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赵璟 左小茹 +1 位作者 焦炬 薛伟贤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8,共12页
探究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对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论文构建评价模型评价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揭示2003—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估计影... 探究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对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论文构建评价模型评价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揭示2003—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估计影响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资源集聚呈现“首位”分布,西安的资源集聚能力最大但增长缓慢,而其他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总体不高且大部分降低。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布在缓慢集中,且存在正向空间依赖。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科技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工资水平显著提升了城市资源集聚能力,而市场化水平抑制了城市资源集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集聚能力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关中平原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城镇要素集聚能力视角的重庆市区域发展空间分异研究
2
作者 谭征 谭皓方 孙平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为了揭示重庆市38个区县在2005—2019年间区域发展空间分异情况,本研究基于城镇要素集聚能力指数,结合崔王指数、障碍度评价法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发展水平整体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核心(主城区)—外围(非主... 为了揭示重庆市38个区县在2005—2019年间区域发展空间分异情况,本研究基于城镇要素集聚能力指数,结合崔王指数、障碍度评价法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发展水平整体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核心(主城区)—外围(非主城区)结构特征,但分异程度在不断下降。(2)非农产业产值、人均GDP、非农就业人数、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空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等因子是导致重庆市38个区县城镇要素集聚能力空间分异的关键性因子,其作用机理与重庆市地形区位、要素流动可达性和贫困区县空间分布所形成的“发展势能”的空间分异密切相关。(3)为了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出进一步强化主城区的核心集聚能力和扩散带动作用、弱化地形对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构建“一圈两翼、一主两副”空间结构、深化“走出去、引进来”对外开放战略、强化(科技、体制机制、人才等)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作用等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源于城镇要素集聚能力的区域发展空间分异研究方法,可以形象地将要素移动呈现在“发展势能”和要素移动成本的变化曲线中,对于深挖区域发展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重庆市可以从区域城镇要素低成本自由流动、核心对外围辐射带动作用层面构建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要素集聚能力 区域发展 空间分异 障碍度 重庆市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17
3
作者 郭庆宾 许泱 刘承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7,共7页
区域发展有赖于各种资源的有力支撑和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然而由于稀缺性,使得资源的非均衡分布和流动成为其基本特征。城市群作为大范围内资源的高密度聚集区,是资源集聚的最佳场所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自然结果。因此,在当前城市化发... 区域发展有赖于各种资源的有力支撑和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然而由于稀缺性,使得资源的非均衡分布和流动成为其基本特征。城市群作为大范围内资源的高密度聚集区,是资源集聚的最佳场所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自然结果。因此,在当前城市化发展转入以城市群为空间竞争实体的背景下,研究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研究空间分布差异的地理探测器方法对资源集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科技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就业机会、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水平、工资水平等是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演化的主要因素,且1995—2014年这些因子对资源集聚能力的影响作用不断增强;(2)各影响因子间不仅存在双向交互作用关系,还存在复杂的交互耦合作用关系,共同支配着资源集聚能力的形成和演化;(3)资源集聚是资源"逐利性"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良好的市场发育和对外开放政策是提高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重要前提,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集聚"回报率"的加速器,人口规模是资源集聚能力的体现,交通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集聚通道是保障资源集聚的"生命线",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服务体系是资源集聚的重要支撑,而生活成本、税收成本等因素在资源集聚过程中扮演了反作用力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资源集聚能力 影响因素 形成机理
下载PDF
城市行政级别、资源集聚能力与房价水平差异 被引量:31
4
作者 贾春梅 葛扬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1-137,共7页
在严格的城市行政等级管理体制下,我国城市房价水平与城市的行政级别关系密切。城市行政级别通过影响城市的资源集聚能力和住房需求,进而影响住房价格。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的资源集聚能力各异、住房需求不同,导致房价水平呈现较大的差异... 在严格的城市行政等级管理体制下,我国城市房价水平与城市的行政级别关系密切。城市行政级别通过影响城市的资源集聚能力和住房需求,进而影响住房价格。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的资源集聚能力各异、住房需求不同,导致房价水平呈现较大的差异。但是,同一行政级别城市间的房价水平存在区域差异性。本文使用2005—2012年全国7O个大中城市市辖区的数据,建立面板模型,经验分析城市行政级别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行政级别差异是引致城市间房价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为此,需要对不同类型城市实行分类指导,实施差别化的调控措施,缩小城市间的房价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行政级别 资源集聚能力 房价水平差异 住房需求
