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怪怖者母亲——雪莉·杰克逊《邪屋》中的死亡驱动
1
作者 姚铭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5期194-196,共3页
在雪莉·杰克逊的小说《邪屋》中,主人公伊莲娜因疏忽造成母亲死亡,这种负罪感成为她内心中恐惧的源头,促使着她的生命走向终点。文章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根据弗洛伊德的“怪怖者”原理,解读《邪屋》中母亲对于女儿的“怪怖者”形象,... 在雪莉·杰克逊的小说《邪屋》中,主人公伊莲娜因疏忽造成母亲死亡,这种负罪感成为她内心中恐惧的源头,促使着她的生命走向终点。文章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根据弗洛伊德的“怪怖者”原理,解读《邪屋》中母亲对于女儿的“怪怖者”形象,结合南希·乔杜罗和克莱尔·卡亨的女性主义理论分析文中的母女关系结构,并运用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观点解读主人公伊莲娜迫切追求独立的心理,从而呈现出小说中的死亡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怖者 雪莉·杰克逊 《邪屋》 死亡驱动 母亲 母女关系
下载PDF
重读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彩票》 被引量:16
2
作者 胡敏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彩票》是美国小说家雪莉·杰克逊的代表作,这篇作品构思精巧,主题深邃,人物情节简单却发人深省,如同一篇现代寓言,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作者在小说进行仔细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文中所蕴涵的深刻主题。
关键词 雪莉·杰克逊 短篇小说 《彩票》 美国 等级制度
下载PDF
短篇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评雪莉·杰克逊的《彩票》 被引量:4
3
作者 范栩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
美国当代女作家雪莉·杰克逊的著名短篇小说《彩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含义深刻的作品,作者巧妙运用象征手法,以一篇小说为载体,讲述了两个故事。探讨了人对传统的顺从,揭示了女性做出牺牲和长期受歧视的社会现实,更触及到人性最深... 美国当代女作家雪莉·杰克逊的著名短篇小说《彩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含义深刻的作品,作者巧妙运用象征手法,以一篇小说为载体,讲述了两个故事。探讨了人对传统的顺从,揭示了女性做出牺牲和长期受歧视的社会现实,更触及到人性最深处的原始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 象征手法 雪莉·杰克逊 《彩票》 女性 美国
下载PDF
隐含于荒诞情节之中的哲理──评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抽签》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云楼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59-62,共4页
隐含于荒诞情节之中的哲理──评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抽签》李云楼雪莉·杰克逊是位美国女作家。她1919年12月14日出生于旧金山,在纽约读完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40年与文学评论家斯坦利·艾德格·... 隐含于荒诞情节之中的哲理──评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抽签》李云楼雪莉·杰克逊是位美国女作家。她1919年12月14日出生于旧金山,在纽约读完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40年与文学评论家斯坦利·艾德格·海曼结婚,生两男两女。她不幸于1965年8月8日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莉·杰克逊 短篇小说 寓言 形象塑造 艺术手法 侥幸心理 自我毁灭 黑盒子 非理性 牺牲品
下载PDF
传统·人性·女人——从《抽奖》看雪莉·杰克逊的创作思想及创作艺术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木英 周述娅 《重庆师专学报》 1997年第3期64-67,共4页
雪莉·杰克逊是美国20世纪小说家,其短篇小说《抽奖》于1948年12月发表在《纽约人》杂志上,立刻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从而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哥特式恐怖小说大师的坚实地位。评论家们对《抽奖》作过认真、详细的评论。有人认为,《... 雪莉·杰克逊是美国20世纪小说家,其短篇小说《抽奖》于1948年12月发表在《纽约人》杂志上,立刻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从而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哥特式恐怖小说大师的坚实地位。评论家们对《抽奖》作过认真、详细的评论。有人认为,《抽奖》传达了两方面的意思,首先,它是有关人类与生俱来的原始挑衅天性……;其次,它是有关人类成为某些无法考证的、不变的传统的牺牲品,而一旦人们认识到这些传统的阴谋后轻易就能改变它们。有人认为,《抽奖》是现代社会中古老的祭祀仪式的重演、原始与现实的交织……。还有人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特式恐怖小说 传统人性 女人 雪莉·杰克逊 《抽奖》 短篇小说 创作思想 创作艺术
下载PDF
笑着的悲剧:《摸彩》中“笑”的潜在含义
6
作者 何晓敏 韦虹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73-78,共6页
《摸彩》是美国现代小说家雪莉·杰克逊的代表作。该小说问世之后因在主题和情节上强烈的反常理倾向而饱受争议。小说文本用了颇多笔墨提到了“笑”,这些笑往往被赋予除了单纯面部表情外的意义,也是小说悲剧性的折射。本文试图以特... 《摸彩》是美国现代小说家雪莉·杰克逊的代表作。该小说问世之后因在主题和情节上强烈的反常理倾向而饱受争议。小说文本用了颇多笔墨提到了“笑”,这些笑往往被赋予除了单纯面部表情外的意义,也是小说悲剧性的折射。本文试图以特里·伊格尔顿的幽默不协调论、幽默释放论和幽默优越论分析小说中“笑”的三层潜在含义:不协调感的回应、精神压力的释放和优越感的反击,并由此窥见雪莉·杰克逊独特的写作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莉·杰克逊 《摸彩》 悲剧
下载PDF
