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零工资就业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
14
1
作者
何莉娜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9-41,共3页
本文从零工资就业的现象出发 ,就出现零工资就业的原因、实践能力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中的地位及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认识的几种误解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零工资
就业
大学生
素质教育
择业观念
市场需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军
路海峰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背离了法律的公平价值和权利义务统一性的原则,不仅侵害了毕业生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就业市场正常秩序,也给用人单位本身带来了潜在的法律风险和责任。本文针对"零工资&qu...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背离了法律的公平价值和权利义务统一性的原则,不仅侵害了毕业生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就业市场正常秩序,也给用人单位本身带来了潜在的法律风险和责任。本文针对"零工资"就业问题成因、法律定性和可能引发的法律责任展开相关分析,同时就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零工资
就业
法律思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成国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39-41,共3页
文章从当前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零工资就业现象出发,深入分析了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成因;从法律法规要求、就业市场管理等角度,审视了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从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增强大学生能力和社会适应...
文章从当前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零工资就业现象出发,深入分析了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成因;从法律法规要求、就业市场管理等角度,审视了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从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增强大学生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转变大学生择业观念,创建良好的大学生就业环境等方面,正确引导大学生择业、就业,理性地、审慎地对待零工资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零工资
就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法律冷思考
4
作者
彭红彬
陈灵明
廖立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第22期15-16,共2页
1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现象目前,大学生选择“零工资”就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8年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现象表现得特别突出,2009年更是“不甘示弱”。2009年5月24日,贵阳市一家科技公司负责招聘的曾...
1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现象目前,大学生选择“零工资”就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8年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现象表现得特别突出,2009年更是“不甘示弱”。2009年5月24日,贵阳市一家科技公司负责招聘的曾先生就在招聘会上遇到有求职者主动表示愿意3个月不拿工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零工资
”就业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就业
风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思考
5
作者
李娟
张静
《中国商界》
2008年第8期234-234,共1页
目前,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已然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它虽然是大学生为了获得一份工作的无奈之举,但这是一种违背商品经济中等价交换原则的畸形的社会现象,真的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捷径吗?真能为社会所容纳吗?
关键词
大學生
大学生就业
社会
零工资
就业
商品经济
交换原则
畸形
工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热衷“零工资就业”的冷思考
被引量:
1
6
作者
于晓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3,共2页
近年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出现了“零工资就业”现象。笔者认为,透过现象,究其本质,主要是大学生自我定位较高,城市就业志向严重,学校教育模式落后于市场需求。
关键词
零工资
就业
自我定位
城市志向
就业指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法律再思考
7
作者
李彦兵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4-48,共5页
"零工资"就业自产生之日起,便因违反国内多项法律制度的规定而广受批评。严格地说,"零工资"就业是一种谋职的方式,而并非一种就业模式。就业本质上即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源于社会并为社会所解决。通过对"零工...
"零工资"就业自产生之日起,便因违反国内多项法律制度的规定而广受批评。严格地说,"零工资"就业是一种谋职的方式,而并非一种就业模式。就业本质上即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源于社会并为社会所解决。通过对"零工资"就业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并用适当的法学方法对"零工资"就业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零工资
”就业
原因
大学生
法律再思考
法学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法律思考
8
作者
何霞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61-63,92,共4页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出现的以放弃工资和福利待遇为代价谋取工作岗位的特殊现象。作为就业市场的一种新现象,它得到了社会的的关注。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协议不是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出现的以放弃工资和福利待遇为代价谋取工作岗位的特殊现象。作为就业市场的一种新现象,它得到了社会的的关注。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协议不是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应视为"准就业",当大学生受到损害时比照正常就业者待遇进行损害赔偿。政府对这种现象可取政府起薪指导价的政策进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零工资
就业
劳动法
准劳动关系
政府起薪指导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探析
9
作者
张圳
《技术与市场》
2007年第2期83-83,共1页
在日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出现的零工资就业现象与传统的失业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力图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理论对零工资就业现象作出一个经济学框架内的尝试性解释。
关键词
就业
零工资
供求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阳市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探析及其理性思考
10
作者
王亚飞
《现代商业》
2012年第14期276-277,共2页
大学毕业生选择"零工资"就业,虽是严峻就业压力下一种不得以的选择,是为求得生存暂时的一种择业观念,但理性思考,这也确实扰乱了正常的就业市场、违反了法律的相关规定,不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正常发展。本文主要从当前贵...
