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柱式大中庭轨交地下车站结构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奚程磊 《地下工程与隧道》 2014年第2期7-11,60,共5页
轨交地下车站普遍采用双跨或三跨的箱型结构形式,车站内部空间封闭且立柱较多。如何打造站台和站厅的空间通透感、提高乘客舒适度是工程设计中一项重要的课题。在上海轨交17号线某地下车站设计中,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顶、中板打开的隐柱式... 轨交地下车站普遍采用双跨或三跨的箱型结构形式,车站内部空间封闭且立柱较多。如何打造站台和站厅的空间通透感、提高乘客舒适度是工程设计中一项重要的课题。在上海轨交17号线某地下车站设计中,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顶、中板打开的隐柱式大中庭地下车站方案,从结构三维静力、抗震及施工工序3方面对该方案的结构关键点进行了论证研究,并通过顶板起拱的设计方案解决了站厅层20 m大跨结构受力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交 地下车站 大中庭 站台 站厅 隐柱 抗震
原文传递
物探方法对已知岩溶陷落柱的对比试验效果
2
作者 刘振铎 刘念慈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83-390,共8页
选择磁偶源频率测深法与地震折射波法,在岩溶陷落柱已被查明的河下矿区进行试验效果对比,证明利用低阻、低速带确定岩溶陷落柱是可行的。使用该两种方法相互配合可以互补,从而提高推断解释之准确性。这对于在条件相似的华北地区进行岩... 选择磁偶源频率测深法与地震折射波法,在岩溶陷落柱已被查明的河下矿区进行试验效果对比,证明利用低阻、低速带确定岩溶陷落柱是可行的。使用该两种方法相互配合可以互补,从而提高推断解释之准确性。这对于在条件相似的华北地区进行岩溶陷落柱的调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对比 地球物理勘探
下载PDF
无线电波坑透探测在大同煤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兰亭 侯吉祥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55,共4页
通过大同煤田大量的坑透探测工作 ,总结了断层、陷落柱在坑透中的曲线特征 ,并例举分析了测区坑透资料及采后验证情况。实践证明 ,坑透探测必须经过大量的验证工作总结经验 。
关键词 坑透探测 断层 无线电波 大同煤田
下载PDF
海南兰科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4
4
作者 叶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61-2263,共3页
本文报道了海南兰科植物3新记录种,分别是全唇叉柱兰[Cheirostylis takeoi(Hayata)Schltr]、兰屿芋兰(Nervilia lanyuensis S.S.Ying)和台湾隐柱兰(Cryptostylis taiwaniana Masam)。凭证标本存于上海辰山植物园标本馆(CSH)。
关键词 海南省 新记录 全唇叉 兰屿芋兰 台湾隐柱
下载PDF
诡计多端的植物
5
作者 段海涛 《绿色大世界》 1998年第1期52-53,共2页
当小动物或昆虫触碰到花朵上某一"机关"时,"机关"突然打开:雄蕊弹直,花粉朝之射出; 一片留唇兰在风中摇曳,好像是一群好斗的蜜蜂在空中飞舞示威。有很强"领土意识"的蜜蜂一发现便群起而攻之,结果正中留... 当小动物或昆虫触碰到花朵上某一"机关"时,"机关"突然打开:雄蕊弹直,花粉朝之射出; 一片留唇兰在风中摇曳,好像是一群好斗的蜜蜂在空中飞舞示威。有很强"领土意识"的蜜蜂一发现便群起而攻之,结果正中留唇兰的下怀……植物设下这些"机关"和诡计,究竟目的何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柱 捕蝇草 传粉者 海芋 金栗 地球生命 唇瓣 雌雄异花 尼阿 蕊中
下载PDF
氡气测量在煤矿地质上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桂香 唐岱茂 张新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523-526,共4页
针对目前氡气测量的现状 ,分析了氡气测量在煤矿上应用的地质基础和氡气的运移机制 ,探讨了氡气异常与不同地质现象的关系。
关键词 氡气测量 放射性核素 氡气运移 断层 地质探察 运移机制
下载PDF
高精度重力勘探方法在预测煤矿水害上的应用
7
作者 叶青 王瑞杰 《中国煤田地质》 1997年第A00期64-66,70,共4页
煤矿水的防治,一直是矿区生产中遇到的一大难题。随着重力勘探精度的不断提高及方法本身的特点,在解决这类地质问题上具有较好的地质效果和应用前景,本文以重力勘探的原理出发,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并通过大量实例说明这一点。
关键词 重务勘探 断层 地形改正 煤矿 水害
下载PDF
隧道施工中塌方监测技术 被引量:20
8
作者 于洪泽 《公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57-160,共4页
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地质灾害是塌方 ,本文就塌方问题阐述其产生的原因及对塌方的监测。
关键词 隧道施工 塌方 断层破碎带 岩溶 监测 地质灾害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原文传递
人肠类器官培养及基因导入体系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家亮 曾之扬 +2 位作者 李亮 李大力 张学利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建立体外人肠类器官培养以及基于慢病毒介导的基因高效导人体系。方法(1)将外科手术中回肠或结肠标本取下3~5cm后,将黏膜层与肌层分离开,用预冷的乙二胺四乙酸螯合液消化、分离并收集肠隐窝。用基质胶重悬肠隐窝后接入预热的9... 目的建立体外人肠类器官培养以及基于慢病毒介导的基因高效导人体系。方法(1)将外科手术中回肠或结肠标本取下3~5cm后,将黏膜层与肌层分离开,用预冷的乙二胺四乙酸螯合液消化、分离并收集肠隐窝。用基质胶重悬肠隐窝后接入预热的96孔板,待凝固后冉加人含有生长因子的培养基,每日观察类器官生长情况,每隔2~3d更换培养基,6~7d后传代。(2)包装高滴度带有报告基因一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感染肠类器官,观察类器官中绿色荧光的表达量。结果分离的肠隐窝可在体外培养形成“出芽”球状的微型肠类器官结构,且两组隐窝一类器官的存活效率均大于70%。在小肠类器官中可以表达正常肠上皮组织中吸收细胞相关的蛋白标志物。使用慢病毒载体导入的报告基因可以在类器官中持续稳定地表达。结论这种新型的肠类器官培养模型有利于研究基因在肠稳态维持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类器官 窝底部状细胞 慢病毒 基斟编辑 基因导人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