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凹凸画与6-8世纪中国雕塑造型方式之变的关联
1
作者 薛问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7,I0012,共8页
唐代雕塑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一,造像尤为其中翘楚,本文分析唐代造像与凹凸画造型方式的共性,通过比较其与汉代造型方式间的区别,说明唐代雕塑造型方式中底层观念的变化,进而从造型机制角度回应唐代雕塑风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传统雕塑 造型 汉代雕塑 唐代雕塑
下载PDF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与推广
2
作者 吴为山 余文星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2-98,共7页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的展现载体,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雕塑历经几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方法、风格特质、造型理念,能够生动展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新时代中国城市雕塑需要借鉴、应用传...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的展现载体,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雕塑历经几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方法、风格特质、造型理念,能够生动展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新时代中国城市雕塑需要借鉴、应用传统雕塑的造型方法、形态语言、观念意境等诸多元素,让雕塑作品展现地方特色、弘扬中华文化。从传统雕塑在现当代中国雕塑中成功应用的实践案例,我们看到传统雕塑能够推广的根本在于雕塑家们自觉将弘扬民族精神和拓展艺术形式作为创作追求,具体方法包括突出公共艺术审美特征、深挖中华文化传统、运用多种雕塑形式语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雕塑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城市文化
下载PDF
负空间意识与雕塑教学实践
3
作者 董斗斗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0-92,共3页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作为课程走进高校课堂,由此产生与空间相关的课程,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完全以空间为主的课程却少之又少。空间意识的建立是雕塑创作的灵魂,其中负空间具有雕塑空间的所有特征,是认识、研究雕塑...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作为课程走进高校课堂,由此产生与空间相关的课程,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完全以空间为主的课程却少之又少。空间意识的建立是雕塑创作的灵魂,其中负空间具有雕塑空间的所有特征,是认识、研究雕塑空间的不同视角,是雕塑空间的一部分。在雕塑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负空间意识,结合实践教学展开探索、分析,使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对于雕塑教学发展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教学 雕塑空间 负空间
下载PDF
基于KANO模型的成都主城区公园雕塑创作思路研究
4
作者 钟家奎 唐波 《艺术家》 2024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在城市化进程中,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公共空间逐渐受到重视。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丰富公园空间的美感,还能向人们传达特定的情感和价值。在公园雕塑创作多元化的当下,基于KANO模型创作成都市主城区公园雕塑作品的... 在城市化进程中,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公共空间逐渐受到重视。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丰富公园空间的美感,还能向人们传达特定的情感和价值。在公园雕塑创作多元化的当下,基于KANO模型创作成都市主城区公园雕塑作品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创作 雕塑作品 公共空间 城市居民休闲 思路研究 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西南地区 多元化
下载PDF
现代青铜雕塑铸造工艺与表面处理技术
5
作者 郝巍 黄璞 金秋月 《铸造》 CAS 2024年第1期142-142,共1页
现代青铜雕塑作为一门融合艺术、文化和工艺的独特表现形式,以其高贵典雅的外观和深刻的内涵而备受瞩目。在雕塑创作中,铸造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雕塑的质感和形象,更是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表达空间。本文... 现代青铜雕塑作为一门融合艺术、文化和工艺的独特表现形式,以其高贵典雅的外观和深刻的内涵而备受瞩目。在雕塑创作中,铸造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雕塑的质感和形象,更是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表达空间。本文将深入探讨现代青铜雕塑的铸造工艺,包括熔模铸造和砂型铸造,并聚焦表面热彩色处理技术,包括热浸镀法、热喷涂法,以期为雕塑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深刻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工艺 砂型铸造 熔模铸造 热浸镀法 青铜雕塑 表面处理技术 雕塑创作 高贵典雅
下载PDF
原生文化视角下早期云冈石窟雕塑造型与体育身体文化的互动研究
6
作者 赵岷 黄家乐 +1 位作者 李翠霞 张旻 《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111-115,共5页
