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治性痛风中医证候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杨杰 杜启明 +1 位作者 孙威帅 王立强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6期73-77,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痛风(RG)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为难治性痛风防治提供可靠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肾病内分泌门诊及痛风(GA)门诊就诊的199名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RG患者46例、... 目的:探讨难治性痛风(RG)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为难治性痛风防治提供可靠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肾病内分泌门诊及痛风(GA)门诊就诊的199名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RG患者46例、非RG患者153例,分析RG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发病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阳虚、气滞、湿热、痰湿、血虚证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痛风组患者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占比更高,与非难治性痛风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占比及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G患者高血压、脑梗死占比更高,且年龄、血肌酐、血尿酸、尿素明显高于非RG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非R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脑梗死、血瘀证、阴虚证以及年龄、血肌酐、尿素、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是RG的影响因素;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阴虚证、血瘀证、高血压、血尿酸是RG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RG患者年龄更高,合并症较多,阴虚证和血瘀证是RG发病的关键病机,有高血压病史和更高的血尿酸水平也与RG的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中医证候 合并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脾虚湿热型难治性痛风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2
作者 梁伟东 陈柳廷 彭剑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4-910,共7页
目的采用基于1 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脾虚湿热型难治性痛风患者的血清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方法选取40例脾虚湿热型难治性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痛风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以血沉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 目的采用基于1 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脾虚湿热型难治性痛风患者的血清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方法选取40例脾虚湿热型难治性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痛风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以血沉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脂联素及肌酐水平作为观察指标。采用^(1)H-NMR法进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确定相对应的代谢产物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潜在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痛风组患者的血沉及血清CRP、IL-6、TNF-α等各项炎症指标及细胞趋化因子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肌酐水平显著升高(P<0.01)。健康组与痛风组的血清代谢物的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共得到44种差异代谢物,涉及氨酰tRNA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糖酵解/糖异生,酮体的合成与降解,柠檬酸循环(TCA循环),谷胱甘肽代谢及甘油酯代谢等12条潜在代谢通路。结论脾虚湿热型难治性痛风急性发作可能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导致糖代谢、脂代谢及氨基酸代谢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脾虚湿热 代谢组学 ^(1)H-NMR 能量代谢 脂代谢 氨基酸代谢
下载PDF
运用“主客交”理论探讨难治性痛风的因机证治
3
作者 赵鑫 杜杰扬 +3 位作者 李晓旭 朱珂 石金杰 曹炜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38-41,共4页
“主客交”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由温病学家吴有性在其所著《温疫论》中首次提出,初始主要用于温疫病的诊治,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拓展,使其成为指导慢性、顽固性疾病临床诊疗的重要理论。“主客交”理论中的“主”指正... “主客交”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由温病学家吴有性在其所著《温疫论》中首次提出,初始主要用于温疫病的诊治,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拓展,使其成为指导慢性、顽固性疾病临床诊疗的重要理论。“主客交”理论中的“主”指正(正气),“客”为邪(邪气),“主客交”的本质在于正虚邪客,主客胶着而持久不解,迁延不愈,形成顽症痼疾。难治性痛风为素体脾肾亏虚,久羁之湿、痰、瘀、毒等邪凝聚胶着于血脉筋骨所致,与“主客交”的病理演变高度契合。基于此,临证可运用扶正护主、祛邪逐客,分解主客、标本并治之法治疗难治性痛风,自拟泄浊通痹方,验之临床,屡屡获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痹病 主客交 《黄帝内经》 正虚邪客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免疫净化联合活血中药对难治性痛风合并痛风性肾病患者肾功能保护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辛婕琛 汪晓艳 +1 位作者 吴超君 赵龙姝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目的评价免疫净化联合三七粉治疗痛风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0月于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免疫净化难治性痛风合并痛风性肾病患者60例的研究对象。治疗上均给予常规保护肾脏及降尿酸药物治疗(非布司他40 ... 目的评价免疫净化联合三七粉治疗痛风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0月于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免疫净化难治性痛风合并痛风性肾病患者60例的研究对象。治疗上均给予常规保护肾脏及降尿酸药物治疗(非布司他40 mg qd+阿魏酸哌嗪150 mg tid+三七粉2 g bid),并进行4次免疫净化治疗。结果60例患者血肌酐从治疗前(295.34±63.87)μmol/L下降至治疗后(113.12±52.38)μmol/L,随访3个月后为(146.73±83.42)μmol/L,随访6个月后为(154.09±79.42)μmol/L,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血尿酸从治疗前(852.78±202.37)μmol/L下降至治疗后(273.12±114.05)μmol/L,3个月后为(318.12±93.72)μmol/L,6个月后为(307.94±81.03)umol/L,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C反应蛋白治疗前为(124.4±79.52)mg/L,经过治疗下降至(13.27±5.69)mmol/L,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血沉治疗前(81.52±46.23)mm/h经过治疗下降至(28.42±9.53)mm/h,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60例患者在免疫净化治疗3周期间病情均达到临床控制(显效)。60例患者在免疫净化治疗3周期间有9例出现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 g/L),治疗后可纠正;1例出现心绞痛发作;1例出现低血压。观察期间未出现其他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免疫净化联合三七粉治疗痛风性肾病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为难治性痛风合并痛风性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痛风性肾病 免疫净化 三七
