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喷雾隔绝带阻止巷道火灾蔓延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云岫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4-27,共4页
一、前言煤矿井下巷道中安设的木支架、皮带、电缆、导风筒等均属可燃物。这些可燃物一旦由于外界原因而引起火灾时,它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相当严重和巨大的,而且近年来随着煤矿井下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皮带运输机设备的日益增多,其发火... 一、前言煤矿井下巷道中安设的木支架、皮带、电缆、导风筒等均属可燃物。这些可燃物一旦由于外界原因而引起火灾时,它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相当严重和巨大的,而且近年来随着煤矿井下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皮带运输机设备的日益增多,其发火概率也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绝带 水喷雾 巷道 火灾
下载PDF
DSA下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宋锦文 李彦豪 +4 位作者 陈勇 卢伟 曾庆乐 赵剑波 梅雀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2-524,共3页
目的评价DSA下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价值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对20例MSCTZ诊断为Stanford B型AD患者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结果20例Stanford B型AD中,单纯行EVGE治疗共植入支架22枚,支... 目的评价DSA下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价值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对20例MSCTZ诊断为Stanford B型AD患者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结果20例Stanford B型AD中,单纯行EVGE治疗共植入支架22枚,支架释放成功率100%,造影复查15例无明显渗漏和假腔显影(75%),5例少许渗漏(25%)以适应性球囊逐段贴覆后渗漏消失,术后6天因右肾出血伴感染死亡1例,MSCT复查19例无明显支架移位或渗漏,回访3个月生存质量良好。结论DSA下EVGE治疗Stanford B型AD可有效提高EVGE治疗的成功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膜支架腔内隔绝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下载PDF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初步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洪浪 王洪 +2 位作者 李林锋 尹秋林 赖珩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8期14-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增强螺旋CT、MRI诊断:5例为DebakeyⅢ型,1例为DebakeyⅡ型。先行升主动脉造影(左前斜45°)及腹主动脉造影(正位),明确诊断,确定破口位...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增强螺旋CT、MRI诊断:5例为DebakeyⅢ型,1例为DebakeyⅡ型。先行升主动脉造影(左前斜45°)及腹主动脉造影(正位),明确诊断,确定破口位置,然后选择合适的带膜支架,准确定位后释放,记忆合金支架自动张开封闭破口。结果:4例典型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患者,应用带膜支架成功封闭破口。术后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随访5~12个月,支架位置及形态均未见明显改变,假腔内血栓渐机化。结论:与传统的经胸人工血管置换术相比,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具有简捷微创、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和死亡率低的优点。目前,对于近期疗效已得到认可,对其远期疗效的评价尚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膜支架腔内隔绝 介入治疗
下载PDF
Stand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运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红伟 朱国献 +2 位作者 王祖辉 陈恒 余文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4期50-51,共2页
目的研究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对治疗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行带膜支架治疗的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手术后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留观时间和住院时间,出院后支架的位置、形态和坍... 目的研究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对治疗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行带膜支架治疗的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手术后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留观时间和住院时间,出院后支架的位置、形态和坍塌情况,夹层假腔直径和内漏,生存率和死亡率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ICU留观时间平均(3.12±1.85)d,平均住院时间为(7.35±2.6)d,手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为1.67%,手术后5年有57例患者存活,生存率为96.61%。结论应用腔内隔绝术对治疗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和长期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 膜支架腔内隔绝
下载PDF
外伤性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并发颈动静脉瘘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熊江 景在平 +2 位作者 包俊敏 曲乐丰 王利新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 并发症 颈动静脉瘘 膜支架腔内隔绝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2例分析
6
作者 杨力 陈国玉 +3 位作者 夏建国 章希炜 杨宏宇 施海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9-180,共2页
自1991年阿根廷医生Parodi首次成功将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应用于临床以后[1],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国内至今尚未普遍开展.我院2001年成功为2例AAA患者施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膜支架腔内隔绝 治疗 腹主动脉瘤 病例
下载PDF
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2例
7
作者 孔学英 杨帮本 +3 位作者 刘少中 孙鸿礼 徐晓东 朱正斌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 治疗 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 DSA造影
下载PDF
孤立性髂动脉瘤行血管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后致右肾盂积水一例
8
作者 詹辉 吴明华 +1 位作者 左毅刚 王剑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72-572,共1页
