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隐私的终结:西方科幻电影对大数据的技术恐惧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汪靖
-
机构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文化研究》
2019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媒体规制视角下美国消费者隐私保护机制的形成与演变”(17YJC860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在西方社会,对新技术的恐惧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以及“棱镜计划”“剑桥分析”等事件引发了新的关于隐私的技术恐惧。西方科幻电影对未来社会“无隐私状态”的想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专制政府统治下的全面监控社会;隐私成为有钱人和权力阶层的特权;我们的认知和记忆的真实性无法辨别;技术预测并决定了人的命运。这种对“隐私终结”社会的想象,讲述的其实是西方社会对其民主政治赖以维系的基本价值自由、平等、信任、人类尊严和自主性遭遇技术挑战的焦虑与恐惧。
-
关键词
隐私的终结
西方科幻电影
大数据
技术恐惧
-
Keywords
The End of Privacy
Western Science Fiction Movies
Big Data
Technological Fear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隐私的终结?数字时代的密码大战》
- 2
-
-
-
出处
《科技智囊》
2002年第88期111-111,共1页
-
-
关键词
《隐私的终结?数字时代的密码大战》
书评
网络环境
信息安全
数据加密技术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TP309.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隐私已死”与技术社会的想象式抵抗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俞立根
顾理平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专业委员会
-
出处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8-70,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智媒时代公民隐私保护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1&ZD324)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打捞隐私的交流维度: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权利保护”(KYCX21_127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智能时代的技术变革引发了社会范围的隐私忧虑,“隐私已死”的声音不绝于耳,本文以这种隐私趋于终结的话语为研究对象去探寻终结的原因和意义。借助经验材料的研究发现,隐私终结论并非新技术时代的产物,自隐私被法律观念承认起便已出现在学术著作中,并在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中扩散开来,形成如今对“隐私已死”的社会化使用。另一方面,从隐私终结论的内部结构中本文寻到三条不同的线索:人们对技术进步营造的监控社会的恐惧、精英人士对隐私无用或可以牺牲的表达,以及学者们对传统隐私观念消逝的反思。这三种不同的声音共同推动了隐私终结论的发展,并赋予终结论持续发声的可能。隐私终结论的呼声背后并非隐私的无可救药或无关痛痒,而是试图营造出隐私终结的缺氧感并传递出可供群体想象的感受,最终通过对技术社会的反向想象对抗隐私真正的终结。
-
关键词
隐私已死
隐私终结论
技术社会
想象式抵抗
-
分类号
G201
[文化科学—传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