下载PDF
张炳厚教授治疗难治性痛风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佳佳 周杰 +2 位作者 段延萍 王智瑜 赵文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期142-144,149,共4页
张炳厚教授辨治难治性痛风经验独到,他认为其主要病因是饮食不节和外邪侵袭,病变过程涉及湿热、热毒、血瘀、浊毒等病理因素,病位主要在肌表经络,深及筋骨、关节,涉及脏腑主要有脾、胃、肾,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肾亏虚,临床诊疗的特点为... 张炳厚教授辨治难治性痛风经验独到,他认为其主要病因是饮食不节和外邪侵袭,病变过程涉及湿热、热毒、血瘀、浊毒等病理因素,病位主要在肌表经络,深及筋骨、关节,涉及脏腑主要有脾、胃、肾,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肾亏虚,临床诊疗的特点为病证结合,分期论治;专病专药,祛除病邪;善用虫蚁,通络为用;生活调理,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张炳厚 虫蚁药 络病
下载PDF
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在难治性痛风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舟 詹锋 +1 位作者 林书典 张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06-110,共5页
目的为促进难治性痛风患者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的有效实施,引起患者及医护人员对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的重视,形成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住院的原发性难治性痛风患者9... 目的为促进难治性痛风患者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的有效实施,引起患者及医护人员对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的重视,形成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住院的原发性难治性痛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1年的治疗及随访,记录其治疗实施情况和疾病控制情况。结果在过去的1年中,有39例患者坚持实施了规范化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患者依从率为42.4%;经过1年的治疗,坚持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的患者痛风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Z=-3.020,P=0.003),受累关节数有所减少(Z=-2.453,P=0.014),痛风石体积缩小了(χ~2=5.786,P=0.013),有并发症的患者人数也明显减少(χ~2=4.083,P=0.039);1年后,坚持"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的患者痛风发作频率(Z=2.915,P=0.004)、受累关节数(Z=2.881,P=0.004)、痛风石体积缩小率(χ~2=6.321,P=0.012)均少于未坚持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的患者。结论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可有效降低痛风发作频率、减少受累关节数、缩小痛风石体积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今后需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建立患者的随访档案、及时监督患者复查、规范痛风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和关注并发症,以推动血尿酸持续达标规范化治疗更好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持续达标治疗 难治性痛风
下载PDF
微创针刀镜联合药物治疗难治性痛风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何东初 张勇 阮小风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7年第5期28-30,44,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针刀镜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难治性痛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难治性痛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秋水仙碱、碳酸氢钠、塞来昔布、别嘌呤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目的:观察微创针刀镜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难治性痛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难治性痛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秋水仙碱、碳酸氢钠、塞来昔布、别嘌呤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创针刀镜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酸、关节疼痛消失时间及主要临床症状(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8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尿酸、关节疼痛消失时间、主要临床症状(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微创针刀镜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难治性痛风急性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急性期 微创针刀镜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非布司他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难治性痛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熊金河 吴霞 江丹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8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难治性痛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2例难治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非布司他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非布司他治疗,2组均同时接受饮食指导和碱化尿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难治性痛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2例难治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非布司他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非布司他治疗,2组均同时接受饮食指导和碱化尿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3个月治疗,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2组间血尿酸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血尿酸水平达标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难治性痛风降尿酸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非布司他,副作用无明显增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非布司他 非诺贝特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探讨非诺贝特对难治性痛风患者的血尿酸、血脂及肌酐等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黄鹤 赵艳敏 姜山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第4期404-405,共2页
