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雨层云降水过程的动力模型分析及其随机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曙光 王建 侯赣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根据雨层云特点,针对云滴增长的相变过程,建立了与雨层云降水过程相适应的反应—动力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到了云滴浓度增长率的表达式和关于云滴总数的概率分布函数。
关键词 降水 雨层云 动力模型 随机过程
下载PDF
雨层云降水过程的反应——动力模型的突变理论分析
2
作者 王建 陈红云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6期68-72,共5页
本文用突变理论研究了文献[4]所建立的雨层云降水过程的反应动力模型,所得结果与雨层云实际降水特点相符。
关键词 雨层云 降水 突变理论 折迭突变
下载PDF
如何正确识别雨层云 被引量:3
3
作者 伦江涛 《山东气象》 2006年第1期80-80,共1页
通过雨层云与其相似云的观测比较,说明观测雨层云需注意的问题,对于提高观测雨层云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识别 雨层云 比较
下载PDF
雨层云的识别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樊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287-287,290,共2页
介绍了雨层云的定义及特点,通过分别对雨层云与满天积雨云、敝光高层云、敝光层积云、层云等比较分析,总结了在目测中正确识别雨层云的方法,并提出雨层云记录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雨层云的观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雨层云 特点 识别方法 注意问题
下载PDF
雨层云的观测与编报
5
作者 范裕祥 曹明 黄金兰 《气象水文装备》 2012年第6期53-54,共2页
介绍了雨层云的特点、编报以及和其它几种容易混淆的云的区别。
关键词 雨层云 识别 编报
原文传递
无聊的雨层云
6
《儿童故事画报》 2019年第12期26-27,共2页
当人们抱怨云彩真无聊的时候,他们通常说的是雨层云。这种浓厚、灰暗、没什么纹理的雨云让别的云彩也背上了坏名声。它遮住太阳光线、让万物变得昏暗,还导致降雨,而且雨往往还下得很大。只有两类云是由于经常带来降雨或其他降水而被定义... 当人们抱怨云彩真无聊的时候,他们通常说的是雨层云。这种浓厚、灰暗、没什么纹理的雨云让别的云彩也背上了坏名声。它遮住太阳光线、让万物变得昏暗,还导致降雨,而且雨往往还下得很大。只有两类云是由于经常带来降雨或其他降水而被定义的,其中一类就是雨层云,另一类则是暴风雨到来时的积雨云。这两种云都表现为让人感到不祥的昏暗天空,但可以通过降水形式的不同加以区分。积雨云的降水迅猛而短暂,雨层云的降水则相对持久,可以持续数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层云 高层云 积雨云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侧不同云类对气温变化影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琪 李跃清 任景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4-746,共13页
利用1984-2009年青藏高原东侧的地面气温和ISCCP D2云资料,对不同云类与气温的关系及影响进行了SVD、对比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是近50年来川渝盆地最冷的10年,90年代中期是川渝盆地由偏冷向偏暖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期,且川... 利用1984-2009年青藏高原东侧的地面气温和ISCCP D2云资料,对不同云类与气温的关系及影响进行了SVD、对比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是近50年来川渝盆地最冷的10年,90年代中期是川渝盆地由偏冷向偏暖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期,且川渝盆地变暖滞后全国主要是由春季和秋季气温异常造成,其中盆地西部是显著异常区。雨层云、卷云、深对流云与气温均存在显著关系,且与气温关系和影响程度均不同;其中,雨层云、深对流云产生"温室效应"与气温存在正相关关系,卷云反射太阳短波辐射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由于雨层云、深对流云产生降水削弱增温效果,不及卷云与气温的关系突出。另外,雨层云、卷云、深对流云3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且卷云与雨层云、深对流云均存在负相关关系,雨层云与深对流云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者间卷云与雨层云的负相关最为显著。鉴于这3种云类共同影响气温且与气温相关较显著,建立多云回归模型,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川渝盆地的气候变化预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层云 卷云 深对流云 气温
下载PDF
碎雨云的观测与编报
8
作者 邹夷 《福建气象》 2007年第4期33-33,32,共2页
碎雨云(Fn)是气象观测上最常见,也是观测员最熟悉的低云。碎雨云其“云”体低而破碎,形状多变,移动较快,呈灰色或暗灰色,常出现在雨层云、积雨云或高层云下,是由于降水物的蒸发,空气湿度增大,在乱流作用下水汽凝结而成”。
关键词 气象观测 碎雨云 空气湿度 水汽凝结 观测员 雨层云 高层云 积雨云
下载PDF
浅谈云状判断中易出现的几种误记 被引量:2
9
作者 甘昭芳 李运庆 +1 位作者 陈小燕 吕禄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9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在云的观测中,通过对比较易出现误记的积雨云与雨层云、雨层云和蔽光层积云、复高积云和积雨云、卷层云和高层云、高云和低云的表现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对云的观测水平。
关键词 积雨云 雨层云 云状 观测
下载PDF
“彤云 浓云 阴云”辨
10
作者 周照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7-28,共2页
“彤云浓云阴云”辨周照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四册)中有“彤云”一词,课本注解为“浓云”。有老师认为这样注解不准确。因为“浓云并不意味着下雪,也可能下雨,也可能是干打雷不下雨。”“彤云”应该是“阴云中特定的一种云”... “彤云浓云阴云”辨周照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四册)中有“彤云”一词,课本注解为“浓云”。有老师认为这样注解不准确。因为“浓云并不意味着下雪,也可能下雨,也可能是干打雷不下雨。”“彤云”应该是“阴云中特定的一种云”。所以,课本应将它注解为“下雪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彤云密布 浓云 阴云 卷层云 雨层云 中学语文教学 《现代汉语词典》 《看云识天气》 《骆驼祥子》 初中语文课本