文章以原生文化视角为切入点,从人类学、考古学和艺术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云冈石窟雕塑的解析及文献资料的整理,系统地剖析了这些雕塑的特征和意义,从早期云冈石窟雕塑造型体现的北魏时期体育身体运动的文化表征找出相应规律,挖掘云... 文章以原生文化视角为切入点,从人类学、考古学和艺术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云冈石窟雕塑的解析及文献资料的整理,系统地剖析了这些雕塑的特征和意义,从早期云冈石窟雕塑造型体现的北魏时期体育身体运动的文化表征找出相应规律,挖掘云冈早期雕塑造型背后身体文化成因与特征,发现这些雕塑在形态上与体育运动有着密切关联,其中不乏舞蹈、武术等身体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文化 云冈石窟 雕塑造型 体育身体文化
下载PDF
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陶瓷雕塑中的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海昕 《陶瓷》 CAS 2024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美术创作题材,对中国当代陶瓷雕塑的艺术创作产生影响,成为了40年来中国当代陶瓷雕塑的直接艺术参照之一。不论何时,现实主义都是陶瓷雕塑创作中的经典类目。笔者对历史时段进行选择和划分,将当代的时间段界定为1979年...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美术创作题材,对中国当代陶瓷雕塑的艺术创作产生影响,成为了40年来中国当代陶瓷雕塑的直接艺术参照之一。不论何时,现实主义都是陶瓷雕塑创作中的经典类目。笔者对历史时段进行选择和划分,将当代的时间段界定为1979年至今。笔者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当代雕塑的定义;第二部分分时间阶段总结当代陶瓷雕塑的现实主义表现;第三部分为对现实主义与陶瓷雕塑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当代雕塑 陶瓷雕塑
下载PDF
当代城市雕塑融入美育的实践路径探究
8
作者 徐泳霞 袁平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8期49-52,共4页
面对互联网、大众文化勃兴的新历史语境,美育教学实践应灵活应变,及时施策。有效利用当代城市雕塑公共性、社会性、时代性的特点,将其融入美育,通过从理论积淀、情境浸润到反思批判、拓展延伸、能力迁移的递进实践路径,引导学生关注身... 面对互联网、大众文化勃兴的新历史语境,美育教学实践应灵活应变,及时施策。有效利用当代城市雕塑公共性、社会性、时代性的特点,将其融入美育,通过从理论积淀、情境浸润到反思批判、拓展延伸、能力迁移的递进实践路径,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物,感受时代精神,这样能有效弥补美育资源当代性、地方性的不足,唤醒学生美感体验力,推动学生达成知识理解、审美感知、创意实践等美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雕塑 美育 教学实践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汉代“马踏飞燕”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启示
9
作者 丁硕赜 《天工》 2024年第9期12-14,共3页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有其独特性,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汉代雕塑艺术对后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今雕塑创作具有研究和实践价值。其中“马踏飞燕”雕塑是集艺...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有其独特性,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汉代雕塑艺术对后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今雕塑创作具有研究和实践价值。其中“马踏飞燕”雕塑是集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经典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当代雕塑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人们应当珍视和传承中国传统工艺,让其继续发扬和传承,为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雕塑 马踏飞燕 雕塑创作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上海地铁雕塑的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
10
作者 罗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13-I0014,共2页
上海地铁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之一,不仅实现了人们高效便捷出行的愿望,而且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深入到城市生活中。其中,地铁站的雕塑艺术尤其引人注目。这些静默却充满力量的艺术作品,以特有方式,成为公众与城市文化的桥梁... 上海地铁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之一,不仅实现了人们高效便捷出行的愿望,而且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深入到城市生活中。其中,地铁站的雕塑艺术尤其引人注目。这些静默却充满力量的艺术作品,以特有方式,成为公众与城市文化的桥梁。无论是象征上海历史变迁的雕塑,还是融入现代科技的创新设计,都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并承载着深厚的社会价值。本文通过对上海地铁雕塑的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探讨,加深对城市雕塑艺术的理解,并为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铁 城市规划 创新设计 雕塑艺术 美学价值 特有方式 艺术设计 地铁站
下载PDF
乡村稻草雕塑设计创新与实践——以张家界稻草门为例
11
作者 杨勇波 朱冠同 刘宏 《上海包装》 2024年第5期157-161,共5页
