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隙闭合术辅助内固定一期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Morel-Lavallée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东阳 刘春贵 +4 位作者 邓洪利 丛雨轩 雷金来 庄岩 张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探讨腔隙闭合术辅助内固定一期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Morel-Lavallée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32例合并骨盆骨折的Morel-Lavallée损伤患者资... 目的探讨腔隙闭合术辅助内固定一期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Morel-Lavallée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32例合并骨盆骨折的Morel-Lavallée损伤患者资料。男21例,女11例;年龄为18~58岁,平均40.5岁。损伤部位:单侧髋部20例,双侧髋部6例,腰背部4例,大腿后侧2例。骨盆骨折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联合腔隙闭合术治疗Morel-Lavallée损伤。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情况、骨盆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28 d,平均19.2 d。32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9.3个月)随访。23例患者行1次腔隙闭合术后Morel-Lavallée损伤区域伤口愈合,最终皮肤成活良好,无皮肤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行2次腔隙闭合术后损伤区域伤口获愈合;3例患者损伤区域伤口愈合后周围皮肤浅感觉减退;1例患者损伤区域出现伤口脂肪液化,经对症处理后伤口痊愈;1例患者伤口见少量分泌物,细菌培养呈阴性,经对症处理后伤口痊愈。32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3.9个月。末次随访时Majeed骨盆功能评分为65~100分,平均84.5分。结论对于合并骨盆骨折的Morel-Lavallée损伤,腔隙闭合术辅助内固定一期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Morel-Lavallée损伤 隙闭合
原文传递
正畸治疗中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蒙宇 谭汉提 +1 位作者 邓文正 邱伟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关闭拔牙间隙的速度: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和颊侧镍钛丝拉簧。方法选取40例进行拔牙正畸治疗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组为实验组共20例80个区,颊侧镍钛丝拉簧组为对照组共20例80个区...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关闭拔牙间隙的速度: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和颊侧镍钛丝拉簧。方法选取40例进行拔牙正畸治疗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组为实验组共20例80个区,颊侧镍钛丝拉簧组为对照组共20例80个区。结果经过4个月的治疗,最后纳入统计的实验组有68个区,对照组有64个区;实验组每月关闭量为(0.99±0.03)mm,对照组每月关闭量为(0.80±0.02)mm,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使用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更能有效地关闭拔牙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正畸牵引 直丝弓一步滑动法 镍钛丝拉簧 舌侧牵引 正畸缺隙闭合
下载PDF
上颌中切牙间隙过大的治疗
3
作者 孙仲楠 翟焱 刘丽华 《黑龙江医学》 1996年第4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上颌中切牙 橡胶圈 可见光固化树脂 近中面 隙闭合 光敏固化树脂 哈尔滨市 前牙修复 复合树脂 橡皮圈
下载PDF
不同加载方式滑动法关闭双颌前突患者拔牙间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晓波 尹燕飞 +3 位作者 姚红梅 韩耀辉 王宁 葛振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15-419,共5页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探讨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关闭间隙时不同加载方式下上颌牙列的应力分布和牙位移,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锥形束CT扫描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颌骨及牙列,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Creo软件建立托槽和弓丝实体模...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探讨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关闭间隙时不同加载方式下上颌牙列的应力分布和牙位移,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锥形束CT扫描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颌骨及牙列,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Creo软件建立托槽和弓丝实体模型,Pro/Engineer软件实体化后组装,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分析.设计种植体支抗高度为8 mm,分别在牵引钩高度为0、2、4、6、8、10 mm处及弓丝上尖牙远中距离托槽远中翼2 mm、第二前磨牙近中距离托槽近中翼2 mm、第二前磨牙远中距离托槽远中翼2 mm处加载2N力,分析上颌前牙及后牙的初始位移及应力分布,以及上颌(牙合)平面旋转方向.结果 力加载于低位牵引钩(0 mm)时,上颌中切牙顺时针旋转0.021°,上颌第一磨牙向上移动0.005 mm,(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0.012°;力加载于高位牵引钩(10 mm)时,上颌中切牙逆时针旋转0.235°,上颌第一磨牙向下移动0.015 mm,(牙合)平面逆时针旋转0.075°.弓丝加载位置由牵引钩最低点逐渐向后移动时,上颌中切牙顺时针旋转的趋势逐渐减小,上颌第一磨牙颊向移动的趋势逐渐增大.结论 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关闭间隙时可通过调整牵引钩高度和弓丝加力位置,对前牙段旋转和内收、后牙段垂直向位移及(牙合)平面的旋转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正畸缺隙闭合 正畸矫正器设计
