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心雕龙·隐秀》的完整性及其补文问题——兼论《岁寒堂诗话》所引《隐秀》之佚文 被引量:1
1
作者 戚良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5-32,共8页
《文心雕龙·隐秀》篇的补文真伪问题历来受到关注,但很少有人提出该篇的完整性问题;换言之,研究者一般认为现存《隐秀》篇肯定是残缺的、很不完整的,只是补文真伪存在问题。实际上,《隐秀》篇补文的研究有三个密切相关的问题:首先... 《文心雕龙·隐秀》篇的补文真伪问题历来受到关注,但很少有人提出该篇的完整性问题;换言之,研究者一般认为现存《隐秀》篇肯定是残缺的、很不完整的,只是补文真伪存在问题。实际上,《隐秀》篇补文的研究有三个密切相关的问题:首先是《隐秀》篇的完整性问题,其次才是四百字补文的真伪问题,第三则是该篇其他佚文的真伪问题。笔者认为,《文心雕龙》之《隐秀》篇在完整性上或有欠缺,但很可能没有以往想象得那么严重;对明代所补的四百余字,基本可以确定其并非刘勰原作;对除此之外的其他佚文,亦应仔细甄别,不可贸然相信。要之,居今而言,《隐秀》篇的文本,当以元至正本为根本遵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隐秀》 完整性 补文 佚文
下载PDF
明代徐(火勃)《文心雕龙》跋语“王孙孝穆”考——兼论《文心雕龙·隐秀》补文证伪的一条新线索 被引量:2
2
作者 朱供罗 《昆明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70-76,共7页
明代学者徐(火勃)在《文心雕龙》跋语中指出,《隐秀》补文由"王孙孝穆"从"故家旧本(宋本)"中钞录。前辈学者对于"王孙孝穆"的身份皆有误解。据朱谋垔《续书史会要》,"王孙孝穆"即朱谋第三子朱... 明代学者徐(火勃)在《文心雕龙》跋语中指出,《隐秀》补文由"王孙孝穆"从"故家旧本(宋本)"中钞录。前辈学者对于"王孙孝穆"的身份皆有误解。据朱谋垔《续书史会要》,"王孙孝穆"即朱谋第三子朱统锽。朱统锽所见"故家旧本"必为其父所见,但朱谋■跋语从未提及"故家旧本";另一方面,徐(火勃)也从未对朱谋■从许子洽处转钞钱功甫《隐秀》再写寄梅子庾补刊有所提及。朱跋与徐跋彼此矛盾,为《隐秀》补文的证伪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隐秀》补文 明代 徐(火勃) 跋语 王孙孝穆
下载PDF
传神写照与《文心雕龙》的风骨——兼论《隐秀》篇的传神写照式解读
3
作者 郭鹏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4-37,共4页
传神写照是魏晋六朝时期中国美学思想的一个重大命题,而《文心雕龙》却未予以征引,似乎未受其影响。然而,细细考察《文心雕龙》的有关理论,则与传神写照理论有相通之处。如“风骨”和“隐秀”。“风骨”与词采对举,词采的目的便是要传... 传神写照是魏晋六朝时期中国美学思想的一个重大命题,而《文心雕龙》却未予以征引,似乎未受其影响。然而,细细考察《文心雕龙》的有关理论,则与传神写照理论有相通之处。如“风骨”和“隐秀”。“风骨”与词采对举,词采的目的便是要传达出“风骨”来;同样,“词”、“文”、“采”都是为了传达出“志”、“理”、“情”、“神明”,在作用原理上与“传神写照”相同。而“隐秀”也并非两种风格,而是一种类似于“传神”的艺术表现过程,即以“秀”传“隐”,共同为构建优美的意境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传神写照理论 隐秀》 艺术表现 意境 文学评论 艺术风格
下载PDF
互文性视野中的《文心雕龙》——以《隐秀》等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蕾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1期71-74,共4页
互文性理论强调文本与文本间互为阐释、相互影响,消解了文本的原创性和作者的权威性,同时,同西方形式主义文论中的文本观一样,互文性理论也强调文本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实体,重视从文本自身的内部关系来阐释文本。从互文性的角度看,《文心... 互文性理论强调文本与文本间互为阐释、相互影响,消解了文本的原创性和作者的权威性,同时,同西方形式主义文论中的文本观一样,互文性理论也强调文本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实体,重视从文本自身的内部关系来阐释文本。从互文性的角度看,《文心雕龙.隐秀》等表达了与西方互文性理论相似的观点,不仅如此,它与中国传统文论文本以及其自身的其他篇目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互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文心雕龙》 隐秀》
下载PDF
试论《文心雕龙·隐秀》篇美学意蕴 被引量:1
5
作者 覃运秋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61-63,共3页
《隐秀》是《文心雕龙》中的一篇残文,关于现存版本是原文还是后人填补问题,历来存有争议,且尚难以定论。但作为刘勰论文学创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思想,它反映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一种美学要求,且对后世文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 《隐秀》是《文心雕龙》中的一篇残文,关于现存版本是原文还是后人填补问题,历来存有争议,且尚难以定论。但作为刘勰论文学创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思想,它反映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一种美学要求,且对后世文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隐秀"及其包含的美学意蕴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刘勰的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隐秀》 美学意蕴 美学内涵 美学思想