目的分析非诺贝特在治疗难治性痛风中对患者血尿酸、血脂及肌酐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某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难治性痛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将其平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 目的分析非诺贝特在治疗难治性痛风中对患者血尿酸、血脂及肌酐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某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难治性痛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将其平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非诺贝特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尿酸(UA)、血脂、肌酐(SCR)、肝功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较对照组的75.0%更高,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碱性磷酸酶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R和用药安全性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诺贝特对治疗难治性痛风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降低患者尿酸和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难治性痛风 尿酸 血脂 肌酐
下载PDF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姜泉教授治疗难治性痛风经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润 姜泉 +3 位作者 韩曼 彭秋伟 付静思 岳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4期119-123,共5页
本文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姜泉教授治疗难治性痛风经验。姜泉教授认为难治性痛风以“阳化气不足”之脾肾气化不利为病机之本,“阴成形太过”之湿痰瘀邪凝聚为主要致病因素。治疗上注重调理脾肾,以健脾益气、少火生气之法助气化... 本文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姜泉教授治疗难治性痛风经验。姜泉教授认为难治性痛风以“阳化气不足”之脾肾气化不利为病机之本,“阴成形太过”之湿痰瘀邪凝聚为主要致病因素。治疗上注重调理脾肾,以健脾益气、少火生气之法助气化,同时注重生活调摄以顾护脾肾;另根据疾病的病程阶段、临床表现而侧重于不同祛邪之法,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尿酸高则重利湿浊,急性发作则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主,见痛风石则加大化痰散结之功,久痹血瘀则注重活血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阳化气 阴成形 名医经验 姜泉
下载PDF
730例难治性痛风患者中医证候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唐海倩 殷建美 +7 位作者 晏蔚田 刘念 杨显娜 凌丽 张昊哲 王兴强 粟荣 彭江云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39-43,51,共6页
目的分析难治性痛风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流行病学、病史情况、用药情况等临床特征。方法对2016年1月-2021年6月于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住院的难治性痛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诱因、病程、合并症分布情况,并记... 目的分析难治性痛风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流行病学、病史情况、用药情况等临床特征。方法对2016年1月-2021年6月于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住院的难治性痛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诱因、病程、合并症分布情况,并记录不同患者既往及院内用药情况,分析院内最常用药组合。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730例患者,其中男性696例,女性34例,年龄40~80岁,证候以湿热蕴结证、脾虚湿阻证、寒湿痹阻证为主。急性期多见湿热蕴结证、寒湿痹阻证,间歇期以脾虚湿阻证为主,慢性期则以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为主;常合并高血压、脂肪肝、骨关节炎等病,治疗上多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急性期多使用抗炎止痛药物,间歇期及慢性期以降尿酸药物为主。结论难治性痛风患者以男性为主,具有年龄大、病程长等特点,同时容易合并其它疾病,特别是高血压、脂肪肝、骨关节炎,“痰瘀”是发病的关键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性分析 难治性痛风 中医证候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温针灸命门穴治疗寒湿痹阻型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子晴 聂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2365-2369,共5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命门穴治疗寒湿痹阻型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寒湿痹阻型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西乐葆和碳酸氢钠)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温针灸命门穴治疗寒湿痹阻型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寒湿痹阻型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西乐葆和碳酸氢钠)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命门穴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相关实验室指标[血尿酸(B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2%(54/55),对照组为81.8%(45/5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BUA、hs-CRP和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温针灸命门穴治疗寒湿痹阻型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肯定,不仅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缓解关节疼痛,而且在降低患者的血尿酸和相关炎症指标方面更有优势,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命门穴 寒湿痹阻 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
下载PDF
基于浊毒理论辨治难治性痛风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家熙 寇秋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难治性痛风特点为反复发作、多关节受累、对常规药物不敏感、痛风石形成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尚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则具有一定优势。本文提出“浊毒”是难治性痛风的重要病机,脾虚是酿生浊毒的关键;脾虚失运,血浊内生,... 难治性痛风特点为反复发作、多关节受累、对常规药物不敏感、痛风石形成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尚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则具有一定优势。本文提出“浊毒”是难治性痛风的重要病机,脾虚是酿生浊毒的关键;脾虚失运,血浊内生,酝酿成毒,攻冲关节,导致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并立足浊毒理论分期辨治,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浊毒 脾虚 理论探讨 中医疗法
下载PDF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探讨刘健教授治疗难治性痛风经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一鸣 从承志 +3 位作者 李洋 韩琦 胡月迪 刘健(指导)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第8期34-37,共4页
难治性痛风的特点是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刘健教授基于“久病入络”理论认为,难治性痛风的病机是脾虚湿盛,湿痰瘀蓄积络中;治疗上要遵循健脾、通络两大治则,根据病程阶段、病邪偏盛而选用不同治法。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久病入络 名医经验 刘健
下载PDF
从脾论治难治性痛风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舒 万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9期98-101,共4页