大学毕业生选择"零工资"就业,虽是严峻就业压力下一种不得以的选择,是为求得生存暂时的一种择业观念,但理性思考,这也确实扰乱了正常的就业市场、违反了法律的相关规定,不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正常发展。本文主要从当前贵阳市大学毕业生择业中出现的"零工资"就业现象出发,分析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并理性对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现象进行了审视,应正确引导大学生择业、就业,理性地、审慎地对待零工资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零工资
”就业
大学生
贵阳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零工资就业”你干吗
11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劳动合同
“
零工资
就业”
用人成本
企业
试用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零工资就业”不应提倡
12
作者
李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2-2,共1页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几名甚至几十名大学生竞争一个普通职位是经常的事。为了增加竞争力,一些应届毕业生主动选择“零工资就业”,甚至不惜“牺牲”原应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然而,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几名甚至几十名大学生竞争一个普通职位是经常的事。为了增加竞争力,一些应届毕业生主动选择“零工资就业”,甚至不惜“牺牲”原应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然而,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时期,大学毕业生并非已经达到饱和、过剩,高素质的综合人才紧缺仍是不争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形势
社会保障待遇
中国
大学
毕业生
人才紧缺
竞争力
“
零工资
就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零工资”就业不可取
13
作者
李建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3,共2页
表面看来,“零工资”就业似乎是“重事业,不重金钱”,理应赢得雇主的赏识和认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关键词
“
零工资
”就业
中国
大学毕业生
就业压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理性与尴尬
被引量:
1
14
作者
吴丽萍
《理论界》
2007年第7期108-109,共2页
面对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应届毕业生的“薪”愿一降再降,更出现一批只要工作、不计报酬的“零工资”群体。本文针对“零工资”就业产生的原因和“零工资”就业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应对“零工资”就业的措施。
关键词
零工资
就业
原因
批评
就业压力
利弊
原文传递
零工资不是救命稻草
15
作者
王波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6年第2X期64-65,共2页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了郑州大学张君利、浙江工商大学张亮等大学毕业生选择“零工资就业”的消息。所谓“零工资就业”,就是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一定时间(比如一年)
关键词
零工资
就业
大学毕业生
原文传递
广播新闻改革:理念更新+机制创新——兼析江苏台新闻改版及记者零工资考核
16
作者
汪寅生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新闻的改革创新是现今媒体时刻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江苏电视台
广播新闻
改版工作
记者
零工资
考核制度
品牌意识
新闻理念
管理机制
原文传递
“零工资就业”不足取
17
作者
吴学安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0年第13期18-19,共2页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无所适从,在标准高、压力大的前提下,很多高校毕业生放下“身价”,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求职方式,对薪资要求一降再降,“零工资就业”无疑成了缓解这一问题的无奈之举。从...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无所适从,在标准高、压力大的前提下,很多高校毕业生放下“身价”,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求职方式,对薪资要求一降再降,“零工资就业”无疑成了缓解这一问题的无奈之举。从大学生自降期望薪金的现象来看,学子们的就业观念正从盲目追求高薪的误区得到理性回归,能够促进用人单位量才付酬,才适其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资
就业
大学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
就业形势
无所适从
求职方式
理性回归
就业观念
原文传递
“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形势展望与对策
被引量:
4
18
作者
李军凯
《中国就业》
2011年第10期22-23,共2页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其表现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既体现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总量矛盾上,又体现在"有业不就"与"人才短缺"现象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上,还体现在"人才...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其表现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既体现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总量矛盾上,又体现在"有业不就"与"人才短缺"现象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上,还体现在"人才高消费"与"零工资就业"等不充分就业现象上。"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形势会有怎样的变化?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这些都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五”
就业形势
大学生
展望
教育主管部门
结构性矛盾
不充分就业
零工资
就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才的泡沫和泡沫化人才
19
作者
老容
《百姓》
2004年第3期18-20,共3页
2004人才市场走势预测: 薪酬上涨9%-10%,可能不是你的. 网络游戏工程师、短信工程师也许还是抢手货.
关键词
零工资
就业
泡沫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
5
20
作者
陈军
董丁戈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5-69,共5页
就业市场的成熟与完善离不开健全法制的规范与保障。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防范与解决,法律手段无疑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就业歧视、就业协议和"零工资"就业问题是大学生就业中经常碰到的三个问题,因...