下载PDF
勘《文心雕龙·隐秀》之“隐”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良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14-122,128,共10页
《征圣》、《隐秀》两相皆有"四象"之辞,历来注家或以"四季"之象或以孔颖达所引"实"、"假"、"义"、"用"四象释之,经笔者追溯《易传》和对汉代《易林》研究.认为前者实... 《征圣》、《隐秀》两相皆有"四象"之辞,历来注家或以"四季"之象或以孔颖达所引"实"、"假"、"义"、"用"四象释之,经笔者追溯《易传》和对汉代《易林》研究.认为前者实为"失得"、"优虞"、"进退"、"昼夜"之象;后者则是一别封"变"而得两别卦中隐含的四个"互体"经卦之象,此为"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之真义。又及宋代张戒所引《隐秀》之佚文,据本篇对"隐"、"秀"之定义和《文心》其他篇用"情"字之特点与唐代元兢对"秀句"之阐释,指出"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绝非"真《隐秀》篇之文",是张戒错误的"撮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下载PDF
论《隐秀》的“象外之隐”与易学 被引量:4
7
作者 窦可阳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5,共8页
《隐秀》作为刘勰探讨文学创作的重要篇章,此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隐秀》"补文"存在真伪之议;第二,在《隐秀》"残文"中,"隐秀"的概念、内涵和审美效应并不难判定,学界对此... 《隐秀》作为刘勰探讨文学创作的重要篇章,此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隐秀》"补文"存在真伪之议;第二,在《隐秀》"残文"中,"隐秀"的概念、内涵和审美效应并不难判定,学界对此实际也无大分歧;第三,学界一般都承认刘勰的"隐秀"论必然以《周易》为论述的依据和起点,对此本无疑义。但细论起来,这三个问题却都指向了《隐秀》文本的超越性阐释这一核心问题。对于真伪的问题,我们应超越那些客观牵连,而关注那些超越性的本然体验。在此,补文所体现的易学思想,确实与"残文"乃至全书一致;《周易》那种超越性的思维范式才是"象外之隐"的本源,中国意境美学的发轫,实与《周易》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象外之 周易
下载PDF
再谈《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的真伪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詹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55-58,共4页
《【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的真伪问题》《在文学评论丛刊》第二辑发表后,杨明照、王达津两位同志都写了商榷文章,表达他们的不同意见。 杨文全部照抄我已经引用的资料,而并没有提供新的资料,只是他作了不同的解释。我觉得他作的... 《【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的真伪问题》《在文学评论丛刊》第二辑发表后,杨明照、王达津两位同志都写了商榷文章,表达他们的不同意见。 杨文全部照抄我已经引用的资料,而并没有提供新的资料,只是他作了不同的解释。我觉得他作的解释不足以服人,而学术问题还是平心静气地讨论为好。现对杨、王二文再提出不同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秀》 《文心雕龙》 真伪问题 宋本 再谈 李陵 刘勰 歌行 冯舒 婕妤
下载PDF
对文学语言表现功能的探索——《文心雕龙·隐秀》主旨浅议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宝贵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0,共4页
《文心雕龙.隐秀》篇所谈论的问题,主要该是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问题。所谓"隐",就是通过创造"复意"的方法,把语言的实指对象隐藏起来,目的是切近"道";所谓"秀",针对的则是语言的逻辑对象,通过... 《文心雕龙.隐秀》篇所谈论的问题,主要该是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问题。所谓"隐",就是通过创造"复意"的方法,把语言的实指对象隐藏起来,目的是切近"道";所谓"秀",针对的则是语言的逻辑对象,通过对实指对象基本特征的逻辑描述,创造出"卓绝"的效果,目的是引出"道";"隐""秀"合一,是文学语言表现功能比较完整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指对象 逻辑对象
下载PDF
《文心雕龙·隐秀》主题新议 被引量:6
10
作者 秦海英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9期134-136,共3页
