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雀舌罗汉松与大叶罗汉松光合能力的比较
1
作者 张琦 唐志璇 +9 位作者 储歆彤 罗春影 姚彬 张健 陈艳红 余春梅 钟非 魏辉 连博琳 刘国元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2期117-119,128,共4页
雀舌罗汉松是南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盆景素材,然而其生长缓慢、繁殖数量少,极大地限制了雀舌罗汉松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本研究采用光合-荧光测量仪对雀舌罗汉松和大叶罗汉松在不同CO_(2)浓度和光强下的光合能力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 雀舌罗汉松是南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盆景素材,然而其生长缓慢、繁殖数量少,极大地限制了雀舌罗汉松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本研究采用光合-荧光测量仪对雀舌罗汉松和大叶罗汉松在不同CO_(2)浓度和光强下的光合能力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雀舌罗汉松虽然具有更低的CO_(2)补偿点和更高的CO_(2)饱和点,但是电子传递效率低于大叶罗汉松。光合-光强试验结果表明,雀舌罗汉松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高于大叶罗汉松,强光下两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基本一致。气孔导度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光照强度下,雀舌罗汉松的气孔导度小于大叶罗汉松,不利于气体交换。本研究从CO_(2)浓度、光强的角度分析了雀舌罗汉松和大叶罗汉松光合能力的差异,并提出了适宜雀舌罗汉松快速生长的条件,以期为进一步规范雀舌罗汉松的种植,推进雀舌罗汉松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舌罗汉松 大叶罗汉松 CO_(2)浓度 光强 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下载PDF
雀舌黄杨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2
作者 闫玉鑫 杨颖 +2 位作者 陈方圆 赵燕 沈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3-67,共5页
用甲醇溶剂对黄杨科黄杨属雀舌黄杨(Buxus bodinieri)的地上部分进行回流提取,采用硅胶、氧化铝、葡聚糖凝胶和半制备HPLC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以及与文献数据的比对,从中分离鉴定了10个生物碱化合物,分别为cycl... 用甲醇溶剂对黄杨科黄杨属雀舌黄杨(Buxus bodinieri)的地上部分进行回流提取,采用硅胶、氧化铝、葡聚糖凝胶和半制备HPLC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以及与文献数据的比对,从中分离鉴定了10个生物碱化合物,分别为cyclobuxoviridine(1)、N-dimethylcycloxobuxovircine(2)、cyclovirobuxine C(3)、cyclovirobuxine A(4)、cycloprotobuxine C(5)、cycloprotobuxine A(6)、cyclobuxoxazine(7)、cyclobuxoxazine A(8)、buxruguline B(9)和irehine(10).化合物1~9为三萜生物碱,化合物10为甾体生物碱,化合物1及3~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杨科 雀舌黄杨 三萜生物碱 甾体生物碱
下载PDF
雀舌草醇提物抗氧化与美白功效研究
3
作者 许雯怡 张雨诺 +1 位作者 冯亚栋 尤智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36期65-69,共5页
为探究雀舌草的抗氧化和美白功效,进行多种自由基清除实验,透明质酸酶抑制实验和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内黑色素量及酪氨酸酶活性实验,发现其醇提物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铜离子螯合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40.37±3.28、24.92&... 为探究雀舌草的抗氧化和美白功效,进行多种自由基清除实验,透明质酸酶抑制实验和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内黑色素量及酪氨酸酶活性实验,发现其醇提物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铜离子螯合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40.37±3.28、24.92±0.98和303.25±4.71μg/mL,铁和铜离子还原能力的EC50值分别为637.25±10.37和110.25±1.55μg/mL。浓度为1.33 mg/mL时对透明质酸酶抑制率为100%;在100μg/mL时,对细胞内黑色素量和酪氨酸酶活性都有显著抑制效果。由上述结果得知雀舌草醇提物有抗氧化和美白作用,有望应用于化妆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舌 抗氧化 黑色素 透明质酸酶 酪氨酸酶
下载PDF
雀舌黄杨的甾体生物碱 被引量:7
4
作者 邱明华 杨文胜 聂瑞麟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7-362,共6页
从昆明植物园栽培的南方常见的园艺植物雀舌黄杨 (BuxusbodinieriL啨vl .)中得到了 5个新甾体生物碱成分雀舌黄杨碱A -E (1- 5 ) ,通过波谱解析确定了化学结构。
关键词 雀舌黄杨 甾体生物碱 雀舌黄杨碱A-E 化学成分 化学结构
下载PDF
利用电导法测定雀舌黄杨和大叶黄杨的耐寒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马俊青 卢绍辉 +1 位作者 袁国军 梅象信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9-210,共2页
用电导法对雀舌黄杨和大叶黄杨进行耐寒性测定。叶片经梯度低温处理后,随着温度降低,叶片中的电解质渗透率在逐渐升高,呈"S"曲线变化。通过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得出雀舌黄杨的半致死温度在-23.92℃,大叶黄杨的半致死... 用电导法对雀舌黄杨和大叶黄杨进行耐寒性测定。叶片经梯度低温处理后,随着温度降低,叶片中的电解质渗透率在逐渐升高,呈"S"曲线变化。通过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得出雀舌黄杨的半致死温度在-23.92℃,大叶黄杨的半致死温度在-16.82℃,雀舌黄杨的耐寒性强于大叶黄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舌黄杨 大叶黄杨 耐寒性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中药雀舌草中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小虎 邓振涛 +2 位作者 图雅 李泽琳 李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18-121,128,共5页
