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利峰 候秀伟 +2 位作者 刘亚浦 徐永辉 胡军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06-107,共2页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前路减压联合Zero-P治疗。通过JOA评分和Odom标准评价手术疗效,同时观察并发症和植骨融合等情况。结果78例患者手术均...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前路减压联合Zero-P治疗。通过JOA评分和Odom标准评价手术疗效,同时观察并发症和植骨融合等情况。结果7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81.34±4.18)min,术中出血量(38.34±2.16)m L。均未发生损伤脊髓神经、食管、气管,切口感染、脑脊液漏以及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均获1~2 a的随访,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颈椎X线检查,均达到植骨融合,未发生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而导致二次手术;无吞咽困难、内固定松动、断裂、金属过敏等现象。末次随访依据Odom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6.15%。结论颈前路减压联合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优良率及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神经功能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颈前路减压 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再宝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使用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的颈椎病患者45例(治疗组),使用钛板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45例(对... 目的研究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使用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的颈椎病患者45例(治疗组),使用钛板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45例(对照组)。通过比较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来观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JOA评分都高于术前(P<0.05);治疗组术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7.78%,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94.68%和73.87%,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使用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进行手术的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明显好于使用钛板固定进行手术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也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术 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6
3
作者 缪锦浩 匡勇 +4 位作者 陈德玉 杨立利 王新伟 陈宇 刘晓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方法:2010年6月~10月39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年龄33~71岁,平均50.3岁。神经根型颈椎病8例,脊髓型31例;单间隙1...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方法:2010年6月~10月39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年龄33~71岁,平均50.3岁。神经根型颈椎病8例,脊髓型31例;单间隙14例,2个间隙18例,3个间隙7例。共置入Zero-P 71枚,C3/4、C4/5、C5/6、C6/7椎间隙置入Zero-P分别为8、19、30、14枚。术前、术后2个月及12个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VAS评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JOA评分,在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Cobb角(C2和C7椎体后缘切线的夹角),观察术后吞咽不适的发生率以及症状持续时间。根据术后伸屈侧位X线片观察手术间隙有无异常活动。结果:手术时间48~130min,平均86min;术中出血量40~310ml,平均110ml。14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吞咽不适,其中13例术后2个月内症状消失,1例(2.6%)症状持续至术后4个月消失。随访12~16个月,平均14.6个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后2个月、12个月时的VAS评分分别为1.5±0.8分、1.3±0.9分,均低于术前的7.3±1.3分(P〈0.05)。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2个月、12个月时的JOA评分分别为14.6±1.1分、15.0±1.2分,均高于术前的9.7±1.7分(P〈0.05)。术后2个月及12个月颈椎Cobb角分别为18.4°±9.6°、17.8°±9.2°,大于术前的9.0°±10.0°(P〈0.05)。术后12个月时的VAS评分、JOA评分和颈椎Cobb角与术后2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间手术间隙无异常活动,内置物无移位。结论: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满意,稳定性可靠,可重建颈椎曲度,术后慢性吞咽不适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融合 融合固定系统 疗效 吞咽不适
下载PDF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廖作荣 黄敏 夏卓伟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4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究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钛板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钛板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日本骨科学会疗效评定标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uion score,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ek disability index,NDI)、椎间隙高度、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N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椎间隙高度、Cobb角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可有效改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 颈前路融合固定系统 关节功能
下载PDF
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凡栋 郑佳状 +4 位作者 陈宇 宋昭君 刘元彬 唐龙 王淼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 比较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手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目的 比较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手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颈前路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ACDF手术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参数(椎间隙高度、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JO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两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5.17%),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0.34%),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ACDF手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颈前路减压融合固定手术 脊髓型颈 日本科协会评分
下载PDF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椎间融合术对邻近椎间盘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增志 赖茂松 +5 位作者 熊浩 罗鹏刚 林伟文 夏雄超 凌华军 钟思龙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809-811,共3页
目的探索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椎间融合术对邻近椎间盘生物力学的影响,为颈椎病中远期疗效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正常成人颈椎薄层CT图像建立下颈椎(C_4~C_7)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单节段颈椎(C_... 目的探索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椎间融合术对邻近椎间盘生物力学的影响,为颈椎病中远期疗效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正常成人颈椎薄层CT图像建立下颈椎(C_4~C_7)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单节段颈椎(C_(5/6))植入Zero-P系统后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加载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应力负荷,计算正常下颈椎及单节段颈椎(C_(5/6))植入Zero-P后相邻节段椎间盘的应力。结果成功地建立了人体正常下颈椎、单节段(C_(5/6))植入Zero-P融合器后的下颈椎有限元模型。颈前路Zero-P椎间融合术后对邻近颈椎间盘应力较术前明显增大,以前屈及侧弯时更显著。结论颈前路Zero-P椎间融合术可增加相邻椎间盘应力,术者需权衡利弊,充分考虑手术方式的影响,术后相应调整康复计划以减轻邻近节段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融合固定系统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雷洪俊 陈忠羡 +1 位作者 付兆宗 向珊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8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融合器钢...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试验组进行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效果及吞咽困难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椎前软组织厚度。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6、12个月椎前软组织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且吞咽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系统,采取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长,降低术后椎前软组织厚度与吞咽困难发生率,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融合 固定系统 单节段 盘突出症
下载PDF