就业市场的成熟与完善离不开健全法制的规范与保障。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防范与解决,法律手段无疑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就业歧视、就业协议和"零工资"就业问题是大学生就业中经常碰到的三个问题,因此,从法律视角深入研究、探讨这些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问题
就业歧视
就业协议
“
零工资
”就业
原文传递
题名
从零工资就业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
14
1
作者
何莉娜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
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9-41,共3页
文摘
本文从零工资就业的现象出发 ,就出现零工资就业的原因、实践能力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中的地位及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认识的几种误解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零工资
就业
大学生
素质教育
择业观念
市场需求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军
路海峰
机构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大学学生工作部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8,共4页
文摘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背离了法律的公平价值和权利义务统一性的原则,不仅侵害了毕业生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就业市场正常秩序,也给用人单位本身带来了潜在的法律风险和责任。本文针对"零工资"就业问题成因、法律定性和可能引发的法律责任展开相关分析,同时就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零工资
就业
法律思考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成国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39-41,共3页
文摘
文章从当前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零工资就业现象出发,深入分析了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成因;从法律法规要求、就业市场管理等角度,审视了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从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增强大学生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转变大学生择业观念,创建良好的大学生就业环境等方面,正确引导大学生择业、就业,理性地、审慎地对待零工资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零工资
就业
分类号
G646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法律冷思考
4
作者
彭红彬
陈灵明
廖立红
机构
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渝州科技学院
出处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第22期15-16,共2页
文摘
1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现象目前,大学生选择“零工资”就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8年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现象表现得特别突出,2009年更是“不甘示弱”。2009年5月24日,贵阳市一家科技公司负责招聘的曾先生就在招聘会上遇到有求职者主动表示愿意3个月不拿工资。
关键词
大学生“
零工资
”就业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就业
风险
分类号
R-4 [医药卫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思考
5
作者
李娟
张静
机构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中国商界》
2008年第8期234-234,共1页
基金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课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及对策分析>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Y072003B)
文摘
目前,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已然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它虽然是大学生为了获得一份工作的无奈之举,但这是一种违背商品经济中等价交换原则的畸形的社会现象,真的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捷径吗?真能为社会所容纳吗?
关键词
大學生
大学生就业
社会
零工资
就业
商品经济
交换原则
畸形
工作
分类号
F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热衷“零工资就业”的冷思考
被引量:
1
6
作者
于晓燕
机构
山东省威海市职业学院 山东威海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3,共2页
文摘
近年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出现了“零工资就业”现象。笔者认为,透过现象,究其本质,主要是大学生自我定位较高,城市就业志向严重,学校教育模式落后于市场需求。
关键词
零工资
就业
自我定位
城市志向
就业指导
分类号
F249.21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法律再思考
7
作者
李彦兵
机构
山东大学法学院
出处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4-48,共5页
文摘
"零工资"就业自产生之日起,便因违反国内多项法律制度的规定而广受批评。严格地说,"零工资"就业是一种谋职的方式,而并非一种就业模式。就业本质上即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源于社会并为社会所解决。通过对"零工资"就业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并用适当的法学方法对"零工资"就业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
零工资
”就业
原因
大学生
法律再思考
法学方法
Keywords
employment without payment
reason
college students
legal thinking
legal method
分类号
D922.504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法律思考
8
作者
何霞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61-63,92,共4页
文摘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出现的以放弃工资和福利待遇为代价谋取工作岗位的特殊现象。作为就业市场的一种新现象,它得到了社会的的关注。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协议不是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应视为"准就业",当大学生受到损害时比照正常就业者待遇进行损害赔偿。政府对这种现象可取政府起薪指导价的政策进行引导。
关键词
大学生
零工资
就业
劳动法
准劳动关系
政府起薪指导价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non-pay employment
Labor Law
prospective labour relations
government guided starting salary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探析
9
作者
张圳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出处
《技术与市场》
2007年第2期83-83,共1页
文摘
在日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出现的零工资就业现象与传统的失业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力图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理论对零工资就业现象作出一个经济学框架内的尝试性解释。
关键词
就业
零工资
供求理论
分类号
F249.2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阳市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探析及其理性思考
10
作者
王亚飞
机构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现代商业》
2012年第14期276-277,共2页
文摘
大学毕业生选择"零工资"就业,虽是严峻就业压力下一种不得以的选择,是为求得生存暂时的一种择业观念,但理性思考,这也确实扰乱了正常的就业市场、违反了法律的相关规定,不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正常发展。本文主要从当前贵阳市大学毕业生择业中出现的"零工资"就业现象出发,分析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并理性对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现象进行了审视,应正确引导大学生择业、就业,理性地、审慎地对待零工资就业。
关键词
“
零工资
”就业
大学生
贵阳市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零工资就业”你干吗
