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雨季和旱季暴雨湿地营养物滞留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邱训平 岳兵 《水利水电快报》 2012年第6期37-41,共5页
构建了一个0.23 hm2的湿地试点,以研究一个面积7.42 hm2的韩国农业小流域控制非点源(NPS)污染的效率。该湿地在基流和暴雨径流的条件下运行,并进行了长达4 a(2006~2009年)的监测。雨季,湿地在高水力负荷率(HLR,日均0.78 m)下运行,进水... 构建了一个0.23 hm2的湿地试点,以研究一个面积7.42 hm2的韩国农业小流域控制非点源(NPS)污染的效率。该湿地在基流和暴雨径流的条件下运行,并进行了长达4 a(2006~2009年)的监测。雨季,湿地在高水力负荷率(HLR,日均0.78 m)下运行,进水平均氮浓度为9.8 mg/L,而在旱季大约为11.6mg/L。由于雨季水力停留时间(HRT)短,湿地氮滞留量很少,只有6.1%;而旱季湿地对氮滞留的效率较高,约为17.9%。湿地在雨季对总磷(TP)的滞留量比较高,平均效率达68.3%,同时总悬浮物(TSS)的去除率也达到84.7%。但是在旱季,湿地对可溶性正磷酸盐(SRP)的滞留效率大于TP。监测还发现湿地内各处营养水平不同。此外,为获得更好的效果,对湿地设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季旱季 湿地控制 非点源污染 试点研究 韩国
下载PDF
水井污染与井到化粪池间距的季节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愿英 沈文正 刘建军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6-58,60,共4页
在佛罗里达州的帕尔姆贝镇(PalmBay),约有4万居民依靠化粪池处理废物,并以井水作为饮用水源。由于化粪池所在地为疏松多孔的沙质土,在每年7~9月份强降雨季节(降雨量>630mm),就出现地下水位升高和化粪池溢流。在雨季,沙质土壤被水浸... 在佛罗里达州的帕尔姆贝镇(PalmBay),约有4万居民依靠化粪池处理废物,并以井水作为饮用水源。由于化粪池所在地为疏松多孔的沙质土,在每年7~9月份强降雨季节(降雨量>630mm),就出现地下水位升高和化粪池溢流。在雨季,沙质土壤被水浸透,化粪池中的淋渗物不能穿过沙土层下渗,从而造成地下水污染。因此,对于那些饮用当地井水的人来说,其健康受到了威胁。对帕尔姆贝镇的60眼民用水井中肠道杆菌、硝酸根和磷酸根含量进行了测定,以确定季节对这些参数与井池距之间的相关性是否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与旱季相比,在雨季从化粪池周围各距离点搜集到的地下水样中肠道杆菌含量高出1倍,硝酸根和磷酸根含量也较高。另外,肠道杆菌、硝酸根和磷酸根含量的增加与井池距的缩短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井污染 化粪池 雨季旱季 相关性
下载PDF
黄土区生态建设对流域不同水体转化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宾华 李占斌 +4 位作者 李鹏 肖列 常恩浩 张祎 高蓓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79-187,共9页
生态建设治理能够显著改变流域下垫面条件,研究黄土区生态建设治理对流域不同水体转化特征对深刻了解该区域生态建设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通过野外采集生态建设治理对比流域不同水体水样样品,分析不同水体氢氧... 生态建设治理能够显著改变流域下垫面条件,研究黄土区生态建设治理对流域不同水体转化特征对深刻了解该区域生态建设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通过野外采集生态建设治理对比流域不同水体水样样品,分析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揭示不同季节生态建设治理对流域不同水体转化影响。结果显示:生态建设治理流域韭园沟降水同位素较生态建设未治理流域裴家峁降水同位素贫化。降水同位素变幅大于河水和井水同位素变幅,河水蒸发分馏作用强烈而井水较为稳定。河水、井水和水库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降水。生态建设流域雨季同位素值偏低而旱季同位素值偏高,分别与降水量和温度呈正比和反比关系。沿着主沟道流程,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河水同位素值呈逐渐富集趋势。旱季,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都表现为降水和井水补给河水,补给比例分别为24.66%、75.34%和83.81%、16.19%。雨季,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都表现为降水和河水补给井水,补给比例分别为14.75%、85.25%和48.06%、51.94%。表明生态建设显著改变了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旱季和雨季不同水体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以及转化比例发生改变。该研究可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影响研究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流域 降水 生态建设 不同水体 旱季雨季 转化比例
下载PDF
缪斯,你那散失在南洋的女儿
4
作者 丁伞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6年第4期68-70,共3页
1 怀念印华的文友,一如怀念我第二故乡的山水;渴望多读她们的作品,了解一丁半点的讯息,可惜都是零篇碎章,且是在他埠的报刊偶得,每一次都像电光火石,心犹未足。 多少次踏上那椰林蕉雨的绿岛,置身於无数人的温馨和关怀中,我竟没有太多的... 1 怀念印华的文友,一如怀念我第二故乡的山水;渴望多读她们的作品,了解一丁半点的讯息,可惜都是零篇碎章,且是在他埠的报刊偶得,每一次都像电光火石,心犹未足。 多少次踏上那椰林蕉雨的绿岛,置身於无数人的温馨和关怀中,我竟没有太多的话题和谈兴;多少次投入到熙熙攘攘的街市中,汽车两窗掠过不亚于香港的、日益快速的脚步节奏,人被噪音、嬉笑、说话声包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缪斯 南洋 女诗人 第二故乡 印华文学 印尼 雨季旱季 共同文学 明确的答复 少女情怀
