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演《雅观楼》
1
作者 周建 《剧影月报》 2004年第2期72-73,共2页
《雅观楼》又名《擒孟觉海》,故事出自杂剧《压关楼》,《残唐五代史演义》。唐僖宗时,李克用与朱温会宴于雅观楼,黄照相部下大将孟觉海兵至,朱温知道李存孝(为李克用十三子)病,故与李克用以玉带为财注,且约定午时献俘,使存孝... 《雅观楼》又名《擒孟觉海》,故事出自杂剧《压关楼》,《残唐五代史演义》。唐僖宗时,李克用与朱温会宴于雅观楼,黄照相部下大将孟觉海兵至,朱温知道李存孝(为李克用十三子)病,故与李克用以玉带为财注,且约定午时献俘,使存孝出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观楼 表演艺术 人物性格 思想感情 人物形象塑造
下载PDF
武生美名扬菊坛——小王桂卿的《四平山》与《雅观楼》
2
作者 张泓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86,共3页
小王桂卿能成为南派武生中响当当的一块牌子,有赖于《四平山》和《雅观楼》中的不俗表现。《四平山》的祖师爷是北方的尚和玉,在上海首演者为马春樵(马连良的堂兄)和林树森。而对小王桂卿来说,这本是一场“可演可不演”的戏,不想... 小王桂卿能成为南派武生中响当当的一块牌子,有赖于《四平山》和《雅观楼》中的不俗表现。《四平山》的祖师爷是北方的尚和玉,在上海首演者为马春樵(马连良的堂兄)和林树森。而对小王桂卿来说,这本是一场“可演可不演”的戏,不想在去东北演出时,被沈阳中央舞台的赵老板看中了,后来成为王家响当当的一出看家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平山》 雅观楼 武生 马连良 演出
原文传递
浅谈剧目《雅观楼》中李存孝的人物塑造
3
作者 何治广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雅观楼 李存孝 人物塑造 武小生 京剧艺术
原文传递
“盖派艺术要活在舞台上”
4
作者 程曙鹏 《文化艺术研究》 1996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盖派 盖叫天 戏曲学校 狮子 雅观楼 张二鹏 专场演出 人民剧场 一级演员 张善
下载PDF
盖世英名 杰作惊天——纪念盖叫天先生诞辰125周年系列活动
5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纪念盖叫天先生诞辰12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纪念演出4月29、30日上演于天蟾逸夫舞台。演员阵容包括盖叫天先生二代、三代传人张善麟、张善元、张帆;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奚中路;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陈麟、杨一驹、郭士铭、郝帅以及张善... 纪念盖叫天先生诞辰12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纪念演出4月29、30日上演于天蟾逸夫舞台。演员阵容包括盖叫天先生二代、三代传人张善麟、张善元、张帆;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奚中路;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陈麟、杨一驹、郭士铭、郝帅以及张善元先生的学生、"盖"派艺术的再传弟子赵宏运、季永鑫、籍兴凯、尤磊等。他们依次演绎了"盖"派经典名剧《白水滩》、《劈山救母》、《狮子楼》、《七雄聚义》、《雅观楼》、《乾元山》、《武松打店》、《蜈蚣岭》、《一箭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演出 盖叫天 诞辰 表演艺术家 上海京剧院 雅观楼 演员阵容 青年演员
下载PDF
丙戌仲夏汉皋行脚
6
作者 杨明 《戏剧之家》 2006年第5期86-88,共3页
发掘抢救南派绝版 丙戌年酷暑炎夏七月汉皋客旅,此行携南京京剧团学生周建返汉,说戏、排戏原为既定行程:天天上午与武汉京剧同仁聚集汉口合作路,《烧香,水斗,断桥》、《罗成叫关》、《雅观楼》,京昆丝竹锣鼓咚锵,烈日骄阳下路... 发掘抢救南派绝版 丙戌年酷暑炎夏七月汉皋客旅,此行携南京京剧团学生周建返汉,说戏、排戏原为既定行程:天天上午与武汉京剧同仁聚集汉口合作路,《烧香,水斗,断桥》、《罗成叫关》、《雅观楼》,京昆丝竹锣鼓咚锵,烈日骄阳下路人驻足;日日下午造访复兴村郭府杨门;问鼎南派名旦硕果与出手大王殿堂,由杨菊蒴先生再传《断桥》;听郭玉昆先生论道《雅观楼》。不可否认今日内地保护菊坛前辈老艺术家,使其生命与艺术得以传承(实质性的事)做得不够!如果一切要等到内地社会与经济均已成熟再来重视人文艺术生态,恐为时已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观楼 《断桥》 艺术生态 京剧团 艺术家 南派 先生 内地