关键词 膜支架腔内隔绝 血管造影检查 髂动脉 患者 术后 孤立性 右肾 髂总动脉 入院 胸心外科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应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昱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12期1039-1040,共2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etion,AD)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从内膜破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血肿和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其病因至今尚未明确。80%患者伴有高血...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etion,AD)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从内膜破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血肿和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其病因至今尚未明确。80%患者伴有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外貌和压迫症状.病死率高。据统计,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率在2d内为50%.1周内为70%。近年来。通过血管腔内介入技术.应用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主动脉夹层降低病死率已备受推崇。我科于2005年12月~2006年8月成功地应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对5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膜支架腔内隔绝 护理 急性主动脉夹层 支架型人工血管 主动脉内膜 严重并发症 动脉中膜
下载PDF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永辉 毛天敏 张继业 《药品评价》 CAS 2019年第9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对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26例Stand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均接受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并给予β受体阻滞剂及硝普钠等药物。术后6~12个月...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对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26例Stand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均接受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并给予β受体阻滞剂及硝普钠等药物。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统计分析本组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结果:本组26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植入支架,完全封闭胸主动脉夹层原发破裂口,手术成功率为100.0%(26/26);本组术后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6/26)、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6.15%(25/26)、92.31%(24/26)。结论:采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效果显著,手术成功率、术后生存率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支架腔内隔绝 Stand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高水材料与粉煤灰封堵采空区灭火 被引量:8
11
作者 冯建华 冯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17,55,共3页
对于煤矿高瓦斯易燃煤层采空区火灾,采用高水材料封堵漏风裂隙,灌注粉煤灰隔绝带进行采空区快速灭火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高水材料 封堵 粉煤灰 隔绝带 灭火
下载PDF
经皮腔内带膜支架隔绝术成功救治Ⅲ型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12
作者 刘晓光 李俊明 +3 位作者 井景 王均鹏 陈飞 胡小琴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1-392,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经皮腔内膜支架隔绝
原文传递
杂交技术在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陆龙 姚建民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311-312,共2页
主动脉夹层病变是一类病情凶险、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发生率约为5.9/10万人年,而且仍在逐年上升.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杂交手术是传统开放手术和腔内隔绝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指的是传统体外循环下升主动脉置换术+主动脉弓置换术合并进行新型带... 主动脉夹层病变是一类病情凶险、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发生率约为5.9/10万人年,而且仍在逐年上升.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杂交手术是传统开放手术和腔内隔绝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指的是传统体外循环下升主动脉置换术+主动脉弓置换术合并进行新型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其目的和优势是在于减少传统外科治疗的创伤和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根据是否行弓部置换术及支架置入的方式,杂交手术可分为Ⅰ型和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病变 外科治疗 杂交技术 膜支架腔内隔绝 主动脉弓置换术 升主动脉置换术 应用 传统开放手术
下载PDF
不开胸治愈夹层动脉瘤
14
《中经医药快讯》 2002年第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夹层动脉瘤 膜支架腔内隔绝 不开胸手术
下载PDF
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
15
作者 游艺 徐栋 +2 位作者 吴文皋 曾纳新 潘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98-102,共5页
针对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的方案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因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于2021.01.31至2022.12.31期间到我院心血管外科治疗的37例患者为研究样... 针对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的方案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因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于2021.01.31至2022.12.31期间到我院心血管外科治疗的37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β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血清指标、心肺功能、真腔/假腔最大直径、随访结果。结果 37例患者救治中死亡1例,占2.70%,存活36例,占97.30%。存活者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3.11±1.84)d、(7.34±2.61)d;术后患者并发症类型包括肺炎、心悸、心律失常、内漏,其发生率分别为2.70%,2.70%,5.56%,5.56%;治疗后患者IFN-γ、IL-1β、VEGF指标均低于治疗前(t=21.669/12.908 /24.013,P<0.05);LVEF、SV治疗后高于治疗前,LVEDD、LVESD、肺泡动脉氧分压、氧合指数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20/15.337/10.719/20.282 /13.142/21.720 ,P<0.05);治疗后假腔/真腔最大直径小于治疗前(t=11.033/5.182,P<0.05);49例患者术后3个月以及12个月存活率分别94.44%(34/36),91.67%(33/36)。结论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β受体阻滞剂应用在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疾病治疗中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临床效果,实现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且随访结局较好,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 膜支架腔内隔绝 Β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湘雅医院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腹主动脉瘤
16
作者 伍西明 罗闻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4年第12期7-7,共1页
6月17日,湘雅医院血管外科和放射科专家在3D打印技术的指导下,为1名八旬老人成功开展了腹主动脉瘤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打印技术 湘雅医院 辅助治疗 膜支架腔内隔绝 放射科专家 血管外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