原文传递
正畸滑动关闭牙间隙两种方法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韩耀辉 牟兰 +2 位作者 徐庚池 杨艺强 葛振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一步法与两步法滑动关闭牙间隙时前牙的移动趋势,探索组牙控根移动方法,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锥形束CT扫描1名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获得包括上颌骨、牙齿在内的图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分离牙齿...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一步法与两步法滑动关闭牙间隙时前牙的移动趋势,探索组牙控根移动方法,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锥形束CT扫描1名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获得包括上颌骨、牙齿在内的图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分离牙齿、牙周膜、上颌骨,导入Pro/Engineer 软件进行实体化处理,获得包含6颗前牙的一步法模型和包含4颗前牙的两步法模型.应用Abaqus 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滑动法,分别在牵引钩加力高度为2、4、6、8、10、12、14 mm时加载1.47 N力,对比两种模型上颌前牙的唇舌向初始位移,分析组牙控根平移的牵引钩加力高度,比较两种模型滑动法关闭牙间隙时牙齿初始位移.结果 当牙齿控根平移时,两步法中切牙和侧切牙的初始位移分别为29.26×10^-6和46.76×10^-6mm,一步法中切牙和侧切牙的初始位移分别为15.75×10^-6和23.18×10^-6 mm,即相同加力条件下两步法的前牙初始位移约为一步法同名前牙的2倍;一步法尖牙冠根无法获得相同的位移.结论 两步法滑动关闭牙间隙时前牙更易控根移动;与一步法相比,两步法滑动关闭牙间隙产生的初始位移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正畸缺隙闭合 牙正畸牵引
原文传递
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即刻植骨对间隙关闭后牙槽骨保存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启兴 周治波 周彦恒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49-655,共7页
目的 分析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即刻植骨对间隙关闭后邻牙牙槽骨的保存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30例成年正畸患者,共38个下颌第一恒磨牙减数牙位,采用随机数... 目的 分析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即刻植骨对间隙关闭后邻牙牙槽骨的保存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30例成年正畸患者,共38个下颌第一恒磨牙减数牙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植骨组与对照组(每组19个牙位).植骨组减数后即刻植骨,对照组仅减数不植骨,之后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正畸治疗,关闭拔牙间隙.制取两组患者治疗前(T0期)、排齐整平后(T1期)、间隙完全关闭后(T2期)牙颌模型,记录间隙关闭的距离及时间,并计算牙齿移动速度.测量T0和T2期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牙周袋深度及附着丧失的变化;分别拍摄T0和T2期锥形束CT,采用Invivo Dental 5.0软件测量两组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牙槽骨高度的变化.结果 植骨组与对照组均成功关闭拔牙间隙,植骨组间隙关闭时间为(17.4±3.0)个月,对照组为(13.3±2.4)个月.与T0期相比,植骨组T2期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牙周袋深度与附着丧失均无明显改变;T2期植骨组第二前磨牙牙槽骨高度也无显著改变.与T0期相比,对照组T2期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牙周袋深度均无显著变化,但发生牙槽骨高度显著降低与附着丧失显著增加,第二前磨牙牙槽骨高度降低(0.75±0.16)mm,附着丧失增加(0.64±0.15)mm;第二恒磨牙牙槽骨高度降低(0.79±0.23)mm,附着丧失增加(0.80±0.24)mm.结论 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后即刻植骨能延缓牙槽骨吸收,可在间隙关闭过程中较好地维持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的牙周附着水平,但可导致牙齿移动速度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缺隙闭合 牙槽骨质丢失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颌第一磨牙
原文传递
双链法与微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正畸牙牙间隙关闭影响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婵媛 王杨洋 +1 位作者 王鹏 霍峰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8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目的 探讨双链法矫治正畸牙牙间隙关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4年6月—2017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72例不同上下颌牙列间隙的正畸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 目的 探讨双链法矫治正畸牙牙间隙关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4年6月—2017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72例不同上下颌牙列间隙的正畸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双链法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牙间隙关闭所需的时间、牙周指标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牙间隙关闭时间分别为(4.19±0.76)、(5.34±0.5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9,P〈0.01);尖牙牙冠远中舌向扭转率分别为5.56%(2/36)、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5).