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的疗效探讨
1
作者 张军亚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7年第3期24-25,共2页
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58例C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接受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诱导治疗,观察组29例患者接受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共同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76%,观察组为96.55%,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用药后... 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58例C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接受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诱导治疗,观察组29例患者接受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共同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76%,观察组为96.55%,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用药后一周、用药后2周患者脑脊液压力>330mm Hg例数、Pro、CI等指标结果,P>0.05。结论对于CM患者提供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效果较好,但患者用药前后脑脊液压力、Pro、CI等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脑膜炎(cm) 伏立康唑 霉素B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隐球性脑膜炎和隐球性肺炎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齐育英 陈仁利 占德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11期129-129,共1页
关键词 系统红斑狼疮 脑膜炎 肺炎
下载PDF
原发性肺部隐球酵母菌性肺炎误诊为结节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笑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3-674,共2页
目的将原发性肺部隐球酵母菌性肺炎误诊为结节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加以分析报道。方法应用CT扫描,病理发现结节病并随诊。结果半年后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及肺部阴影,脑脊液培养为新型隐球酵母菌,重新阅读病理确诊为肺新型隐球酵母... 目的将原发性肺部隐球酵母菌性肺炎误诊为结节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加以分析报道。方法应用CT扫描,病理发现结节病并随诊。结果半年后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及肺部阴影,脑脊液培养为新型隐球酵母菌,重新阅读病理确诊为肺新型隐球酵母菌性肺炎。结论肺部隐球酵母菌性肺炎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特异性少,常常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酵母菌 肺炎 误诊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2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灿敏 焦玲 李世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4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脑膜炎 cm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36例临床特点分析
5
作者 曾能永 徐云欢 孔晋亮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5期16-18,2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提供依据,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3年11月10年期间我院病理确诊的36例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包括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提供依据,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3年11月10年期间我院病理确诊的36例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包括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和随诊结果。结果 36例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患者中,免疫功能正常者34例,2例有免疫功能异常;约50%患者有明确禽类排泄物接触史,无任何特殊接触史者占47.22%;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胸痛和发热多见,发生率分别为69.44%、44.44%、36.11%和33.33%;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在下肺外带,以实变影及结节型居多,分别为58.33%、30.56%;获取病理方式以经皮穿刺肺活检应用最多(41.67%)。经手术治疗或抗真菌治疗后,随访5-131个月,均无死亡、全身播散或局部复发。结论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在无禽类排泄物等特殊接触史的人群中亦有较高的发病率,大多数无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胸痛、发热为主,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近胸膜下的实变影及单结节影,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是确诊的有效途径。病变局限者可行手术治疗,氟康唑为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的有效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酵母菌 临床特点 诊断
下载PDF
3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黄艮彬 张志坚 +1 位作者 慕容慎行 许国英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71-372,共2页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 (C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32例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CM患者中 2 5例为急性、亚急性起病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误诊率高 ,首诊误诊率为5 9 3% ,其中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占 4 2 .1%...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 (C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32例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CM患者中 2 5例为急性、亚急性起病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误诊率高 ,首诊误诊率为5 9 3% ,其中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占 4 2 .1%。应用二性霉素B加 5 氟胞嘧啶治疗后痊愈、好转者 16例。结论 CM诊断主要依据脑脊液和血清的病理学检查 ,治疗以二性霉素B加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霉素B 5-氟胞嘧啶 cm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与结核性脑膜炎多重感染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马琼 严琴琴 +2 位作者 石秀东 侯钦国 施裕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9-506,共8页