下载PDF
中国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的省际比较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徐晓勇 罗淳 雷冬梅 《西北人口》 CSSCI 2013年第4期1-6,11,共7页
人口集聚现象背后有着多重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基于对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观察分析,本文构建了评价区域人口集聚能力的指标体系,继而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的... 人口集聚现象背后有着多重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基于对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观察分析,本文构建了评价区域人口集聚能力的指标体系,继而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的强弱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根据人口集聚的特征和能力,27个省区可以划分为5个类别;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人口集聚能力最强,黑龙江、吉林、青海、甘肃、内蒙古人口集聚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城市化 人口集聚能力 省际比较
下载PDF
新疆城市集聚能力评价研究——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杰 龚新蜀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0,147,共4页
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新疆21个城市的经济集聚能力进行评价,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选取的变量中找出合适的因子,计算出各城市的因子得分,然后将这些因子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对新疆各城市集聚能... 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新疆21个城市的经济集聚能力进行评价,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选取的变量中找出合适的因子,计算出各城市的因子得分,然后将这些因子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对新疆各城市集聚能力的排名进行探讨。这些结果为政府进行城市整体布局、推动新疆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和整体进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能力 多元统计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9
7
作者 郭庆宾 刘琪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29,共8页
城市资源集聚能力作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者围绕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城市资源集聚能力定义与内涵、城市资源集聚过程与机制、城市资源集聚能力分类与测度、城市资源集聚效... 城市资源集聚能力作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者围绕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城市资源集聚能力定义与内涵、城市资源集聚过程与机制、城市资源集聚能力分类与测度、城市资源集聚效应等方面最新研究,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尽管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在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测度方法、以及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时空演化和提升路径等方面尚有值得未来研究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集聚能力 新经济地理学 集聚效应
下载PDF
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郭庆宾 杨婉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3-125,共3页
文章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2004—2014年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发现:2004—2014年,湖北科技创新资源总体集聚能力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在全国层面始终处于上游水平;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空间结构... 文章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2004—2014年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发现:2004—2014年,湖北科技创新资源总体集聚能力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在全国层面始终处于上游水平;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空间结构由"一核多次"向"一主两副"的特征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资源 集聚能力 时空演变
下载PDF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区域科技资源集聚能力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红梅 王晋剑 江崇莲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63-66,73,共5页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资源已经成为地区之间竞争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各地区政府对科技资源在区域内是否能得到很好地集聚给予了高度重视,能否科学地评价区域科技资源的集聚能力成为推动区域科技资源集聚效率提升的关键。...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资源已经成为地区之间竞争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各地区政府对科技资源在区域内是否能得到很好地集聚给予了高度重视,能否科学地评价区域科技资源的集聚能力成为推动区域科技资源集聚效率提升的关键。基于此,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科技资源集聚能力评价体系,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科技资源集聚能力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各区域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资源 集聚能力 网络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基于“三重螺旋”模型产业集聚能力的培育途径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晓华 张国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2-85,共4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模式。从动态视角提出了产业集聚能力这一决定集群持续成长的核心概念,结合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以及集聚能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分类,构建了由环境、结构和企业等要素组成的...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模式。从动态视角提出了产业集聚能力这一决定集群持续成长的核心概念,结合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以及集聚能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分类,构建了由环境、结构和企业等要素组成的决定产业集聚能力的"三重螺旋"模型,并归纳出由政府引导、合作网络建设和重点企业培养为主的产业集聚能力培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能力 “三重螺旋”模型
