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素养的提升会增加个人的信息隐私忧虑吗?——基于保护意识和技术信任的中介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戴思源 李珍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6-57,共12页
随着数据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频出的信息安全事件导致在全社会范围内正形成使用智能产品的信息隐私忧虑。通过一项全国性互联网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基于知识属性特征,人工智能素养作为智能时代的数字素养,可被划分为通用智能素养和专... 随着数据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频出的信息安全事件导致在全社会范围内正形成使用智能产品的信息隐私忧虑。通过一项全国性互联网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基于知识属性特征,人工智能素养作为智能时代的数字素养,可被划分为通用智能素养和专用智能素养:前者强调在智能产品上的消费运用能力,同隐私忧虑呈显著正向关系,并且个人对自身隐私的保护意识在二者关系中起到了正向中介作用;后者强调在智能产品上的技术生产能力,并因对智能产品的技术信任而显著降低了人们信息隐私忧虑水平。其中,实践导向的人工智能专用素养对于缓解个人信息隐私忧虑的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结果一方面解释了随着人工智能产品推广以及通用人工素养的普及化,公众信息隐私忧虑逐渐加深的客观现象;另一方面也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鉴于专用人工智能素养缓解个人信息隐私忧虑的作用机制,除应推动建立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标准外,政府还应继续鼓励专业人工智能知识的科普工作,并着重培育公众人工智能素养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素养 信息隐私忧虑 保护意识 技术信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在线医疗平台用户隐私忧虑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帅 《办公自动化》 2021年第10期6-8,共3页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获取用户在接受在线医疗服务时对于隐私问题的感受,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用户隐私忧虑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发现,感知风险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可控性、疾病严重程度、个人隐私关注、信息敏感性是用户隐私忧虑的重...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获取用户在接受在线医疗服务时对于隐私问题的感受,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用户隐私忧虑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发现,感知风险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可控性、疾病严重程度、个人隐私关注、信息敏感性是用户隐私忧虑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而构建了在线医疗用户隐私忧虑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为在线医疗工具的开发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医疗 隐私忧虑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基于感知控制视角的网络隐私忧虑实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安宓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75-80,共6页
研究不同的网络隐私保障手段对网民们网络隐私忧虑的影响,对于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以技术威胁规避理论中的控制理论为基础,构建网络隐私忧虑影响机制研究模型,并针对模型提出假设.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1)政府立法与... 研究不同的网络隐私保障手段对网民们网络隐私忧虑的影响,对于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以技术威胁规避理论中的控制理论为基础,构建网络隐私忧虑影响机制研究模型,并针对模型提出假设.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1)政府立法与网络隐私忧虑没有关系.2)互联网业界行规的自律与网络隐私忧虑没有关系.3)自我保护手段中的技术性自我保护手段虽然与感知避免能力正相关,但感知避免能力与网络隐私忧虑负相关的假设没有得到证实,无法进一步验证两者关系.4)感知威胁与网络隐私忧虑正相关.提出网络隐私忧虑影响机制模型,对未来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影响机制中的因素对网络隐私忧虑测量模型中二阶因子的影响,也可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相关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隐私忧虑 影响机制 网络隐私保障手段 控制理论
下载PDF
SNS用户感知风险、感知收益与隐私忧虑间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安昭宇 刘鲁川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社交网络用户的隐私披露行为决定了社交网络实名制的实现及网站的健康发展.由于网络隐私的失窃与滥用等机会主义行为,致使网络隐私忧虑的增加.根据TPB模型和隐私计算理论,建立整合模型来探究社交网络的用户隐私披露行为,以实证研究的方... 社交网络用户的隐私披露行为决定了社交网络实名制的实现及网站的健康发展.由于网络隐私的失窃与滥用等机会主义行为,致使网络隐私忧虑的增加.根据TPB模型和隐私计算理论,建立整合模型来探究社交网络的用户隐私披露行为,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并结合SPSS和.Amos分析验证了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性对隐私忧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隐私披露 TPB 隐私忧虑 隐私保护
原文传递
中国青年的网络隐私忧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1599名共青团员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5
5
作者 卢家银 白洁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79,共11页
