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维西大宝山铜矿PGE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宇浩 戚学祥 +3 位作者 唐贯宗 刘金科 张超 李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71-2183,共13页
大宝山铜矿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西北部雪龙山成矿带中典型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床。矿石和围岩的PGE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从围岩、矿化围岩到矿石:1)∑PGE、δRh逐渐增加,PPGE/IPGE、Pd/Ir、Pt/Ir和δPt逐... 大宝山铜矿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西北部雪龙山成矿带中典型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床。矿石和围岩的PGE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从围岩、矿化围岩到矿石:1)∑PGE、δRh逐渐增加,PPGE/IPGE、Pd/Ir、Pt/Ir和δPt逐渐降低。在铂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上,岩、矿石中Os、Ir、Ru和Pd具有相似的演化趋势,而矿石Rh正异常、Pt负异常明显不同于围岩。在δRh-Cu和∑PGE-Cu关系图上,Cu含量与δRh和∑PGE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在δPt-Cu关系图上表现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2)稀土总量、轻/重稀土比值、δCe逐渐减小,Eu和Nb、Ta、Sr、Hf、Zr的亏损程度逐渐增大,矿石中大离子亲石元素存在不规律性的变化。这些特征揭示出大宝山铜矿矿石与围岩在PGE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结合矿区内矿体呈脉状、受顺糜棱面理发育的脆韧性构造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强度较弱、规模小和矿区内新生代同构造岩浆岩脉发育,以及主要矿石矿物δ34S值主要集中在+1.3‰~-5.2‰之间,部分落在-8.2‰~-12.8‰范围的特点,说明大宝山铜矿中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新生代岩浆期后热液,围岩的贡献很小。大宝山铜矿与矿区内新生代同构造岩浆岩脉同为雪龙山韧性剪切带隆升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岩浆分异产生的含矿流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地下流体混合导致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明显的改变,促使成矿物质沿构造破碎带晶出形成矿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微量元素 大宝山铜矿 雪龙山构造带 维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