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文为戏,还是踵事增华?——宋代隐括词文学价值辨析
1
作者 潘伟斌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7-91,共5页
“隐括”是宋人首创的作词方法,指在作者个人情感基础上,按照词的体制对一篇完整的文章进行隐括,具体方法有增删字句、构建意境、切合韵律三类,有独特的艺术要求与规范。时人及后世对隐括词的评价批评多于赞扬,但并不能遮蔽“隐括体”... “隐括”是宋人首创的作词方法,指在作者个人情感基础上,按照词的体制对一篇完整的文章进行隐括,具体方法有增删字句、构建意境、切合韵律三类,有独特的艺术要求与规范。时人及后世对隐括词的评价批评多于赞扬,但并不能遮蔽“隐括体”的文学史价值。换言之,借助对宋代隐括词的辨析及后学对隐括词的接受与延展,可体味宋人词学之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括 隐括词 艺术特征 批评与接受
下载PDF
宋代“隐括词”的文体生成及传媒因素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冬根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04-110,共7页
“隐括”从一种特殊修辞手法逐步泛化为一种写作手法,含义即是对原有文章的改写、剪裁和概括。唐宋以来,隐括手法在词创作中得到广泛而普遍的使用,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式。自北宋中期苏轼《哨遍》(为米折腰)之后,隐括词便成为宋人... “隐括”从一种特殊修辞手法逐步泛化为一种写作手法,含义即是对原有文章的改写、剪裁和概括。唐宋以来,隐括手法在词创作中得到广泛而普遍的使用,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式。自北宋中期苏轼《哨遍》(为米折腰)之后,隐括词便成为宋人常用的一种文学体式。在隐括词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传媒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括词 文体 苏轼 传媒因素。
下载PDF
谈苏轼的两首隐括词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晓艳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4-25,共2页
北宋时兴起了一种奇特的文体———隐括体 ,而开这一文体风气之先的便是苏轼。苏轼一生创作了许多隐括词 ,本文拟举其中的两首 ,与原作进行比较、赏析 。
关键词 苏轼 隐括词 文学研究
下载PDF
隐括词和杜甫诗 被引量:2
4
作者 文昌荣 《杜甫研究学刊》 2003年第2期39-43,共5页
关键词 隐括 隐括词 宋代 杜甫 诗歌 古代文学研究 林正大 蒋捷 《贺新郎·隐括杜诗》
下载PDF
周邦彦隐括词探析
5
作者 王丽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以《清真居士集》为例,研究周邦彦的隐括词。认为周邦彦多隐括唐人的诗句入词,尤以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中晚唐诗人居多。隐括词中又多以楼、风、月、烛、花等闺阁意象入词,这是由于周邦彦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关键词 周邦彦 隐括词 意象
下载PDF
采诗入律,别领风骚——“隐括词”撷英
6
作者 孟庆洁 王书华 《语文知识》 1997年第6期8-10,共3页
在我国古代浩瀚的文学花园里,有一枝奇葩,它就是“隐括词”。“隐括”本为“栝”,本意为矫揉弯曲竹木等使平直或成形的工具。《淮南子·修务训》云:“木直中绳,柔以为轮,其曲中规,隐括之力。”比喻义为剪裁组织文章的素材。《文心雕... 在我国古代浩瀚的文学花园里,有一枝奇葩,它就是“隐括词”。“隐括”本为“栝”,本意为矫揉弯曲竹木等使平直或成形的工具。《淮南子·修务训》云:“木直中绳,柔以为轮,其曲中规,隐括之力。”比喻义为剪裁组织文章的素材。《文心雕龙·镕裁》曰:“蹊要所司,职只在镕裁,隐括情理,矫揉文采也。”又引申为,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词句改写成别一种体裁。苏轼《水调歌头》序:“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括词 我国古代 采诗 文心雕龙 比喻义 入律 章质夫 苏轼 淮南子 歌头
下载PDF
宋代隐括词的价值浅析
7
作者 王凤 《芒种(下半月)》 2015年第12期63-64,共2页
隐括词是宋词的一种变体,隐括词的出现不仅拓展了宋词的表现形式,同时在增添词体表现力、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从侧面上也可以看出宋代文人较为开放、开明的文体观念,为宋词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目前学... 隐括词是宋词的一种变体,隐括词的出现不仅拓展了宋词的表现形式,同时在增添词体表现力、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从侧面上也可以看出宋代文人较为开放、开明的文体观念,为宋词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目前学界对宋代隐括词的研究并不算突出,主要集中在对其产生渊源、原因、背景以及发展过程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系统性,但是却不具有全面性。本文将试图对隐括词的存在价值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隐括词 价值
