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中财力物力和改革经济体制
1
作者 周叔莲 《经济科学》 1984年第1期1-5,共5页
不能把集中财力物力和改革经济体制对立起来党中央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作出集中财力物力的决策的。近几年来,我国资金分散的情况相当严重,中央财政收入上不去,重点建设缺少资金,长此下去,将使现代化建设事业遇到极大的困难。过去... 不能把集中财力物力和改革经济体制对立起来党中央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作出集中财力物力的决策的。近几年来,我国资金分散的情况相当严重,中央财政收入上不去,重点建设缺少资金,长此下去,将使现代化建设事业遇到极大的困难。过去资金管理过于集中,适当分散是必要的,但是现在则过于分散了。不少企业承包基数偏低,利润留成偏高,大大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例如北京市崇文区国营商业今年前四个月比去年同期增加利润364万元,其中上缴财政的利润为64万元,占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 集中财力 中央财政收入 企业收入 坚持改革 国民收入 利润留成 客观要求 物力 改革税制
下载PDF
集中财力,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
2
作者 丁峙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7年第6期6-9,共4页
集中财力,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丁峙我国1996年实现财政收入7407.99亿元,比上年增加1220多亿元,增长19.7%。分析1996年预算执行结果,有几个显著特点:第一,年度新增财政收入突破1千亿元(在这之前仅... 集中财力,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丁峙我国1996年实现财政收入7407.99亿元,比上年增加1220多亿元,增长19.7%。分析1996年预算执行结果,有几个显著特点:第一,年度新增财政收入突破1千亿元(在这之前仅新增税收突破千亿元),其中地方财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收入增长 集中财力 财政赤字 财政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 分配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预算外资金 财政政策 财政职能
下载PDF
防止新生小而全 集中财力建重点
3
作者 苏芳 井明伦 黄瑛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1995年第3期17-19,共3页
在实验室改革工作中,打破"小而全",建设"综合"和"重点",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目标。在目前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人们比较注重对旧有实验室的改革,将按课程设置、管理使用的实验室,根据功能进行撤、并、转... 在实验室改革工作中,打破"小而全",建设"综合"和"重点",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目标。在目前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人们比较注重对旧有实验室的改革,将按课程设置、管理使用的实验室,根据功能进行撤、并、转,改革成共用或综合实验室,从而提高效益。在改革"旧小而全"的同时,您是否注意到新形势下会产生"新小而全"这个问题呢?一新形势下的新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实验室 新形势 集中财力 管理工作 重点建设 提高效益 实验室改革 建设规划 经济建设 新生
下载PDF
杭州集中财力刨新 十大产业二百亿
4
作者 余建红 《经贸实践》 2011年第7期39-39,共1页
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时期,发挥产业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近日,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坚在“大... 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时期,发挥产业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近日,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坚在“大力发展重点产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杭州市、区(县、市)两级将集中200亿元财政资金投向十大产业,到“十二五”期末,十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将超过50%,力争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产业 杭州市 集中财力 “十二五” 市委常委 新闻发布会 常务副市长 产业增加值
下载PDF
关于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思考
5
作者 贾建方 《公共支出与采购》 2006年第5期23-25,共3页
近两年来,沙河市财政局在初步建立部门预算的基础上,狠抓了集中财力办大事工作,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使预算管理改革不断向绩效管理推进。
关键词 集中财力 大事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预算管理改革 部门预算 绩效管理 财政局 沙河市
下载PDF
集中财力 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访河北省财政厅预算处处长姚绍学
6
作者 陈虹 《公共支出与采购》 2008年第5期8-10,共3页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省直财政财务管理暨部署2009年预算编制工作会议上获悉,2009年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围绕一个中心,推进三项改革”,即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富民强省目标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管理,...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省直财政财务管理暨部署2009年预算编制工作会议上获悉,2009年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围绕一个中心,推进三项改革”,即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富民强省目标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管理,大力推进预算项目库建设、编制三年滚动预算、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三项改革,集中财力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财力 社会和谐 预算处 河北省财政厅 经济 预算编制工作 处长 财政财务管理
下载PDF
反对平均主义集中财力办大事
7
作者 胡代全 《四川财政》 1997年第10期5-5+4,4,共2页
反对平均主义集中财力办大事□四川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胡代全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为经济建设带来极好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就是胜利。回顾过去若干年四川经济建设的实践,有许多经验教训可总结,经济建设中的平均主义便是一例。学习... 反对平均主义集中财力办大事□四川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胡代全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为经济建设带来极好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就是胜利。回顾过去若干年四川经济建设的实践,有许多经验教训可总结,经济建设中的平均主义便是一例。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就是要明确提出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主义 集中财力 预算外资金 经济建设 后进地区 重点工程 省人民政府 四川经济发展 发展理论 收入分配
下载PDF
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研究——历史形成、理论框架与现实困境 被引量:4
8
