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美学村革命文物的教育价值及其实践途径
1
作者 陈新艳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2-36,58,共6页
集美学村革命文物是具有重要教育价值的物质载体。以集美学村革命文物保护概况为切入点,梳理其教育价值,发现集美学村革命文物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和弘扬艰苦奋斗的价值意蕴。为促进集美学村革命文物所蕴含的精神在新时代的... 集美学村革命文物是具有重要教育价值的物质载体。以集美学村革命文物保护概况为切入点,梳理其教育价值,发现集美学村革命文物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和弘扬艰苦奋斗的价值意蕴。为促进集美学村革命文物所蕴含的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可从校地共建汇聚力量、馆校合作共同育人、馆馆联合提升质量、数字体验延展认知、实践教学知行合一、文化研学赓续基因等六个方面开展实践,从而用革命文物的精神力量铸魂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物 教育价值 实践途径 集美学村
下载PDF
建设“两化”市场监管所 争当集美学村“守护人”
2
作者 陈荣旋 陈芳冰 《福建市场监督管理》 2023年第6期24-24,共1页
厦门市集美区市场监管局集美市场监管所地处嘉庚故里、百年学村之中,该所始终坚持以“突出基层党建引领、构建规范运行机制、建强担当监管队伍”为目标,贯彻市场监管总局、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部署要求。
关键词 市场监管 监管总局 厦门市集美 监管队伍 党建引领 构建规范 运行机制 集美学村
下载PDF
集美学村楼名文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光钛 余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9-35,共7页
"集美学村"是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著名教育胜地,"嘉庚建筑"绝世无双,其建筑楼名因文化底蕴深厚、独特经典,令世人赞慕!近时代"集美学村"有许多新建筑以"人名"或"企业名"命名,... "集美学村"是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著名教育胜地,"嘉庚建筑"绝世无双,其建筑楼名因文化底蕴深厚、独特经典,令世人赞慕!近时代"集美学村"有许多新建筑以"人名"或"企业名"命名,又折射另一种"知恩图报"、"回报社会"的楼名文化。研究嘉庚时代和后嘉庚时代建筑楼名文化,对弘扬嘉庚精神、办好集美学村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美学村 楼名 文化
下载PDF
民国初期集美学村体育教育之研究
4
作者 施纯志 邹京 《体育科学研究》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民国初期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的体育教育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陈嘉庚结合国内教育现状,在吸收西方教育先进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三育并重”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同时创造性地提出劳动是体育锻炼一部...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民国初期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的体育教育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陈嘉庚结合国内教育现状,在吸收西方教育先进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三育并重”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同时创造性地提出劳动是体育锻炼一部分的新方针;招聘优秀体育师资到初中,开展独具特点的课外体育活动,为学校体育取得丰硕的成果奠定坚实基础;将体育融入学校职业教育,在航海等专业教育中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学校建设充分考虑体育教育需求,“有楼必有场”的理念贯穿集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始终;体育教育中注意弘扬体育民族传统文化,聘任民间武术名家进校园传授技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期 集美学村 陈嘉庚 体育教育 教育思想
下载PDF
集美学村百年“嘉庚建筑”探究
5
作者 庄丽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43-347,共5页
基于地域性建筑理论,从形式表征、功能空间、材料细部三方面入手,对集美学村"嘉庚建筑"百年发展历程的四个重要阶段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首先追溯其20世纪初南洋时期的建筑特点;进而探寻其20世纪20年代与50年代的建设如何汲... 基于地域性建筑理论,从形式表征、功能空间、材料细部三方面入手,对集美学村"嘉庚建筑"百年发展历程的四个重要阶段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首先追溯其20世纪初南洋时期的建筑特点;进而探寻其20世纪20年代与50年代的建设如何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地方特色与智慧,进行外来建筑的本土化工作,形成中西交融、装饰精美的独特建筑形式;最后研究其21世纪以来的建设如何在当代建筑方式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前期"嘉庚建筑"的优秀元素,使其获得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美学村 嘉庚建筑 百年历程 四个阶段 创作特点
下载PDF
近代集美学村“南洋风格的嘉庚建筑”研究
6
作者 庄丽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79-82,共4页
基于地域性建筑理论,从建设内容、形式表征、功能空间、材料细部、建筑现状与历史贡献六方面入手,对厦门市集美学村1910-1920年代之南洋风格的"嘉庚建筑"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梳理,研究其与闽南地域自然条件、闽南传统建筑文化、... 基于地域性建筑理论,从建设内容、形式表征、功能空间、材料细部、建筑现状与历史贡献六方面入手,对厦门市集美学村1910-1920年代之南洋风格的"嘉庚建筑"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梳理,研究其与闽南地域自然条件、闽南传统建筑文化、闽南地方建筑技艺的适应性关系,揭示其在传统建筑近代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及对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美学村 嘉庚建筑 南洋风格