原文传递
宋词隐括体说略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正贤 《阅读与写作》 2006年第7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隐括 隐括词 《岳阳楼记》 宋代
下载PDF
草色近看是稼穑——伍锡学诗词创作综论
9
作者 陈仲庚 《武陵学刊》 2011年第6期114-116,共3页
伍锡学一辈子耕作不辍——将农耕与笔耕相结合,取得了丰硕成果,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田园诗人。其诗词创作,以真实的笔墨描写"日长耕作"的农村生活、"故园风光"的别样景色、"我行我素"的独特情致。大量&qu... 伍锡学一辈子耕作不辍——将农耕与笔耕相结合,取得了丰硕成果,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田园诗人。其诗词创作,以真实的笔墨描写"日长耕作"的农村生活、"故园风光"的别样景色、"我行我素"的独特情致。大量"隐括词"的创作体现出他在旧体诗词创作方面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锡学 创作 隐括词
下载PDF
隐括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汉松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4年第6期17-18,共2页
隐括(原作“櫽括”)这种艺术手法,发源于宋代。宋词为一代艺术高峰,以苏东坡为代表的一些词人,往往把前人的诗文名篇,加以剪裁、修整和再创造,用词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它既保持了原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字句,又赋予原作以词的韵律,使之... 隐括(原作“櫽括”)这种艺术手法,发源于宋代。宋词为一代艺术高峰,以苏东坡为代表的一些词人,往往把前人的诗文名篇,加以剪裁、修整和再创造,用词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它既保持了原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字句,又赋予原作以词的韵律,使之合乐合律,成为一首优美的词。苏东坡的《哨遍》,就是隐括陶渊明《归去来辞》的一首典型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括 隐括词 修辞艺术 苏东坡 合律 “也” 乔吉 《江雪》
下载PDF
汪灏《披云阁词》中的杂体词研究
11
作者 魏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97-98,共2页
清代皖籍词人汪灏的词主要收录在《披云阁词》中,其杂体词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中包括檃括体、回文体、独木桥体三种体式。杂体词虽然不是汪灏《披云阁词》的主流之作,但它展现出汪灏词作创作形式的多样性,也反映了清代杂体词发展情况,更... 清代皖籍词人汪灏的词主要收录在《披云阁词》中,其杂体词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中包括檃括体、回文体、独木桥体三种体式。杂体词虽然不是汪灏《披云阁词》的主流之作,但它展现出汪灏词作创作形式的多样性,也反映了清代杂体词发展情况,更体现了清词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灏 《披云阁 隐括词 回文 独木桥体
下载PDF
隐括名作《兰亭集序》
12
作者 那秋生 《语文学习》 2012年第9期46-46,共1页
宋人好词,并创造了一种叫“隐括词”的文体,其直接动机是出自对经典作品的极端欣赏之情,从而产生隐括的兴趣。也就是特殊方式的欣赏过程。“隐括词”作者通过对名作的临摹与改编,获得了同原创者思想感情的共鸣。或者说因为前人创作... 宋人好词,并创造了一种叫“隐括词”的文体,其直接动机是出自对经典作品的极端欣赏之情,从而产生隐括的兴趣。也就是特殊方式的欣赏过程。“隐括词”作者通过对名作的临摹与改编,获得了同原创者思想感情的共鸣。或者说因为前人创作先获我心.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用隐括的形式,借“他山之石”以攻“己身之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括词 《兰亭集序》 名作 欣赏过程 经典作品 思想感情 思想情感 文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