目的探究艾滋病(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与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多重感染患者的临床与MRI影像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公... 目的探究艾滋病(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与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多重感染患者的临床与MRI影像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5年9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39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与结核性脑膜炎(AIDS/CM/TB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其与61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AIDS/CM)患者和4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AIDS/TBM)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头颅MRI影像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AIDS/CM/TBM组患者头痛的发生率高于AIDS/TBM组,抽搐、视力障碍、意识障碍的发生率高于AIDS/CM组和AIDS/TB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82.0%)AIDS/CM/TBM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AIDS/CM/TBM组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水平均高于AIDS/CM组,脑脊液糖水平低于AIDS/CM组;脑脊液压力和脑脊液氯化物水平高于AIDS/TB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87.2%)AIDS/CM/TBM患者头颅MRI检查存在病灶,多发为主,呈脑膜炎和脑膜脑炎表现,脑叶病灶发生率高于AIDS/CM组,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或胶样假囊的出现率低于AIDS/C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意识障碍及脑脊液糖≤1.85 mmol/L与AIDS/CM/TBM多重感染相关(P=0.009,0.005,0.002)。结论AIDS/CM/TBM临床表现更重,实验室检查变化更显著,头颅MRI表现以脑膜炎和脑膜脑炎为主;头痛、意识障碍及脑脊液糖≤1.85 mmol/L对其诊断具有提示意义,有助于临床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AIDS) 脑膜炎(cm) 结核脑膜炎(TBM) 多重感染 鉴别诊断
下载PDF
15例隐球性脑膜炎患者间断脑电图检查
8
作者 凌秀明 黄载文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目的:观察隐球性脑膜炎患者间断脑电图(EEG)检查和相应的临床表现。方法:对确诊为隐球性脑膜炎的15例患者行早、中、晚期EEG分析比较。结果:早期EEG异常率为87%,中晚期异常率为100%,EEG异常随着病情加重而加重。结论:EEG检测... 目的:观察隐球性脑膜炎患者间断脑电图(EEG)检查和相应的临床表现。方法:对确诊为隐球性脑膜炎的15例患者行早、中、晚期EEG分析比较。结果:早期EEG异常率为87%,中晚期异常率为100%,EEG异常随着病情加重而加重。结论:EEG检测方便、无创,还可以将不同阶段的脑部病变进行对比分析,对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脑电图(EEG)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体会
9
作者 银春莲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0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2例患者及时进行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并予抗真菌、抗结核、脱水、支持及对症治疗2...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2例患者及时进行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并予抗真菌、抗结核、脱水、支持及对症治疗2个月。结果5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无明显后遗症。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需及早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脑膜炎 脑膜炎 结核分枝杆菌 新生 诊断
下载PDF
儿童隐球菌脑膜炎临床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鲍为群 鲍克容 +1 位作者 王治平 吴洁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 介绍儿童隐球菌脑膜炎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体会 ,分析诊断线索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确诊为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的诊治经过 ,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6例患儿中 2例死亡 ,3例治愈 ,1例留有后遗症。菌体计数显... 目的 介绍儿童隐球菌脑膜炎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体会 ,分析诊断线索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确诊为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的诊治经过 ,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6例患儿中 2例死亡 ,3例治愈 ,1例留有后遗症。菌体计数显示 1例治愈者 6周内菌体计数从 14 10个 /mm3 转为正常 ,而留有后遗症者 3个月内菌体计数波动于 15 0 /mm3 。结论 联合用药优于单药治疗 ,疗效与诊断早晚、药物承受能力有关 ;二性霉素B脂质体较二性霉素B有更好的耐受性和临床疗效 ;鞘内注射是行之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霉素B 儿童 cm 诊断 治疗 疗效 临床分析
下载PDF
3例AIDS患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 被引量:6
11
作者 欧强 卢洪洲 +1 位作者 孙洪清 唐徐英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6年第1期77-77,84,共2页
关键词 AIDS患者 脑膜炎 机会感染 临床特点分析 公共卫生中心 组织胞浆菌 艾滋病 念珠菌 酵母菌 感染科
下载PDF
1例隐球性脑膜炎的观察与护理
12
作者 王艳丽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8期212-212,214,共2页
隐球性脑膜炎(CryptococcosisMeningitis)是深部真菌感染的一种较常见类型,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该病临床上以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为主要临床表现,急性期病情凶险,病程... 隐球性脑膜炎(CryptococcosisMeningitis)是深部真菌感染的一种较常见类型,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该病临床上以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为主要临床表现,急性期病情凶险,病程长,恢复慢,病情上常反复.总体死亡率为20%-30%,除积极抢救外,仔细观察病情和悉心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护理 脑膜炎 深部真菌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表现 菌感染 常见类型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康继玲 胡淑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9期53-54,共2页
隐球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早期容易误诊,晚期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患者治疗时间长,致残率、病死率很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把我院2000年以后收治5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脑膜炎 脑室引流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并发隐球菌脑膜炎3例
14
作者 许志华 候长安 杨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1998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脑膜炎 肾病综合征 新型 免疫抑制剂 霉素B 原发肾病综合征 免疫功能低下 强的松 肾小肾炎 免疫蛋白
下载PDF