下载PDF
昆剧第一武旦
7
作者 高义龙 《上海艺术家》 1994年第1期32-34,共3页
上海昆剧团拥有一批第一流的演员,其中王芝泉就是引人注目的一位明星。“上昆”到香港、台湾、国外演出,不少报刊称她为“武旦皇后”、“中国第一武后”。如果对昆剧发展的历史和戏曲的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就可以看出这种评价确实并非... 上海昆剧团拥有一批第一流的演员,其中王芝泉就是引人注目的一位明星。“上昆”到香港、台湾、国外演出,不少报刊称她为“武旦皇后”、“中国第一武后”。如果对昆剧发展的历史和戏曲的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就可以看出这种评价确实并非溢美之辞。王芝泉不但是昆剧舞台上武旦的佼佼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芝泉 上海昆剧团 雅观楼 俞振飞 武后 虎头盔 高盛麟 溢美之辞 李玉茹 乌龙绞柱
下载PDF
粉墨春秋 艺德长存──戏剧界纪念盖叫天先生诞辰110周年活动记
8
作者 一江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6期32-31,共3页
关键词 盖叫天 粉墨春秋 盖派 白水滩 中国剧协 上海京剧院 京昆 浙江省文化厅 雅观楼 表演程式
下载PDF
本市各剧种先后举行傳統剧目会串 被引量:1
9
《上海戏剧》 1961年第6期4-,共1页
为了进一步貫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最近上海各剧种正在分別举行傳統剧目会串演出。通过演出,将挖掘、整理出一批新的傳統剧目,进一步继承与发揚流派、行档艺术,以丰富上演剧目,滿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艺术欣賞的要求。京、昆傳... 为了进一步貫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最近上海各剧种正在分別举行傳統剧目会串演出。通过演出,将挖掘、整理出一批新的傳統剧目,进一步继承与发揚流派、行档艺术,以丰富上演剧目,滿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艺术欣賞的要求。京、昆傳統剧目会串于6月13日开始,先后演出了两台戏。剧目有《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雅观楼》、《五台山》、《十八扯》、《打侄上坟》。这次演出,被人看作是难逢的盛会,在同一个剧目中,展示了各家及各个行档表演艺术的特色。如《群英会》里,由周信芳飾演魯肃,俞振飞飾演周瑜,迟世恭飾演孔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观楼 俞振飞 会串 周信芳 迟世恭 合作演出 华容道 艾世菊 文奎 两台
下载PDF
功架与出手并重——从小王桂卿的三出戏談南派武生的特色
10
作者 之江 《上海戏剧》 1962年第Z1期48-49,共2页
曾听人說,北派武生崇尚气派,崇尚功架;南派武生讲究出手,讲究翻打。此話初听似有道理,其实并不尽然,就南派武生的代表人物盖叫天和王桂卿来說,他們庄傳授衣钵时有几出戏是必須要教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四平山》、《八大錘》、《雅观楼》... 曾听人說,北派武生崇尚气派,崇尚功架;南派武生讲究出手,讲究翻打。此話初听似有道理,其实并不尽然,就南派武生的代表人物盖叫天和王桂卿来說,他們庄傳授衣钵时有几出戏是必須要教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四平山》、《八大錘》、《雅观楼》这三出戏,从这里可以知道他們所要求的不仅是出手而已。最近,我看了小王桂卿演的《四平山》和《雅观楼》,連带想起了早年曾見他演过的《八大錘》,觉得南派武生之把这三出戏定为授徒必修之課实在是很有道理的。这三出戏的人物虽然不同,表演形式也各有特色,但就演員来說却同样是嘴上、身上、手上、脚上俱見功力的骨子好戏,有了这几出戏作基础,这一行当的其他戏学起来自然就容易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派 王桂 雅观楼 盖叫天 北派 李元霸 架子花脸 陆文龙 授衣 白水滩
下载PDF
谈“五功五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玉声 邬可晶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8,共5页