下载PDF
“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功能性机构集聚能力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庄德林 罗碧静 陈信康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2-130,共9页
对功能性机构集聚能力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包括城市战略资源丰裕度、全球互联互通保障力、功能性机构运营便利度、功能性机构雇员生活宜居度和城市创新力5个维度的功能性机构集聚能力评价模型,以及包括44个指标的功能性机构集聚能力评价体... 对功能性机构集聚能力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包括城市战略资源丰裕度、全球互联互通保障力、功能性机构运营便利度、功能性机构雇员生活宜居度和城市创新力5个维度的功能性机构集聚能力评价模型,以及包括44个指标的功能性机构集聚能力评价体系,并以香港、北京和上海等10个"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以及纽约、伦敦和巴黎等5个全球城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对标测评。结果表明:所选的15个样本城市可分为4个层级;"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样本均未进入第一层级,它们在城市创新力和功能性机构雇员生活宜居度方面全面落后于第一层级城市;北京和上海在全球互联互通保障力和城市战略资源丰裕度方面有较好表现,但北京在功能性机构雇员生活宜居度方面与上海存在明显差距,而上海在功能性机构运营便利度和功能性机构雇员生活宜居度方面存在明显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机构 集聚能力 “一带一路” 总部经济 区位选择
下载PDF
产业集聚能力的识别框架与培育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晓华 原毅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4-29,共6页
从动态经济系统视角提出产业集聚能力的概念.结合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影响要素的系统分类,提出产业集聚能力识别的“三重螺旋”模型,构建包括资源状况、硬指标、软指标和市场特征等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沈阳、大连、... 从动态经济系统视角提出产业集聚能力的概念.结合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影响要素的系统分类,提出产业集聚能力识别的“三重螺旋”模型,构建包括资源状况、硬指标、软指标和市场特征等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沈阳、大连、鞍山高新技术产业群的集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应以政府政策引导、合作网络建设和重点企业培养为主线培养产业集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能力 动态经济系统 “三重螺旋”模型
下载PDF
我国区域企业创新要素集聚能力评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江永真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9-137,共9页
文章基于区域企业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建立多层次的区域企业创新要素集聚能力评价模型,应用所建立模型对我国区域企业创新要素集聚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企业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强弱与区域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有着正向... 文章基于区域企业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建立多层次的区域企业创新要素集聚能力评价模型,应用所建立模型对我国区域企业创新要素集聚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企业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强弱与区域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有着正向关系。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区域企业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企业创新要素集聚能力 评价模型 实证分析
下载PDF
产业集聚能力的识别与培育:动态经济系统视角下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林 姜滨滨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1-443,共3页
从动态经济系统的视角,阐述产业集群的系统结构与系统特征,根据逻辑斯谛成长模型,分析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具体特点,提出产业集聚能力这一决定集群能否持续成长的核心概念。通过影响因素的提取和"三重螺旋"模型的构建,对产业... 从动态经济系统的视角,阐述产业集群的系统结构与系统特征,根据逻辑斯谛成长模型,分析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具体特点,提出产业集聚能力这一决定集群能否持续成长的核心概念。通过影响因素的提取和"三重螺旋"模型的构建,对产业集聚能力进行识别,并归纳出以政府引导、合作网络建设和重点企业培养为主的产业集聚能力培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能力 系统结构 “三重螺旋”模型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庆宾 黎康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4-68,82,共6页
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是资源集聚优势,而相比较长三角和珠三角,资源集聚能力薄弱严重制约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的资源集聚能力,能增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对于中部的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乃至我国... 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是资源集聚优势,而相比较长三角和珠三角,资源集聚能力薄弱严重制约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的资源集聚能力,能增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对于中部的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乃至我国的新型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基于此,以提炼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着力点和建立资源集聚在城市群内的空间优化机制与良性循环机制为目标,从"汇聚—流通—准入—组织"四个环节入手,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提升路径:通过"汇聚"环节,培育资源集聚强大引力;通过"流通"环节,打通资源集聚快速通道;通过"准入"环节,破除资源集聚门槛障碍;通过"组织"环节,优化资源集聚利用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资源集聚能力 提升路径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璟 焦炬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103,共9页
