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I近距离治疗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长期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栋 江卫星 +1 位作者 肖泽均 李长岭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9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125)I近距离治疗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5)I近距离治疗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的36例局限性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患者中位年龄65岁,均经前列... 目的探讨^(125)I近距离治疗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5)I近距离治疗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的36例局限性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患者中位年龄65岁,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7~8分。临床分期:T2a期9例,T2b期17例,T2c期10例。血清PSA 5.8~26.2ng/ml,中位PSA为12.8ng/ml。根据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均为局限性前列腺癌,其中中危组20例、高危组16例。^(125)I放射性粒子处方剂量均为145Gy。雄激素剥夺疗法采取LHRH药物去势联合比卡鲁胺抗雄治疗,中危组行辅助治疗6个月,高危组辅助治疗12个月。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0~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结果患者治疗6个月后PSA均降至0.2ng/ml以下,PSA最低值0.003ng/ml,中位PSA 0.01ng/ml。中危组中出现生化复发2例,恢复内分泌治疗有效,未出现临床复发。高危组中出现前列腺局部复发1例,行挽救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后PSA降至0.003ng/ml;出现生化复发1例,恢复内分泌治疗有效。随访过程中无患者死亡。5年总生存率为100%;中危组的肿瘤无进展生存率为90.0%,高危组为8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近距离治疗不良反应:尿路症状Ⅰ级22%(8/36)、尿路症状Ⅱ级6%(2/36)、直肠症状Ⅰ级8%(5/36),以上不良反应均于1年内消失。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性欲减退100%(36/36)、勃起功能障碍100%(36/36)、潮热50%(18/36)、乏力33%(12/36)、乳房肿痛25%(9/36)、恶心14%(5/36)、贫血5%(2/36)、抑郁3%(1/36),停药后均消失。结论 ^(125)I近距离治疗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危组辅助内分泌治疗6个月与高危组辅助内分泌治疗12个月的肿瘤学预后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 近距离治疗 局限性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疗法
下载PDF
European Urology:雄激素剥夺疗法对Gleason 8分与Gleason 9~10分前列腺癌总生存期的影响
2
作者 吴开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03-403,共1页
外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EBRT)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therapy, ADT)可提高 Gleason 8?10 分(或 GS 分组4?5)高危前列腺癌邙rostate cancer, PCa)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有文献提出,相较于Gleason ... 外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EBRT)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therapy, ADT)可提高 Gleason 8?10 分(或 GS 分组4?5)高危前列腺癌邙rostate cancer, PCa)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有文献提出,相较于Gleason 8分(或GS分组4)的肿瘤细胞,Gleason 9~10分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更低.所以可能对ADT缺乏敏感性。因此,对于Gleason 9?10分的患者是否需要给予新型内分泌制剂或多西他赛化疗等进一步治疗措施一直困扰着泌尿外科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剥夺疗法 前列腺癌 总生存期 GLEASON评分
下载PDF
雄激素剥夺疗法对前列腺癌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贺子秋 杜丹 +3 位作者 付海波 李新宇 杨瀚 高攀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2106-2107,2110,共3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对前列腺癌(PCa)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在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52例PCa患者(连续6个月接受完全ADT)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目的探讨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对前列腺癌(PCa)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在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52例PCa患者(连续6个月接受完全ADT)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同时检测其血清睾酮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PCa患者MoCA的视空间和执行能力、注意力、抽象、延迟回忆、定向等因子得分及总分,MMSE的注意力和计算力、记忆力、回忆能力等因子得分及总分,血清睾酮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DT对PCa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治疗早期主要表现为视空间和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记忆力和回忆能力受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剥夺疗法 前列腺癌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火龙灸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阳虚质前列腺癌下尿路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友友 陈娟 +2 位作者 周春姣 朱首伦 白遵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2375-2381,共7页
