连锁的SSR标记PU132712,其连锁遗传距离为6.7cM。本研究为进一步筛选与控制印度南瓜果皮和果肉颜色基因更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相关基因的精确定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南瓜 果皮颜色 果肉颜色 群体分离分析 隐性群体分析法
下载PDF
源宝占抗稻瘟病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江平 陈雨 +5 位作者 汪文娟 潘大建 曲延英 陈全家 朱小源 李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20,共6页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解决这一问题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是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源宝占是一份新育水稻材料,经鉴定,源宝占对来自广东各稻作区的25个菌株中23个表现为抗性,抗频达92%,为广谱抗性材料。以源宝占与...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解决这一问题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是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源宝占是一份新育水稻材料,经鉴定,源宝占对来自广东各稻作区的25个菌株中23个表现为抗性,抗频达92%,为广谱抗性材料。以源宝占与粤香占进行杂交,构建F1、F2群体,选用GD00-193a菌株对亲本及世代群体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F2代单株抗感分离比符合3∶1,这说明源宝占对菌株GD00-193a的抗性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或一个主效QTL控制。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BSA)结合隐性群体分析法(RCA)将此基因定位于标记RM136与RM54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生理小种 基因定位 群体分离分析(BSA) 隐性群体分析法(RCA)
下载PDF
稻瘟病抗病基因Pi15的精细定位(英文) 被引量:17
3
作者 潘庆华 胡珍娣 +1 位作者 谷坂隆俊 王玲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7期871-877,共7页
稻瘟病抗病基因Pi15曾被作者鉴定为与已知抗病基因Pii具有连锁关系,但是,Pii基因究竟位于染色体6还是9上存在争议。为了确定Pi15基因的染色体位置,利用分子标记在由15个抗病个体和141个感病个体组成的F_2群体中,通过混合群体分离法(BSA... 稻瘟病抗病基因Pi15曾被作者鉴定为与已知抗病基因Pii具有连锁关系,但是,Pii基因究竟位于染色体6还是9上存在争议。为了确定Pi15基因的染色体位置,利用分子标记在由15个抗病个体和141个感病个体组成的F_2群体中,通过混合群体分离法(BSA)与隐性群体分析法(RCA)相结合的手段,对目标基因进行了连锁分析。首先,从染色体6和9分别选择10个微卫星标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只有位于染色体9的RM316与目标基因连锁,重组率为(19.1±3.7)%。为了进一步确定这种连锁关系,从染色体9选择了4个序列标定位点(STS)标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只有G103与目标基因连锁,重组率为(5.7±2.1)%。为了获得与目标基因更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目标基囚进行了RAPD分析。在筛选、分析了1000个随机引物之后,从中获得了3个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BAPi15_(486)、BAPi15_(782)、BAPi15_(844)。它们与目标基因的重组率分别为0.35%、0.35%和1.1%。这些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基因聚合和克隆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群体分离 微卫星 水稻 稻瘟病 RAPD 隐性群体分析法
下载PDF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ze(t)的定位与遗传分析
4
作者 蔡海亚 周雷 +2 位作者 焦春海 游艾青 徐得泽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010-4015,共6页
本研究前期在对205份水稻种质资源稻瘟病抗性鉴定中筛选到一份对稻瘟病达免疫级别的水稻品种"石梅抗",利用该抗原材料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与现有栽培稻骨干亲本杂交后自交获得F2分离群体,通过病圃自然诱发抗性鉴定... 本研究前期在对205份水稻种质资源稻瘟病抗性鉴定中筛选到一份对稻瘟病达免疫级别的水稻品种"石梅抗",利用该抗原材料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与现有栽培稻骨干亲本杂交后自交获得F2分离群体,通过病圃自然诱发抗性鉴定及表型筛选创造高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目前已经获得一百多份高抗稻瘟病、综合性状优异的中间材料并正在进行测配选育新的杂交稻组合;(2)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和隐性群体分析法(recessive-class analysis,RCA)对抗源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最终将抗性基因定位在水稻6号染色体AP22和SRM24之间,对应日本晴基因组片段1 080 kb,并将该基因暂时命名为Piz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稻瘟病基因 集群分离分析 隐性群体分析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