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结膜隧道成形术修复泪道阻塞(附100例报告)
1
作者 刘立森 黄丽军 谢忠艳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10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自体结膜隧道成形术 泪道阻塞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隧道成形术结合根向复位瓣术对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PLI、SBI和PD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利峰 李永彦 刘晓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0期79-81,共3页
目的 分析隧道成形术结合根向复位瓣术对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探诊深度(PD)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 目的 分析隧道成形术结合根向复位瓣术对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探诊深度(PD)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牙周基础治疗)与研究组(n=40,隧道成形术结合根向复位瓣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的PLI、SBI及PD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研究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隧道成形术结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标,减轻炎症反应,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根分叉病变 隧道成形术 根向复位瓣术 牙周指标
下载PDF
隧道成形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Ⅲ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申庸凡 徐薇 +2 位作者 张超 路立花 王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隧道成形术联合运用根向复位瓣术治疗Ⅲ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牙周基础治疗之后,采用隧道成形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结果治疗后1年,... 目的观察隧道成形术联合运用根向复位瓣术治疗Ⅲ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牙周基础治疗之后,采用隧道成形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结果治疗后1年,治疗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探诊深度(PD)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临床附着水平(CAL)和角化龈宽度(WKG)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隧道成形术联合运用根向复位瓣术治疗Ⅲ度根分叉病变效果较好,可较好地改善患牙的菌斑和出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根分叉病变 隧道成形术 根向复位瓣术 疗效
下载PDF
隧道成形术治疗壳核部高血压脑出血
4
作者 王恩兴 刘帮清 +2 位作者 王淑军 李凤鹏 王阳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 探讨壳核部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于颞中回皮层距血肿最近处切除部分脑组织,形成一直径1.5~2、5cm大小的隧道,直视下清除血肿。结果 手术43例,良好32例,中残9例,重残1例,死亡1例,较对照组(传统开颅... 目的 探讨壳核部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于颞中回皮层距血肿最近处切除部分脑组织,形成一直径1.5~2、5cm大小的隧道,直视下清除血肿。结果 手术43例,良好32例,中残9例,重残1例,死亡1例,较对照组(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疗效显著(P〈0.05)。结论 隧道成形术治疗壳核部HiCH安全有效,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成形术 壳核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下载PDF
隧道成形术治疗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婵秀 梁焕友 黄江勇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7期848-849,共2页
目的探讨隧道成形术治疗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的疗效。方法从已做牙周基础治疗1月的患者中,选择患有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4例共34颗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牙做基础治疗,对实验组患牙做隧道成形术... 目的探讨隧道成形术治疗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的疗效。方法从已做牙周基础治疗1月的患者中,选择患有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4例共34颗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牙做基础治疗,对实验组患牙做隧道成形术,记录术前、术后3月和术后6月的临床指标包括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和出血指数(B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月和6月复查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PD均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实验组PD减少量较对照组PD减少量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月和6月,实验组与对照组BI均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6月BI与3月BI值相比,进一步减少,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减少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和6月,实验组与对照组AL均较术前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隧道成形术治疗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分叉病变 下颌第一磨牙 隧道成形术
原文传递
隧道式尿道下裂成形术
6
作者 刘智明 章晓东 +3 位作者 叶成杰 乜国雁 王国录 韩永刚 《青海医药杂志》 2002年第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隧道式尿道下裂成形术 尿瘘 术后护理
下载PDF
男性重型尿道下裂行长隧道分期尿道成形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7
作者 王进恩 程帆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1119-1120,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男性重型尿道下裂行长隧道分期尿道成形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基于本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男性重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6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0例... 目的:分析研究男性重型尿道下裂行长隧道分期尿道成形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基于本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男性重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6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长隧道分期尿道成形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重点突出长隧道分期尿道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比较(均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观察组(2例患者再住院接受治疗)高于对照组(11例患者再住院接受治疗).结论:长隧道分期尿道成形术治疗男性重型尿道下裂,充分发挥了其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切口愈合快的优势,且该方法能够有效的纠正患者阴囊分裂以及阴茎阴囊倒位,改善男性生殖器的外观,其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分期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重型尿道下裂 隧道分期尿道成形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治疗随访27年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苏文祺 史佳虹 +2 位作者 程艳 雷浪 李厚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7-354,共8页
