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种不同针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邓天文
赵小平
张志冬
-
机构
金堂县妇幼保健院(金堂县妇女儿童医院)外科
-
出处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8期76-79,共4页
-
文摘
目的 分析单孔腹腔镜单凹槽单疝气针术与传统雪橇疝气钩针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以及对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金堂县妇幼保健院(金堂县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进行单孔腹腔镜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传统雪橇疝气钩针术治疗)和观察组(予以单凹槽单疝气针术治疗),各40例,术后均定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术后4、8、24、48 h的疼痛程度,术前、术后24 h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预后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斜疝的复发率及对侧疝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两组手术操作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48 h,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均逐渐减轻,且较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更低;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更低;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斜疝的复发率及对侧疝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传统雪橇疝气钩针术比,单孔腹腔镜术中应用单凹槽单疝气针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改善手术指标,缓解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反应,还能减少穿刺点硬结,避免术后伤口局部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预防术后复发。
-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斜疝
雪橇疝气钩针术
单凹槽单疝气针术
疼痛程度
炎症反应
-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