11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劳动合同
“
零工资
就业”
用人成本
企业
试用期
分类号
C913.2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零工资就业”不应提倡
12
作者
李文
机构
广东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2-2,共1页
文摘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几名甚至几十名大学生竞争一个普通职位是经常的事。为了增加竞争力,一些应届毕业生主动选择“零工资就业”,甚至不惜“牺牲”原应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然而,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时期,大学毕业生并非已经达到饱和、过剩,高素质的综合人才紧缺仍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词
就业形势
社会保障待遇
中国
大学
毕业生
人才紧缺
竞争力
“
零工资
就业”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零工资”就业不可取
13
作者
李建新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3,共2页
文摘
表面看来,“零工资”就业似乎是“重事业,不重金钱”,理应赢得雇主的赏识和认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关键词
“
零工资
”就业
中国
大学毕业生
就业压力
分类号
F249.21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理性与尴尬
被引量:
1
14
作者
吴丽萍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出处
《理论界》
2007年第7期108-109,共2页
文摘
面对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应届毕业生的“薪”愿一降再降,更出现一批只要工作、不计报酬的“零工资”群体。本文针对“零工资”就业产生的原因和“零工资”就业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应对“零工资”就业的措施。
关键词
零工资
就业
原因
批评
就业压力
利弊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零工资不是救命稻草
15
作者
王波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处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6年第2X期64-65,共2页
文摘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了郑州大学张君利、浙江工商大学张亮等大学毕业生选择“零工资就业”的消息。所谓“零工资就业”,就是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一定时间(比如一年)
关键词
零工资
就业
大学毕业生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D669.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广播新闻改革:理念更新+机制创新——兼析江苏台新闻改版及记者零工资考核
16
作者
汪寅生
机构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
出处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文摘
新闻的改革创新是现今媒体时刻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江苏电视台
广播新闻
改版工作
记者
零工资
考核制度
品牌意识
新闻理念
管理机制
分类号
G229.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零工资就业”不足取
17
作者
吴学安
出处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0年第13期18-19,共2页
文摘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无所适从,在标准高、压力大的前提下,很多高校毕业生放下“身价”,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求职方式,对薪资要求一降再降,“零工资就业”无疑成了缓解这一问题的无奈之举。从大学生自降期望薪金的现象来看,学子们的就业观念正从盲目追求高薪的误区得到理性回归,能够促进用人单位量才付酬,才适其值。
关键词
零工资
就业
大学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
就业形势
无所适从
求职方式
理性回归
就业观念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形势展望与对策
被引量:
4
18
作者
李军凯
机构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就业》
2011年第10期22-23,共2页
文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其表现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既体现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总量矛盾上,又体现在"有业不就"与"人才短缺"现象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上,还体现在"人才高消费"与"零工资就业"等不充分就业现象上。"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形势会有怎样的变化?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这些都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十二五”
就业形势
大学生
展望
教育主管部门
结构性矛盾
不充分就业
零工资
就业
分类号
F426.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才的泡沫和泡沫化人才
19
作者
老容
出处
《百姓》
2004年第3期18-20,共3页
文摘
2004人才市场走势预测: 薪酬上涨9%-10%,可能不是你的. 网络游戏工程师、短信工程师也许还是抢手货.
关键词
零工资
就业
泡沫化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
5
20
作者
陈军
董丁戈
机构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5-69,共5页
文摘
就业市场的成熟与完善离不开健全法制的规范与保障。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防范与解决,法律手段无疑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就业歧视、就业协议和"零工资"就业问题是大学生就业中经常碰到的三个问题,因此,从法律视角深入研究、探讨这些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问题
就业歧视
就业协议
“
零工资
”就业
分类号
G473.8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零工资就业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何莉娜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4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法律思考
陈军
路海峰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理性思考
吴成国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法律冷思考
彭红彬
陈灵明
廖立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对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思考
李娟
张静
《中国商界》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热衷“零工资就业”的冷思考
于晓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法律再思考
李彦兵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法律思考
何霞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探析
张圳
《技术与市场》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贵阳市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探析及其理性思考
王亚飞
《现代商业》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零工资就业”你干吗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零工资就业”不应提倡
李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零工资”就业不可取
李建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理性与尴尬
吴丽萍
《理论界》
2007
1
原文传递
15
零工资不是救命稻草
王波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6
0
原文传递
16
广播新闻改革:理念更新+机制创新——兼析江苏台新闻改版及记者零工资考核
汪寅生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原文传递
17
“零工资就业”不足取
吴学安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0
0
原文传递
18
“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形势展望与对策
李军凯
《中国就业》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人才的泡沫和泡沫化人才
老容
《百姓》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陈军
董丁戈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