学者们对《隐秀》篇的论述对象历来有各种不同的阐释 ,这些观点还不足以全面概括《隐秀》篇的含义。根据《隐秀》篇在创作论中的位置和地位 ,可以把《隐秀》看作是刘勰提出的艺术传达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既包括理想的艺术传达过程 。
关键词 艺术传达过程 艺术传达结果
下载PDF
宇文所安《隐秀》译释中的隐在互动 被引量:3
11
作者 盛海燕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6-60,共5页
本文运用布鲁克斯反讽诗学观照宇文所安对《文心雕龙·隐秀》的解读,提出两者对诗歌构成、美的产生和意义生成的讨论中存在重叠或呼应关系。由此认为宇文所安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现代阐释过程中,存在两种异质文论的隐在互动。然而,... 本文运用布鲁克斯反讽诗学观照宇文所安对《文心雕龙·隐秀》的解读,提出两者对诗歌构成、美的产生和意义生成的讨论中存在重叠或呼应关系。由此认为宇文所安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现代阐释过程中,存在两种异质文论的隐在互动。然而,西方理论背景限制了宇文所安的突破:其所阐释的"隐秀"仍未脱离新批评的理论局限,未能考虑到"文外"的阐释方向,这与中国文论真正达到的理论高度似乎尚隔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宇文所安 布鲁克斯反讽诗学 在互动
下载PDF
《文心雕龙·隐秀》风格说辨正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万洪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在对《文心雕龙·隐秀》篇的研究中,有一类颇具影响的意见是将"隐秀"看作不同的风格类型:一是"隐"与远奥的风格相近或相通;二是"秀"与新奇的风格接近;三是认为"隐秀"与"风骨"属... 在对《文心雕龙·隐秀》篇的研究中,有一类颇具影响的意见是将"隐秀"看作不同的风格类型:一是"隐"与远奥的风格相近或相通;二是"秀"与新奇的风格接近;三是认为"隐秀"与"风骨"属于刚柔对立的关系,"隐秀"是阴柔的风格。从《文心雕龙》原文所述可知,"隐"、"秀"、"隐秀"都不是风格类型,而是刘勰受汉代京房《易》学影响所作的美学探讨。"隐秀"这一美学命题,是刘勰主张的写作之美与写作策略的重要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风格 京房《易》学 写作美学
下载PDF
《文心雕龙·隐秀》明代补文之来龙去脉及影响--兼论《文心雕龙》有关版本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供罗 李笑频 《昆明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87-93,共7页
《隐秀》补文始见天启二年梅六次校定重修本《文心雕龙》。《隐秀》明代补文有阮华山宋本、朱孝穆宋本两个源头,可梳理出四大线索:阮华山—钱允治;钱允治—许子洽—朱谋—梅子庾;朱孝穆—徐;钱允治—钱谦益—冯舒。以往学界对朱孝穆的... 《隐秀》补文始见天启二年梅六次校定重修本《文心雕龙》。《隐秀》明代补文有阮华山宋本、朱孝穆宋本两个源头,可梳理出四大线索:阮华山—钱允治;钱允治—许子洽—朱谋—梅子庾;朱孝穆—徐;钱允治—钱谦益—冯舒。以往学界对朱孝穆的身份有误解,其实朱孝穆即朱统锽,是朱谋第三子。朱孝穆所见宋本必为朱谋所见,如此则朱跋与徐跋矛盾明显,难辨真假。《隐秀》在清代又牵出贾人旧本、胡夏客宋本两大源头,形成何焯校本、黄叔琳辑注本、吴骞校本三大版本。纪昀指出补文为伪作,范文澜因而将其删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明代补文 版本 朱统镗
下载PDF
《文心雕龙·隐秀》阐释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祖萍 《语文学刊》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隐秀》篇在《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隐"与"秀"是《文心雕龙》提出的重要范畴,"隐秀"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有必然联系,但对于《隐秀》篇的解读,学界多有分歧。在刘勰... 《隐秀》篇在《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隐"与"秀"是《文心雕龙》提出的重要范畴,"隐秀"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有必然联系,但对于《隐秀》篇的解读,学界多有分歧。在刘勰的《隐秀》篇中,"隐"主要指篇,"秀"主要指"句",隐秀不可分离,"隐秀"不仅仅是修辞方式,也涉及艺术创作的重要特征。本文对《文心雕龙·隐秀》篇从"隐秀"的界说、"隐秀"的特点、"隐秀"的运用三个方面加以阐释,说明"隐"与"秀"独特的涵义以及使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阐释
下载PDF
