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效果评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立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3期146-147,共2页
目的 :探讨用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邳州市中医院肛肠科就诊的54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7例/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肛瘘切除缝合术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采用... 目的 :探讨用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邳州市中医院肛肠科就诊的54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7例/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肛瘘切除缝合术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其伤口感染、肛门变形、由肛门括约肌受损导致大便失禁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切除缝合术 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 肛瘘
下载PDF
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董剑锋 杨思宁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肛瘘切除缝合术,观察组采用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口愈合时间、瘢痕面积和... 目的:观察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肛瘘切除缝合术,观察组采用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口愈合时间、瘢痕面积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口、外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创口愈合时间,缩小瘢痕面积,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肛瘘切除缝合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瘘管隧道法切除 一期缝合术 创口愈合时间 瘢痕面积
下载PDF
瘘管隧道法切除并I期缝合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陈兆峰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35期213-213,共1页
目的:探讨观察瘘管隧道法切除并I期缝合治疗肛瘘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肛瘘患者13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使用瘘管隧道法切除并I期缝合治疗,... 目的:探讨观察瘘管隧道法切除并I期缝合治疗肛瘘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肛瘘患者13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使用瘘管隧道法切除并I期缝合治疗,对照组(使用肛瘘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的有43例,远期治愈的有12例,无效的有11例,其中复发的有4例,术后肛门变形的有1例,术后感染的有1例,无肛门括约肌伤引起大小便失禁;对照组痊愈的有31例,远期治愈的有11例,无效的有24例,其中复发的有12例,术后肛门变形的有4例,术后感染的有6例,肛门括约肌伤引起大小便失禁的有1例,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瘘管隧道法切除并I期缝合治疗肛瘘,其术后创口愈合快,术后疤痕小,感染率低,复发率低,对肛门括约肌伤害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瘘管隧道法切除 I期缝合治疗
原文传递
隧道法切除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26例疗效观察
4
作者 巨超龙 邢彦峰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7年第2期24-27,共4页
为探讨隧道法切除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法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疗效,本研究将52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低切高挂术或瘘管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隧道法切除瘘管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材料... 为探讨隧道法切除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法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疗效,本研究将52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低切高挂术或瘘管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隧道法切除瘘管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材料填塞治疗。对比2组手术总体疗效、创面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2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创面肉芽水肿情况、创面分泌物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瘢痕面积、术后疼痛程度、肛门不完全性性失禁、肛门溢液、肛门缺损,以及肛管测压结果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隧道法切除结合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在保护肛门功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隧道法切除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 填塞 疗效
原文传递
“隧道切除法”治疗肛瘘36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友珍 马志康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肛瘘 隧道切除 传统术式
下载PDF
隧道法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治疗食管上段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凯鹏 李德亮 +5 位作者 贺德志 刘丹 赵丽霞 郑庆芬 王盟 刘冰熔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9期13-19,共7页
目的探索隧道法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STER)治疗起源于固有肌层(MP)的食管上段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采用STER治疗的,起源于MP的41例食管上段SM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变距门齿22.0(20.0,23.0)cm,病变直... 目的探索隧道法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STER)治疗起源于固有肌层(MP)的食管上段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采用STER治疗的,起源于MP的41例食管上段SM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变距门齿22.0(20.0,23.0)cm,病变直径1.5(1.2,3.0)cm,长隧道STER(隧道长度≥3.0 cm)切除15例(36.6%),短隧道STER(隧道长度<3.0 cm)切除26例(63.4%),平均手术时间60.0(34.0,93.0)min。肿瘤整块切除率80.5%(33/41)。术中3例(7.3%)出现并发症。其中,隧道黏膜损伤2例(4.9%),大出血1例(2.4%)。术后皮下气肿4例(9.8%),高热3例(7.3%),均通过保守治疗好转,术后住院时间6.0(4.5,7.0)d。肿瘤长径≥3.0 cm组与肿瘤长径<3.0 cm组比较,手术时间长(P=0.000),术后并发症多(P=0.014),整块切除率低(P=0.036)。短隧道组与长隧道组的肿瘤大小、肿瘤形状、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整块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为平滑肌瘤39例,神经鞘瘤2例。术后随访(34.2±18.7)个月,均无肿瘤复发,无食管狭窄发生。结论STER治疗起源于MP的食管上段SMT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用于长径<3.0 cm的食管SMT。短隧道STER治疗食管上段SMT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初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 固有肌层 食管 黏膜下肿瘤 隧道 隧道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和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的效果对比
