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峰山特长隧道平面控制测量基准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守彬 李林 王新洲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5年第1期33-34,共2页
介绍了GPS技术应用于雪峰山特长隧道工程平面测量基准建立的方法,分析了GPS控制网的观测质量,并就GPS控制测量误差对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值进行了估算。
关键词 雪峰山 全球定位系统 隧道平面 控制测量 坐标基准 贯通误差
下载PDF
非均质地基中平面应变隧道开挖面稳定上限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宋春霞 黄茂松 吕玺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45-2650,2662,共7页
非均质是软黏土地基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而目前隧道开挖面稳定研究中比较成熟的理论主要是针对均质土体。因此,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出发,采用平面应变隧道刚体平动破坏模式(多块体上限法),考虑软黏土地基的非均质性,推导了平... 非均质是软黏土地基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而目前隧道开挖面稳定研究中比较成熟的理论主要是针对均质土体。因此,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出发,采用平面应变隧道刚体平动破坏模式(多块体上限法),考虑软黏土地基的非均质性,推导了平面应变隧道极限支护压力关于隧道埋深、土体重度及土体强度的上限公式。通过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分析,证明了极限分析方法在隧道开挖面稳定性方面的可行性;利用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详细探讨了隧道开挖面稳定的影响因素;而且由计算结果可知,地基土的非均质性在影响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的同时,也影响着隧道开挖破坏面的位置和形状,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应变隧道 开挖面稳定 上限极限分析 非均质黏土
下载PDF
非均质黏土地基中平面应变隧道最小支护压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9
3
作者 周维祥 黄茂松 吕玺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418-421,共4页
土体由于沉积而具有天然的非均质性,但关于非均质地基中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研究却很稀少,在实际盾构隧道工程中均按均质地基对待。但这一简化并没有考虑非均质性对保持开挖面稳定所需最小支护压力的有利作用,以及对破坏模式的影响。故... 土体由于沉积而具有天然的非均质性,但关于非均质地基中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研究却很稀少,在实际盾构隧道工程中均按均质地基对待。但这一简化并没有考虑非均质性对保持开挖面稳定所需最小支护压力的有利作用,以及对破坏模式的影响。故文中采用基于tresca准则的弹塑性有限元法来研究黏聚力随深度线性变化的纯黏土地基中平面应变隧道的开挖面稳定性,模拟了土体失稳渐进破坏的全过程。最终验证了无量纲化的有效性,得到了各种工况时保持土体稳定的最小支护压力值,并发现了黏聚力线性变化斜率对深埋隧道破坏模式的影响,可为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应变隧道 开挖面稳定 非均质 破坏模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形与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学仕 周适 +1 位作者 王靠省 郭平 《铁道勘察》 2016年第5期4-8,共5页
建立地面实验网,用GNSS测量结果作为参考值,对交叉导线网、横控交叉网、菱形交叉网和中间自由测站点对网等网形进行同步实测,对各种网形就距离定权、距离角度方差估计、常规平差与稳健估计、加入不同精度的陀螺方位等进行测试计算,分析... 建立地面实验网,用GNSS测量结果作为参考值,对交叉导线网、横控交叉网、菱形交叉网和中间自由测站点对网等网形进行同步实测,对各种网形就距离定权、距离角度方差估计、常规平差与稳健估计、加入不同精度的陀螺方位等进行测试计算,分析不同方法与处理参数对控制网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为提高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的贯通精度及可靠性,应尽量减少旁折光的影响,宜采用交叉导线网或中间自由测站的边角交会网形;有条件时应测量高精度的陀螺方位边,采用边角匹配抗差平差方法处理控制网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 距离误差 边角定权 抗差平差 高精度陀螺方位
下载PDF
地震断裂带上长大隧道内控制网的布设和施测
5
作者 马志国 《建筑安全》 2018年第2期61-63,共3页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隧道顺利贯通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贯通误差的大小,对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施工成本的控制有着较为重大的影响。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地震断裂带上软弱围岩隧道平面控制网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洞内控制网的施测方案和技...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隧道顺利贯通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贯通误差的大小,对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施工成本的控制有着较为重大的影响。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地震断裂带上软弱围岩隧道平面控制网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洞内控制网的施测方案和技术进行探讨,并对隧道顺利贯通后整体控制网精度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可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断裂带 隧道平面控制网 数据分析
下载PDF
登楼山隧道断面布置形式与工法选择研究
6
作者 赵旭荣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9年第10期58-62,共5页
