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麦雌性育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
侯北伟
窦秉德
章元明
李生强
杨晋彬
刘福霞
杜金昆
孙其信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5
|
|
2
|
小麦雌性育性遗传的分离分析 |
窦秉德
徐海风
侯北伟
张新玲
王芳
刘福霞
杨晋彬
杨文杰
|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3
|
小麦雌性育性与SSR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
窦秉德
朱晓滨
张新玲
徐海明
侯北伟
徐海风
杨晋彬
高爱农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4
|
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雌性育性对异交率的影响 |
张井勇
闫昊
彭宝
张春宝
李慧
王鹏年
丁孝羊
林春晶
孙寰
赵丽梅
张伟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5
|
小麦基因组中与雌性育性关联标记的初步扫描 |
窦秉德
朱晓滨
张新玲
徐海明
侯北伟
徐海风
杨晋彬
刘福霞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6
|
小麦雌性育性双向极端群体QTL定位策略初探 |
徐海风
窦秉德
侯北伟
朱晓滨
杨晋彬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9 |
1
|
|
7
|
小麦雌性育性对穗粒数形成的生物学意义研究 |
童婷
阎晓菲
张新玲
窦秉德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3 |
2
|
|
8
|
小麦雌性育性遗传位点的基因组关联标记扫描 |
童婷
窦秉德
张新玲
朱晓滨
张雪妮
杨晋彬
刘福霞
杨文杰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小麦染色体3B和4B雌性育性遗传位点的初选 |
张雪妮
张新玲
童婷
阎晓菲
吉琼
窦秉德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
2012 |
0 |
|
10
|
光敏色素与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育性转换的关系 |
刘恒蔚
周瑞阳
徐俐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11
|
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的光周期反应特性研究 |
刘恒蔚
周瑞阳
徐俐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8
|
|
12
|
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育性转换的光温效应分析 |
刘恒蔚
周瑞阳
徐俐
王荣堂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3
|
暗期间断对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刘恒蔚
周瑞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4
|
红光和远红光间断暗期对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物质代谢的影响 |
刘恒蔚
周瑞阳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
2006 |
3
|
|
15
|
苎麻光敏感雌性不育性的遗传分析初报 |
刘恒蔚
周瑞阳
|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6
|
李瑟组镰刀菌交配群与雌性可育性研究 |
杨雪静
李明
王克荣
|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7
|
柑桔中雌性不育性的遗传 |
山本雅史
松本亮司
|
《国外作物育种》
|
2001 |
1
|
|
18
|
一个大豆胞质雄性核不育系的培育 |
DerongDing
向平
|
《国外作物育种》
|
2003 |
0 |
|
19
|
作物诱发突变杂种优势育种 |
刘录祥
|
《北京农学院学报》
|
1993 |
3
|
|
20
|
杂草管理的分子生物学途径(英文) |
Wun S.CHAO
|
《杂草科学》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