7
作者 黄文宝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36期64-67,共4页
目的:对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和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10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的100例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 目的:对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和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10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的100例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STER治疗,对照组采取ESE治疗。记录两组术中钛夹使用数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时,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水平;比较两组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术后肿瘤残留情况及术后18个月内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钛夹使用数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时CYFRA21-1、CA19-9及SC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残留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E与STER用于治疗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均可获得良好疗效,而STER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隧道内镜黏膜下切除 食管胃交界处 黏膜 肿瘤
下载PDF
消化内镜隧道技术在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郑晓敏 张焰平 +2 位作者 李敏 陈刚 程畅 《安徽医学》 2020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隧道技术在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行消化内镜隧道技术治疗的16例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贲门失弛缓症(AC)患...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隧道技术在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行消化内镜隧道技术治疗的16例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7例食管或贲门固有肌层起源的黏膜下肿瘤(SMT)患者行黏膜下隧道法内镜切除术(STER),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术后1~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9例行POEM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8.5±20.6)min;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6个月随访,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均明显缓解。7例STER患者手术平均时间(48.5±18.0)min;肿瘤完整切除6例(85.7%),1例因瘤体形态不规则,部分呈外生型生长,少许瘤体腔外残留;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6例肿瘤完整切除的患者术后1~6个月随访,未见病灶复发及残留。结论消化内镜隧道技术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病变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 贲门失弛缓症 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病变
下载PDF
黏膜下隧道法内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连君 柴宁莉 +6 位作者 陈倩倩 熊英 高颖 牛晓彤 翟亚奇 杜晨 令狐恩强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黏膜下隧道法内镜切除术(STE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经STER治疗的44例上消化道SMTs患者的内镜及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完整切除率为88.6%... 目的探讨黏膜下隧道法内镜切除术(STE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经STER治疗的44例上消化道SMTs患者的内镜及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完整切除率为88.6%(39/44),手术时间为(60.1±30.6)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0.1±3.3)d,并发症发生率为6.8%(3/44)。内镜超声检查(EUS)与病理诊断、EUS测量病灶大小与实际标本大小及EUS与CT判断SMT生长方向均具有一致性。结论STER治疗SMTs具有完整切除率高、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特点,且EUS联合CT可作为术前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 黏膜下肿瘤 上消化道 疗效
原文传递
改良式肛瘘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368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郑卫平 杜卫东 +1 位作者 陆琪 刘军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3年第5期14-15,共2页
为了探讨改良式肛瘘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采用隧道切除法切除肛瘘后,一期缝合伤口,3—5天早期拆线的方法治疗肛瘘368例,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5—29天,平均9天。随访3个月至2年末复发。结果显示:改良式肛瘘切除缝合术... 为了探讨改良式肛瘘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采用隧道切除法切除肛瘘后,一期缝合伤口,3—5天早期拆线的方法治疗肛瘘368例,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5—29天,平均9天。随访3个月至2年末复发。结果显示:改良式肛瘘切除缝合术既能达到根治肛瘘的目的,又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瘢痕小,复发率低,是治疗肛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改良式肛瘘切除缝合术 治疗 隧道切除 创面愈合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以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为特征的食管重复畸形一例
11
作者 付娅 吕志武 +1 位作者 吴建维 薛立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6-517,共2页
本文报道了1例真性上皮覆盖的食管重复畸形患者的诊治情况,详细记录了重复畸形的内镜图片,并对其超声内镜下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食管重复畸形 内镜超声特点 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