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作者电影的都市现代性与“零余者”叙事
1
作者 董宁宁 《艺术广角》 2024年第5期45-49,共5页
在中国当代作者电影中,城市景观作为电影文本中的关键元素,不仅表征了中国社会在现代性进程中的断裂与嬗变,也成为零余者叙事的重要空间载体。这些零余者作为被边缘化的个体,往往在电影中担任揭示社会症候的角色。在《地球最后的夜晚》... 在中国当代作者电影中,城市景观作为电影文本中的关键元素,不仅表征了中国社会在现代性进程中的断裂与嬗变,也成为零余者叙事的重要空间载体。这些零余者作为被边缘化的个体,往往在电影中担任揭示社会症候的角色。在《地球最后的夜晚》《白日焰火》和《少年的你》三部电影中,导演通过对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不同城市空间的探索,呈现了“零余者”的复杂情感状态及其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因此,在作者电影中,都市空间不再是情节的背景,而是深入参与到零余者叙事的复调结构中,成为展现现代性冲突与个人内心世界的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电影 都市现代性 零余者”叙事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中“零余者”形象的价值探讨——基于郁达夫作品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小燕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零余者”这一人物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人物形象之一。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零余者”形象多为知识分子,性格多具有矛盾性,形象随着时代的变换历经五四运动后的落后者和革命低潮中的幻灭者,且具有双重人格特质。“零余者”形象往... “零余者”这一人物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人物形象之一。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零余者”形象多为知识分子,性格多具有矛盾性,形象随着时代的变换历经五四运动后的落后者和革命低潮中的幻灭者,且具有双重人格特质。“零余者”形象往往容易被大众所忽略,但是这类人物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其思想也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者 形象流变 知识分子
下载PDF
“五四”时期“零余者”形象浅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钱旭初 《学海》 2003年第5期164-16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文学 “五四”时期 创作思想 零余者”形象 道德准则 人格 鲁迅 郁达夫
下载PDF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 被引量:4
4
作者 袁凯声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4-19,共6页
“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颊上有一层红潮,同蔷薇似的罩在那里。眼睛里红红浮着的,不知是眼泪呢还是醉意,总之他的眉间,仔细看起来,却有些隐忧含着……他的面貌无俗气,但亦无特别可以取的地方,在一副平正的面上,加上一双比较细小的眼... “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颊上有一层红潮,同蔷薇似的罩在那里。眼睛里红红浮着的,不知是眼泪呢还是醉意,总之他的眉间,仔细看起来,却有些隐忧含着……他的面貌无俗气,但亦无特别可以取的地方,在一副平正的面上,加上一双比较细小的眼睛,和一个粗大的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余者” 郁达夫小说 艺术形象 “多余的人” 零余者”形象 抛弃者 性格特征 作品 《沉沦》 作家
下载PDF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兼与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鸿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3-98,共6页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兼与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比较张鸿声(郑州大学中文系)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五四”小说中的知识者作为一个类属。对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与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往往在相同的社会意义中...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兼与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比较张鸿声(郑州大学中文系)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五四”小说中的知识者作为一个类属。对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与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往往在相同的社会意义中视为同类,如社会的反抗者、多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余者” 知识者 郁达夫小说 鲁迅小说 孤独者 主人公 人生价值 “五四”小说 生存困境 异质性
下载PDF
“边缘人”和“零余者”的悲歌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杰 《殷都学刊》 2005年第3期94-96,共3页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零余者”和“边缘人”形象,他们实际上是“五四”时期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群受着压迫开始觉醒而自身又带点病态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传统文化的血脉、国家落后挨打的现实、异域文化的诱惑冲击交织...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零余者”和“边缘人”形象,他们实际上是“五四”时期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群受着压迫开始觉醒而自身又带点病态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传统文化的血脉、国家落后挨打的现实、异域文化的诱惑冲击交织着生命情感的痛苦,谱写出了这些“边缘人”和“零余者”的命运悲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人” 零余者” 命运悲歌
下载PDF
黑暗的社会 空虚的人生——探析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晓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7-89,共3页