结合青年信息隐私遭受网络冲击的现实背景,本研究构建了青年网络隐私忧虑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对中国共青团员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N=1599),以系统分析青年网民的信息隐私忧虑。研究发现,网络信息接触不仅对青年网民的网络隐私忧虑和... 结合青年信息隐私遭受网络冲击的现实背景,本研究构建了青年网络隐私忧虑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对中国共青团员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N=1599),以系统分析青年网民的信息隐私忧虑。研究发现,网络信息接触不仅对青年网民的网络隐私忧虑和个人信息提供行为具有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且通过权利保障感知间接加剧了青年群体的隐私忧虑。并且,网络隐私忧虑是决定青年网民个人信息自我管理和隐私保护行为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中介了权利保障感知对个人信息提供行为的正面效应,而且中介了隐私心理需要对个人信息披露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青团员 隐私忧虑 信息隐私 信息提供 网络接触
原文传递
隐私忧虑背景下的移动医疗APP使用意愿研究——基于三方博弈的视角 被引量:19
6
作者 朱光 刘虎 杜欣蒙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106,共14页
【目的】从隐私泄露和隐私保护角度,研究隐私忧虑背景下的移动医疗APP使用意愿问题,分析不同主体行为间的相互影响,提升移动医疗APP的隐私保护水平和患者使用意愿。【方法】运用演化博弈理论,设计由患者、移动医疗APP服务商和政府组成... 【目的】从隐私泄露和隐私保护角度,研究隐私忧虑背景下的移动医疗APP使用意愿问题,分析不同主体行为间的相互影响,提升移动医疗APP的隐私保护水平和患者使用意愿。【方法】运用演化博弈理论,设计由患者、移动医疗APP服务商和政府组成的博弈主体,讨论其在移动医疗APP使用过程中的博弈行为。根据不同行为策略的收益、成本和损失,计算博弈三方的支付矩阵,分析演化稳定策略,并探究不同因素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结果】患者的移动医疗APP使用意愿与APP服务收益、隐私泄露损失和概率密切相关,政府监管措施对其无显著影响;移动医疗APP服务商的隐私保护行为与患者使用意愿、政府监管、投入成本、隐私泄露损失等因素密切相关;政府监管行为与投入成本、社会公信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局限】未能设计非线性收益函数;未能考虑其他影响演化稳定策略的因素,如监管成功率、广告因素等。【结论】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移动医疗APP使用意愿、移动医疗隐私投入和隐私监管的影响,能够促进移动医疗服务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忧虑 移动医疗APP 使用意愿 监管 演化博弈
原文传递
谷歌收购交易引发数据隐私忧虑
7
作者 Shirin Ghaffary Rani Molla 《中国信用》 2019年第11期122-123,共2页
谷歌说它不会用你的Fitbit数据来投放广告。那么,它还能做什么呢?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于近日宣布,将以21亿美元收购可穿戴智能手表制造商Fitbit,这是这家搜索巨头进军健康市场的最新举措。
关键词 隐私忧虑 可穿戴设备 监管机构 收购交易
原文传递
中国公众隐私敏感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标兵 许和隆 张宇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82-90,共9页
基于隐私计算,在利益驱动下,对于多数隐私信息,中国公众隐私敏感度有所降低;基于隐私忧虑,即使存在利益诱惑,中国公众对某些隐私的敏感度反而有所提高。对无利益模式下隐私和有充分利益吸引力模式下的隐私认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12种... 基于隐私计算,在利益驱动下,对于多数隐私信息,中国公众隐私敏感度有所降低;基于隐私忧虑,即使存在利益诱惑,中国公众对某些隐私的敏感度反而有所提高。对无利益模式下隐私和有充分利益吸引力模式下的隐私认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12种敏感隐私,并将其他17种一般隐私划分为较为关注、一般关注和不关注3种。中国公众对通讯隐私、生活隐私和人身隐私敏感度较高,年龄、学历、性别对隐私敏感度产生影响。对于敏感隐私,采取严格的事先同意原则;对于一般隐私,采取选择退出原则。应该在隐私相关立法和自律规范上给予弱势群体柔性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计算 隐私敏感 隐私忧虑 物联网
下载PDF
小隐隐于momo:社会化媒体中集体性匿名社交现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孔令超 《科技传播》 2024年第7期122-125,130,共5页
通过参与式观察与对重点人群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集体性匿名社交现象的兴起主要有大众积极参与传播游戏、保护隐私、守卫后台空间以展露真实自我这三个社会心理动因,集体性匿名社交具有同质性下的个性化、传播主体再中心化、数字痕迹... 通过参与式观察与对重点人群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集体性匿名社交现象的兴起主要有大众积极参与传播游戏、保护隐私、守卫后台空间以展露真实自我这三个社会心理动因,集体性匿名社交具有同质性下的个性化、传播主体再中心化、数字痕迹真实化等特征。研究认为,集体性匿名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众的隐私忧虑,但同时也存在助长网暴乱象、加剧人的异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匿名社交 传播游戏论 算法推荐 隐私忧虑 深度媒介化
下载PDF
政府监管下个人信息披露的影响路径研究
10
作者 陈阿文 陈春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31-33,45,共4页
个人信息不合理使用将使网络用户产生隐私忧虑并降低个人信息披露意愿。构建政府监管下个人信息披露意愿的分析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个人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路径。实证分析证实,隐私忧虑和网络信任确实影响网络用户个人信息披露意... 个人信息不合理使用将使网络用户产生隐私忧虑并降低个人信息披露意愿。构建政府监管下个人信息披露意愿的分析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个人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路径。实证分析证实,隐私忧虑和网络信任确实影响网络用户个人信息披露意愿,但隐私忧虑和网络信任受政府监管制约。因此,提高个人信息披露意愿的关键在于增强网络用户隐私保护意识,推动网络平台实施行业自律规制,加强政府网络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披露意愿 隐私忧虑 网络信任 政府监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