下载PDF
陈雨的记录及其与雷暴之间的联系
11
作者 王晓彬 余小平 《气象与减灾研究》 1996年第3期46-48,共2页
春、夏季节,雷雨形势等复杂性天气出现频繁,给观测员正确判断和记录某些天气现象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阵雨与雷暴记录之间的关系问题、雨转记阵雨的时间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同行商榷.1 问题的出现及原因问题一是:雨与阵雨的转记... 春、夏季节,雷雨形势等复杂性天气出现频繁,给观测员正确判断和记录某些天气现象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阵雨与雷暴记录之间的关系问题、雨转记阵雨的时间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同行商榷.1 问题的出现及原因问题一是:雨与阵雨的转记以雷暴为对应标准.先看一下某站某年5月5日气簿—1上天气现象栏的一次记录:·21<sub><</sub>sup>45</sup>—14<sup> </sup>(56)15<sup>36</sup>—16<sup>48</sup> (?)16<sup>48</sup>—18<sup> </sup>(42) R 16<sub> </sub>(z)<sup>48</sup>—17<sup>37</sup>17<sub> </sub>(SE)<sup>53</sup>—18<sub> </sub>(E)<sup>34</sup>.从上述记录可以看出,雨转阵雨以雷暴的出现为标志,即一闻雷后,随即将原记载的雨转记为阵雨.我们查看有关记录后发现,实际上该日的自记降水记录已明显地反映出来,从16时10分左右开始降水强度就突然发生了变化,再结合气压、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气象要素 阵雨 阵性降水 天气现象 雨层云 观测员 自记降水 降水强度 吉安地区
下载PDF
雨和阵雨的转换
12
作者 王元秀 《河南气象》 2001年第3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阵雨 降水 雨层云 暖锋云系
下载PDF
加密报中Nh云量的编报
13
作者 杨文平 《陕西气象》 2002年第5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加密报 Nh云量 云电码编报 雨层云 堡状层 云量 云状
下载PDF
二月测天谚语
14
作者 雨云 《湖南农业》 1999年第1期19-19,共1页
立春晴又明,百物好收成。 立春一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立春日下雪,百日后涨水。 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 立春暖,惊蛰冷。 雨水有雨年成好。
关键词 测天谚语 立春日 好收成 雨层云 元宵节 雨夹雪 谷子 日雨 西风 秧苗
下载PDF
云状记录模式化的原因及对策
15
作者 高娟 《陕西气象》 2011年第1期49-50,共2页
在地面测报工作中,云、能、天等项目的观测仅凭业务人员目力估测、记录,尤其是云状的观测,历来是测报业务中较难掌握的技能。有的台站云状记录的模式化问题较为严重,不同时段或同一时段连续多个时次记录的云状如出一辙;有些台站的... 在地面测报工作中,云、能、天等项目的观测仅凭业务人员目力估测、记录,尤其是云状的观测,历来是测报业务中较难掌握的技能。有的台站云状记录的模式化问题较为严重,不同时段或同一时段连续多个时次记录的云状如出一辙;有些台站的记录中,雨层云、堡状云、荚状云、絮状云等几乎不见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化 云状 原因 地面测报工作 业务人员 测报业务 雨层云 观测
下载PDF
2008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16
《中学教与学》 2008年第8期41-45,50,共5页
关键词 初中毕业生 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卷层云 综合性学习 高层云 王羲之 雨层云 天津市
下载PDF
审核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17
作者 祁慧 《吉林气象》 2003年第3期35-36,共2页
审核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自始至终都要有步骤地进行,不能图省事。一定要严格按要求,逐时逐日对气簿-1和自记纸进行审查,以把好气表质量的最后一关。
关键词 审核工作 天气现象 自记纸 高层云 能见度 日最大风速 地面温度 变化规律 雨层云 阵性降水
下载PDF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IGHTNESS TEMPERATURE FROM GMS-5 INFRARED CLOUD IMAGERY AND SURFACE RAIN RATES DURING THE RAINING SEASONS OF FUJIAN PROVINCE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长城 张长安 +3 位作者 林忠敏 林祥明 谢怡芳 郑淑贞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3年第1期74-79,共6页
The GMS-5 infrared cloud imagery for two yearly first raining seasons in 1998 and 1999 are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rain rat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it is likely to ha... The GMS-5 infrared cloud imagery for two yearly first raining seasons in 1998 and 1999 are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rain rat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it is likely to have large probability of heavy precipitation with the decrease of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d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rainfall intensity; for areas of low temperature,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is better determined for atmosphere above rain gauge stations with multiple points sampling than with single point one; for the yearly first raining season, the threshold brightness temperature is set at 4.6℃ for indication of heavy precipitation in the Fujia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arly first raining seasons GMS-5 cloud top temperature rainfall intensity