登楼山隧道是弥勒至玉溪高速公路中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对登楼山隧道的断面布置形式与工法选择进行研究。根据现行规范、国内工程经验以及国内专家意见等确定了隧道左右两线平面布置方案,并且隧道纵坡应按照1.9%进行设计。同时针对登楼... 登楼山隧道是弥勒至玉溪高速公路中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对登楼山隧道的断面布置形式与工法选择进行研究。根据现行规范、国内工程经验以及国内专家意见等确定了隧道左右两线平面布置方案,并且隧道纵坡应按照1.9%进行设计。同时针对登楼山隧道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周围建设环境,登楼山隧道推荐采用两主洞+平行导洞施工的三洞方案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最后结合登楼山隧道的工程特点以及隧道洞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下水等条件,隧道进口端的左、右线洞门全部都使用钢筋混凝土洞门,并设置一定长度的明洞结构。明洞结构采用带仰拱的C30钢筋混凝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楼山隧道 隧道平面布置 隧道纵坡 平行导洞
下载PDF
特长隧道的控制测量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启亮 《交通标准化》 2006年第7期95-98,共4页
在特长隧道的控制测量中,为提高精度,采用平差计算法以实测值确定观测值权,使平差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该方法常利用自编的表格计算程序进行,可极大地提高计算效率,减轻工作强度,提高计算精度和成果的高可靠性。
关键词 特长隧道平面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 改正
下载PDF
平面交叉隧道围岩及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林波 谢文博 +1 位作者 刘磊 许修亮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5-122,共8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相邻隧道在修建时间和空间上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定的穿越关系,从而产生了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其中平面交叉是交叉隧道的常见结构形式。平面交叉隧道的开挖和支护流程更加复杂,交叉区域...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相邻隧道在修建时间和空间上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定的穿越关系,从而产生了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其中平面交叉是交叉隧道的常见结构形式。平面交叉隧道的开挖和支护流程更加复杂,交叉区域围岩和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值得引起重视。基于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及现场实测数据,首先利用反演分析法完成了隧道三维模型参数的标定,获取了1组可真实表征围岩应力应变特性的模型参数,建立了可模拟施工工序的交叉隧道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获取了开挖和支护过程中交叉区域围岩和初期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应力演化规律。进一步地,将变形和应力作为考察指标,对交叉区域围岩的拱顶、仰拱、边墙、初期支护结构、系统锚杆等关键施工部分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主洞和支洞相交处的4个拐角及主洞边墙是交叉区域变形和应力的集中区,施工过程中应针对这些区域采取相应的补强措施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设计文件中给出的系统锚杆的布局不够合理,使得整个系统锚杆的受力不够均匀,局部发生了应力集中现象,可能导致个别锚杆失效,建议将隧道拱部的锚杆数量减少,将主洞边墙处的锚杆数量增加,以规避施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平面交叉隧道 数值模拟 围岩 初期支护结构 稳定性
原文传递
Post-failure behavior of tunnel heading collapse by MPM simulation 被引量:7
9
作者 CHENG XueSong ZHENG Gang +4 位作者 SOGA K. BANDARA S.S. KUMAR K. DIAO Yu XU Jie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2139-2152,共14页
Tunnel collapse present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adopted to assess this risk is to evaluate the factor of safety against failure. However, this analysis only dete... Tunnel collapse present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adopted to assess this risk is to evaluate the factor of safety against failure. However, this analysis only determines on whether the tunnel will collapse or not, and does not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magnitude of the post-failure behavior(for example, catastrophic or progressive) if the tunnel collapse occurs. In this study, a meshless method based on the material point method(MPM)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ost-failure behavior of tunnel heading collapse in two-dimensional plane-strain conditions. The capability and accuracy of MPM we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elicited results to centrifuge test data and to analytical solutions obtained from limit state methods. MPM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at different soil conditions(clay or sand) and profiles(homogenous or linear increasing strength) as well as at different tunnel geometries(i.e. tunnel depth and unlined length).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ost-failure behavior and mechanisms are examined and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stability collapse mechanism material point method large deform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