畸形的抽彩人:人性的沦丧与希望的渺茫——小说《抽彩》人物解读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群 《中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43-45,54,共4页
文章对当代美国短篇小说《抽彩》从人物群像图、人物抽象图、人物变化图进行了解读。雪莉.杰克逊对愚昧盲从、自私残忍的极端畸形人物群像的刻画,具有高度抽象的象征寓意,它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运作机制下人性的扭曲及民主的假象,反映了... 文章对当代美国短篇小说《抽彩》从人物群像图、人物抽象图、人物变化图进行了解读。雪莉.杰克逊对愚昧盲从、自私残忍的极端畸形人物群像的刻画,具有高度抽象的象征寓意,它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运作机制下人性的扭曲及民主的假象,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状况:理想信念丧失后人性沦丧、暴力遍存。人物变化图是作者关于传统、未来、理想与信念等方面的哲理性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希望与迷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群像图 人物抽象图 人物变化图 美国 当代文学研究 短篇小说 人性 解读 雪莉·杰克逊
下载PDF
论“替罪羊”原型在《抽彩》中的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玉涓 《外国语文》 1999年第2期32-34,共3页
短篇小说《抽彩》是美国当代女作家雪莉·杰克逊的重要代表作。我们在阅读《抽彩》时可以发现抽彩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替罪羊”型的祭祀仪式。根据诺斯洛普·弗莱对于原型的定义,“我把它称为原型,即那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 短篇小说《抽彩》是美国当代女作家雪莉·杰克逊的重要代表作。我们在阅读《抽彩》时可以发现抽彩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替罪羊”型的祭祀仪式。根据诺斯洛普·弗莱对于原型的定义,“我把它称为原型,即那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指那种在文学中反复使用,并因此具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罪羊 雪莉·杰克逊 抽彩 祭祀仪式 原始意象 原型批评 美国现代社会 集体无意识 师范大学出版社 亚伯拉罕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抽彩》 被引量:3
9
作者 段美婷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4-56,共3页
小说《彩票》虽然篇幅短小,但它对表面平等的"多数人统治"——民主制度的无情抨击、对人性黑暗的深刻揭示以及惊骇的结尾却使它一经出版便震撼了整个美国。它的作者雪莉.杰克逊更是被誉为"作家的作家"。从女性主义... 小说《彩票》虽然篇幅短小,但它对表面平等的"多数人统治"——民主制度的无情抨击、对人性黑暗的深刻揭示以及惊骇的结尾却使它一经出版便震撼了整个美国。它的作者雪莉.杰克逊更是被誉为"作家的作家"。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和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女性角色、女性的抗争及女性悲惨的结局等方面总结分析雪莉.杰克逊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对妇女在父权制社会中弱势命运的关注及抗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抽彩》 弱势命运 雪莉·杰克逊
下载PDF
盲从下的人性悲剧——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小说《彩票》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文晗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20-121,共2页
短篇小说《彩票》是美国作家雪莉.杰克逊的代表作。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小说中情景反讽、象征手法的运用及人物刻画的手法。在此基础上,解读了战后假民主、真暴力的社会现状及愚昧盲从的扭曲人性,揭示了盲从下的人性悲剧这一... 短篇小说《彩票》是美国作家雪莉.杰克逊的代表作。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小说中情景反讽、象征手法的运用及人物刻画的手法。在此基础上,解读了战后假民主、真暴力的社会现状及愚昧盲从的扭曲人性,揭示了盲从下的人性悲剧这一深刻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莉·杰克逊 《彩票》 人性的悲剧
下载PDF
从精神分析批评看《彩票》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妮 《科教文汇》 2009年第9期222-222,共1页
美国当代作家雪莉.杰克逊的小说素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哥特式现象而闻名。她的著名短篇小说《彩票》检验了当代美国社会中人性对丑恶的容忍性。本文通过研究《彩票》中的心理描写,从精神分析批评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哥特式现象。
关键词 雪莉·杰克逊 彩票 精神分析批评
下载PDF
短篇小说《抽彩》国内研究综述
12
作者 张青 杨采霏 《高教学刊》 2016年第8期253-255,258,共4页
通过对小说《抽彩》的国内研究进行回顾和综述,笔者发现:我国学术界对该作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现有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对小说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的研究过于集中、对小说神话原型与叙事手法... 通过对小说《抽彩》的国内研究进行回顾和综述,笔者发现:我国学术界对该作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现有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对小说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的研究过于集中、对小说神话原型与叙事手法的研究不够深入、小说间的比较研究较少、研究视角不广且研究深度不够等,说明小说《抽彩》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莉·杰克逊 《抽彩》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摸彩》中意象的虚实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禹函 蒋坚松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140-141,共2页
