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地农民雇佣就业、自主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州市高新区东渚镇的调查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晖 温作民 李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
论文基于苏州市高新区东渚镇的调研数据,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实证分析失地农民雇佣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再就业培训、家庭非农劳动收入等对失地农民就业,包括被雇佣和自主创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拆迁收... 论文基于苏州市高新区东渚镇的调研数据,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实证分析失地农民雇佣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再就业培训、家庭非农劳动收入等对失地农民就业,包括被雇佣和自主创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拆迁收入等变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适量的拆迁补偿相对而言能够促进失地农民的创业活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就业培训体系、社会保障体制、扶持失地农民创业及探索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金发放模式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雇佣就业 自主创业 MULTINOMIAL LOGIT模型
下载PDF
自雇创业还是雇佣就业——基于中国女性流动人口收入差异的考量 被引量:5
2
作者 何雅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44,共9页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数据,分别以自雇创业与雇佣就业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了女性就业选择的收入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相较于雇佣就业,自雇创业对女性收入波动的处理效应更显著;当收入阶层相近时,禀赋效应是女性...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数据,分别以自雇创业与雇佣就业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了女性就业选择的收入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相较于雇佣就业,自雇创业对女性收入波动的处理效应更显著;当收入阶层相近时,禀赋效应是女性自雇创业与雇佣就业组间收入差异的主导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就业选择差异会引发劳动力市场分割,即使低收入阶层的要素禀赋效应显著为正,仍无法摒除劳动力市场对该阶层自雇创业女性的歧视效应;但在中高收入阶层中,自雇创业女性群体能够通过自身禀赋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劣势地位,就业选择差异引致的歧视效应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雇创业 雇佣就业 收入差异 女性流动人口
下载PDF
高职毕业生可雇佣性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保留工资的中介效应分析
3
作者 朱建军 《江苏商论》 2021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论文基于可雇佣性就业能力的自我感知视角,研究保留工资在影响高职毕业生可雇佣性就业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毕业生获取职业技能证书对可雇佣性就业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保留工资不存在中介效应。原因是因为职业技能证书... 论文基于可雇佣性就业能力的自我感知视角,研究保留工资在影响高职毕业生可雇佣性就业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毕业生获取职业技能证书对可雇佣性就业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保留工资不存在中介效应。原因是因为职业技能证书通过率过高,并不能给高职毕业生带来“自我感知”的相对优势。获取奖学金、参与职业技能比赛、参与创新创业比赛和担任学生干部4个方面对高职毕业生的可雇佣性就业能力的影响显著,保留工资在这种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保留工资 雇佣就业能力 中介效应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可雇佣性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4
作者 朱建军 《江苏科技信息》 2021年第9期32-35,共4页
文章从可雇佣性就业能力的内涵和我国高校毕业生可雇佣性就业能力的现状出发,从政府部门、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4个方面分析了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可雇佣性就业能力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 雇佣就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 提升策略
下载PDF
我国城乡就业一体化的路径转换及其优化方向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保民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3-38,共6页
改革使我国的城乡就业关系从"城乡分治"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生路径转换,城乡就业一体化机制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与重建。然而,基于马克思城乡就业一体化理论分析,我国城乡就业一体化路径转换并不彻底,尚没有形成工业化、城市化... 改革使我国的城乡就业关系从"城乡分治"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生路径转换,城乡就业一体化机制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与重建。然而,基于马克思城乡就业一体化理论分析,我国城乡就业一体化路径转换并不彻底,尚没有形成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与市场化的协调互动机制,并由此酿成一些比较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就业一体化的路径转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城乡就业一体化 生产方式 雇佣劳动就业方式 城乡分治 就业制度 路径转换 优化方向
下载PDF
日本劳务派遣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0
6
作者 侯力 于山梅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06年第6期27-31,共5页
伴随着知识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转变,企业经营体制发生变革,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要求以及对掌握新技术专业人员的大量需求,为日本劳务派遣业在1986年正式实施后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日本劳务派遣业发展过... 伴随着知识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转变,企业经营体制发生变革,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要求以及对掌握新技术专业人员的大量需求,为日本劳务派遣业在1986年正式实施后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日本劳务派遣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我国发展劳务派遣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劳务派遣 一重劳动关系 雇佣型派遣就业 登记型派遣就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