【目的】观察火龙灸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阳虚质前列腺癌伴下尿路症状(LUT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阳虚质前列腺癌伴LUTS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 【目的】观察火龙灸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阳虚质前列腺癌伴下尿路症状(LUT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阳虚质前列腺癌伴LUTS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连续治疗28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任脉火龙灸疗法治疗,7 d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8 d。治疗28 d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包括储尿期症状总评分和排尿期症状总评分,以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QOL)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包括①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②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③fPSA/tPSA比值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失访1例。最终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IPSS评分、储尿期症状总评分、排尿期症状总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IPSS评分、储尿期症状总评分、排尿期症状总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IPSS评分、储尿期症状总评分、排尿期症状总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观察组的Qmax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RUV、fPSA、tPSA、fPSA/tPS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Qmax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Qmax、fPSA/tPSA、tPSA均大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的fPSA均小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的fPSA/tPSA、tPSA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龙灸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阳虚质前列腺癌伴下尿路症状(LUTS),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灸 雄激素剥夺疗法 阳虚质 前列腺癌 下尿路症状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综合性运动训练预防前列腺癌患者雄激素剥夺疗法的副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勇 钱文晖 +1 位作者 左文仁 姜亚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782-3788,共7页
目的:探讨在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开始的同时进行综合运动干预能否降低前列腺癌患者ADT的副作用。方法:70例开始使用醋酸亮丙瑞林(lucrin)进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运动组开展包括抗阻训练、有氧运动和... 目的:探讨在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开始的同时进行综合运动干预能否降低前列腺癌患者ADT的副作用。方法:70例开始使用醋酸亮丙瑞林(lucrin)进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运动组开展包括抗阻训练、有氧运动和冲击加载运动,每周3次,连续3个月。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干预。在开始干预前(基线期)和干预后(3个月)评估患者身体组成成分、骨密度、身体机能、血生化指标和基于SF-36、QLQ-PR25、FACIT-Fatigue、BSI-18等量表评价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采用协方差分析(ANCOVA)比较调整了组间差异后干预前后各变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运动干预3个月后,与基线期相比较,试验组的四肢瘦体组织[x^(-) (95%CI):0.4(0.1~0.7)kg,P=0.029]和全身瘦体组织[x^(-) (95%CI):0.7(0.1~1.6)kg,P=0.054]在调整了组间差异后均有显著增加。而运动组全身脂肪量及其比例、躯干脂肪量在调整组间差异后均有降低(P<0.01或P<0.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股骨颈变化值[x^(-) (95%CI):0.012(0.005~0.024)kg,P=0.032]、胫骨骨密度变化值[x^(-) (95%CI):20.0(12.5~29.5)kg,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心肺功能(VO 2 peak)、上肢肌肉和下肢肌肉的最大力量(胸部推举、腿部推蹬和坐姿划船)、肢体功能(椅子起立试验)方面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或P<0.01)。两组间在行走能力、平衡能力和平衡信心方面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总胆固醇/HDL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干预后患者性功能和疲劳感也得到了改善。结论:当开始ADT的同时启动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冲击加载运动的综合性运动计划,可以改善患者身体成分、身体功能、总胆固醇/HDL比例、性功能、疲劳严重程度。本研究扩展了运动干预对于改善ADT治疗前列腺癌的副作用的有效性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疗法 抗阻运动 有氧运动 冲击加载运动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雄激素剥夺疗法不良反应管理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舒灵芝 罗玉红 +2 位作者 凌文静 王超 靳通通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47-152,共6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在全球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谱中分别排名第2位和第5位,在中国男性中排名第6和第7位[1]。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PC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在全球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谱中分别排名第2位和第5位,在中国男性中排名第6和第7位[1]。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PC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中国PCa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占全球PCa发病数和死亡数的8.2%和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雄激素剥夺疗法 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和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疗法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嘉仪 朱依萍 +1 位作者 韩邦旻 夏术阶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88,共5页