目的 建立中药雀舌草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芹菜素作为对照品,以三乙胺(TEA)为显色剂,在波长400 nm处对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其提取纯化工艺优化。结果 样品总黄酮在... 目的 建立中药雀舌草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芹菜素作为对照品,以三乙胺(TEA)为显色剂,在波长400 nm处对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其提取纯化工艺优化。结果 样品总黄酮在浓度30.56~83.14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0.009 1X-0.016 1,R2=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95%(n=6)。雀舌草总黄酮纯化工艺为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上样浓度为0.25 g/m L生药材,上样流速为3 m L/min,径高比为1∶9,90%乙醇洗脱7倍量。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雀舌草中总黄酮含量控制;提取纯化工艺可用于雀舌草总黄酮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舌 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不同茶树品种加工金坛雀舌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胡雲飞 杨亦扬 +1 位作者 李荣林 王柳松 《中国茶叶》 2015年第5期23-24,共2页
金坛是江苏省重点产茶县(市)之一,产茶历史悠久。1926年《金坛县志》记载:“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有嵇稻、茶叶”,“茶出郁冈山者佳,出方山者尤佳。”茶叶是金坛市农业的优势产业和丘陵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金坛主要... 金坛是江苏省重点产茶县(市)之一,产茶历史悠久。1926年《金坛县志》记载:“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有嵇稻、茶叶”,“茶出郁冈山者佳,出方山者尤佳。”茶叶是金坛市农业的优势产业和丘陵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金坛主要生产绿茶,茶叶产品有“金坛雀舌”、“茅山青锋”和“金坛旗枪”等,其中,金坛雀舌茶人文历史特色明显,有较高的知名度,已成为金坛茶叶的主要产品,曾经获得商业部、农业部“全国名茶”称号,并多次获得“中茶杯”、“陆羽杯”特等奖.深爱消费者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坛市 雀舌 茶树品种 适制性 茶叶产品 加工 人文历史 农民增收
下载PDF
南通雀舌罗汉松的形态特征及繁殖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谈峰 李玉娟 +2 位作者 曹玉星 李敏 张健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4期138-139,共2页
介绍了南通雀舌罗汉松的历史、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结合生产实际,详述了南通雀舌罗汉松的2种繁殖技术,即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并建议在发挥嫁接扩繁的优势的同时,加快研究和推广应用现代繁殖技术,如组织培养、离体快繁等,以促进南通雀舌... 介绍了南通雀舌罗汉松的历史、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结合生产实际,详述了南通雀舌罗汉松的2种繁殖技术,即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并建议在发挥嫁接扩繁的优势的同时,加快研究和推广应用现代繁殖技术,如组织培养、离体快繁等,以促进南通雀舌罗汉松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通雀舌罗汉松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繁殖技术
下载PDF
雀舌栀子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9
作者 付小梅 吴志瑰 +2 位作者 周步高 褚小兰 范崔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28,共4页
本文对雀舌栀子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为栀子类药材的鉴别和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雀舌栀子 形态组织学
下载PDF
雀舌黄杨茎段组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海 王正颖 《安徽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11-12,共2页
雀舌黄杨(Buxus sinica)为黄杨科黄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的重要园林观赏树种之一。中原地区主要靠扦插和压条繁殖,但是,这种繁殖技术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对优良无性系苗木的要求。为此,我们对其茎段进行组织培... 雀舌黄杨(Buxus sinica)为黄杨科黄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的重要园林观赏树种之一。中原地区主要靠扦插和压条繁殖,但是,这种繁殖技术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对优良无性系苗木的要求。为此,我们对其茎段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试图摸索雀舌黄杨组培的最佳繁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舌黄杨 组培技术 茎段 园林观赏树种 压条繁殖 无性系苗木 常绿灌木 南部地区 中原地区 繁殖技术
下载PDF
雀舌黄杨(Buxus harlandii)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研究
11
作者 王以秀 严菊强 薛庆中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85-88,共4页
利用处在对数生长期的根癌农杆菌Bo Ss和T37菌株和雀舌黄杨愈伤组织共培养后,在无激素MS培养基上获得了转化愈伤组织,经测定转化的愈伤组织内存在相应的冠瘿碱,结果证明T-DNA编码的激素合成酶基因和冠瘿碱合成酶基因在转化愈伤组织内实... 利用处在对数生长期的根癌农杆菌Bo Ss和T37菌株和雀舌黄杨愈伤组织共培养后,在无激素MS培养基上获得了转化愈伤组织,经测定转化的愈伤组织内存在相应的冠瘿碱,结果证明T-DNA编码的激素合成酶基因和冠瘿碱合成酶基因在转化愈伤组织内实现了转移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 转化 愈伤组织 雀舌黄杨
下载PDF
雀舌黄杨营养成分的测定
12
作者 钟惠民 陶银凤 +2 位作者 盖翠娟 钟华 张慧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3年第2期13-15,共3页
