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障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贾德华 王万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591-2592,共2页
障景是园林造景手法之一。在园林中合理设置障景,可以起到欲扬先抑、增加层次、障丑显美等作用。介绍障景在园林中的表现形式,分析其在园林中的作用及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园林 障景 造景
下载PDF
障景手法在园林步行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翠青 陈红 《美与时代(城市)》 2023年第2期61-63,共3页
障景是园林造景手法之一,在园林中合理加入障景,可以起到欲扬先抑、增加层次等作用。在园林步行空间设计中应用障景手法,能够增加步行空间的层次性,让人们在步行空间里享受它所带来的趣味。但是,当下园林步行空间设计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 障景是园林造景手法之一,在园林中合理加入障景,可以起到欲扬先抑、增加层次等作用。在园林步行空间设计中应用障景手法,能够增加步行空间的层次性,让人们在步行空间里享受它所带来的趣味。但是,当下园林步行空间设计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行走路线过于单调,容易让人对园林景观的节点一览无余,缺乏趣味性;步行空间的景观节点设计缺乏连贯性,空间内外关联性不强;地域性文化渗透不足,步行空间缺乏典型的地域文化元素;等等。因此,对障景手法和园林步行空间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探索障景手法在园林步行空间设计中应用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分析相应的解决办法,并以苏州园林为例,分析障景手法在园林步行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景手法 步行空间 趣味性
下载PDF
江西景德镇无管局全面保障景衢铁路通信联调联试
3
作者 王燕 《中国无线电》 2017年第10期75-75,共1页
2017年10月13日,在九景衢铁路项目部的邀请下,江西省景德镇市无线电管理局派出技术骨干远赴九江进站上车,随车开展了12小时不间断测试,保障了九景衢铁路GSM—R通信系统测试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铁路通信 景德镇市 江西省 联试 联调 障景 无线电管理局 通信系统
下载PDF
植物在障景中的应用——以杭州求是里为例
4
作者 姜燕萍 《中国园艺文摘》 2017年第7期153-155,共3页
以植物在障景中的应用为视阈,分析植物在障景中的意义及表现形式,并以杭州和家园——求是里为例,探讨植物障景在该项目景观改造中的应用手法。
关键词 植物障景 新中式 住宅小区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国伟 倪丽 《科技资讯》 2008年第35期198-198,200,共2页
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高目的,以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在造园手法上有其与西方园林所不同的独特构景方法。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构景方法 对景 借景 框景 障景 隔景
下载PDF
论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空间创造手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志野 《科技视界》 2015年第32期198-198,共1页
在世界园林体系各种包罗万象的创作手法中,中国古典园林体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东方园林的创作根基,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方法,对比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而对于园林中景点的创造,障景与分景在其中处处被... 在世界园林体系各种包罗万象的创作手法中,中国古典园林体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东方园林的创作根基,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方法,对比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而对于园林中景点的创造,障景与分景在其中处处被体现,对于这些园林设计手法的研究,无疑会对中国园林今后的建造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 障景 分景
下载PDF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涛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8期128-130,共3页
本文强调了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价值表现,并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进行了简单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现代室内空间组织、空间布局入手,阐述了室内空间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室内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 障景 借景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的置景形式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太雷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5年第2期21-23,共3页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造园形式,传递着中国文化特有的韵味和哲学理念。中国园林中的“景”,是园林灵魂和生命的集中体现。深入研究我国古典园林的置景形式,对打造具有中国精神的现代园林体系,有着方法和理念上的双重启示。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造园家 置景 障景 漏景 透景线 框景 现代环境艺术 人工建筑 步移景异
下载PDF
基于微格和BOPPPS模型的“园林艺术”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冯静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5年第10期4-5,共2页