矫治前和矫治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牙龈指数(GI)分别为0.53±0.11、0.83±0.47,对照组分别为0.54±0.17、0.85±0.49,各组患者矫治前后G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29、3.586,P值均〈0.01);研究组龈沟探诊深度(SPD)分别为(2.25±0.43)mm、(2.87±0.47)mm,对照组分别为(2.17±0.37)mm、(2.82±0.54)mm,各组患者矫治前后S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40、5.958,P值均〈0.01);研究组龈沟出血指数(SBI)分别为0.67±0.36、1.23±0.35,对照组分别为0.64±0.38、1.15±0.21,各组患者矫治前后SB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92、7.048,P值均〈0.05);研究组菌斑指数(PLI)分别为0.81±0.43、1.62±0.43,对照组分别为0.86±0.21、1.17±0.25,各组患者矫治前后PL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88、5.697,P值均〈0.05).治疗前后两组间GI、SPD、SB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矫治后6个月PLI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8,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78%(1/36),对照组为13.89%(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00,P〈0.01).结论 在正畸治疗中,使用双链法可缩短正畸牙间隙关闭的时间,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缺隙闭合 双链法 微种植体 直丝弓矫治技术
原文传递
无托槽隐形矫治上颌前牙分步内收和整体内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昕月 须敏依 +3 位作者 华滢婕 王誉阳 姜婷 唐国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9-675,共7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上颌前牙分步内收和整体内收对切牙移动方式和后牙支抗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例2022年6月因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的患者(24岁,男...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上颌前牙分步内收和整体内收对切牙移动方式和后牙支抗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例2022年6月因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的患者(24岁,男性,个别正常),使用其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减数上颌第一前磨牙,建立5组工况:分步内收-尖牙平移组、分步内收-切牙平移组、分步内收-切牙过矫治组、整体内收-切牙平移组和整体内收-切牙过矫治组。分析各组前牙和支抗后牙的初始位移。结果分步内收-尖牙平移组尖牙发生远中倾斜移动,中切牙和侧切牙分别唇向倾斜0.18°和0.13°。分步内收-切牙平移组和分步内收-切牙过矫治组尖牙均表现为近中倾斜移动;其中,切牙平移组中切牙和侧切牙出现不可控舌倾,分别倾斜0.29°和0.32°;切牙过矫治组中切牙和侧切牙的舌倾角减少至0.21°和0.18°。整体内收-切牙平移组和整体内收-切牙过矫治组尖牙均表现为远中倾斜移动;其中,切牙平移组中切牙和侧切牙仍出现不可控舌倾,分别倾斜0.19°和0.27°;切牙过矫治组中切牙发生可控的倾斜移动,舌倾角降至0.02°,侧切牙呈控根移动,表现为0.03°唇倾。5组后牙均发生近中倾斜移动。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内收上前牙时,设计整体内收和切牙过矫治有利于切牙的转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正畸矫正器设计 正畸缺隙闭合 正畸矫正器 可摘式 无托槽隐形矫治
原文传递
J钩高位牵引压低并内收上颌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苏杰华 刘佳莉 +2 位作者 许潾于 钟萍萍 张端强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探讨J钩高位牵引辅助压低并内收上颌前牙的生物力学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在ANSYS 14.0软件中建立包括上颌牙列、牙周膜、直丝弓矫治器及上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J钩施加1.5 N力量压低内收上前...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探讨J钩高位牵引辅助压低并内收上颌前牙的生物力学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在ANSYS 14.0软件中建立包括上颌牙列、牙周膜、直丝弓矫治器及上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J钩施加1.5 N力量压低内收上前牙,A组加载于侧切牙近中,B组加载于侧切牙远中.牵引方向与矢状面保持30°不变、与(牙合)平面的角度在20°~ 60°之间,每间隔5°设置1种工况,两组共18种工况.分析上前牙位移及牙周膜应力情况.结果 随着牵引角度增大,上前牙位移趋势逐渐由舌向移动为主伴压低的顺时针旋转移动,变为整体压低、内收移动,最后变为压低伴唇向倾斜的逆时针旋转移动.在侧切牙近中以35°加载或在侧切牙远中以45°加载时,上前牙出现相对均匀一致的整体压低、内收移动,整体无旋转的趋势.结论 对于唇倾度正常的上颌前牙,J钩高位牵引加载于侧切牙近中更有利于前牙的整体压低和内收,临床上应根据个体情况和治疗目标调整牵引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正畸支抗 口外牵引器 正畸缺隙闭合
原文传递