谈到戏曲表演,总有“四功五法”之说,即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是“四功”,手、眼、身、法、步是“五法”。此说约定俗成,由来已久,但仔细推敲,却能发现有许多缺憾。第一,“四功”者,顾名思义,指... 谈到戏曲表演,总有“四功五法”之说,即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是“四功”,手、眼、身、法、步是“五法”。此说约定俗成,由来已久,但仔细推敲,却能发现有许多缺憾。第一,“四功”者,顾名思义,指京剧表演艺术的四项功夫。但京剧基本功夫是否仅有唱、念、做、打四项?以武生戏为例,《挑华车》,《石秀探庄》、《林冲夜奔》、《蜈蚣岭》、《雅观楼》、《小商河》等戏的走边、起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 《林冲夜奔》 《挑华车》 雅观楼 《小商河》 戏曲表演 约定俗成 基本功
原文传递
大器晚成不为迟——访京剧小生演员卢君康
12
作者 李锋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中央电视台在去年的12月22日,向全国现场直播北京京剧院优秀小生演员卢君康的专场演出。他在《罗成托兆》中,那段〔唢呐二簧〕唱腔,高亢宏亮又富于激情;在《监酒令》中演唱的〔二黄三眼〕,行腔委婉圆润,声情并茂;在《白蛇传·断桥... 中央电视台在去年的12月22日,向全国现场直播北京京剧院优秀小生演员卢君康的专场演出。他在《罗成托兆》中,那段〔唢呐二簧〕唱腔,高亢宏亮又富于激情;在《监酒令》中演唱的〔二黄三眼〕,行腔委婉圆润,声情并茂;在《白蛇传·断桥》中饰演许仙那质朴憨厚不事雕琢的形象,充分地展现了卢君康比较深厚的演唱功力,给观众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小生 监酒令 许仙 专场演出 赵燕侠 北京京剧院 不事雕琢 姜派 临江会 雅观楼
原文传递
漫话京剧小生的发声、台步和做功
13
作者 张玉鹏 《戏曲艺术》 1983年第4期54-56,共3页
京剧小生的发声 戏曲艺术主要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舞来塑造人物,京剧小生行当的任务主要是表演青少年。在唱功上最早闻名的是龙德云,他以高而直的真声演唱,有“龙调小生”之称。后来,德珺如在继承“龙调”高亢激昂的特点的基础上... 京剧小生的发声 戏曲艺术主要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舞来塑造人物,京剧小生行当的任务主要是表演青少年。在唱功上最早闻名的是龙德云,他以高而直的真声演唱,有“龙调小生”之称。后来,德珺如在继承“龙调”高亢激昂的特点的基础上,借鉴“青衣”的柔婉唱腔,把小生的演唱艺术推进了一步。其后,朱素云、程继先、姜妙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小生 德珺如 程继先 叶盛兰 姜妙香 演唱艺术 雅观楼 龙德云 甩发 发声方法
原文传递
“江南猴王”张翼鹏
14
作者 金宝山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32,67,共3页
“盖派”艺术创始人盖叫天先生的长子张翼鹏,擅演孙悟空猴戏,有“江南猴王”之誉,短打亦很出色。可惜他英年早逝,给菊坛留下了遗憾。
关键词 张翼鹏 上海 盖叫天 李万春 盖派 盖叫天派 雅观楼
原文传递
氍毹生涯乍启程——小王桂卿的学戏之路
15
作者 张泓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67,共3页
小王桂卿,1927年生,南派文武老生,解放后长居上海。既长于《四平山》、《雅观楼》等武戏,也擅于《闹天宫》、《闹龙宫》等猴子戏,特别是近年来在京剧音配像中为周信芳配像,形神兼备,广受赞誉,被称为"麒派正宗"。自本期起,本... 小王桂卿,1927年生,南派文武老生,解放后长居上海。既长于《四平山》、《雅观楼》等武戏,也擅于《闹天宫》、《闹龙宫》等猴子戏,特别是近年来在京剧音配像中为周信芳配像,形神兼备,广受赞誉,被称为"麒派正宗"。自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发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校张泓关于小王桂卿的连载文章,梳理和总结小王桂卿的艺术人生,并以此折射出海派京剧在发展过程中的独特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戏剧学院 海派京剧 《四平山》 雅观楼 形神兼备 艺术人生 解放后 周信芳
原文传递
茹元俊纵谈京剧武生艺术
16
作者 和宝堂 《中国京剧》 1993年第4期22-23,共2页