痛风在中医学的相关病名为“白虎历节”,其疾病特点是遍历关节红肿疼痛,如虎咬之状。反复发作并有多关节受累的痛风性关节炎,常伴有肾脏的损害以及痛风石的形成,且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现代医学又称为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万师认为痛风的... 痛风在中医学的相关病名为“白虎历节”,其疾病特点是遍历关节红肿疼痛,如虎咬之状。反复发作并有多关节受累的痛风性关节炎,常伴有肾脏的损害以及痛风石的形成,且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现代医学又称为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万师认为痛风的中医病机主要以脾虚湿盛、湿热瘀结、痰瘀阻滞为主,并与“湿、热、痰、瘀”密切相关,推崇从脾论治难治性痛风,擅用健脾化湿清热通络之法,外治以消瘀接骨散、芙蓉膏为主,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磊 难治性痛风 从脾论治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老年房颤患者难治性痛风药物治疗病例分析与干预 被引量:1
16
作者 舒冰 郑萍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253-1255,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老年房颤患者合并痛风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参与1例老年房颤患者难治性痛风的药物治疗和实施药学监护,并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和干预。结果痛风急性发作时,秋水仙碱传统大剂量疗法不太适用于70岁以上患者,可采用小剂...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老年房颤患者合并痛风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参与1例老年房颤患者难治性痛风的药物治疗和实施药学监护,并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和干预。结果痛风急性发作时,秋水仙碱传统大剂量疗法不太适用于70岁以上患者,可采用小剂量疗法或FDA推荐的冲击疗法。对反复发作的痛风患者,除了要避免诱发因素,还应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维持治疗以预防再次急性发作。结论对于痛风反复发作的患者,临床药师应详尽了解患者的饮食、生活及用药史,重视特殊人群的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和医生一起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用药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难治性痛风 老年房颤 分析与干预
下载PDF
基于“健脾益气”的灸药合治法对难治性痛风缓解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维琴 杨晓凌 顾军花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灸药并用疗法对缓解期难治性痛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或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治疗组28例,分别采用西医治疗、灸药联合西医治疗方案,观察周期为8周,从血清尿酸水平、疾病活动度(服用NSA...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灸药并用疗法对缓解期难治性痛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或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治疗组28例,分别采用西医治疗、灸药联合西医治疗方案,观察周期为8周,从血清尿酸水平、疾病活动度(服用NSAIDs药物人数)、关节功能障碍(VAS评分)三方面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酸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早期降尿酸水平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之对照组在后期效果更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各组使用NSAIDs药物人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健脾益气"为主导理念的灸药结合方案在针对难治性痛风治疗时,在降尿酸、缓解疼痛程度方面的临床疗效较西药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健脾益气 降尿酸 依从性 灸药并用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针刀治疗难治性痛风
18
作者 高韵奇 田雪梅 +4 位作者 王海东 雷海桃 年芳红 刘雪君 李向军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第12期47-50,61,共5页
难治性痛风因其顽固的高尿酸水平、反复发作以及多发痛风石而备受临床关注,针刀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对于难治性痛风疗效颇佳。针刀疗法在经筋理论指导下,以首辨阴阳、整体评估、局部治疗为原则,通过针刀的纵向疏通、横向剥离,既... 难治性痛风因其顽固的高尿酸水平、反复发作以及多发痛风石而备受临床关注,针刀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对于难治性痛风疗效颇佳。针刀疗法在经筋理论指导下,以首辨阴阳、整体评估、局部治疗为原则,通过针刀的纵向疏通、横向剥离,既能减轻患者受累关节周围肌肉及筋膜的张力,达到减张减压的效果;又能松解患处粘连,解除神经卡压,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且在改善疼痛和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效果显著,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等诸多优点,患者易于接受,容易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经筋理论 针刀
下载PDF
难治性痛风的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柏李裕年 焦洋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57-361,共5页
大部分痛风患者可通过一线药物治疗实现无发作,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无效而发展为难治性痛风(RG)。其引起的关节破坏和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负担。难治性痛风的治疗尚缺少统一的专家共识,本文对难... 大部分痛风患者可通过一线药物治疗实现无发作,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无效而发展为难治性痛风(RG)。其引起的关节破坏和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负担。难治性痛风的治疗尚缺少统一的专家共识,本文对难治性痛风急性期药物治疗、降尿酸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难治性痛风的治疗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非诺贝特在难治性痛风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伟丽 丁健 《现代实用医学》 2013年第8期862-863,共2页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难治性痛风患者的血尿酸、血脂及肌酐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26例处于稳定期的难治性痛风患者,加用非诺贝特胶囊200mgqd,分别在基线、治疗后6周、12周,监测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肌酐(SCR)及肝功能...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难治性痛风患者的血尿酸、血脂及肌酐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26例处于稳定期的难治性痛风患者,加用非诺贝特胶囊200mgqd,分别在基线、治疗后6周、12周,监测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肌酐(SCR)及肝功能等指标。结果非诺贝特治疗6周后患者UA下降约17%,57.7%患者达到理想水平(<360mmol/L);12周后UA下降约26.1%,92.3%患者达到理想UA水平。UA、TG、TC及碱性磷酸酶,在应用非诺贝特治疗6周、12周后均有下降,3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1);SCR在非诺贝特治疗后略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在非诺贝特治疗期间没有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12周后复查肾脏B超未见新发肾结石。结论非诺贝特可帮助难治性痛风患者降低UA水平,达到理想水平,促进尿酸结晶的溶解,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难治性 非诺贝特 血尿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