无托槽隐形矫治整体内收减数正畸患者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孟雪欢 王春娟 +3 位作者 王超 王睿 明叶 郑雷蕾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53-759,共7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法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整体内收减数正畸患者上前牙的过程,探讨整个矫治系统的力学效应,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例减数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且上颌牙列已排齐整平的女性正畸患者(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法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整体内收减数正畸患者上前牙的过程,探讨整个矫治系统的力学效应,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例减数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且上颌牙列已排齐整平的女性正畸患者(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26岁),采用锥形束CT进行扫描,通过Mimics 17.0、SolidWorks 2016、Geomagic Studio 2015等软件建立包含上颌牙齿、牙周膜、牙槽骨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 6.14软件,以非线性接触法模拟配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整体内收前牙0.2 mm的过程,分析上颌牙移动趋势及位移、牙周膜及牙槽窝的应力分布以及矫治器的变形趋势。结果前牙内收过程中牙冠均有舌侧偏远中倾斜移动伴覆加深的趋势,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的最大位移分别为25.16、50.34和24.98μm;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牙冠均有近中倾斜移动的趋势,最大位移分别为33.04、2.90和16.63μm。牙周膜及牙槽窝应力分布与牙移动趋势相符,拔牙间隙两侧牙周膜应力较大且在牙槽窝根尖处出现应力集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邻牙连接处应力较大,并有向脱落的趋势。结论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整体内收前牙时,应注意前牙控根、压低以及后牙支抗的保护,同时应警惕拔牙间隙两侧牙齿出现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正畸缺隙闭合 生物力学 透明矫治器
原文传递
减数正畸治疗对Ⅳ期/C级牙周炎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和牙槽骨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辛天艺 焦剑 +1 位作者 周彦恒 施捷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92-997,共6页
目的探讨减数正畸治疗对Ⅳ期/C级牙周炎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和牙槽骨高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诊断为Ⅳ期/C级牙周炎后接受规范的牙周系统治疗,并于北... 目的探讨减数正畸治疗对Ⅳ期/C级牙周炎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和牙槽骨高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诊断为Ⅳ期/C级牙周炎后接受规范的牙周系统治疗,并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完成减数正畸治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8例(男性3例,女性5例,25~38岁),共减数17颗牙(8颗切牙和9颗前磨牙),通过牙周检查记录表和根尖片评价减数矫治前后34颗减数牙邻牙(teeth adjacent to extraction sites,TAES)与34颗对照牙(同一患者口内以TAES的同对侧同名牙、对颌同侧同名牙或牙根形态相似以及牙周状况相似的邻牙的优先顺序选取)的牙周探诊深度和相对骨高度(relative bone height,RBH)。结果矫治前后TAES与对照牙的探诊深度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TAES的RBH显著增加8.19%(-3.36%,14.01%)(P<0.05);对照牙RBH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ES近减数侧RBH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远减数侧RBH显著增加7.73%(-1.52%,21.55%)(P<0.05)。TAES与对照牙的矫治后牙根吸收百分比分别为13.1%(1.3%,23.9%)和4.3%(-8.9%,1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炎症控制良好和正确施力的前提下,减数正畸治疗对Ⅳ期/C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支持组织未造成进一步破坏。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TAES的牙槽骨水平有一定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正畸缺隙闭合 正畸学 矫正 牙槽骨质丢失 牙周指数 减数正畸治疗
原文传递
牙龈内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晓宇 吴亚菲 赵蕾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80-783,共4页
牙龈内陷是需要减数的正畸患者在正畸空间关闭过程中出现的牙龈折痕。临床表现可以为附着龈表面的细微折痕,或贯通颊侧牙乳头至舌侧牙槽突的深折痕。牙龈内陷可影响局部牙周组织健康,并影响正畸效果及稳定性。本文就牙龈内陷的研究进... 牙龈内陷是需要减数的正畸患者在正畸空间关闭过程中出现的牙龈折痕。临床表现可以为附着龈表面的细微折痕,或贯通颊侧牙乳头至舌侧牙槽突的深折痕。牙龈内陷可影响局部牙周组织健康,并影响正畸效果及稳定性。本文就牙龈内陷的研究进展,包括定义、表现、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及产生的影响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 正畸缺隙闭合 牙龈内陷 拔牙 位点保存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