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基于半空间扫描测量模式的隧道坍腔地质雷达三维成像技术
被引量:
7
1
作者
邓海明
杨曦
+5 位作者
李志山
雷红仙
唐侃
范明外
张寒韬
黄萍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59,共8页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高效、无损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隧道地质灾害尤其是隧道坍腔的探测中。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制约,目前隧道中地质雷达探测方式多以二维反射剖面为主,存在空间探测范围局限性较大的问题。为了在尽量不增加工作...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高效、无损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隧道地质灾害尤其是隧道坍腔的探测中。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制约,目前隧道中地质雷达探测方式多以二维反射剖面为主,存在空间探测范围局限性较大的问题。为了在尽量不增加工作量、不降低数据采集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地质雷达的空间探测范围,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空间扫描测量的探测模式,通过对三维数据体的反演实现了隧道掌子面半空间区域30 m范围内的全方位3D成像。通过基于CPML吸收边界条件的三维FDTD数值模拟分析以及对接收信号的频谱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河北省荣成—乌海高速公路营尔岭隧道右洞坍腔检测中,成功探测到里程K103+607~K103+567区域内隧道顶部的坍腔危害。此外,将三维地质雷达探测结论与三维地震地质超前预报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吻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空间扫描测量
地质雷达
三维成像
隧道坍腔
3D
FDT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半空间扫描测量模式的隧道坍腔地质雷达三维成像技术
被引量:
7
1
作者
邓海明
杨曦
李志山
雷红仙
唐侃
范明外
张寒韬
黄萍
机构
昭通市昭泸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
云南交投集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59,共8页
基金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创新示范项目(云交科教便[2020]53)。
文摘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高效、无损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隧道地质灾害尤其是隧道坍腔的探测中。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制约,目前隧道中地质雷达探测方式多以二维反射剖面为主,存在空间探测范围局限性较大的问题。为了在尽量不增加工作量、不降低数据采集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地质雷达的空间探测范围,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空间扫描测量的探测模式,通过对三维数据体的反演实现了隧道掌子面半空间区域30 m范围内的全方位3D成像。通过基于CPML吸收边界条件的三维FDTD数值模拟分析以及对接收信号的频谱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河北省荣成—乌海高速公路营尔岭隧道右洞坍腔检测中,成功探测到里程K103+607~K103+567区域内隧道顶部的坍腔危害。此外,将三维地质雷达探测结论与三维地震地质超前预报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吻合效果良好。
关键词
半空间扫描测量
地质雷达
三维成像
隧道坍腔
3D
FDTD
Keywords
Half-space scanning measurement
GPR
3D imaging
Tunnel cavity
3D FDTD
分类号
U456.3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基于半空间扫描测量模式的隧道坍腔地质雷达三维成像技术
邓海明
杨曦
李志山
雷红仙
唐侃
范明外
张寒韬
黄萍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