通痹胶囊配合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秀泉 季海龙 +1 位作者 张伟 于国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配合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12例CS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及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配合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12例CS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及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给予通痹胶囊治疗,2粒/次,3次/d,疗程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间隙高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活动能力指数(BI)评分,检测2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2组治疗第1,3,6个月的JOA评分、椎间隙高度、颈椎Cobb角、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均<0.05),NDI、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MDA水平均降低(P均<0.05),而SOD水平升高(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痹胶囊联合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CSM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颈椎曲度及椎间隙高度的恢复,减轻患者疼痛并提高独立活动功能,可能与抑制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固定系统 通痹胶囊 脊髓型颈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高小亮 杨晓辉 +1 位作者 黄卫民 胡雅斌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37例),对... 目的探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37例),对照组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联合钛板固定治疗(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椎间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9、18个月进行随访,两组患者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但在相同时间段两组患者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末期两组患者椎间融合率均为100%,且未见钛板和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观察组出现1例轻度吞咽困难,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对照组出现3例重度吞咽困难。结论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联合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能重建颈椎曲度并恢复椎间隙高度,但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较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联合钛板固定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颈前路减压 融合固定系统
下载PDF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颈椎邻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骞 陈成东 +2 位作者 詹碧水 蒋雪生 周国顺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6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邻椎病的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运用Zero-P治疗16例颈椎邻椎病患者,所有患者为单节段邻近节段退变,其中颈3/颈4有3例、颈4/颈5有10例、颈6/颈7有3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邻椎病的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运用Zero-P治疗16例颈椎邻椎病患者,所有患者为单节段邻近节段退变,其中颈3/颈4有3例、颈4/颈5有10例、颈6/颈7有3例。记录手术前后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上肢放射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颈椎病治疗分数(JOA)评分,分析X线、CT或MRI影像学改变,根据Bazaz标准分析术后的吞咽苦难情况。结果平均NDI指数和上肢放射痛VAS评分经手术后下降,末次随访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手术前后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5.02、13.16、6.28,P均<0.05)。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达到骨性融合。术后早期有1例患者出现中度吞咽困难、1例患者出现轻度吞咽困难,均在术后6月症状消失。未出现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因四枚螺钉置入引起的椎体骨折。结论 Zero-P治疗颈椎邻椎病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术中可减少对邻近节段及原手术节段的干扰,且术后的吞咽困难发生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邻近节段退变 融合固定系统
下载PDF
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0个月随访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晓玲 彭建城 +2 位作者 许岳荣 杨志东 张顺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77-1382,共6页
背景:目前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其中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逐渐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目的:评价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治疗脊髓型颈椎... 背景:目前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其中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逐渐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目的:评价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1例,其中42例采用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治疗(试验组),39例采用传统钛板-cage系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治疗(对照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Cobb-C角、颈椎Cobb-S角、椎间融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试验方案已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NO.JY2020199)。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术后的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术后的目测类比评分与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术后3 d、30个月时的Cobb-S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术后3 d的Cobb-C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术后3 d、30个月的Cobb-C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③试验组椎间完全融合率为98%,对照组椎间完全融合率为100%;④试验组融合器下沉率高于对照组(24%,3%,P<0.05),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P<0.05),相邻椎间盘退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8%,P<0.05);⑤结果表明,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但融合器下沉发生率较高,颈椎整体曲度的改变需更长期的观察与随访,该术式中期疗效总体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融合 可变角度融合固定系统 脊髓型颈 中期疗效 影像学评估 并发症 曲度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余伟宏 卢国樑 +2 位作者 冯永洪 王新强 邓锐斌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6期40-41,86,共3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70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融合器...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70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研究组予以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日本骨科学会改良的(JOA)评分、Odom评级、术后2d及术后12个月椎前软组织厚度、吞咽困难发生率、术后12个月时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Odom评级、术前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植骨融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d及术后12个月椎前软组织厚度及吞咽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单节段 前路融合固定系统 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系统
下载PDF
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烨 王建波 邓立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5期2649-2651,共3页
目的观察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实施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 目的观察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实施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病变椎间高度、颈椎曲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实施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能提高疗效,降低患者疼痛感,减少吞咽不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ro-P)颈前路融合固定系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伟 林鸳 吴骏 《医疗装备》 2019年第19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行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 目的 探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行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治疗,对照组行cage联合颈前钛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吞咽障碍,术后6个月椎间隙融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01.04±18.63)min、(5.47±1.46)d,均短于对照组的(115.36±16.74)min、(7.48±1.25)d,术中出血量为(86.78±12.72)ml,少于对照组的(98.15±10.3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高于术前,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椎间隙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颈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吞咽功能障碍,且椎间隙融合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融合固定系统 神经功能 融合