下载PDF
“慢城”理念引导下历史街区慢社区营造策略探析——以厦门集美学村为例
7
作者 黎洋佟 唐璐 《中外建筑》 2017年第6期96-100,共5页
本文结合厦门集美学村历史街区社区营造与实施,探索在"慢城"理念导引下慢社区的空间构成关系,并指出"慢城"模式对中国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与传统邻里社区的差异以及对历史街区中社区营造的适应性特征。试... 本文结合厦门集美学村历史街区社区营造与实施,探索在"慢城"理念导引下慢社区的空间构成关系,并指出"慢城"模式对中国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与传统邻里社区的差异以及对历史街区中社区营造的适应性特征。试图依托学村独有的资源要素,从空间契合发展、混合用地布局、绿色慢行交通、特色社区文化与活力公共空间视角,提出针对性营造策略,期冀为构建极具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区慢社区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城 历史街区 慢社区 社区营造 集美学村
下载PDF
运用空间句法分析的集美学村可持续性更新设计
8
作者 黄庆辉 黄媖露 李锐鹏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727-735,共9页
通过探讨集美学村中集美大社聚落的整体空间形态构成,分析集美大社整体空间形态构成与人车流量契合的程度,对集美学村的可持续性更新设计提出规划建议;运用空间句法分析规划成果,从而探讨基于量化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历史街区更新思路.... 通过探讨集美学村中集美大社聚落的整体空间形态构成,分析集美大社整体空间形态构成与人车流量契合的程度,对集美学村的可持续性更新设计提出规划建议;运用空间句法分析规划成果,从而探讨基于量化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历史街区更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句法的便捷度分析,不论是整体或局部,皆呈现出与集美大社现况相符的结果;同时,集美学村更新设计的大部分规划构想与空间句法的分析成果相符,将空间句法结合历史街区更新实践研究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空间句法 空间形态 可持续更新 集美学村
下载PDF
中西方两种学村模式的比较——从牛津城到集美学村
9
作者 李毅莹 申晓辉 田化 《福建建筑》 2011年第9期9-12,共4页
本文对国内外的两个学村进行对比,探析时代背景对学村主体模式形成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主体模式下城市空间形态,路网交通和学村人口及产业结构四个方面对比分析其特点,得出对学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牛津学村 集美学村 空间格局 道路交通
下载PDF
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城市休闲游憩系统构建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学村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杰 钱雨梦 《中外建筑》 2020年第9期137-140,共4页
城市休闲游憩系统构建是城市回归为人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城市居民开始追求更舒适,更宜人的生活。城市品质的提升就成为城市管理者所需要面临的问题。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 城市休闲游憩系统构建是城市回归为人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城市居民开始追求更舒适,更宜人的生活。城市品质的提升就成为城市管理者所需要面临的问题。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2月视察四川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其注重“人、城、境、业”的高度和谐统一,将市民休闲游憩和游客旅游休憩系统的需求进行统筹考虑,从而实现宜居、宜闲和宜游的建设目标。厦门作为旅游热门城市,其城市休闲游憩系统的构建要同时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这一点同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有着相似的地方。本文通过对休闲游憩系统的构建要素分析和公园城市建设要求的梳理,从而对厦门市集美学村游憩系统的建设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集美学村后期改造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休闲游憩 构成要素 组成单元 集美学村
下载PDF
集美学村历史建筑的公共性和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景意 《中外建筑》 2019年第12期73-75,共3页
历史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资本,是承载地方文化与记忆的物质载体,也是历史街区更新发展的催化剂与推动力。作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集美学村拥有独特的“学在村中,村在城中”的学城一体的空间布局,拥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建筑,集美... 历史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资本,是承载地方文化与记忆的物质载体,也是历史街区更新发展的催化剂与推动力。作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集美学村拥有独特的“学在村中,村在城中”的学城一体的空间布局,拥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建筑,集美学村作为一个以个人捐助形式办学,在1.35km2的范围内涵盖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高等院校的街区,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是独树一帜的,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有的。历史建筑作为城市的文化资产逐渐以商品的形式为集美学村的社区更新带来了契机,为地方旅游、文创、商业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如何实现在地文化公共性与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平衡已经成为热点的话题。本文在对集美学村历史建筑的公共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角度,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目的是为了展示集美学村的地方文化特色,重塑集美学村独特的城市文化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美学村 历史建筑 公共性 利用