承接与嬗变:《文心雕龙·隐秀》与《周易》爻辞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沁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周易》是群经之首,其爻辞虽简约隐晦,但包罗万象,引发无限想象,此含蓄蕴藉的创作方法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心雕龙》是我国经典的文学理论著作,其《隐秀》篇以爻象为喻来诠释“隐”,解释含蓄蕴藉创作方法的优势,在承接... 《周易》是群经之首,其爻辞虽简约隐晦,但包罗万象,引发无限想象,此含蓄蕴藉的创作方法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心雕龙》是我国经典的文学理论著作,其《隐秀》篇以爻象为喻来诠释“隐”,解释含蓄蕴藉创作方法的优势,在承接《周易》爻辞隐晦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文章创作要“秀”的观点,亦即需重视文学作品艺术性,将“文”与“道”提升到同样的地位;同时又从创作者和接受者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认为好文章应该产生两者的共鸣。《隐秀》对《周易》爻辞既有承接又有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爻辞 《文心雕龙 隐秀》 创作接受
下载PDF
从《文心雕龙·隐秀》看中国古代文论对不可言说之物的言说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晶 《贵州文史丛刊》 2013年第4期86-92,共7页
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主体、言说对象和言说方式中都体现出了对不可言说之物的诉求与重视。本文将以《文心雕龙·隐秀》为例来窥探中国古代文论中对不可言说之物的言说,此种言说方式总的来说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即将"... 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主体、言说对象和言说方式中都体现出了对不可言说之物的诉求与重视。本文将以《文心雕龙·隐秀》为例来窥探中国古代文论中对不可言说之物的言说,此种言说方式总的来说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即将"言内之意"与"言外之意"相结合,不脱离言语与具体对象,同时又追求实存之外的东西,以期言语之外无穷的意味与物象之外不尽之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外之意 自然
下载PDF
《文心雕龙·隐秀》篇关于意象建构的审美规范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铁生 《嘉应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44-48,共5页
《隐秀》篇主旨是关于意象建构的审美规范。言外之意是“隐”,即“文外之重旨”,它分语言表层和深层两层意蕴。秀是“篇中之独拔者也”。两者是互相包容,相互统一的。
关键词 《文心雕龙·隐秀》 意象构建 审美规范 意象 刘勰思 模糊性
下载PDF
《文心雕龙·隐秀》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展鸿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64-68,共5页
《隐秀》篇由于流传为残篇的特点,历来在龙学界争议颇大。学界对其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二:一为补文、引文的真伪性问题;一为主旨何指的问题,故对其研究重点多放在甄别真伪的文献考辨上。收集整理各家对以上问题的观点以及"隐秀"... 《隐秀》篇由于流传为残篇的特点,历来在龙学界争议颇大。学界对其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二:一为补文、引文的真伪性问题;一为主旨何指的问题,故对其研究重点多放在甄别真伪的文献考辨上。收集整理各家对以上问题的观点以及"隐秀"这一文艺思想在中外文论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等,以期较为全面地反映目前为止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秀》 《文心雕龙》 刘勰
下载PDF
《文心雕龙.隐秀》的美学意蕴 被引量:1
19
作者 柳晓枫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6期58-59,共2页
"隐",概括了文学作品思想情感的美学特征;"秀",概括了句子的美学特征。"隐"与"秀"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生命整体。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美学意蕴
下载PDF
《文心雕龙·隐秀》篇“隐”的玄学意义
20
作者 高洪岩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65-68,共4页
《隐秀》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一篇,它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从王弼"圣人有情论"的接受过程入手,探讨了玄学意义上的"有情"到"钟情"的过渡,进而探讨文学批评上的"深情&q... 《隐秀》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一篇,它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从王弼"圣人有情论"的接受过程入手,探讨了玄学意义上的"有情"到"钟情"的过渡,进而探讨文学批评上的"深情"到"隐"的发展过程,对"隐"的玄学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以及在文学批评理论上的接受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情 玄学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