下载PDF
诗四首
5
作者 袁霓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6年第4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雨季旱季 四重唱 交响乐团 无法弥补 小提琴 兄弟姐妹 养老院 交接处 垃圾 移民
下载PDF
近40年丹江口库区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铁军 肖烨 +4 位作者 黄志刚 姚伦广 常玮 王晨溪 魏胜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5,共6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丹江口库区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对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循环研究及水资源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应用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估算潜在蒸散量,分析近40年丹江口库区潜在蒸散量和干燥度指数时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丹江口库区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对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循环研究及水资源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应用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估算潜在蒸散量,分析近40年丹江口库区潜在蒸散量和干燥度指数时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丹江口库区年降水量呈波动减少趋势,年均值839.9mm,其中年降水量、雨季和旱季降水量分别以14.3mm/(10a)、4.5mm/(10a)和9.0mm/(10a)的速率减少;(2)丹江口库区年蒸散量呈波动增加趋势,年均值860.0 mm,其中年蒸散量、雨季和旱季蒸散量分别以12.2 mm/(10a)、10.2 mm/(10a)和2.9mm/(10a)的速率增加;(3)丹江口库区干燥度指数呈波动增加趋势,年均值1.07,其中年干燥度指数、雨季和旱季干燥度指数分别以0.02/(10a)、0.07/(10a)和0.31/(10a)的速率增加;(4)潜在蒸散量与干燥度指数和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性,与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性,与温度相关性不显著。近40年来,由于降水量减少和蒸散量增加,丹江口库区气候有向干旱化演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散 干燥度指数 雨季旱季 距平百分率
下载PDF
为再营造一个“天府”——记安宁河流域的龙头工程“大桥水库”
7
作者 程建生 《今日四川》 1995年第3期8-9,共2页
丰富庶的川西平原之所以成为“天府之国”的缩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始建于秦代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和滋润.如今,凉山各族人民正在为再造一个“天府”而奋斗着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就是建造一个新的都江堰——大桥水库.安宁河平原是... 丰富庶的川西平原之所以成为“天府之国”的缩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始建于秦代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和滋润.如今,凉山各族人民正在为再造一个“天府”而奋斗着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就是建造一个新的都江堰——大桥水库.安宁河平原是四川境内仅次于川西平原的第二大平原.滔滔奔涌的安宁河由北向南纵贯攀西,其流域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流经凉山州的冕宁、喜德、昭觉、西昌、德昌和攀枝花市的米易、仁和等八个县、市区,河谷两岸土地肥沃,现有耕地119万亩,其中平原占耕地总面积的66%.这里气候、光热条件十分优越.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多年平均气温均在14℃以上.日照时数长,多年平均日照在2000小时以上,相当于四川盆地的1.6~2.8倍.安宁河流域是四川西南地区的粮仓,具有发展粮食作物和早熟蔬菜、烟叶、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突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流域 大桥水库 移民安置工作 水库淹没 彝族自治州 雨季旱季 供水量 基本解 灌溉水渠 水利工程
下载PDF
长江上游流域水位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施艾琳 覃军 陈正洪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1-370,共10页