下载PDF
“学城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特征分析——以厦门集美学村石鼓路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帆 黄唐芬 《中外建筑》 2019年第4期97-100,共4页
历史文化街区是个极具"空间特征"的场所,它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原生生活特质,展现了城市环境的多样性,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感与场所感。本文立足现状调研,结合集美学村这一独特的"学城型"历史文化街区概况和其空间形... 历史文化街区是个极具"空间特征"的场所,它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原生生活特质,展现了城市环境的多样性,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感与场所感。本文立足现状调研,结合集美学村这一独特的"学城型"历史文化街区概况和其空间形态发展历程,在理解其历史底蕴、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石鼓路街区为代表,对其从街巷格局、功能分区、街道空间、环境、立面、断面、第一/二次轮廓线、风貌保护建筑等方面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并从使用人群需求角度提出街区保护和发展策略,以期改善石鼓路街区环境,促进发展,助力延续城市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空间特征 集美学村 石鼓路
下载PDF
自发形成型大学城街区研究——以厦门集美学村石鼓路街区为例
13
作者 肖凌志 《福建建筑》 2015年第3期5-9,共5页
大学城是当今大学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集美学村作为以集美大学各学区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有百年历史的大学城,它"自发"的形成方式与目前普遍存在的"规划建设型"大学城空间截然不同。在集美学村优化更新的契机下,文章... 大学城是当今大学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集美学村作为以集美大学各学区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有百年历史的大学城,它"自发"的形成方式与目前普遍存在的"规划建设型"大学城空间截然不同。在集美学村优化更新的契机下,文章以学村内最主要的街区石鼓路街区为例,通过分析该街区生长的背景和现状,去了解集美学村这座大学城街区的特殊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以后学村优化改造工作提供依据,并为"自发型"大学城街区的研究提供一个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城 街区改造 集美学村 石鼓路街区
下载PDF
集美学村人群休闲行为与休闲空间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唐芬 陈帆 《中外建筑》 2019年第12期86-88,共3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休闲空间及休闲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以集美学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法和行为观察法分析集美学村的休闲空间和使用者的休闲行为关系,总结集美学村人群的休闲需求和对休闲空间的要求。进而,分析集美学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休闲空间及休闲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以集美学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法和行为观察法分析集美学村的休闲空间和使用者的休闲行为关系,总结集美学村人群的休闲需求和对休闲空间的要求。进而,分析集美学村休闲空间现存的问题,提岀集美学村闲空间的改进策略,以期为集美学村休闲空间的提升改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美学村 休闲空间 休闲行为
下载PDF
厦门市集美区集美街道集美学村(民国)《承认集美学村公约》
15
《福建史志》 2019年第6期56-56,共1页
窃为敬教劝学,治本所关,思患预防,古训尤著。陈君嘉庚敬贤兄弟,创办集美学校,规模宏远,成绩斐然。迩因军事之蔓延,深恐校务之停滞;历请军政长官核准集美为学村,通饬保护。得法律之保障,期教育之安全;同人等共仰高风,难辞大义;理当承认,... 窃为敬教劝学,治本所关,思患预防,古训尤著。陈君嘉庚敬贤兄弟,创办集美学校,规模宏远,成绩斐然。迩因军事之蔓延,深恐校务之停滞;历请军政长官核准集美为学村,通饬保护。得法律之保障,期教育之安全;同人等共仰高风,难辞大义;理当承认,乐于观成;谨订约章,籍资信守。一、公认集美学校设立地为学村。二、集美学村之四至,北以天马山为界,南尽海,东暨延平故垒及鳌头宫,西抵岑头社及龙王宫。三、学村范围内,不许军队屯驻、毁击及作战。四、有破坏前项规定者,即为吾人公敌,当与众共弃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美学校 宏远 集美学村 天马山 厦门市集美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域下的涉侨文化遗产语义组织研究——以集美学村建筑群为例
16
作者 王旭婧 谢俊 瞿辉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82-89,共8页
