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集群种植方式对棉花田间小气候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解婷婷
苏培玺
周紫鹃
张海娜
李善家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61,共7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Y251A91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025026和31070359)
-
文摘
为探讨传统种植(1穴1株)和集群种植(1穴3株)方式下棉花产量及田间微环境差异,在甘肃河西走廊干旱荒漠绿洲区对传统种植和集群种植方式下棉花的产量和微环境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集群种植下棉花的经济产量显著高于传统种植,集群种植下穴距配置对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穴距为28cm时棉花的单铃质量和皮棉产量最高,并且显著提高了棉花衣分;集群栽培可有效增加单位面积铃数,提高棉花中后期群体光截获率和冠层湿度,降低棉花冠层温度,对棉花群体内部CO2摩尔分数仅有微弱的影响。因此,相对于传统种植方式,集群种植可显著改善棉花群体微环境,进而提高棉花的经济产量,且穴距为28cm是集群种植获得较高产量的最佳穴距。
-
关键词
棉花
集群种植
经济产量
田间微环境
-
Keywords
Cotton; Cluster planting; Economical yield; Field microclimate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集群栽培对棉花种内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解婷婷
苏培玺
周紫鹃
单立山
李善家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9,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300323,No.91325104)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年人才基金(No.Y251A91001)
-
文摘
为了检验假说"1穴3株集群栽培方式改变了棉花(Gossypium hirsutum)的种内关系,从而使得经济产量显著提高",通过分析在集群和传统栽培方式下棉花各器官的生长特性,阐明集群栽培下不同穴距对棉花种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1穴1株种植相比,集群栽培方式下随着穴距的减小,棉花的茎秆生长显著降低,在穴距为28 cm时,叶片生物量最大且籽棉产量最高。进一步分析相对邻体效应(RNE),发现穴距对棉花茎秆、叶片和籽棉产量的RNE影响都极为显著;同时,随着穴距的减小,茎秆RNE值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均为负值,负效应强度在穴距为28 cm时最小。叶片和籽棉产量的RNE值均为正值,且在穴距为28 cm时正效应强度最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集群栽培改变了棉花的种内关系,且在穴距为28 cm时,对棉花籽棉产量的助长作用最大。
-
关键词
棉花
集群种植
竞争
助长
种内关系
-
Keywords
cotton, cluster planting, competition, facilitation, intraspecific interactions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