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出将农村废弃稻草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并通过创意设计手段将稻草变成艺术雕塑,以提升其在乡村文化旅游中的商业价值。通过案例分析法、形状文法和文献分析法,挖掘废弃稻草与乡村发展之间的关联,原... 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出将农村废弃稻草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并通过创意设计手段将稻草变成艺术雕塑,以提升其在乡村文化旅游中的商业价值。通过案例分析法、形状文法和文献分析法,挖掘废弃稻草与乡村发展之间的关联,原创设计的造型通过稻草雕塑形式进行表现,以吸引更多游客,带动经济发展。概述了稻草雕塑与乡村发展的关系,梳理了稻草雕塑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探讨了稻草雕塑设计流程和创新应用。研究表明,乡村废弃稻草可塑造成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作品,能有效提高农村乡土材料的利用率、美化乡村环境并提升乡村旅游热度,为新时代乡村文旅融合探索了新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雕塑 文旅融合 乡村经济 稻草门
下载PDF
董子雕塑作品《繁露明天意》
12
作者 侯志昆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设计说明:据《汉书·董仲舒传》载:“仲舒所著, 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 《清明》 《竹林》 之属,复数十篇,十馀万言,皆传于后世。掇其切当世施朝廷者著于篇。”董仲... 设计说明:据《汉书·董仲舒传》载:“仲舒所著, 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 《清明》 《竹林》 之属,复数十篇,十馀万言,皆传于后世。掇其切当世施朝廷者著于篇。”董仲舒著述丰富,由后人汇编成《春秋繁露》一书,集中体现了其以天人关系为中心的儒学思想。本设计尝试将董仲舒“修学著书”的.过程转化为原创性文创设计作品,摒弃受现代流行文化影响出现的大量卡通类娱乐化文创设计思路,从人物造型、动态表情、情景营造方面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抒情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繁露》 儒学思想 动态表情 天人关系 雕塑作品 董仲舒 设计说明 《清明》
下载PDF
中西雕塑的审美解析
13
作者 张蕴艳 《艺术广角》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雕塑艺术的美感来源,可以从雕塑的特性、雕塑的方式、雕塑的方法、雕塑的材料、雕塑的表现、雕塑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学理分析。雕塑艺术的一些典型特征,如雕塑是立体的艺术、有深度的艺术,具有量感、触感,其光影变幻的效果、观看角度、空... 雕塑艺术的美感来源,可以从雕塑的特性、雕塑的方式、雕塑的方法、雕塑的材料、雕塑的表现、雕塑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学理分析。雕塑艺术的一些典型特征,如雕塑是立体的艺术、有深度的艺术,具有量感、触感,其光影变幻的效果、观看角度、空间的虚实关系、材料与工艺、肌理与质感等,都会构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对经典作品进行赏析,可以概括性地追溯西方雕塑的历史及其当代的发展史;列举重要雕塑家与雕塑理论家的作品,也可以从中透视中国雕塑的历史与现状,从而通过当代语境重新检视中西雕塑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 审美 中西雕塑 经典案例 当代语境
下载PDF
中国传统雕塑与现代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融合与共生
14
作者 程翔 《陶瓷》 CAS 2024年第6期83-85,共3页
笔者探讨了中国传统雕塑与现代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相互影响与共存关系。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沉淀,又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审美追求。在公共空间中,传统雕塑和现代雕塑相互碰撞、融合,共同... 笔者探讨了中国传统雕塑与现代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相互影响与共存关系。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沉淀,又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审美追求。在公共空间中,传统雕塑和现代雕塑相互碰撞、融合,共同构筑了城市景观的多元与丰富。通过对中国传统雕塑与现代雕塑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以及在公共空间中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旨在为促进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雕塑 现代雕塑 公共空间 融合 共生
下载PDF
从雕塑创作角度论写意精神的当代意义
15
作者 李槊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5期5-8,共4页
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意境”和“意象”的形式语言与精神内核的双重表达,其中还涵盖了艺术家对个性和修为的追求。虽然写意精神最初在绘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雕塑创作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探... 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意境”和“意象”的形式语言与精神内核的双重表达,其中还涵盖了艺术家对个性和修为的追求。虽然写意精神最初在绘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雕塑创作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探究当代写意精神的本质概念,以及写意精神对雕塑发展的影响,探究发扬写意精神应用于当代雕塑创作的意义,启发当代艺术家们重新思考自我的创作方式,思索其在当代艺术中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精神 当代雕塑 雕塑创作 中国艺术