雄激素剥夺疗法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一线疗法。虽然雄激素剥夺治疗初期疗效确切,但治疗后出现的临床问题,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将因其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影响疗效,甚至危及健康或生命。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局部疾病有关,也... 雄激素剥夺疗法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一线疗法。虽然雄激素剥夺治疗初期疗效确切,但治疗后出现的临床问题,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将因其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影响疗效,甚至危及健康或生命。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局部疾病有关,也与肝脏、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疾病息息相关,但其与前列腺癌之间的关联研究尚少。前列腺癌的雄激素剥夺疗法会影响前列腺癌患者的肠道微生态,从而诱导一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CRPC的形成。本文分别从肠道微生态多样性、肠道菌群结构以及功能通路改变的角度,阐述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疗法对肠道微生态产生的微生态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如粪便微生物移植、口服抗生素和益生菌等,以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疗法疗效与预期,为晚期前列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疗法 肠道微生态
原文传递
可变剪接事件结合剪接因子预测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前列腺癌患者预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锴 张超 王玮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1年第7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可变剪接事件及剪接因子对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60例进行ADT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相关临床、转录组信息,并获得可变剪接事件信息。通过R语言程序包,使用LASSO、Cox回归... 目的:探讨可变剪接事件及剪接因子对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60例进行ADT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相关临床、转录组信息,并获得可变剪接事件信息。通过R语言程序包,使用LASSO、Cox回归模型筛选相关可变剪接事件及剪接因子,建立相关模型,进行独立预后分析及相关调控网络分析。结果:确定前列腺癌患者相关可变剪接事件44070个,包含可变受体位点(AA)3525个、可变供体位点(AD)3101个、可变启动子(AP)9035个、可变终止子(AT)8663个、外显子跳跃(ES)16772个、外显子互斥(ME)228个和内含子保留(RI)2747个。通过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1349个可变剪接事件为与ADT相关的疾病进展相关剪接事件(DFS-SE),包括AA事件145个、AD事件102个、AP事件243个、AT事件189个、ES事件557个、ME事件6个和RI事件107个。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加入临床相关信息后,ME事件(ANK3|11852|ME、TCF7L2|151705|ME、UBR2|127390|ME、SLC39A14|140283|ME)可能为预测ADT抵抗的独立预后因子(HR=1.398,95%CI 1.156~1.689,P<0.01)。结论:ME类可变剪接事件结合相关临床数据对预测前列腺癌患者ADT有效性具有一定意义,对探索前列腺癌患者ADT抵抗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雄激素剥夺疗法 可变剪接事件 剪接因子
原文传递
胞孢子酮B对雄激素剥夺促发的前列腺癌细胞侵袭的逆转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建 丁聪聪 陆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08-1414,共7页
目的:探讨胞孢子酮B(cytosporone B,Csn-B)对雄激素剥夺治疗所促发的前列腺癌细胞侵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并加药处理,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组、Caso⁃dex(抗雄激素药物)组、MDV3100(雄激素... 目的:探讨胞孢子酮B(cytosporone B,Csn-B)对雄激素剥夺治疗所促发的前列腺癌细胞侵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并加药处理,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组、Caso⁃dex(抗雄激素药物)组、MDV3100(雄激素受体拮抗剂)组、Csn-B+Casodex组和Csn-B+MDV3100组。通过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分别提取细胞核和细胞质组分,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诱导克隆B(nerve growth factor-induced clone B,NGFI-B/Nur77)蛋白水平;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提取微管蛋白β-tubulin的聚合和游离组分,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asodex组和MDV3100组LNCaP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增强,胞核和胞质中Nur77蛋白水平均显著下调,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β-tubulin蛋白的聚合/游离(polymerized/soluble,P/S)比值显著减小(P<0.05);分别与Casodex组和MDV3100组相比,Csn-B+Ca⁃sodex组和Csn-B+MDV3100组LNCaP细胞侵袭能力显著减弱,胞核和胞质中Nur77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β-tubulin蛋白的P/S值显著增大(P<0.05或P<0.01)。