作者 吕炜 刘欣琦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9-99,共11页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它通过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从而在较短时期内实现发展目标。党和国家将这一制度优势聚焦到财政领域,经过不同时期的治国理财探索逐渐形成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从历...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它通过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从而在较短时期内实现发展目标。党和国家将这一制度优势聚焦到财政领域,经过不同时期的治国理财探索逐渐形成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从历史形成来看,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以中央动员式集中财力实现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之后,财政以改革的方式扩大和稳定资金来源,集中财力实施国家战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财政通过市场化机制下的互利合作集中财力支撑国家治理。从理论框架来看,不同时期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运作方式因时而异,它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为根本依据,以政策和项目为载体,通过财政计划、预算管理和税制改革等作用机制扩大财源、优化支出和提高财力使用效率,最终实现以有限财政资源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政策效果。从可能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困境来看,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的新探索应思考如何兼顾中央科学决策与地方有效实施、如何协调政府宏观部署与市场微观秩序和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问题。未来应从推进政策体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增强政策体系内各环节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和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等方面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财力办大事 财政政策体系 有为政府 有效市场
下载PDF
集中财力办大事与新型“举国体制”——从支持“两弹一星”的财政观说起 被引量:4
9
作者 傅志华 李成威 +1 位作者 韦扬 孙佳琦 《财政科学》 CSSCI 2021年第4期9-20,共12页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创建的辉煌伟业。“两弹一星”成功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财政观,也证明和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化解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风险,财政再困难也责无旁...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创建的辉煌伟业。“两弹一星”成功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财政观,也证明和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化解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风险,财政再困难也责无旁贷,这是“两弹一星”财政观的灵魂;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自觉发挥党领导下“举国体制”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是“两弹一星”财政观的根基;以科教兴国为第一要务,把科技投入放在首位,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关怀,这是“两弹一星”财政观的支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样面临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发扬传承“两弹一星”的财政观具有重大意义。但在当前条件下,强调“集中财力办大事”并非简单强调进一步加大投入,而应更多强调整合分散的财政科技资源。其中,要特别注重以人才为基本着眼点,像优化营商环境一样优化科技人才的科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弹一星 财政 举国体制 集中财力办大事
下载PDF
负重奋进抓民生 集中财力办实事
10
作者 王新民 冯玉强 孟凡红 《唐山经济》 2008年第2期30-31,共2页
近年来,玉田县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和赵勇书记对玉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把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克服困难,加大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 集中财力 民生 负重 实事 科学发展 幸福指数 重中之重 和谐发展
下载PDF
关于高校集中财力加快发展的思考
11
作者 高怀林 《中国地质教育》 2000年第3期16-17,55,共3页
一、高等学校资金短缺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高等学校资金短缺问题由来已久,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高校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外部原因,也有管理相对落后等内部原因。
关键词 集中财力 高等学校 高校 加快发展 学校财务 资金短缺 一级核算 资产占用 二级管理 教育事业费
下载PDF
集中财力 保证重点 促进学院发展
12
作者 王相发 聂欣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7年第5期40-42,共3页
高等院校经费不足是困扰院校发展至关重要的带有基础性的问题。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在不断向兄弟院校学习的基础上,我院逐步缓解了一些经费不足所构成的矛盾,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仅保障了学院教学、生活秩序的正常化,而且促进了学院的... 高等院校经费不足是困扰院校发展至关重要的带有基础性的问题。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在不断向兄弟院校学习的基础上,我院逐步缓解了一些经费不足所构成的矛盾,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仅保障了学院教学、生活秩序的正常化,而且促进了学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 进学 集中财力 年度 财务计划 经费支出 教职工 经费不足 电话费 教学
下载PDF
盘活资产 集中财力促发展
13
作者 沈寿明 刘兴奎 《江苏农村经济》 2008年第12期36-36,共1页
江苏省灌南县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的运营改革,通过拍卖、出租、开发、担保等方式。对资产、资金、资源和资本进行运作.盘活了资产,增强了资产管理效率。为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融资平台.较好的弥补了该县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缺口。
关键词 盘活资产 集中财力 资产管理效率 资金不足 经济发展 国有资产 融资平台 社会事业
下载PDF
培植财源 狠抓征管 集中财力办大事
14
作者 欧代明 《湖南经济》 1996年第5期36-37,共2页
近几年,我市财政收入一年上一个新台阶,为全市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1991年财政收入过亿,1992年—1995年分别实现财政收入1.3亿元、1.7亿元、2.25亿元、3.13亿元,其增长速度一直名列全省各县、市前茅。近三年,市财政... 近几年,我市财政收入一年上一个新台阶,为全市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1991年财政收入过亿,1992年—1995年分别实现财政收入1.3亿元、1.7亿元、2.25亿元、3.13亿元,其增长速度一直名列全省各县、市前茅。近三年,市财政在足额保证人头经费的同时,共拿出40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我市财政工作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吃饭财政”正在转变为“建设财政”,政府能够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植财源 集中财力 乡镇企业 财源建设 财政收入 大围山 黑山羊 财政职能 森林公园建设 传统要素