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该文应用频度统计和德尔菲法,从人口、经济、土地、科技、金融、政策等10个方面构建西部地区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评价体系,进一步应用熵值法评价城市群及内部城市资源集聚能力,以此为基... 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该文应用频度统计和德尔菲法,从人口、经济、土地、科技、金融、政策等10个方面构建西部地区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评价体系,进一步应用熵值法评价城市群及内部城市资源集聚能力,以此为基础从时空双维度分析关中平原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演变特征,结果发现:2003-2019年关中平原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总体呈现波动增长,城市群内部资源集聚能力差异在城市间与省域内逐渐扩大、在省域间逐渐缩小;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资源集聚能力呈现并保持典型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城市资源集聚能力差异表现出显著的“两极分化”趋势,虽然“核心”城市西安的资源集聚能力增长缓慢,但距离“核心”较远的“边缘”城市资源集聚能力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集聚能力 时空演变 西部地区 关中平原城市群
下载PDF
动态视角下的产业集聚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艳艳 《当代经济管理》 2007年第4期67-70,共4页
产业集聚能力是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动力源。它与产业集群相伴而生,并作用于集群整个生命周期中。从集群的动态演进过程看,产业集聚能力分别表现为生成发展动力、集群创新能力和集群升级能力。在集群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产业集聚能力的影... 产业集聚能力是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动力源。它与产业集群相伴而生,并作用于集群整个生命周期中。从集群的动态演进过程看,产业集聚能力分别表现为生成发展动力、集群创新能力和集群升级能力。在集群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产业集聚能力的影响因素不同。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产业集聚能力的培育途径,以增强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能力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金融集聚能力评价与提升路径——基于改进的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娟 蔡青青 《金融理论探索》 2021年第5期15-25,共11页
2014年中央明确要将新疆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如何通过金融集聚赋能核心区建设,成为新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新疆15个地州为例,从金融背景、金融规模、金融密度和金融深度四个方面共选取11项指标,构建其金融集聚能力评价... 2014年中央明确要将新疆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如何通过金融集聚赋能核心区建设,成为新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新疆15个地州为例,从金融背景、金融规模、金融密度和金融深度四个方面共选取11项指标,构建其金融集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基于改进的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对2011—2017年新疆金融集聚能力的综合指数进行比较并进行时空演化分析。结果表明:(1)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金融集聚能力总体发展水平呈明显提升趋势;(2)一定的经济规模是金融集聚的必要前提,乌鲁木齐的金融集聚能力优势突出,对周边地州的虹吸效应明显;(3)喀什地区和伊犁州直属县在15个地州中的综合表现较优,与乌鲁木齐形成“一主两翼”的金融要素集聚空间分布格局,与核心区城市定位、战略空间布局基本保持一致。建议通过建设中亚区域金融中心、培育产业集群、优化制度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提升核心区金融集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核心区 金融集聚能力 熵值法
下载PDF
兵团人口集聚能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宜挺 高雅琪 《兵团党校学报》 2019年第6期60-66,共7页
提升人口集聚能力是新时期兵团有效集聚人口、增强维稳戍边力量、充分发挥特殊作用的关键。文章在对兵团人口集聚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三个层面构建兵团人口集聚能力综合评价体系,运... 提升人口集聚能力是新时期兵团有效集聚人口、增强维稳戍边力量、充分发挥特殊作用的关键。文章在对兵团人口集聚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三个层面构建兵团人口集聚能力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兵团人口集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发现:2011—2017年,兵团人口集聚综合能力不断增强,但各个子系统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从空间来看,北疆垦区人口集聚能力高于南疆垦区,位于兵团腹心地带的第八师、第六师、第一师等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较高,而位于南疆或边境地区的第十四师、第九师和第五师等人口集聚能力则相对较低。基于此,提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扩大南疆及边境师团人口规模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集聚 人口集聚能力 熵值法 兵团
下载PDF
我国城镇区域人口集聚能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20
作者 王晟哲 杨成钢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88,共4页
城市集群发展,必然带来产业集群发展以及城市区域人口集聚效应。由此提出的一个相关问题是,城镇化的推进必然要求城镇区域具有相应的人口集聚能力并促进其能力得到提升。本文重点从城镇区域人口集聚能力的功能或价值意义以及影响因素或... 城市集群发展,必然带来产业集群发展以及城市区域人口集聚效应。由此提出的一个相关问题是,城镇化的推进必然要求城镇区域具有相应的人口集聚能力并促进其能力得到提升。本文重点从城镇区域人口集聚能力的功能或价值意义以及影响因素或需要满足的条件这两方面对城镇区域人口集聚能力进行了阐释,分析了四大影响城镇区域人口集聚能力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大提升我国城镇区域人口集聚能力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区域 人口集聚能力 提升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