个人是有其自身价值的,在社会的进程中,如果仅仅强调个人对革命与历史的责任、义务与贡献,而忽视革命与历史对个人的生存与幸福的责任,那就会使革命与历史偏离正确的轨道,导致个人价值毁灭的悲剧。正如离开社会的个人的发展会走向人性... 个人是有其自身价值的,在社会的进程中,如果仅仅强调个人对革命与历史的责任、义务与贡献,而忽视革命与历史对个人的生存与幸福的责任,那就会使革命与历史偏离正确的轨道,导致个人价值毁灭的悲剧。正如离开社会的个人的发展会走向人性的退化一样,阻碍个人发展的社会发展,实际上也同样是一种社会的倒退。这正是“零余者”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零余者” 形象
下载PDF
中印小说“零余者”形象管窥——泰戈尔《探宝》与郁达夫《零余者》对读
8
作者 王海峰 《写作》 2011年第7期25-27,共3页
在文化上,中国与印度的渊源可谓由来已久。印度佛经的传人,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文本内容和精神面貌。《西游记》、《聊斋志异》(部分篇目)等便是颇有代表性的受印度佛教思想影响的中国古典小说。闻一多先生说:“我... 在文化上,中国与印度的渊源可谓由来已久。印度佛经的传人,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文本内容和精神面貌。《西游记》、《聊斋志异》(部分篇目)等便是颇有代表性的受印度佛教思想影响的中国古典小说。闻一多先生说:“我们至少可以说,是那充满故事兴味的佛典翻译之宣讲,唤醒了本土故事兴趣的萌芽,而产生了我们的小说与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小说 零余者”形象 郁达夫 泰戈尔 对读 中印 《聊斋志异》 《西游记》
下载PDF
漂泊的“孤独者”——试论郁达夫自传体散文中的“零余者”形象
9
作者 郭惠芬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8期39-41,共3页
“零余者”是郁达夫作品中的主体形象,忧郁苦闷,悲观绝望,颓废消沉。他的自传体散文中虽然这种“零余”感要弱化得多,但同样也是郁达夫卑己自牧伤感情调的又一表现。郁达夫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从富阳到杭州到日本,旅途漂泊,人生... “零余者”是郁达夫作品中的主体形象,忧郁苦闷,悲观绝望,颓废消沉。他的自传体散文中虽然这种“零余”感要弱化得多,但同样也是郁达夫卑己自牧伤感情调的又一表现。郁达夫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从富阳到杭州到日本,旅途漂泊,人生孤寂,这些作品中的“我”是他众多“零余者”形象中最真实最写白的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自传体散文 零余者”
下载PDF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悲剧命运解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圃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S1期207-209,共3页
郁达夫小说中着力塑造了一系列“袋中无钱,心头多恨”的“零余者”形象,他们或沉沦,或自戕,悲剧是其人生的主题。“零余者”的人生悲剧主要是由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复杂矛盾的性格因素及其作为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所特有的觉醒等原因造成的... 郁达夫小说中着力塑造了一系列“袋中无钱,心头多恨”的“零余者”形象,他们或沉沦,或自戕,悲剧是其人生的主题。“零余者”的人生悲剧主要是由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复杂矛盾的性格因素及其作为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所特有的觉醒等原因造成的,“零余者”形象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和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零余者” 悲剧命运 悲剧原因 悲剧魅力
下载PDF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国民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22-24,共3页
“零余者”是郁达夫小说中的形象,是对社会的批判、传统文化的批判;也包含着对自身的批判、男性的批判。男性的自我意识、自我批判、自我否定,显示了女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男性的觉醒是女性解放的基础。
关键词 郁达夫 小说 零余者”
下载PDF
跨文化视阈中的“零余者”——郁达夫和葛西善藏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倪祥妍 方汉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8-164,共7页
本文从跨文化形象学的视阈考察了日本著名私小说作家葛西善藏和中国作家郁达夫对"零余者"形象的不同想象,分析了世界文学中的这一经典形象的东方化历程及中日文化差异下"零余者"形象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 跨文化 视阈 郁达夫 葛西善藏 余者
下载PDF
倪吾诚:文化与政治革命的双重“零余者”——重读王蒙的《活动变人形》 被引量:8
13
作者 夏义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2,共4页
倪吾诚对传统文化采取决绝的激进的"革命"姿态,但在中西文化的夹击下,他成为一个不中不西、非驴非马的"零余者";倪吾诚自小有"革命"的因子,但他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在极左思潮的文化环境里,他倒是... 倪吾诚对传统文化采取决绝的激进的"革命"姿态,但在中西文化的夹击下,他成为一个不中不西、非驴非马的"零余者";倪吾诚自小有"革命"的因子,但他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在极左思潮的文化环境里,他倒是如鱼得水;然而,对于中国社会的"革命"来说,他总是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是文化与政治革命的双重"零余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活动变人形》 革命 余者
下载PDF
“零余者”形象的世纪流变 被引量:10
14
作者 叶永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0-74,共5页
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零余者"形象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世纪之初,受西方世纪末情绪影响以及现实环境所致,出现了一系列"零余者"形象;30、40年代文学中,主要有困居旧家庭中的"生命空壳"、大革命退潮... 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零余者"形象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世纪之初,受西方世纪末情绪影响以及现实环境所致,出现了一系列"零余者"形象;30、40年代文学中,主要有困居旧家庭中的"生命空壳"、大革命退潮后的幻灭者及民族压迫与斗争中的彷徨者三类形象;80年代中后期一群都市"顽主"表现了中国转型期整个社会无所适从的焦灼心态,人文知识分子价值观破灭,苦闷彷徨;世纪之末,新生代在物的世界中感受到零余处境,产生了欲望的焦虑,和世纪之初的"零余者"在"生的苦闷"和"性的苦闷"上都有着不同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文学 余者 流斐
下载PDF
论郁达夫小说“零余者”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小平 《兰州学刊》 2006年第12期168-170,共3页