针对京剧武生表演艺术、风格流派、发展趋向诸问题,武生世家、茹派传人茹元俊先生和我谈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现摘录如下: 和:茹老师,从您的曾祖茹莱卿、祖父茹锡九、令尊茹富兰到您这一代已是四代名武生,茹派艺术更被同行视为法帖,您作... 针对京剧武生表演艺术、风格流派、发展趋向诸问题,武生世家、茹派传人茹元俊先生和我谈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现摘录如下: 和:茹老师,从您的曾祖茹莱卿、祖父茹锡九、令尊茹富兰到您这一代已是四代名武生,茹派艺术更被同行视为法帖,您作为茹派传人、高盛麟弟子,又私淑尚和玉、唐韵笙,并多次与南方的盖叫天,北方的李少春合作,阅历广博,请您谈一谈对南、北派武生的看法好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和玉 高盛麟 盖叫天 李少春 唐韵笙 雅观楼 北派 程继先 孟小冬 谭鑫培
原文传递
我的父亲张翼鹏(八)
17
作者 张善麟 《中国京剧》 2018年第5期27-29,共3页
在早期的昆曲传统小生戏《雅观楼》中,李存孝手拿一根混唐槊,以唱曲为主。由于舞蹈形体动作不多,可看性不强,一度沦为开锣戏,濒临失传。后来经过我父亲张翼鹏的再创造,这出戏终于脱胎换骨,成为一出家喻户晓的热门武小生戏,并被... 在早期的昆曲传统小生戏《雅观楼》中,李存孝手拿一根混唐槊,以唱曲为主。由于舞蹈形体动作不多,可看性不强,一度沦为开锣戏,濒临失传。后来经过我父亲张翼鹏的再创造,这出戏终于脱胎换骨,成为一出家喻户晓的热门武小生戏,并被公认为张翼鹏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翼 父亲 雅观楼 形体动作 小生戏 可看性 再创造 代表作
原文传递
念师缘 忆师恩
18
作者 郝仕鹏 潘德尧 《中国京剧》 2019年第3期32-35,共4页
2018年2月10日,恩师张春孝先生与世长辞。时至今日,师父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穆桂英大战洪州》《平贵别窑》《三气周瑜》《十三妹》《白蛇传》《雅观楼》《棋盘山》《连升店》……他塑造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生... 2018年2月10日,恩师张春孝先生与世长辞。时至今日,师父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穆桂英大战洪州》《平贵别窑》《三气周瑜》《十三妹》《白蛇传》《雅观楼》《棋盘山》《连升店》……他塑造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生形象仿佛就在眼前,他对我们的悉心传授和耐心教导仿佛就在昨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观楼 《白蛇传》 《十三妹》 穆桂英 小生
原文传递
新松有望高千尺——记赵永伟的成长
19
作者 李滨声 《中国京剧》 1993年第5期42-43,共2页
1986年听李慧芳先生称赞过她去哈尔滨演出期间所见当地一个小武生演的《挑滑车》如何出众。当问起那小武生姓甚名谁?李先生又一时想他不起,只记得是高亚樵的学生,后台都叫他“小伟”。 1987年中国戏曲学院招考新生,全国报考的有数百人。
关键词 李慧芳 新松 中国戏曲学院 业务考核 姓甚名谁 中国京剧院 曲咏春 雅观楼 京剧团 表演系
原文传递
郭士铭、潘洁华拜师张善麟、孙毓敏
20
作者 凌云 《中国京剧》 2015年第3期65-65,共1页
郭士铭与潘洁华是一对执着于传统艺术的年轻夫妻,二人均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郭士铭擅长武生,米福生、董和平、倪海天等老师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已向张善麟老师学戏达9年之久,会戏有《劈山救母》《乾元山》《三岔口》《夜奔)... 郭士铭与潘洁华是一对执着于传统艺术的年轻夫妻,二人均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郭士铭擅长武生,米福生、董和平、倪海天等老师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已向张善麟老师学戏达9年之久,会戏有《劈山救母》《乾元山》《三岔口》《夜奔))《挑华车》《探庄》《雅观楼》等。潘洁华曾先后向张逸娟、王芝泉、刘长瑜、李秋萍等老师学习,打下了很深的花旦基础,学会了《辛安驿》《花田错》《卖水》《扈家鹰》《挂嘶》《小上坟》《小放牛》等十几出戏。二人毕业之后,分别在上海京剧院和上海戏曲学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毓敏 中国戏曲学院 上海京剧院 雅观楼 《挑华车》 《三岔口》 《小放牛》 《小上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