下载PDF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n vertical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s during stratiform rain in a semiarid plateau climate zone 被引量:2
19
作者 CHEN Yong AN Jun-Ling +1 位作者 LIU Hui-Zhi DUAN Ji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6年第3期178-184,共7页
Vertical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s of two stratiform rain events were measured with a Micro Rain Radar during summer 2009 at a semiarid continental site located in Xilinhot, China (43°38′N, 116°42′E). ... Vertical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s of two stratiform rain events were measured with a Micro Rain Radar during summer 2009 at a semiarid continental site located in Xilinhot, China (43°38′N, 116°42′E). The sequential intensity filtering technique (SIFT) was used to minimize the effect of the spurious variability on disdrometric data to obtain the reflectivity-rain rate (Z-R) relationship (Z = αRb). Compared with the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LSR) method, SIFT led to a -5% to 4% change in the coefficient (a) and an 8%-1 5% increase in the exponent (b) of the Z-R relationship at 300 m. Rainfall estimation using the Z-R relationship with SIFT had lower standard deviation than that with LSR. The vertical variability of the mean rain rate, total raindrop numbers, and parameters (a and b) of the Z-R relationship was small below a melting layer, suggesting that using the radar reflectivity of weather radar to estimate stratiform rainfall is relatively accurate, at least in the Xilinhot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iform rain vertical dropsize distributions semiaridclimate Micro Rain Radar
下载PDF
Microphysical Structure of a Nimbostratus over Jilin Province Provided by Airborne Observations
20
作者 ZHAO Zhen LEI Heng-Ch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09年第6期362-367,共6页
Airborne measurements were collected during a stepwise ascent within a nimbostratus cloud associated with a cold vortex depression over the Jilin Province on 21 June 2005 to study cloud structure and ice particle spec... Airborne measurements were collected during a stepwise ascent within a nimbostratus cloud associated with a cold vortex depression over the Jilin Province on 21 June 2005 to study cloud structure and ice particle spectra. The melting layer of the nimbostratus was clearly defined in the radar images. The micro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nimbostratus was elucidated by a King liquid water probe and Particle Measuring Systems (PMS) probes aboard the research aircraft. The PMS 2-D images provided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ice crystal transformations. A thick layer of supercooled cloud was observed, and the high ice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3℃ to -6℃ were consistent with Hallett-Mossop ice multiplication. The shape of ice crystals from near the cloud top to the melting layer were in the form of columns, needles, aggregations, and plates. In addition, significant horizontal variability was evident on the scale of few hundred meters. Particle spectra in this cloud were adequately described by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cept (No) and slope (2) parameters of an exponential size distribution was well characterized by a power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S cloud structure ice multiplication particle spectr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