在20世纪美国文坛,雪莉·杰克逊是一名享有盛誉的作家。与那些文风富于浪漫情怀和性格柔情似水的女性作家不同,她的写作技法是暴力和血腥的。她喜欢采用一些难以忘怀的场景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意象来震惊读者,她的短篇小说《摸彩》正... 在20世纪美国文坛,雪莉·杰克逊是一名享有盛誉的作家。与那些文风富于浪漫情怀和性格柔情似水的女性作家不同,她的写作技法是暴力和血腥的。她喜欢采用一些难以忘怀的场景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意象来震惊读者,她的短篇小说《摸彩》正是她文风的典型例子。在此,通过分析文中意象意义的虚与实,来揭示杰克逊对沉默大众、资本主义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莉·杰克逊 《摸彩》 意象 批判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小说《摸彩》主题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雯迪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35期49-51,共3页
语料库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研究工具,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式。本文以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摸彩》为研究对象,运用AntConc语料库工具,通过使用其中的检索、词丛、搭配、核心词表等功能,把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从故事背景、主... 语料库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研究工具,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式。本文以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摸彩》为研究对象,运用AntConc语料库工具,通过使用其中的检索、词丛、搭配、核心词表等功能,把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从故事背景、主要人物、主要内容和风格等方面进行不同文体特点的分析,总结该小说主要人物经历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且得出该文本在风格上具有女性主义色彩和哥特式等特点,给文学研究提供一种较新的角度和更为客观的方法以及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摸彩》 雪莉·杰克逊 ANTCONC
下载PDF
《摸彩》中的现代人性隐喻
15
作者 梁本彬 《作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3X期60-61,共2页
《摸彩》被喻为人性的一个隐喻,是人性的缩影。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揭示出潜藏在小说主人公泰茜内心深处的邪恶本性。从泰茜对周遭的不幸的冷漠表现、泰茜对他人急于施以酷刑、泰茜自作自受等三方面入手,借助文本自身的线索,揭示出... 《摸彩》被喻为人性的一个隐喻,是人性的缩影。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揭示出潜藏在小说主人公泰茜内心深处的邪恶本性。从泰茜对周遭的不幸的冷漠表现、泰茜对他人急于施以酷刑、泰茜自作自受等三方面入手,借助文本自身的线索,揭示出该小说的深刻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摸彩》人性 邪恶 雪莉·杰克逊
原文传递
沃格尔马克思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女性哥特主义研究——以电影《雪莉》为例
16
作者 甄静泊 《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6期109-115,共7页
雪莉·杰克逊是美国著名的现代女性哥特主义作家,作为美国哥特惊悚小说的承前启后者,在她逝世数十年后,她的作品越来越引起大众的瞩目,以她的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雪莉》于2020年上映。在沃格尔马克思女性主义的视域下,对这部电影... 雪莉·杰克逊是美国著名的现代女性哥特主义作家,作为美国哥特惊悚小说的承前启后者,在她逝世数十年后,她的作品越来越引起大众的瞩目,以她的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雪莉》于2020年上映。在沃格尔马克思女性主义的视域下,对这部电影中的女性哥特主义进行分析与研究,揭开哥特主义的复杂幻象和诡异情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女性被压迫被异化的总根源来自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女性要实现自我解放,必须要摆脱资本的奴役,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和思想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女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莉·杰克逊 沃格尔马克思女性主义 女性哥特主义
原文传递
贤妻
17
作者 雪莉·杰克逊 邹晓建 《译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80-184,共5页
本篇小说于1997年首次发表。主人公无端怀疑新婚燕尔的妻子另有恋人,便将妻子囚禁在家,甚至禁止她与自己的母亲通信联系。为逼她就范,主人公不惜使用极其卑劣的手段,中伤诽谤妻子。富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温文尔雅的谈吐举止,遮掩不住一... 本篇小说于1997年首次发表。主人公无端怀疑新婚燕尔的妻子另有恋人,便将妻子囚禁在家,甚至禁止她与自己的母亲通信联系。为逼她就范,主人公不惜使用极其卑劣的手段,中伤诽谤妻子。富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温文尔雅的谈吐举止,遮掩不住一个性情暴戾、冷酷凶残的虐待狂的狰狞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杰明 弗格森 咖啡杯 詹姆士 图书馆 雪莉·杰克逊 打高尔夫球 电话号码 主人公 正常生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