下载PDF
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15
作者 邹健 卢国樑 冯永洪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22期120-121,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东莞市中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应用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的7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72例患者术后的伤口愈合、术后并发症情况... 目的:分析探讨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东莞市中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应用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的7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72例患者术后的伤口愈合、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比。结果:术后,72例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喉返神经受损、食道受损等并发症,且伤口得到良好的恢复;根据术后随访数据显示,对比术前,患者JOA评分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手术,可以使其病症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融合固定系统 盘突出症 传统前路钢板固定
下载PDF
零切迹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江平 王亮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椎间盘突出症或单节段颈椎脱位患者42例,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零切迹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2... 目的:探讨零切迹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椎间盘突出症或单节段颈椎脱位患者42例,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零切迹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JOA评分由术前5~10分(平均7.5分),提高至术后10~16分(平均13.8分)。X线复查术后颈椎正侧位片显示植骨均获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无移位或滑脱,无螺钉松动、脱出或断裂病例。结论:零切迹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具有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减压彻底,稳定性好、融合率高、疗效好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前路减压 融合 疗效
下载PDF
自拟壮骨活血方联合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鹏贵 张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31期3474-3477,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壮骨活血方联合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自拟壮骨活血方联合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当天给予自拟壮骨活血方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椎体、椎管的影像学指标恢复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日常活动能力指数(BI)评分评价2组胸腰椎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标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矢状径、矢状面Cobb角、椎管前后径比、横断面积比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的JOA评分、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的ASIA分级标准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壮骨活血方剂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椎体形态,减轻椎管狭窄程度,改善患者胸腰椎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并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固定系统 通痹胶囊 脊髓型颈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不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融合系统对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齐通 靳林煜 李新锋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217,共6页
目的对比Zero-P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和Cage-Plate融合系统对相邻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为单节段颈椎病的治疗远期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正常人CT扫描数据建立颈椎C1~7有限元模型,在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后,分别建立在颈椎C5... 目的对比Zero-P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和Cage-Plate融合系统对相邻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为单节段颈椎病的治疗远期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正常人CT扫描数据建立颈椎C1~7有限元模型,在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后,分别建立在颈椎C5~6植入Zero-P和Cage-Plate融合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加载1.5 N·m扭矩模拟颈椎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运动,对比正常情况下颈椎和分别植入Zero-P与Cage-Plate融合系统后相邻节段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变化和椎间盘髓核、纤维环、终板及小关节上的应力。结果两种颈椎融合器植入后,C4~5椎间ROM增大20%,但C6~7椎间ROM增大120%,C4~5、C6~7髓核上的应力分别增大78%、110%,相邻节段终板和纤维环上的应力均有所增大。结论 Cage-Plate和Zero-P融合系统植入后均会引起相邻节段ROM增大,以及相邻椎间盘髓核、纤维环和小关节上应力增大,长远上会引起邻近节段的病变。但Cage-Plate和Zero-P融合系统对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没有本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融合固定系统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庄超 周栋 +1 位作者 汤雪明 徐南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1-755,共5页
目的 探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11年4月-2013年9月,采用颈前路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43~82岁,平均58.3岁。病程3个月... 目的 探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11年4月-2013年9月,采用颈前路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43~82岁,平均58.3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5.9年。病变节段:C3、45例,C4、53例,C5、66例,C6、712例。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5~140 min,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L,平均45 mL。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神经损伤、食道瘘、椎前血肿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轻度吞咽不适,1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3个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缓解。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移位或下沉、螺钉拔出或断裂及颈椎不稳征象。术后3、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NDI、椎间隙高度及颈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价获优14例,良10例,中2例,优良率92.3%。结论 颈前路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稳定性可靠,可重建颈椎曲度并恢复椎间隙高度,术后吞咽不适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颈前路减压 融合固定系统
原文传递
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俞武良 陆建猛 +3 位作者 韦勇力 方明 王兴武 欧阳甲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system,Zero-P)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6月应用前路减压、Zero-P系统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2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 目的探讨应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system,Zero-P)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6月应用前路减压、Zero-P系统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2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35~68岁,平均49岁。病程3~26个月,平均10.5个月。病变节段:C3、42例,C4、55例,C5、611例,C6、77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定,评价疼痛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摄X线片测量手术前后颈椎Cobb角,根据Pitzen等的颈椎间融合评价标准评定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20~120 mL,平均42.6 mL;手术时间45~90 min,平均63.6 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脑脊液漏、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无椎间融合器下沉及螺钉松动、断裂、拔出等内固定失败发生。患者临床症状及颈椎生理曲度均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NDI及颈椎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颈椎X线片,根据Pitzen等颈椎间融合评价标准,25例椎间植骨均融合。结论前路减压、应用Zero-P系统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稳定性好、可重建颈椎生理曲度等优点,早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颈前路融合 融合固定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