结论:胞孢子酮B能逆转雄激素剥夺促发的前列腺癌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依赖于Nur77蛋白分别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主导的双重分子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孢子酮B 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疗法 细胞侵袭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细胞中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田晶 王娟 牛远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47-550,共4页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therapy,ADT)早期可成功抑制肿瘤的生长,但最终导致肿瘤复发并进入激素抵抗阶段。AR对前列腺癌基质细胞起促进肿瘤增殖和转...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therapy,ADT)早期可成功抑制肿瘤的生长,但最终导致肿瘤复发并进入激素抵抗阶段。AR对前列腺癌基质细胞起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作用,是上皮腔样细胞的存活因子,而对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及上皮基底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AR在不同类型细胞中的不同作用向当前ADT传统的疗法提出挑战,为发展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前以AR为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也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就AR在前列腺癌不同类型细胞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方面的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激素受体 细胞 雄激素剥夺疗法
下载PDF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药物治疗方案的网状Meta分析
11
作者 宋海驰 唐宗伟 陈万一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确定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BIOSIS preview、the Cochrane Library和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收集关于mHSPC药物治疗,且疗效结局为总生存期(OS)和放... 目的确定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BIOSIS preview、the Cochrane Library和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收集关于mHSPC药物治疗,且疗效结局为总生存期(OS)和放射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安全性结局为严重不良事件(SAEs)发生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研究,共计9437例患者,比较了7种治疗方案[醋酸阿比特龙、阿帕他胺、达罗他胺+多西他赛、多西他赛、恩杂鲁胺、标准非甾体抗雄激素(SNA)分别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和单用AD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疗效指标中,能使患者OS获益最多的方案(除ADT+SNA外)是ADT+达罗他胺+多西他赛(HR=0.54,95%CI为0.44~0.66),随后为ADT+醋酸阿比特龙(HR=0.64,95%CI为0.57~0.71)、阿帕他胺(HR=0.65,95%CI为0.53~0.79)或恩杂鲁胺(HR=0.66,95%CI为0.53~0.82),最后是ADT+多西他赛(HR=0.79,95%CI为0.71~0.88)。能使患者rPFS获益最多的方案(除ADT+SNA外)为ADT+恩杂鲁胺(HR=0.39,95%CI为0.30~0.50),随后是ADT+阿帕他胺(HR=0.48,95%CI为0.39~0.60)、醋酸阿比特龙(HR=0.57,95%CI为0.51~0.64)或多西他赛(HR=0.62,95%CI为0.56~0.69);肿瘤负荷亚组分析的结果相同。在安全性方面,ADT+达罗他胺+多西他赛(OR=25.86,95%CI为14.08~51.33)和ADT+多西他赛(OR=23.35,95%CI为13.26~44.81)与SAEs发生率显著升高相关,ADT+醋酸阿比特龙(OR=1.42,95%CI为1.10~1.82)的SAEs发生率稍有增高,其他治疗方案的SAE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仅行ADT相比,ADT+达罗他胺+多西他赛三联疗法的OS获益最多,但其SAEs发生率大幅增高;与ADT+多西他赛相比,ADT+醋酸阿比特龙、阿帕他胺或恩杂鲁胺具有更多的OS获益。ADT+恩杂鲁胺在不提高患者SAEs发生率的前提下,提供了较多的rPFS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疗法 药物治疗方案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多拉米特:一种新型治疗非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药物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帆(综述) 卢一平(审校)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4-368,共5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接受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后仍出现PSA的升高或影像学的进展,被称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CRPC根据是否有影像学的转移又可分为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和非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接受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后仍出现PSA的升高或影像学的进展,被称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CRPC根据是否有影像学的转移又可分为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和非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两种类型。2018年有两项二代抗雄激素药物(恩杂鲁胺和阿帕鲁胺)获得批准用于治疗nmCRPC。最新完成的3期大型临床ARAMIS试验表明,一种新型药物多拉米特(Darolutamide)相比安慰剂能够延长nmCRPC患者的无转移生存期(MFS)。多拉米特有望成为治疗nmCRPC患者的第3种二代抗雄激素药物。本综述将回顾多拉米特的临床试验,并比较多拉米特和其他两项二代抗雄激素药物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疗法 Darolutamide ODM-201
下载PDF
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策略
13
作者 范宇 虞巍 何志嵩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6期590-593,共4页