下载PDF
集中财力助推技术进步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15
作者 牛金禄 《公共支出与采购》 2010年第1期19-20,共2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论断,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构建符合河北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战略决策,邯郸市确立了“3+3+3”产业发展规划。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根本性任务,对作为政府宏观...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论断,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构建符合河北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战略决策,邯郸市确立了“3+3+3”产业发展规划。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根本性任务,对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和物质基础的财政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运用财政手段,全力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财政部门普遍面临和着力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技术进步 集中财力 产业发展规划 宏观调控手段 产业体系建设 财政手段 党的十七大
下载PDF
集中财力物力,搞好重点建设
16
作者 钟奉岐 《求实》 1983年第10期36-40,共5页
近几年来,我们为了扭转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方面采取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包干,“分灶吃饭”,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润留成,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等一系列措施,这对于改善城乡人民生活。
关键词 重点建设 企业自主权 收购价格 利润留成 集中财力 分灶吃饭 物力 财政收支 人民生活 农民
下载PDF
国家集中财力的几个问题
17
作者 周学濂 郑建和 李之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4年第1期29-34,共6页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集中财力物力、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的重要决策。坚决贯彻执行这个决策,对于克服能源供应紧张、交通运力不足、财力物力分散等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障碍,振兴我国经济,实现十二大提出的翻两番的战略目标...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集中财力物力、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的重要决策。坚决贯彻执行这个决策,对于克服能源供应紧张、交通运力不足、财力物力分散等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障碍,振兴我国经济,实现十二大提出的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国家已决定采取一系列集资措施,提高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为四化建设筹集必要的资金。这是非常正确和及时的。本文拟结合湖北的情况,就集中财力问题谈几点看法。提高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充裕财源集中财力,固然需要针对财力分散的情况,不失时机地调整分配政策,但是,解决建设资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努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开辟充裕的财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经济效益 集中财力 预算外资金管理 财政收入 企业亏损 国家重点建设 扭亏增盈 工业企业 财政体制 分配关系
下载PDF
合理分配国民收入是集中财力的重要途径
18
作者 李天渊 《经济问题》 1984年第1期34-35,共2页
当前经济建设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合理分配国民收入,适当提高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深刻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保证国家重点建设,振兴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克服资金过于分散的现象... 当前经济建设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合理分配国民收入,适当提高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深刻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保证国家重点建设,振兴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克服资金过于分散的现象 合理分配国民收入,提高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合理分配 财政收入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国家重点建设 振兴经济 集中财力 重要途径 迫切需要 重要性
下载PDF
集中财力是经济振兴的重要条件
19
作者 黄思圣 《企业经济》 1983年第8期11-13,共3页
当前,我国的财政经济形势是好的,国家财政状况确有好转。但是,国民收入的分配确实存在不合理的状况,积累和消费都在膨胀,加之在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里,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尚无明显的改善,再加上财政管理不严,各方面漏洞很多,因此,出现了... 当前,我国的财政经济形势是好的,国家财政状况确有好转。但是,国民收入的分配确实存在不合理的状况,积累和消费都在膨胀,加之在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里,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尚无明显的改善,再加上财政管理不严,各方面漏洞很多,因此,出现了资金分散相当严重,财政收入增长大大落后于生产增长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国家财政收入 集中财力 经济振兴 提高经济效益 正确处理 经济形势 改善人民生活 财政收入增长 价格补贴
下载PDF
集中财力,保证重点建设,势在必行
20
作者 余秉立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45-48,共4页
一九八三年,中央工作会议作出了集中财力、物力,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的决策。这个问题,首先是由邓小平,陈云同志提出来的。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实现今后二十年的战略目标。必须由国家集中必要的资金,分清轻重缓... 一九八三年,中央工作会议作出了集中财力、物力,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的决策。这个问题,首先是由邓小平,陈云同志提出来的。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实现今后二十年的战略目标。必须由国家集中必要的资金,分清轻重缓急,进行重点建设。”本文仅就集中财力的必要性、可能性和主要途径,谈谈粗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财力 中央工作会议 邓小平 胡耀邦 可能性 国家 同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