下载PDF
数字技术驱动下的雕塑与漆艺融合教学创新研究
16
作者 刘家茂 《中国生漆》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本研究聚焦于数字技术在雕塑与漆艺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传统的雕塑与漆艺教学模式受限于材料、工具和技术等因素,难以全面展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为雕塑与漆艺的教学创新提... 本研究聚焦于数字技术在雕塑与漆艺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传统的雕塑与漆艺教学模式受限于材料、工具和技术等因素,难以全面展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为雕塑与漆艺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研究深入分析了数字技术在雕塑与漆艺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数字技术如何推动雕塑与漆艺在教学中的融合,并提出了创新教学模式的策略。本研究不仅丰富了雕塑与漆艺教学的理论内涵,也为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雕塑教学 漆艺教学 创新
下载PDF
试论述基于戏剧影视的当代雕塑跨界融合研究
17
作者 郑淼 黄晶菁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284-286,共3页
文章旨在探讨基于戏剧影视下的当代雕塑跨界融合,研究跨界合作对于当代艺术发展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跨界整合与调度系统。在这个时代,艺术门类的多元包容和科技的发展让跨界合作成为必然趋势。文章还重点分析当代雕塑跨媒介交融的诸多表... 文章旨在探讨基于戏剧影视下的当代雕塑跨界融合,研究跨界合作对于当代艺术发展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跨界整合与调度系统。在这个时代,艺术门类的多元包容和科技的发展让跨界合作成为必然趋势。文章还重点分析当代雕塑跨媒介交融的诸多表现形式,阐述雕塑与戏剧影视的跨界合作所带来的新的艺术作品;最后文章强调了跨界知识支持对于媒介间融合的重要性,同时呼吁更多不同领域之间的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共同实现“总体艺术”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雕塑 戏剧影视 跨媒介 跨界 跨学科 媒介融合
下载PDF
数字雕塑:为旅游场景带来一种新的可能
18
作者 呼东方 《新西部》 2024年第7期37-40,共4页
在西安汉城湖景区,有一座巍然耸立的《汉武大帝》雕像,是魏兆辉2011年按照传统雕塑技术完成的代表性作品。而到了2016年,汉武大帝雕塑附近又出现一组群雕《泰山封禅》,其中文臣武将的头像模型是魏兆辉第一次尝试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的数... 在西安汉城湖景区,有一座巍然耸立的《汉武大帝》雕像,是魏兆辉2011年按照传统雕塑技术完成的代表性作品。而到了2016年,汉武大帝雕塑附近又出现一组群雕《泰山封禅》,其中文臣武将的头像模型是魏兆辉第一次尝试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的数字雕塑。这次成功,将魏兆辉的艺术创作带向一个全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雕塑 艺术创作 传统雕塑 《汉武大帝》 文臣武将 巍然耸立 汉武大帝 泰山封禅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雕塑艺术创新路径:地域性特色深度挖掘与多维呈现研究
19
作者 仲丛惠 《天工》 2024年第25期14-16,共3页
全球化语境为雕塑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使其面临着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交织的挑战。地域性特色是雕塑艺术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独特内涵,并结合现代雕塑技法,能够创作出既蕴含传统韵味又展现现代审美趣味的杰... 全球化语境为雕塑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使其面临着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交织的挑战。地域性特色是雕塑艺术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独特内涵,并结合现代雕塑技法,能够创作出既蕴含传统韵味又展现现代审美趣味的杰出作品。同时,通过跨界合作、应用新媒体技术等多元方式,进一步拓宽了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传播渠道。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精髓,并结合现代雕塑技法与多维呈现方式,雕塑艺术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其独特魅力,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艺术 地域性特色 多元融合
下载PDF
仿生学视域下的软雕塑艺术及其形式语言研究
20
作者 崔岩 郑晓宇 《纺织报告》 2024年第5期130-132,共3页
软雕塑艺术脱胎于传统壁挂纤维艺术,是一种基于三维空间、介于雕塑艺术与纤维艺术之间、通过软质材料传达艺术语言的当代艺术形式。当代软雕塑艺术与仿生学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软雕塑艺术家们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将仿生观念运... 软雕塑艺术脱胎于传统壁挂纤维艺术,是一种基于三维空间、介于雕塑艺术与纤维艺术之间、通过软质材料传达艺术语言的当代艺术形式。当代软雕塑艺术与仿生学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软雕塑艺术家们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将仿生观念运用于艺术创作中,丰富了艺术形式语言;另一方面,由于软雕塑艺术是一门“软材料艺术”,仿生技术的产物为软雕塑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艺术 仿生学 形式语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