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籼稻资源中的“隐蔽有利基因”提高粳稻苗期耐冷性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帆 郝宪彬 +6 位作者 高用明 华泽田 马秀芳 陈温福 徐正进 朱苓华 黎志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18-1624,共7页
苗期低温是制约东北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逆境因子,培育苗期耐低温的水稻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以粳型恢复系C418为轮回亲本与7个来自不同地域的供体杂交和回交培育BC2F2群体,利用沈阳春季田间自然低温进行耐冷筛选,并对... 苗期低温是制约东北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逆境因子,培育苗期耐低温的水稻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以粳型恢复系C418为轮回亲本与7个来自不同地域的供体杂交和回交培育BC2F2群体,利用沈阳春季田间自然低温进行耐冷筛选,并对入选的177个苗期耐冷导入系后代在自然和人工气候室两种不同强度的低温胁迫条件下的苗期表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虽然供体亲本均为苗期耐冷性弱的品种,但在全部回交后代中均出现耐冷性的超亲分离,表明这些供体亲本均携带对耐冷性有利的"隐蔽基因",但组合间的耐冷性选择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以人工气候室低温胁迫后的存活率为耐冷性鉴定指标,导入系之间出现广泛分离,田间筛选入选比例高的BG300和中413导入系群体中,出现存活率高的导入系后代比例较其他群体高,说明在同一轮回亲本遗传背景下回交后代的耐冷水平取决于供体。在室内严格低温条件下表现为强耐冷性的导入系在相对温和的自然低温胁迫下表现为苗高、苗干重较非胁迫条件生长抑制不明显,且能够促进根系生长。结果表明,大量的耐冷有利基因以"隐蔽"的形式存于水稻种质资源中。通过利用来源广泛的种质资源作为供体进行回交育种,对回交后代进行严格耐冷筛选,可有效选育高产耐冷水稻品种和有价值的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回交导入 苗期耐冷性 选择强度 隐蔽基因
下载PDF
回交导入后代水稻种质有利基因的鉴定与筛选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徐建龙 高用明 +1 位作者 傅彬英 黎志康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19-628,共10页
种质资源蕴藏着品种遗传改良的各种有利基因,高效发掘种质资源的有利基因是实现育种突破的前提。本研究选择IR64、特青和新株型(NPT)为轮回亲本与13个供体的不同回交世代(BC2F2 ̄BC4F2)群体为材料,进行耐盐、耐淹和褐稻虱抗性鉴定与筛... 种质资源蕴藏着品种遗传改良的各种有利基因,高效发掘种质资源的有利基因是实现育种突破的前提。本研究选择IR64、特青和新株型(NPT)为轮回亲本与13个供体的不同回交世代(BC2F2 ̄BC4F2)群体为材料,进行耐盐、耐淹和褐稻虱抗性鉴定与筛选。结果表明,尽管多数亲本本身对这些逆境不具备很好抗性或耐性,但在绝大多数回交后代中均出现耐盐、耐淹和抗褐稻虱的超亲分离,表明这些供体均带有对这些性状的有利基因。这种潜在“隐蔽”有利基因的表达受遗传背景影响较大。从总体上看,3个性状的选择效率以IR64背景最高,特青背景高于NPT背景。BC2对耐盐性的选择效率明显高于BC3和BC4代,BC3和BC4的选择效率因不同组合而异。研究表明通过大规模回交导入和回交后代性状的严格鉴定是发掘种质资源有利基因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交导入 隐蔽基因发掘 遗传背景效应 有利基因 回交世代 抗性鉴定 回交后代 水稻种质 筛选 导入
下载PDF
从回交导入群体中筛选耐盐和抗旱水稻植株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英 李宏 +4 位作者 崔彦茹 陈凯 周少川 徐建龙 黎志康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133-1141,共9页
盐害和干旱已经成为水稻产量的限制因子。培育耐盐和抗旱水稻品种的前提是高效筛选携带耐盐和抗旱基因的单株。本研究以黄华占为轮回亲本,来源于不同国家的46个品种为供体培育的BC2F2群体为材料,进行苗期耐盐和生殖生长期抗旱筛选。尽... 盐害和干旱已经成为水稻产量的限制因子。培育耐盐和抗旱水稻品种的前提是高效筛选携带耐盐和抗旱基因的单株。本研究以黄华占为轮回亲本,来源于不同国家的46个品种为供体培育的BC2F2群体为材料,进行苗期耐盐和生殖生长期抗旱筛选。尽管供体和受体本身不具备耐盐性和抗旱性,但导入后代普遍出现耐盐和抗旱的超亲分离,表明供体品种普遍存在提高导入后代耐盐和抗旱的有利"隐蔽基因"。与耐盐性表现相比,导入后代出现抗旱株的组合数和每个群体中筛选出的抗旱株数均显著多于耐盐性,表明抗旱"隐蔽基因"更广泛分布在不同籼粳水稻品种中,而且抗旱性可能比耐盐性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机制。研究表明,培育回交导入系加以适当的选择压是发掘耐盐和抗旱"隐蔽基因"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交导入 抗逆筛选 耐盐 抗旱 隐蔽基因
下载PDF
水稻直穗散穗性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郭伟伟 李广贤 +4 位作者 王光全 袁守江 张文会 赵金凤 李学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在均为散穗穗型的亲本香粳9407和IRBB60配制的RIL群体中,发现5个家系中直立穗型和散穗穗型表现出3∶1的分离。对控制直立穗型性状的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定位在第9染色体上基因座位LOC_Os09g26999处,在纯合直穗株系中该基因缺失了637... 在均为散穗穗型的亲本香粳9407和IRBB60配制的RIL群体中,发现5个家系中直立穗型和散穗穗型表现出3∶1的分离。对控制直立穗型性状的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定位在第9染色体上基因座位LOC_Os09g26999处,在纯合直穗株系中该基因缺失了637bp,导致蛋白质的翻译提前终止,并有56个氨基酸改变。最后,对直立穗型等位基因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穗散穗 隐蔽有利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