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处解剖结构复杂,牙周破坏累及根分叉后,清洁困难,影响其临床预后。27年前患者因“右下后牙松动”就诊,X线根尖片显示46牙根分叉处牙槽骨破坏;经翻瓣术后,定期牙周维护治疗。3年前复诊,临床诊断为Ⅲ度根分叉病变,经过... 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处解剖结构复杂,牙周破坏累及根分叉后,清洁困难,影响其临床预后。27年前患者因“右下后牙松动”就诊,X线根尖片显示46牙根分叉处牙槽骨破坏;经翻瓣术后,定期牙周维护治疗。3年前复诊,临床诊断为Ⅲ度根分叉病变,经过翻瓣术+隧道成形术治疗后,2、9、24和33个月复查显示牙周组织健康。本病例27年的随访结果提示,根分叉病变经完善的牙周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根分叉病变 隧道成形术
下载PDF
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袁付省 贾永建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3-683,共1页
目的 探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7例眼难治性青光眼行巩膜隧道成形术。结果 随访1-5年,治愈11例,好转2例、失败4例。结论 巩膜隧道成形术对原发性青光眼再手术效果好,而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再手术效果较差。
关键词 难治性青光眼 手术治疗 远期疗效 巩膜隧道成形术
下载PDF
下颌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友 胡飚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8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隧道成形术结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下颌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效果。方法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患者40例共40颗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20颗。试验组患牙行隧道成形术及根向复位瓣术,对照组患牙再次做龈下刮治及... 目的探讨隧道成形术结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下颌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效果。方法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患者40例共40颗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20颗。试验组患牙行隧道成形术及根向复位瓣术,对照组患牙再次做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治疗,记录术前(基线水平)、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和附着丧失(attchament loss,AL)。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试验组和对照组PD较术前均有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PD减少量较对照组PD减少量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BI均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AL较术前变化均不明显,试验组AL甚至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手术治疗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分叉病变 下颌第一磨牙 隧道成形术
下载PDF
手术方法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
11
作者 李志坚 王月春 +2 位作者 鞠家君 陈章明 王玉国 《航空航天医药》 1996年第2期67-69,共3页
对46例近视性屈先参差病人采用RK手术和隧道角膜成形术加以矫正,根据屈光度等具体情况将病人分成三组:1.单眼RK手术或隧道角膜成形术;2.双眼RK手术或隧道角膜成形术;3.屈光度较高眼行隧道角膜成形术,屈光度较低的眼... 对46例近视性屈先参差病人采用RK手术和隧道角膜成形术加以矫正,根据屈光度等具体情况将病人分成三组:1.单眼RK手术或隧道角膜成形术;2.双眼RK手术或隧道角膜成形术;3.屈光度较高眼行隧道角膜成形术,屈光度较低的眼行RK手术。随访时间在六个月以上。术前屈光度平均为-7.34D,视力平均为0.1,屈先参差均大于2.0D,术后屈光度平均为-0.94D,视力平均为0.78,屈光参差<2.0D者为39例(85%),并均获得了双眼视,RK手术和隧道角膜成形术对近视性屈光参差的矫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放射状切开 隧道角膜成形术 屈光参差 近视
下载PDF
8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探讨
12
作者 马全林 邢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15期42-43,共2页
目的:通过对8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手术治疗和远期随访,探讨术前诊断、手术术式和疗效。方法:1987年8月至2013年3月,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7例采用肺动脉内隧道成形术,1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患者合并二尖瓣关闭... 目的:通过对8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手术治疗和远期随访,探讨术前诊断、手术术式和疗效。方法:1987年8月至2013年3月,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7例采用肺动脉内隧道成形术,1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患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同时进行了二尖瓣成形术。术前进行了ECG,、心脏超声、心导管、心脏造影等全面检查。术后随访7例,共随访327个月,平均(46.8±10.7)个月。结果:8例患者无住院死亡和严重并发症,7例随访无晚期死亡,1例患者因肺动脉内隧道缝线撕脱,导致主动脉-主肺动脉瘘,二次手术修补成功。随访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LVED平均(46..4±3.7)mm,较术前(54.4±2.8)mm明显减少(P<0.01),EF值(69.4±2.3%)较术前(59.6±2.8%)明显提高(P<0.05)。结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主要原则为重建俩支冠状动脉系统并处理好合并病变。肺动脉内隧道矫治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异常 肺动脉 肺动脉内隧道成形术
下载PDF
结肠经提肌隧道拖出浆肌层反折叠原位肛门成形术治疗低位直肠癌600例
13
作者 陈卓 周丽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2年第10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手术方法 结肠经提肌隧道拖出浆肌层反折叠原位肛门成形术 低位直肠癌
原文传递
羊膜移植再造泪小管的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晔 管丽萍 苏毅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19-1019,共1页
关键词 羊膜移植 陈旧性瘢痕性泪小管阻塞 手术治疗 自体结膜移植隧道成形术 结膜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