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贞君 方嘉阳 +4 位作者 邱星颖 沈丰丰 傅祥浈 戢婷 李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VOR)联合两性霉素B(AMB)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CM)的疗效与安全性,为制定合理的临床抗感染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350例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5例;观察...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VOR)联合两性霉素B(AMB)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CM)的疗效与安全性,为制定合理的临床抗感染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350例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剂量AMB联合VOR诱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剂量AMB联合氟康唑(FLC)诱导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的脑脊液(CSF)指标及发热、头痛等症状消退时间、急性期病死率、治疗期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均得到逐步缓解,CSF压力>330mm Hg的患者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SF指标、发热消退时间、头痛减轻时间、头痛消失比例、急性期病死率、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AMB联合VOR诱导治疗方案与低剂量AMB联合FLC诱导治疗方案对于CM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可作为CM治疗的可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脑膜炎 伏立康唑 氟康唑 霉素B 疗效观察 安全评价
原文传递
伊曲康唑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美华 李宁 陈明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4040-4042,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伊曲康唑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住院的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依据治疗用药的方案分为3组,A组:应用两性霉素B(AmB)、5-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B... 目的观察研究伊曲康唑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住院的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依据治疗用药的方案分为3组,A组:应用两性霉素B(AmB)、5-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B组:应用伊曲康唑与AmB、5-FC联合治疗;C组:应用AmB联合5-FC治疗后,伊曲康唑口服序贯治疗;随访观察治愈、好转、死亡率、复发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组间统计比较。结果共纳入10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确诊;纳入A组45例、B组21例、C组42例;A组治愈16例占36.0%、好转11例占27.0%、死亡9例占20.0%;B组治愈9例占41.5%、好转7例占33.3%、死亡5例占23.8%;C组治愈24例占56.3%、好转13例占31.0%、、死亡2例占4.8%;3组患者均随访1~3年,A组复发6例占10.3%,B组未出现复发,C组3例复发占7.1%;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伊曲康唑应用于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临床疗效好,安全可靠,可减少复发率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脑膜炎 伊曲康唑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
17
作者 邓德权 胡文星 +4 位作者 谢其美 张敏 倪杏艳 刘娟 桑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4062-4062,共1页
随着临床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隐球酵母菌病逐渐增多,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现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环磷酰胺后出现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病例。
关键词 系统红斑狼疮 酵母菌脑膜炎 酵母菌
原文传递
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流行病学与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瑞娴 赵爽 +2 位作者 陈磊 潘玲 邱丽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97-1200,共4页
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致残和致死,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肆虐的中低收入和发展中国家该疾病造成了极大的公共卫生负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缺陷的患者中,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亦是一大危险因素;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分... 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致残和致死,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肆虐的中低收入和发展中国家该疾病造成了极大的公共卫生负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缺陷的患者中,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亦是一大危险因素;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分为3个阶段:引导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有效的引导治疗需要强有力的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然而在该病高发地区这类药物通常很难获得,因而造成病死居高不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及时有效治疗,能够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率;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无症状性隐球酵母菌属感染的合理处置和抗病毒治疗的适时介入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脑膜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免疫抑制 抗真菌治疗 免疫重组炎综合征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云娜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联合低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观察组采用伏立康唑联合低剂量两性霉素...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联合低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观察组采用伏立康唑联合低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痛和发热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的疗效确切,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霉素B 酵母菌脑膜炎 疗效
原文传递
新型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患者误诊死亡1例分析
20
作者 李伟宏 白雪 +1 位作者 丰佳 刘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62-2462,共1页
新型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是由于真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脑膜炎病,起病隐匿、较缓的头痛及恶心呕吐,表现复杂,无特异性,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
关键词 脑膜炎 新型酵母菌 死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