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平面EMI滤波器集成LC元件寄生电容的提取 被引量:4
1
作者 武丽芳 王世山 周小林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39,共5页
为有效预估和分析平面EMI滤波器的高频特性,必须考虑平面电感的寄生电容对滤波器高频性能的影响。本文分别建立了应用于平面EMI滤波器集成LC元件的2D和3D有限元静电场模型来计算各匝间的寄生电容,由此得到PCB导线组成的多匝平面绕组的... 为有效预估和分析平面EMI滤波器的高频特性,必须考虑平面电感的寄生电容对滤波器高频性能的影响。本文分别建立了应用于平面EMI滤波器集成LC元件的2D和3D有限元静电场模型来计算各匝间的寄生电容,由此得到PCB导线组成的多匝平面绕组的集总参数模型,进一步得到平面绕组的等效并联电容。讨论了介电常数对匝间电容的影响,并分析了边缘效应对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将计算得到的等效并联电容应用于对应的集总等效电路中,通过计算结果与测量曲线的对比,说明了该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可用于指导平面电感和集成LC元件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lc元件 寄生电容 有限元模型 平面绕组
下载PDF
平面集成LC结构及差模电容的优化设计
2
作者 何峰 朱叶 王世山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22期171-174,共4页
针对滤波器当前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在简述现有平面集成EMI滤波器设计缺陷基础上,对其集成LC结构和差模电容分别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环形集成LC结构,仿真和计算结果表明其在电磁特性及几何尺寸上相对于矩形的优点。为了优化设... 针对滤波器当前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在简述现有平面集成EMI滤波器设计缺陷基础上,对其集成LC结构和差模电容分别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环形集成LC结构,仿真和计算结果表明其在电磁特性及几何尺寸上相对于矩形的优点。为了优化设计差模电容,对一种采用较小介电常数的材料实现较大差模电容值且可以降低等效电感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应用ANSYS软件进行建模计算,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lc结构 差模电容 等效电感 ANSYS
下载PDF
基于挠性覆铜箔的平面无源集成LC单元设计
3
作者 于宝青 杨玉岗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84,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挠性覆铜箔薄膜的平面集成多个电感和电容(LC)单元的结构。多个集成LC单元叠放到CI型磁芯里,通过不同端子的连接方式可实现串/并联谐振、低通滤波器等结构,以及不同大小的电感值和电容值。仿真结果表明,交错并联结构可... 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挠性覆铜箔薄膜的平面集成多个电感和电容(LC)单元的结构。多个集成LC单元叠放到CI型磁芯里,通过不同端子的连接方式可实现串/并联谐振、低通滤波器等结构,以及不同大小的电感值和电容值。仿真结果表明,交错并联结构可以增大集成LC单元的电容,进一步提高功率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lc单元 CI型磁芯 谐振变换器
下载PDF
平面集成滤波器LC单元的阻抗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小林 王世山 崔永生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22,共5页
集成LC结构利用电感箔式绕组层间分布电容实现了电感与电容的集成,是构成平面磁集成EMI滤波器的基本单元,建立该单元的高频模型为准确评估EMI滤波器的高频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传输线结构在电路中两种不同连接方式下电场和磁场... 集成LC结构利用电感箔式绕组层间分布电容实现了电感与电容的集成,是构成平面磁集成EMI滤波器的基本单元,建立该单元的高频模型为准确评估EMI滤波器的高频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传输线结构在电路中两种不同连接方式下电场和磁场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其等效电路。基于广义传输线理论建立了集成LC线圈的高频模型,将其看作一个二端口网络,利用模量转换法推导了阻抗矩阵。计算了模型中单位长度的电磁参数,最后分别将集成LC线圈连接成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结构,在有磁芯和无磁芯两种情况下测量出其阻抗特性,与计算值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磁集成 集成lc单元 高频模型
下载PDF
基于文献研究的精益建造与数字技术集成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刚 马智亮 李松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6,共12页
精益建造(LC)与数字技术集成是提高建筑业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的关键,也是近年来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热点领域。鉴于目前尚无学者对精益建造与数字技术集成进行系统总结,针对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的精益建造以及应用于建造领域与数字技术... 精益建造(LC)与数字技术集成是提高建筑业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的关键,也是近年来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热点领域。鉴于目前尚无学者对精益建造与数字技术集成进行系统总结,针对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的精益建造以及应用于建造领域与数字技术相关的研究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和重点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结果表明,数字技术(特别是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逐步成为精益建造应用推广的关键支撑,两者深度融合能产生正向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并降低项目管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建造(lc)与数字技术集成 建筑信息模型(BIM) 建造4.0 文献计量学分析