运用Kjeldahl法、粗纤维法、索氏浸提法、Fehling试剂法、重量法和干灰化法等多种化学分析方法对野生观赏性植物雀舌黄杨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雀舌黄杨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粗纤维、VB1、赖氨酸含量尤为丰富,分别为38.53%、... 运用Kjeldahl法、粗纤维法、索氏浸提法、Fehling试剂法、重量法和干灰化法等多种化学分析方法对野生观赏性植物雀舌黄杨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雀舌黄杨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粗纤维、VB1、赖氨酸含量尤为丰富,分别为38.53%、2.38mg.g-1、2.89mg.g-1。雀舌黄杨还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维生素和β-胡萝卜素以及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等17种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舌黄杨 营养成分 矿质元素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雀舌草中黄酮类物质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阙斐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9期256-257,259,共3页
以雀舌草为原料、黄酮类物质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雀舌草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雀舌草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25 W、乙醇浓度70%、料液比1∶40、超声提取时间25 ... 以雀舌草为原料、黄酮类物质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雀舌草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雀舌草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25 W、乙醇浓度70%、料液比1∶40、超声提取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得率可达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舌 总黄酮类物质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下载PDF
雀舌草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14
作者 李国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7-38,共2页
对雀舌草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雀舌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x=24=4m+4 sm+12 st+4 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4L+6M2+8M1+6S,属于3B型.全组染色体总长144.25μm,长臂总长为108.90μm,核型不... 对雀舌草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雀舌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x=24=4m+4 sm+12 st+4 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4L+6M2+8M1+6S,属于3B型.全组染色体总长144.25μm,长臂总长为108.90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4.93%.染色体总体积为641.45μ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舌 染色体 核型分析 染色体体积
下载PDF
机制“雀舌”茶的技术研究
15
作者 吴文华 《茶叶机械杂志》 2002年第4期13-14,共2页
开展了机制“雀舌”茶的技术研究,作了机制、半机制、手工制作的对比试验与分析,得出了机制比手工制作品质好的结论。
关键词 机械制作 雀舌 手工制作 试验 品质 名优茶
下载PDF
雀舌栀子的栽培技术及开发前景
16
作者 唐新霖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1期38-38,共1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雀舌栀子的认识与了解,更好地应用和推广雀舌栀子,就雀舌栀子的植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繁殖与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作了阐述。
关键词 地被植物 雀舌栀子 栽培技术 应用前景
下载PDF
机制“雀舌”茶的技术研究
17
作者 吴文华 《西南园艺》 2002年第4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名优茶 雀舌 机制技术
下载PDF
雀舌栀子二萜类化学成分提取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毅 周敏 《江西化工》 2019年第5期107-108,共2页
目的:对雀舌栀子二萜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将雀舌栀子90%、80%乙醇回流提物经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萃取部位再反复硅胶柱层析纯化,并经sephadex LH-20柱和ODS反相柱层析分离纯化,依... 目的:对雀舌栀子二萜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将雀舌栀子90%、80%乙醇回流提物经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萃取部位再反复硅胶柱层析纯化,并经sephadex LH-20柱和ODS反相柱层析分离纯化,依照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4个二萜类化合物。采用MTT方法筛选具有明显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结果显示化合物1、2、4对HCT116、MCF-7两种肿瘤细胞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舌栀子 二萜类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珍贵的盆景树种——雀舌罗汉松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世东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04年第12期29-29,共1页
雀舌罗汉松又名小叶罗汉松,是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灌木。其叶先端钝圆,中脉突出,似麻雀的舌头,故得名为雀舌罗汉松。其原产日本,我国长江流域以南至华南、西南作盆景栽培,是江苏南通特有的珍贵盆景树种。雀舌罗汉松作为珍贵的盆... 雀舌罗汉松又名小叶罗汉松,是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灌木。其叶先端钝圆,中脉突出,似麻雀的舌头,故得名为雀舌罗汉松。其原产日本,我国长江流域以南至华南、西南作盆景栽培,是江苏南通特有的珍贵盆景树种。雀舌罗汉松作为珍贵的盆景树种,具有以下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舌罗汉松 盆景树种 常绿灌木 栽培 习性 松科 长江流域 苏南 南通 西南
下载PDF
雀舌罗汉松嫁接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照芹 蔡咏梅 《江苏绿化》 1999年第4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雀舌罗汉松 嫁接技术 砧木 接穗 薄膜袋 嫁接方法 形成层 嫁接成活率 长江流域 利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