长江上游地区的水能资源对于我国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长江上游水文的周期和突变规律,可以提前预防旱涝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长江上游清溪场水文站的水位资料进行插补延长,然后用小波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 长江上游地区的水能资源对于我国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长江上游水文的周期和突变规律,可以提前预防旱涝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长江上游清溪场水文站的水位资料进行插补延长,然后用小波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方法对三峡大坝蓄水前的1890~2002年旱季1~3月份和雨季6~8月份的水位序列的周期性、阶段性和突变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旱季水位在1890~1940年偏高,1940~2002年偏低;雨季水位在1965年以后持续偏低。(2)清溪场水文站旱季的水位存在5~8年的年际变化主周期,其中1900~1950年间5~8年的周期变化是显著的;清溪场水文站雨季水位的主周期为35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周期,1940~1960年存在8年左右的年际变化显著周期。(3)旱季水位在1933年发生突变,1933年以后水位由高向低转变,1940年以后水位持续偏低;雨季水位在1957年以后水位由高变低,1965年水位下降趋势加大,到1993年雨季水位显著降低,1997年以后雨季水位有升高的趋势。(4)长江上游流域面雨量与清溪场水位变化趋势相一致,明清小冰期东亚夏季风偏弱长江上游气候偏湿润水位整体较高,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全球气候相对变暖而东亚夏季风偏强,导致雨带偏北,长江上游气候转而偏干水位整体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清溪场水文站 旱季雨季 面雨量 水位变化特征 周期与突变分析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Vegetation Cover, Grazing and Season on Herbag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Biomass: A Case Study of Yabello Rangeland, Southern Ethiopia 被引量:3
9
作者 Yeneayehu FENETAHUN XU Xinwen +1 位作者 YOU Yuan WANG Yongdong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0年第2期159-170,共12页
The Yabello rangeland is a semi-arid area in Borana, Ethiopia that is facing great degradation challenges. Increasing infestation of vegetation cover, over grazing and high seasonal variation have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Yabello rangeland is a semi-arid area in Borana, Ethiopia that is facing great degradation challenges. Increasing infestation of vegetation cover, over grazing and high seasonal variation hav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herbage composition and biomass in the Yabello rangeland. This study focused on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vegetation cover, grazing and season on both herbage composition and biomass in the Yabello rangeland.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randomized plots of 1m×1m. Site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vegetation cover type and grazing variation, and seasonal impacts were also assessed. Data on herbage composition, height and mass with respect to those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using SAS statistical software version 9.1(SAS Institute, 2001) and Microsoft Excel. A total of 26 grass species were recorded and Chloris roxburghiana Chrysopogon aucheri and Chrysopogon aucheri grass species showed the highest average single species cover height and biomass production, for all the sites among all parameters. As a result, those grass species are highly recommended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degraded rangeland in the study area. This study also showed that vegetation cover type grazing and seasonal variation were the key factors in determining herbage species composition, height and biomass production. Finally, we recommended tha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which controls bush vegetation cover and balances grazing levels is essential for sustainable herbage production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th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bello rangeland species composition BIOMASS bush land GRAZING herbage height rainy season dry seas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