前列腺癌是雄激素依赖性肿瘤,可通过内分泌治疗抑制体内雄激素的产生或拮抗雄激素受体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前列腺癌的目的。内分泌治疗已经成为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基石性治疗方法,随着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研究的不断探索与进步,新型内分泌... 前列腺癌是雄激素依赖性肿瘤,可通过内分泌治疗抑制体内雄激素的产生或拮抗雄激素受体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前列腺癌的目的。内分泌治疗已经成为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基石性治疗方法,随着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研究的不断探索与进步,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novel hormonal agents,NHA)不断涌现。在前列腺癌各个阶段,不同NHA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已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制订针对性的内分泌治疗策略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前列腺癌 内分泌治疗药物 雄激素剥夺疗法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ADT治疗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三河 崔殿生 +4 位作者 贾全安 段丽群 邓康俐 黄雷 魏少忠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6期526-531,共6页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mHSP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西他赛联合ADT治疗,观察终点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进展生存期(...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mHSP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西他赛联合ADT治疗,观察终点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进展生存期(PSAPFS)和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PSAPFS和rPFS的相关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6月,13例患者死亡。中位PSAPFS34.000(30.878~37.122)月,中位rPFS33.000(30.031~35.969)月。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初始血清PSA值、治疗7月时PSA最低值是否低于0.2ng/dl、化疗周期数、患者体能状态评分(ECOG)、是否伴有内脏转移与患者的PSAFPS、rPFS显著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7月时PSA最低值是否低于0.2ng/dl以及是否伴有内脏转移与患者的PSAFPS、rPFS显著相关。结论多西他赛联合ADT治疗中国mHSPC患者疗效较好,治疗7月时PSA最低值是否低于0.2ng/dl以及是否伴有内脏转移是患者PSAFPS、r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雄激素剥夺疗法 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 疗效 预后因素
下载PDF
牙周炎和前列腺疾病相关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年杰 钟良军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92-96,共5页
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炎症性疾病,有大量文献报告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存在密切联系,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牙周炎与前列腺疾病有相似的风险因素,年龄、吸烟、肥胖和糖尿病以及炎症的刺激对疾病有显著影响。该... 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炎症性疾病,有大量文献报告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存在密切联系,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牙周炎与前列腺疾病有相似的风险因素,年龄、吸烟、肥胖和糖尿病以及炎症的刺激对疾病有显著影响。该文主要对牙周炎和前列腺疾病的相关性的研究情况,共同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生物学机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雄激素剥夺疗法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前列腺癌去势治疗后的病情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后宙 陈国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5-1270,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dio,PLR)与雄激素剥夺疗法后病情进展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20年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dio,PLR)与雄激素剥夺疗法后病情进展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于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170例PC患者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雄激素剥夺疗法并随访1年。将随访期间进展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者纳入进展组,其余纳入稳定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NLR、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等检查结果,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的患者进展至CRPC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NLR和PLR对患者1年内发生CRPC的预测效能。结果:随访结束时排除14例失访及2例其他原因死亡患者,剩余154例中44例纳入进展组,110例纳入稳定组;两组Gleason评分、T分期、N分期例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NLR和PLR高于稳定组(P<0.05),两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及其最低值(PSA nadir)例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到低NLR组患者1年累积死亡率低于高NLR组(log-rankχ^(2)=5.094,P=0.024);低PLR组患者1年累积死亡率低于高PLR组(log-rankχ^(2)=9.931,P=0.002);Gleason评分≥8分(OR=3.998,P=0.034)、PLR(OR=1.156,P<0.001)、NLR(OR=13.844,P<0.001)、T4分期(OR=16.252,P=0.048)为进展至CRPC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和PLR预测PC患者1年内发生CRP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45和0.865,两者AU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基线NLR和PLR值与CRPC发生相关,二者未来可能成为预测CRPC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疗法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下载PDF
