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略论唐代隐逸诗歌的特色
- 1
-
-
作者
吴在庆
-
机构
厦门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2-38,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JAP750.11-44023)
-
文摘
唐代隐逸文士所创作的诗歌,因其隐居生活的特点等种种关系,而具有其大致的特色。如苦吟的创作态度与特色;在诗作的选材、构思、炼句、锻字上别具匠心,以精、奇、僻等出人意表,在语言上有的极为雕琢,但并不一定表现为古奥生僻;多写自身的生活和周围的景色,具有写实的倾向;爱写细微乃至幽僻景物的特色等等。
-
关键词
唐代
隐逸诗歌
特色
-
Keywords
Tang Dynasty
poems about literators' reclusion
feature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宋初隐逸诗歌艺术风格探析
- 2
-
-
作者
刘辰
-
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73-77,共5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宋初隐逸文化与隐逸诗研究"(12C0552)
-
文摘
宋初隐逸诗人诗学"晚唐"宗贾岛,苦吟琢句,又吸取了山水田园诗派的艺术特长,故呈现出较为独特的艺术风貌。诗歌创作格调高雅绝俗,诗境清苦荒寒,时见冲淡闲逸之趣,整体诗风趋于平淡自然。其诗歌艺术主要是对晚唐五代诗风的继承,但他们摆脱功利主义专门致力于纯自然的题材,清新幽远的诗风在宋初诗坛独树一帜。
-
关键词
宋初
晚唐体
隐逸诗歌
艺术风格
-
Keywords
early Song dynasty
poetic style in late Tang dynasty
hermit poems
artistic style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美国当代诗人对中国隐逸诗的接受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覃丹
-
机构
百色学院外语系
-
出处
《百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6-100,共5页
-
文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社会因普遍对西方文明的忧虑而转向中国古老文明的热潮中,为了寻求突破,一部分美国诗人在自己的创作中接受和吸收了中国古典隐逸诗歌。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诗人的本民族文化传统会影响、干扰、甚至是颠覆他们对中国诗歌和思想的接受和吸收,但不管怎样,隐逸诗最终成为美国诗歌的一部分,成就了中美诗坛的一段文学姻缘。
-
关键词
美国当代诗人
中国隐逸诗歌
接受
-
Keywords
American contemporary poet
Chinese reelasion poetry
acceptance
-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浅谈元儒刘因之隐逸
- 4
-
-
作者
郭亚芳
-
机构
山西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汉字文化》
2019年第20期66-67,共2页
-
文摘
元代诗人刘因,被元世祖忽必烈称为"不召之臣",虽为元代"隐逸诗人"的代表,却终其一生也并未放下"济世"之心。所以他的诗歌,在轻松闲适的心境中始终萦绕着一股愁绪,体现了儒家士人在家国破碎动乱之际的责任与坚守。本文将从诗人的"和陶诗"和田园闲适之作入手分析其隐逸生活及心态。
-
关键词
刘因
和陶诗
隐逸诗歌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二十世纪以来王维与道家思想研究述略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刘怀荣
石飞飞
-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4-110,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编号:11FZW046)
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学界对"诗佛"王维的研究多集中于山水诗、"诗中有画"特点、佛教思想对他的诗歌及思想的影响及名篇赏析等方面,而对于王维与道家思想的研究,则相对冷清。实际上,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家思想则是道教最主要的思想来源,二者对王维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此,二十世纪以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王维诗歌、思想与道家思想关系的研究方面,已有所突破。但是,学者们的自觉意识不够,在深入系统方面也有待提高。
-
关键词
王维
亦官亦隐
道家思想
隐逸诗歌
回顾
-
分类号
I2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