选取"园林艺术"课程中某节课堂内容的一部分,应用BOPPPS模型,包括课堂导入、明确课堂目标、课堂前测、参与式学习和课堂后测、课堂总结六个环节,设计了完整的微格教学内容,通过演练实践,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技巧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格 BOPPPS模型 园林艺术 障景
下载PDF
视觉分析在现代城市公园中的运用研究——以郑州市黄河迎宾馆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静茹 汤士东 《城市建筑》 2019年第10期172-176,共5页
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高层建筑作为缓解城市用地矛盾的主要措施,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导建筑类型,公园周边的多层建筑逐渐被高层建筑取代,园林的视觉风貌受到严重的影响。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无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前提下,采用被动式的... 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高层建筑作为缓解城市用地矛盾的主要措施,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导建筑类型,公园周边的多层建筑逐渐被高层建筑取代,园林的视觉风貌受到严重的影响。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无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前提下,采用被动式的自我调节机制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本文以郑州黄河迎宾馆为例,基于视觉分析原理,通过对公园内部绿化空间的再组织,探讨屏蔽公园周边高层建筑视觉污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污染 视觉分析 障景
下载PDF
吉林·宫城友谊园植物配置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维业 纪元 李祥 《风景园林》 2004年第55期89-90,共2页
美丽的吉林·宫城友谊园位于长春动植物园内的东北角上,面积仅1.3hm2.该园是为纪念中国吉林省与日本宫域县缔结友好关系10周年而建.在风景布局上以水系为中心,应用不同的植物协调配置叠石、假山,形成自己的风格.园西部体现吉林自然... 美丽的吉林·宫城友谊园位于长春动植物园内的东北角上,面积仅1.3hm2.该园是为纪念中国吉林省与日本宫域县缔结友好关系10周年而建.在风景布局上以水系为中心,应用不同的植物协调配置叠石、假山,形成自己的风格.园西部体现吉林自然风貌,东部微缩日本山光水景,整体上突出植物造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城 叠石 造园 障景 本宫 园林工作者 洗手钵 山樱花 玲珑石 园景
下载PDF
绛守居园池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尔鹤 《文物世界》 1989年第1期64-72,共9页
新绛县古称绛州,原是晋南的交通枢纽及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城建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为绛郡。城西北是姑射山,南为峨嵋岭,汾、浍两河环绕东南,州署在城内西部的一片黄土高崖上,绛守居园池就在州署的后面(现为新绛中学校园)。唐代... 新绛县古称绛州,原是晋南的交通枢纽及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城建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为绛郡。城西北是姑射山,南为峨嵋岭,汾、浍两河环绕东南,州署在城内西部的一片黄土高崖上,绛守居园池就在州署的后面(现为新绛中学校园)。唐代著名文学家樊宗师曾作《绛守居园池记》,对于园池的建设及园内建筑、布局,或梁或亭,或池或塘,或原或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绛守居园池 山水园 绛州 峨嵋岭 新绛县 隔景 著名文学家 障景 园景 商业中心
下载PDF
厦门租界建筑与园林实例研究分析
13
作者 陈丽 《艺术科技》 2014年第5期311-311,共1页
在中西设计思想相互碰撞下,厦门租界建筑的建设可以说是开展得轰轰烈烈,这个时期的建设也基本奠定了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为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其建筑风格上的理论运用,直到今天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1租界公共绿地,... 在中西设计思想相互碰撞下,厦门租界建筑的建设可以说是开展得轰轰烈烈,这个时期的建设也基本奠定了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为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其建筑风格上的理论运用,直到今天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1租界公共绿地,主要指当时在厦门英租界、鼓浪屿公共租界内向公众开放的公园首推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建于1927年,1931年建成开放,面积为13.8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设计 公共绿地 菽庄花园 于园 林艺 鼓浪屿 造园 中国造园论 障景 日光岩
下载PDF
昌吉市街头小游园建设的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菠 《新疆林业》 2014年第6期28-29,共2页
在发展迅猛的城市建设中,公园、道路绿化、街头绿化等都是城市绿化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绿化美化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最贴近居民生活的,是那些出门可见、逛街路过、可小憩闲聊的街头绿化小游园。一个城市小游园建设多了、好了... 在发展迅猛的城市建设中,公园、道路绿化、街头绿化等都是城市绿化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绿化美化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最贴近居民生活的,是那些出门可见、逛街路过、可小憩闲聊的街头绿化小游园。一个城市小游园建设多了、好了、细了,城市的绿化层次才会更丰富、更人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游园 道路绿化 安静休息区 花池 自然性 障景 规则式 平交口 环境文化 三角形分布