伴随数字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保护模式已无法满足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世界范围内涉侨文化遗产组织方法难以完整、有效地反映侨批内容及其语义关联特征,可利用数字人文主题图技术,提出基于语义的涉侨文化遗产组织方法,并以集美... 伴随数字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保护模式已无法满足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世界范围内涉侨文化遗产组织方法难以完整、有效地反映侨批内容及其语义关联特征,可利用数字人文主题图技术,提出基于语义的涉侨文化遗产组织方法,并以集美学村建筑群涉侨文化遗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应用知识挖掘、知识组织和知识聚合等相关研究方法,能够对文献内容知识进行深度的解析、揭示及利用;基于语义视角的文化遗产组织可以最大程度活化文化遗产内容,更好地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涉侨文化遗产 集美学村 语义化组织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的居住区街道空间提升策略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学村为例
17
作者 李思仪 王其琛 《中外建筑》 2019年第6期92-95,共4页
为了提升居住区街道空间内活动空间的品质,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学村内的居住区为例,从供需视角重新审视街道空间,根据街道空间内使用者的需求,结合现状街道的空间,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的方法,对已建成的居住区街道空间提出改进优化方法... 为了提升居住区街道空间内活动空间的品质,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学村内的居住区为例,从供需视角重新审视街道空间,根据街道空间内使用者的需求,结合现状街道的空间,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的方法,对已建成的居住区街道空间提出改进优化方法,探索街道空间的提升策略。本文对研究区域内人的活动进行分类并总结每种类型的活动特点和空间需求。将人的活动与片区内活动场地对应,总结人活动的空间需求和现状空间的不足,根据供需关系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意见,以期对国内居住区街道空间优化提升设计做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关系 街道空间 策略 集美学村
下载PDF
集美学村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18
作者 王璐瑶 《门窗》 2019年第7期43-45,共3页
在厦门市加大旅游产业力度、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的形式下,集独特的学村文化、华侨文化于一身的集美学村收到厦门市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也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但不能否认的是,集美学村的独特历史文化尚未挖掘完全,学村面临着高难度的产业... 在厦门市加大旅游产业力度、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的形式下,集独特的学村文化、华侨文化于一身的集美学村收到厦门市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也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但不能否认的是,集美学村的独特历史文化尚未挖掘完全,学村面临着高难度的产业转型升级与基础设施完善。本文就区域内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挖掘整理,并对学村内部现有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通过对资源的分类,结合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现状和人群密度等现状条件对旅游景点进行分级,研究场所的文化、空间等要素,总结目前集美学村发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人文旅游资源 活动空间 集美学村
下载PDF
基于学生上下课活动的自发形成型大学城公共空间探析——以厦门市集美学村石鼓路街区为例
19
作者 刘莎 黄智燕 姚敏峰 《中外建筑》 2018年第9期113-117,共5页
集美学村是当代无意识"自发"形成型大学城的代表。近百年的发展使得它与目前普遍存在的有意识"共生"塑造型大学城空间形式截然不同。在集美学村空间优化的契机下,文章以学村内最具代表性的石鼓路街区为研究对象,从学生的上下课活动... 集美学村是当代无意识"自发"形成型大学城的代表。近百年的发展使得它与目前普遍存在的有意识"共生"塑造型大学城空间形式截然不同。在集美学村空间优化的契机下,文章以学村内最具代表性的石鼓路街区为研究对象,从学生的上下课活动为切入点,分析街区特点及问题,去了解这座特殊大学城中学生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希望以此作为学村优化改造的依据,为"自发型"大学城研究提供一个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活动 自发形成型大学城 集美学村 石鼓路街区
下载PDF
集美学村街道空间景观改造设计策略研究——以集美学村集源路为例
20
作者 宋博涵 《中外建筑》 2019年第4期153-156,共4页
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空间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街道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厦门集美文教区的集美学村集具有百年多的发展与建设历史,为了提升学村活力,促进学村更好的发展,积极更新改造其街道空... 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空间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街道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厦门集美文教区的集美学村集具有百年多的发展与建设历史,为了提升学村活力,促进学村更好的发展,积极更新改造其街道空间景观的品质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集美学村的街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调查和访谈等形式,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等从空间布局、景观要素、人的行为活动等方面对街道景观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为集美学村街道空间景观做出优化与提升,形成一种为学村街道空间景观设计借鉴的建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美学村 街道空间 景观改造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