自噬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熊波波 张劲松 +2 位作者 王海峰 左毅刚 王剑松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5期3024-3028,共5页
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与不同的生物学机制密切相关,其中包括自噬。自噬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动态分解代谢过程,其形成包括引发、成核、伸长以及密封,过度或缺乏自噬都可能有助于疾病的发生,自噬可作为前列腺癌的启动子或抑制剂发挥作用,... 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与不同的生物学机制密切相关,其中包括自噬。自噬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动态分解代谢过程,其形成包括引发、成核、伸长以及密封,过度或缺乏自噬都可能有助于疾病的发生,自噬可作为前列腺癌的启动子或抑制剂发挥作用,雄激素通过雄激素受体,利用自噬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生长。自噬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参与雄激素去势、化疗、放疗以及天然化合物等治疗过程。通过研究这些过程的分子机制,可为前列腺癌得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自噬 雄激素剥夺疗法 激素
下载PDF
综合治疗神经内分泌寡转移前列腺癌一例报道
18
作者 周放 任尚青 +6 位作者 范世达 吕倩 陈正军 聂钰 田景芝 黄娇娇 王东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2期148-154,共7页
回顾性分析一例寡转移前列腺腺癌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病例:患者为63岁的男性,前列腺穿刺活检为Gleason评分5+4=9分,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寡转移性前列腺癌,予以雄激素剥夺疗法联合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予以体外放射治疗,随访血清PSA降... 回顾性分析一例寡转移前列腺腺癌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病例:患者为63岁的男性,前列腺穿刺活检为Gleason评分5+4=9分,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寡转移性前列腺癌,予以雄激素剥夺疗法联合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予以体外放射治疗,随访血清PSA降至非常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 神经内分泌分化 寡转移 骨转移 雄激素剥夺疗法 前列腺癌根治术
下载PDF
阿帕他胺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19
作者 朱玉蓉 杨涛 +3 位作者 王昱博 张睿 郑海英 虎亚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评价阿帕他胺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阿帕他胺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同时检索卫生... 目的评价阿帕他胺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阿帕他胺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同时检索卫生技术评估(HTA)相关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经济学研究及HTA报告。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并进行数据的汇总与提取,最后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结果共纳入4篇meta分析,5篇经济学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相比,阿帕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可显著增加患者的生存时间,效果良好,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鉴于其价格昂贵,相较于其他联合治疗方案,并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阿帕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mHSPC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阿帕他胺价格降低50%以上可使得其具有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他胺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疗法 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原文传递
阿帕他胺联合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疗效
20
作者 李想 许怡人 +1 位作者 杨诗瑶 陈卫国 《江苏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评估阿帕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阿帕他胺联合ADT治疗的53例mHS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评估患者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缓解率、肿瘤最... 目的评估阿帕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阿帕他胺联合ADT治疗的53例mHS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评估患者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缓解率、肿瘤最大横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所有患者血清PS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超过50%,51例(96.23%)患者血清PS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超过90%。14例行盆腔前列腺增强MRI随访的患者治疗6个月后肿瘤最大横径较治疗前减小[(23.87±10.58)mmvs.(47.00±21.93)mm](P<0.05)。53例患者中,8例(15.09%)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11例(20.75%)患者出现乏力、食欲下降。结论阿帕他胺联合ADT治疗mHSPC患者具有良好的PSA应答率和安全性,能有效缩小肿瘤横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他胺 雄激素剥夺疗法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