下载PDF
论汉族审美意识的内向性
15
作者 施建业 《皖西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9-14,共6页
文章论述了我国汉族审美意识具有内向性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是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它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汉族审美意识特点之一是具有内向、深沉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初步形成于夏、商、周时代,正式形... 文章论述了我国汉族审美意识具有内向性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是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它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汉族审美意识特点之一是具有内向、深沉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初步形成于夏、商、周时代,正式形成于秦汉之际,贯穿汉族的整个历史,一直延续到现在。本文准备探讨一下这种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心灵美 审美境界 向性 尽意 障景 道德品质 德充 非礼勿视 内圣
下载PDF
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
16
作者 钱克达 《江苏绿化》 1998年第4期17-18,共2页
竹系禾本科植物,以东亚为主要产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竿叶青翠,婵娟挺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我们通过对徐州地区150家园林、绿地与庭院的调查发现,竹子在园林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种:一、主景以竹为主景,片植成林较多。面积... 竹系禾本科植物,以东亚为主要产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竿叶青翠,婵娟挺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我们通过对徐州地区150家园林、绿地与庭院的调查发现,竹子在园林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种:一、主景以竹为主景,片植成林较多。面积大者以动观为主,面积小者则以竹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竹 园林 应用 主景 配置 障景
下载PDF
如画的风景——浅析日本回游式园林
17
作者 姚雪艳 《园林》 2000年第7期14-15,共2页
概况日本园林中的茶庭堪称日庭设计的一个杰作,而续之而来的“回游式园庭”则使东瀛园林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回游园最早出现于公元17世纪,事实上,它几乎包揽了日本园林中的所有设计元素——池、山、岛、溪、桥、灯笼、踏脚石等。不... 概况日本园林中的茶庭堪称日庭设计的一个杰作,而续之而来的“回游式园庭”则使东瀛园林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回游园最早出现于公元17世纪,事实上,它几乎包揽了日本园林中的所有设计元素——池、山、岛、溪、桥、灯笼、踏脚石等。不过,在回游园中,这些造园元素的应用更趋自由,较茶道庭园少了许多定式要求。类似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日本回游式园林中也经常采种‘借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游式园林 空间组织 日本 借景 框景 障景
下载PDF
论现代住宅景观的巧妙布局
18
作者 林世埕 张加友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期63-65,共3页
住宅园林是一种既有居住功能,又包含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同中国古代园林一样要达到可居、可游、可观的目的。介绍了现代住宅景观设计采用的主要设计手法,如借景、障景、迂回曲折,以达到小空间大世界,使景观包罗万象。
关键词 住宅景观 借景 障景 迂回曲折
下载PDF
翁丁传统村落形态及建筑特色研究
19
作者 宋沁煜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第7期59-61,共3页
翁丁原始村落坐落在云南省临沧市地域范围内,曾是“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具有极其丰富的民族特点和极高的考察价值。文章首先从地势气候、生态环境、景观规划等三个方面对翁丁村落的自然环境背景进行分析,接着介绍村落的特色建筑,并... 翁丁原始村落坐落在云南省临沧市地域范围内,曾是“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具有极其丰富的民族特点和极高的考察价值。文章首先从地势气候、生态环境、景观规划等三个方面对翁丁村落的自然环境背景进行分析,接着介绍村落的特色建筑,并探讨翁丁原始村落传统民居的建筑成因,最后就灾后重建、保护翁丁传统建筑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地势气候 生态环境 景观规划 建筑风格 障景
下载PDF
谈龙潭湖公园进水口的设计艺术
20
作者 周封 《古建园林技术》 1989年第3期32-32,共1页
龙潭湖公园进水口现名为"龙门"。是全湖之水源。位于湖面之东隅,靠近护城河。河水沿着地下隧道过闸口(龙门)注入湖内。这里地势较为高爽,湖面由近而远逐渐开阔,右侧临岸有枕波亭,亭近水际,岸石嶙峋与此相呼应。远眺,碧波浩渺... 龙潭湖公园进水口现名为"龙门"。是全湖之水源。位于湖面之东隅,靠近护城河。河水沿着地下隧道过闸口(龙门)注入湖内。这里地势较为高爽,湖面由近而远逐渐开阔,右侧临岸有枕波亭,亭近水际,岸石嶙峋与此相呼应。远眺,碧波浩渺在水天互映之中一组水阁错落其间。左顾廊桥飞虹自然成趣,于此形成了左右交叉,远近得景的地理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口 碧波浩渺 龙潭湖 《园冶》 障景 廊桥 计成 江南园林 园林布局 山环水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