下载PDF
差分LC VCO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满家汉 赵坤 《电子器件》 EI CAS 2005年第4期809-812,共4页
通过分析振荡器的两种典型相位噪声模型,给出了振荡器相位噪声与电路参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VCO相位噪声的设计方法:设计高Q值电感;调整尾电流的大小;调整nMOS管和pMOS管的尺寸。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24GHz全集成VCO的设计,仿... 通过分析振荡器的两种典型相位噪声模型,给出了振荡器相位噪声与电路参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VCO相位噪声的设计方法:设计高Q值电感;调整尾电流的大小;调整nMOS管和pMOS管的尺寸。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24GHz全集成VCO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2.4GHz时VCO的相位噪声为-120.4dBc/Hz@600kHz,证明该方法对于VCO的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lc压控振荡器 噪声 相位噪声 锁相环
下载PDF
LC振荡器的设计要点
7
作者 满家汉 赵坤 叶青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40-43,共4页
主要介绍了LC振荡器的设计要点.从LC振荡器的模型出发,研究了VCO的电路结构、谐振回路对于输出幅度的影响、VCO的噪声源、VCO的相位噪声以及谐振回路的Q值对于VCO的影响.给出了LC振荡器的设计要点及设计中需要考虑的约束条件.
关键词 集成lc VCO 片上螺旋电感 相位噪声
下载PDF
一种调频锁相环电路的改进尝试 被引量:2
8
作者 唐良伟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59,共5页
介绍了一种用LC集成VCO来替换晶体压控振荡器实现调频的锁相环电路并给出了关键技术:双电调端分别实现调频和锁相;环路滤波器的设计及实验结果。该电路不仅具有低的相噪、高稳定的载波,还具有理想的音频调制频响、优良的抗震动性能和温... 介绍了一种用LC集成VCO来替换晶体压控振荡器实现调频的锁相环电路并给出了关键技术:双电调端分别实现调频和锁相;环路滤波器的设计及实验结果。该电路不仅具有低的相噪、高稳定的载波,还具有理想的音频调制频响、优良的抗震动性能和温度性能。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该电路较之改进前的电路更能满足航空电子设备恶劣的环境要求并具有生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 锁相环 lc集成VCO 环路滤波器 航空电子设备
下载PDF
An integrated PHY-MAC analytical model for IEEE 802.15.7 VLC network with MPR capability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海凤 迟学芬 刘健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EI 2014年第5期365-368,共4页
Considering that the collision caused by hidden terminal is particularly serious due to the narrow beams of optical de- vices, the multi-packet reception (MPR) is introduced to mitigate the collisions for IEEE 802.1... Considering that the collision caused by hidden terminal is particularly serious due to the narrow beams of optical de- vices, the multi-packet reception (MPR) is introduced to mitigate the collisions for IEEE 802.15.7 visible light com- munication (VLC) system.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MPR on system performance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 tween physical (PHY) layer and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layer, a three dimensional (3D) integrated PHY-MAC analytical model of carrier sense mut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 (CSMA/CA)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Markov chain theory for VLC system, in which MPR is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use of orthogonal code sequence. Throughput is deriv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VLC system with MPR capability under imperfect optical channel. The re- sults can be used for th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a VLC system with MPR cap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um access contro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