当我们把审视的目光投注到郁达夫身上时,其不可忽略的两点就是其自叙情结和“零余者”。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质点上的一定联结,这一联结透过表层的文本表述进行着深层次的暗合和渗透。“零余者”形象于此亦具有更大程度上的包容性。这... 当我们把审视的目光投注到郁达夫身上时,其不可忽略的两点就是其自叙情结和“零余者”。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质点上的一定联结,这一联结透过表层的文本表述进行着深层次的暗合和渗透。“零余者”形象于此亦具有更大程度上的包容性。这其中作者本人的忧郁天性和文学禀赋与彼时的存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的碰撞和整合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质素。这一质素通过作家的过滤和组接投射到文本中时,文化的意蕴就显得突出和重要起来。本文作者力图在文化这一层面上通过对郁达夫小说“零余者”形象及其潜性因子的透视和梳理,洞悉郁达夫小说具有的显隐两方面的文化内涵,阐释文本内外作者与“零余者”之间薄发出的文化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者 张力 文化维度 文化内涵 自我认同
下载PDF
从王朔的“顽主”形象看20世纪“零余者”形象的新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金男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4-35,共2页
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有着"五四"时期以来以郁达夫为代表所塑造的"零余者"形象的影子,以王朔《顽主》中的"顽主"形象为起点,通过对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梳理,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零余... 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有着"五四"时期以来以郁达夫为代表所塑造的"零余者"形象的影子,以王朔《顽主》中的"顽主"形象为起点,通过对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梳理,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零余者"形象,旨在挖掘"零余者"在时代洪流中的深刻内涵,以期丰富和发展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边缘人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余者” “顽主” 孤独 边缘
下载PDF
文化转型中的“零余者”的人格特质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牟来娣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78-80,共3页
"零余者"形象是处于"五四"新旧文化转型期觉醒了却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他们身上交织着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都市人格和乡村人格的矛盾,体现了他们向主流价值观念挑战的勇气和对传... "零余者"形象是处于"五四"新旧文化转型期觉醒了却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他们身上交织着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都市人格和乡村人格的矛盾,体现了他们向主流价值观念挑战的勇气和对传统中温情一面的依恋,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艰难曲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余者 人格特质
下载PDF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海生 吴玉玉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3-115,共3页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脱胎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然而因为中国社会的特有现实,使得"零余者"这一形象具有一番中国特色。通过对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鲁迅、巴金、叶圣陶等作品中"零余...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脱胎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然而因为中国社会的特有现实,使得"零余者"这一形象具有一番中国特色。通过对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鲁迅、巴金、叶圣陶等作品中"零余者"形象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 知识分子 余者
下载PDF
时代的“零余者” 灵与肉的冲突——谈郁达夫小说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深层内涵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立群 张蔚里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8-51,共4页
长久以来 ,对于郁达小说创作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一直有所争论。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小说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说明由于当时的社会压迫 ,“理”、“礼”束缚等造成青年知识分子的“零余者”身份 ,使得他们由极度的失落以至心... 长久以来 ,对于郁达小说创作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一直有所争论。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小说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说明由于当时的社会压迫 ,“理”、“礼”束缚等造成青年知识分子的“零余者”身份 ,使得他们由极度的失落以至心理上曲扭变态。揭示了他们在挣扎中觉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抒情主人公 内涵 '时代病' '余者' 小说
下载PDF
透析抗战时期的“零余者”形象
20
作者 冯晓娟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塑造了很多"零余者"形象,纵观整个文学可以发现"零余者"形象本身是有变化的,而抗战时期的"零余者"形象更是类型丰富。他们多在西方思想与封建礼教的双重压力下,在人生旅途中迷茫、犹豫不...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塑造了很多"零余者"形象,纵观整个文学可以发现"零余者"形象本身是有变化的,而抗战时期的"零余者"形象更是类型丰富。他们多在西方思想与封建礼教的双重压力下,在人生旅途中迷茫、犹豫不决,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产生危机,而这些形象的自我认同危机有着不同的表现及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传统文化困居下的牺牲者、中西文化夹击下的彷徨者、现实与梦想冲突下的失败者。这些"零余者"形象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零余者” 自我认同危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